周末幫別人裝了一臺「吃雞」的定製主機

2021-02-13 Tiger5G

上周末幫別人裝了一臺訂製主機,最後的呈現效果有不錯的參考性,加上有不少新品,也就發上來給大家參考。


主機預覽:

平臺選了Intel8代酷睿平臺,不過不是不好買的i7 8700K,而是i7 8600K,剛好自己也可以試下8600K的表現;另外因為這臺機子主要作用是遊戲之用,顯卡方面也選了GTX 1080TI,而是MSI剛上的新品;整臺機子外觀述求就是儘量風格統一,所以配件儘量都選統一的品牌(比如機箱、電源、散熱器、主板跟顯卡),最後裝機過程實際不複雜,價格也不算誇張,但呈現的結果還是不錯的,算比較好借鑑操作。

具體配置表,因為我只管選好型號及裝機所以整套價格具體多少我就沒算了,估計在12-15k之間。這套配置正常來說差不多500w的電源基本就夠了,不過為了留一定餘量(日後換i7及1080Ti SLI),所以最後選了750w的那個。主板是微星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同款還有一款帶AC無線網卡的,因為本身有另外一張蘋果版的AC網卡所以沒選那款;顯卡是微星新出的1080Ti魔龍,下面針對一塊神奇的顯示器也會有相應的測試;內存是賊船的復仇者3000,支持MSI家的燈光控制系統;SSD部分用舊的留用的600P,雖然是老型號,但性能還是夠用,日後要升級也不用扔,多買一塊繼續用就是了;HDD是海淘5T移動硬碟拆下來的,所以實際價格也就七八百。

機箱選的反倒是一款中端型號(對於高燒玩家甚至算入門級型號),也就是Antec的P110,相比經典的P180來說,這是一款定位更加「走量型」裝機箱,但最後呈現的視覺效果及裝機便利程度卻是不錯的;個人之前有用他們家的Cube雷蛇版裝機作業,期間算非常多人詢問我裝機的一些問題,對於新手來說那款機箱確實比較不好裝一點,但P110的便利程度確實方便了不少。最後成品來看,機子內部配件塞得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剛剛好。

CPU:i5 8600K

散熱器:安鈦克Antec MERCURY水星240

主板:微星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

顯卡:微星MSIGTX 1080 Ti GAMING X TRIO魔龍版

機箱:安鈦克AntecP110

電源:安鈦克AntecEDGE750

內存:美商海盜船復仇者DDR4 3000 8GX4

SSD:Intel 600P 512G

HDD:希捷酷魚5T

P110默認配置的風道是一進一出,我這邊也並沒有做多大改變,而是加裝了一個240一體水冷,所以最後整體變為一進三出的負風壓結構,搭配的水星240說真的在240水冷裡面算定位性價比的型號,至於最後的裝機散熱效果後面也會有測試。

微星最新的GTX1080Ti魔龍版(不得不說1080Ti真是常青樹,去年到現在各種版本,依舊是旗艦型號,且價格幾乎沒變動),也算是一款魔改版的1080Ti,頻率高、燈效可設置、散熱加強,另外官方標配附送了顯卡固定架,防止顯卡變形且裝機後的視覺效果也更出色。

走線效果,不單沒有弄什麼定製線,甚至沒有花多大力氣去走線,P110這臺箱子要走好線是非常簡單的,後背預留空間夠、開孔多、本身設計有線槽,稍微輕鬆整理下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並沒有多大的必要弄什麼定製線。

如果後續優化風道的話也無非前置增加一枚風扇,變為2x12或者2x14規格進風即可。

完成效果,輕鬆簡單半天就可以搞定一臺定製型主機,效果也比各種電商版定製主機更出色。

後背IO竟意外的和諧,都是紅黑色。


配件解析:

i5 8600K+微星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

如果不是目前行情,這套U+板也算性價比套餐,可以成本最低實現6核5G。U沒什麼好說的,本來打算上8700K,但目前的價格實在美好,加上這套機子主要用來遊戲用,所以HT基本沒什麼影響,不過後面實測沒想到也確實選對了U。

主板是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定位算中端性價比型號,比入門款Z370做工好,同代的一些功能基本都有,除了沒AC網卡以外,甚至實測超頻能力也不俗,不用擔心上不了5G。

就個人使用來說,如果不求極限超頻、豐富的擴展性,其實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這級別的主板是個人比較推薦的,同代晶片的一些技術特性全部支持,而超頻能力這幾代MSI也都提升不少,後面個人也實測這板搭配8600K是可以輕鬆上5G,甚至5.3G。

與高階主板相比,這級別的主板主要是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也不會有,比如AC無線網卡、雙網卡抑或各種主板附加功能,索性這些配置及功能大部分使用場景其實也比較少用。

為應對八代U帶來的供電需求,供電設計部分相比前1.2代提升了一些,當然跟高端型號的堵料設計還是比不了。另外內存部分支持超頻到DDR4000頻率(高端型號可能會支持到DDR4266規格)。

雙M.2,其中一個附帶散熱片,為什麼不兩個都有散熱片呢?

微星MSI GTX 1080 Ti GAMING X TRIO(簡稱魔龍版)

去年到現在,1080Ti依舊是能效比最為強悍的旗艦型號,所以各家廠商依舊不予餘力的推出各種魔改版本,而MSI這張魔龍版當然也是在性能(頻率)、散熱及附加功能(顯卡支架、燈光控制)下文章。

這卡應該是這幾天才上的,所以也算#首曬#了,顯卡的配件主要就是一顯卡支架及一個6pin轉8pin線(至於為什麼是一個而不是兩個,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附送的漫畫,美式風格的MSI紅龍裝機介紹,想A下來留作紀念了。

3風扇、2.5插槽及越肩設定,大抵就知道這卡的定位了,至於實際散熱效能怎樣,後面也會有實測。

背板

供電插槽部分從公版的6+8,變為雙8pin

Antec P110機箱

從這機箱的首發信息我就感覺這貨裝機一定很方便,最後實測也確實如此。

說到Antec的P系列,肯定不能不提到劃時代經典的P180,而P180有多經典?形象來說就是經典到可以殺入詭異的日本市場。

在經過一段時間沉寂之後,Antec的P110選擇一個比較主流的姿態殺入市場,發布售價599並不算高,機箱的一些基本設定(設計、用料)也都比較符合目前市面主流需求(玻璃側透、一體水冷位、理線優化設定),甚至有專門的顯卡垂直展示位、前置HDMI接口(VR用)及顯卡支撐架(附帶藏線功能)設定,實際裝機過程雖然會遇到一些小問題,但確實可以看出這款機箱設計上面還是走心了,並非簡單的換個設計。

頂部、底部的防塵網設計拿取都很簡單。

機箱底部的防塵網。但這個位置的兩個硬碟盒設計也是不少人吐槽的地方,個人覺得如果是使用M-ATX結構的主板,這兩個硬碟位可能會用處,而ATX主板的話會擋道,不建議使用。

亮點之一,顯卡的支撐架設定,且本身可以隱藏走線,也是理線槽。實際使用如果顯卡寬度太寬可能會稍微壓到,不過倒沒什麼關係。不過顯卡支撐件就附送了一個,如果是雙卡用戶後面不知道可否單獨選購。

安鈦克AntecEDGE750

選這個型號其實除了考慮跟機箱同品牌以外,另外就是同級別少有雙CPU供電設定,這樣的話一些供電要求較高的X299/X399也可以用(買的時候Z370還沒上),另外如果後續上雙卡再應付超頻的話,750w也就差不多剛好。

底部的燈是可開關的白燈

附送兩套保護矽膠套(紅黑各一),裝上之後確實比較顯眼了。

測試體驗

運氣不錯,一次點亮。另外前面說了,這臺機子主要功能是用來遊戲用(吃雞),所以下面實際測試個人偏向遊戲進行測試,比如遊戲性能、遊戲場景負載情況下的CPU/顯卡溫度及噪音。

另外這次的測試環境也有點特別,主要是因為。。。這臺顯示器,也就是三星的C49HG90,目前最吸睛最奇葩,遊戲效果也最特別的顯示器。3840x1080

解析度實際對應大概是傳統比例的2K解析度級別,加上本身支持144Hz刷新率,所以實際應用來說對於整機性能要求還是很大的(如果你對畫面細節要求較高)。就這套方案的遊戲體驗,個人說個大概吧,雖然顯示器比較「奇怪」,但最後體驗效果非常爽且獨特。  

按理說這套機子性能也不差,那麼是否所有的遊戲都不需要優化直接最優特效使用?確實GTX1080TI性能十分強悍,但實際遊戲來說如果要實現100+的幀數(搭配顯示器的高刷新率),不少5A級別遊戲不優化下設置其實僅能實現流暢級別(60+幀數),而達不到順滑(100+幀數),特別是像「吃雞」絕地求生大逃殺這種負優化的遊戲更是如此,所以我還是要相應設置。  

超頻:上次領教了8700k的溫度之後,這次8600k我依舊嘗試了下超頻,也直接一次點亮5G(1.3V雙5G),後面也把電壓優化到1.27V雙5G。另外後面實測實際也可以超到5.3G,只不過電壓比較高1.375-1.4V,不適合長期使用,所以還是給設置到5G頻率了。MSI Z370 GAMING PRO CARBON這塊主板,定位雖然不算高端,但實際的超頻能力還是可以的。

BIOS裡面的CPU超頻設置供參考,如果實在看不懂的話,直接點擊左上方的GAME BOOST及XMP(內存本身支持)也可以用簡單的「一鍵超頻」。

顯卡超頻設置,從上往下分別是默認、OC模式及手動超頻。可以安裝GAMING APP用官方預設模式超頻,也可以安裝大名鼎鼎的MSI Afterburner。不過因為顯卡超頻可以提升性能實在微不足道,所以這邊個人實際也就給他安裝了GAMING APP然後加載官方超頻模式而已。

下面所有的理論測試部分,也會以CPU5G頻率,內存加載X.M.P測試。

CPU-Z超頻5G對比了7700K默認

PCMARK10/R15/SSD測試(用測試盤600P 256G測試)

後面也是本文比較著重的遊戲測試了,前面也說了這套機子會著重遊戲體驗,特別是因為顯示器比較特別(三星CHG90),且顯示器本身支援144Hz刷新率,雖然顯卡是GTX1080Ti,不過依舊不同遊戲會針對性設置讓幀數穩定在100+。

「吃雞」,不少人目前最關注的吃雞。真的是負優化的遊戲,不單遊戲解析度設置我弄了好久才正常(換了兩臺顯示器),個人試了下4K解析度情況這套配置抗鋸齒及紋理極致其他低,平均幀數也就在60多幀,用三星這顯示器的解析度(大約等同2K級別解析度)可以穩定在103幀數。另外設置個人一般設置抗鋸齒及紋理極致,其它低,不過好像也有紋理及視距極致,其他低的設置方案?不懂了,反正這遊戲忒麻煩。

OW,過氣網紅(不支持CHG90的解析度,只能21:9 相當於2K級別解析度),全極致設置+渲染倍數200%,相當於4K解析度全極致,平均幀數大概在80幀所有,所以實際正常只要改下渲染倍數就可以穩定100+

CS:GO,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隨便設置都是200+

dirt4,用這套配置+XBOX手柄玩簡直爽爆了。。。練習場漂移各種玩。全極致也能穩定100+的幀數。

dota2,沒想到dota2全極致也就穩定在141,不過畫面確實很爽,雖然兩邊是拉伸的。

GTA5,以前的機能狂魔,不過全極致之後也能穩定115,不得不說「吃雞」真的是。。。渣渣

溫度測試,分別針對CPU及顯卡做了單獨測試,在超頻狀態(CPU 5G,顯卡加載官方超頻預設)下,CPU平均溫度也就7x°,而顯卡溫度也不超過65°,整機的風扇轉速基本也就1000轉左右,非常安靜。相比8700K動不動接近100°實用很多,而且這還是不開蓋的情況下。



燈光控制,整機大部分配件都支持MSI的Mystic Light APP控制燈光,不過這套機子對於燈光要求是不那麼誇張,所以最後大部分方案就用來顯示當前負載情況(比如水冷可以根據溫度變化藍、綠、紅三種顏色)。機箱自帶的LOGO燈也是可以通過燈光線連結主板控制的,默認也有開關鍵可以切換顏色及模式,且本身設定比較收斂所以也就沒關掉。

最後的整機效果來說算非常滿意,主要沒花多少精力然後弄出這麼一套比較省心的機子。就目前使用體驗來說,相比8700K,對於以娛樂為主、工作為輔的主機配置來說,個人確實更加推薦8600K,效能更加出色,溫度功耗也比較合理,搭配起來的成本比8700K便宜不少,但實際娛樂來說只要顯卡一樣,幾乎沒有差異,而8700K不開蓋的話幾乎不敢超頻用。。。而GTX 1080Ti也是近幾年最成功的一代旗艦GPU,保值程度就可以說明一切了。

至於近期的內存價格,玩了十幾年DIY內存價格這波動早就見慣不怪,一般來說低谷期多囤兩條插滿主板肯定沒錯,大學的時候記得5.6百買的一條512m,半個月跌到300低谷。

相關焦點

  • 【裝機實操】裝一臺普通風冷家用主機
    大家好,老哈又來水帖啦~上次咱們裝的是一臺分體式水冷主機,那這次就給大家帶來一臺普通風冷家用主機的裝機實操吧~【前言
  • 遊戲主機也能按需定製?我的電腦我做主
    原來視頻裡這個超級酷炫的機器,是星球大戰主題的定製電腦主機!據悉這臺主機製作耗時兩個月,全金屬機身重達72公斤,Esports海濤全程參與製作。最讓人驚喜的是王思聰王校長也為這臺機器出了一份力,原來裡面的泰坦V顯卡是王校長贊助,因為全球缺貨,連JJ也感嘆買不到!
  • 最近想入手一臺迷你電腦主機,求大佬推薦幾款
    從來沒接觸過迷你電腦,在看過朋友自己組裝的小鋼炮後,突然想自己購買一臺迷你電腦或者像朋友DIY組裝一臺,但是由於本人動手能力極差,這次就先購買一臺整機體驗下,想入手一臺迷你電腦,問問各位大佬有啥推薦的?預算在3500-5000左右。
  • CES展會驚現全新一體機:電腦與PS4融合於一臺主機之內!
    由著名精品預製化 PC 廠商 Origin PC 推出的一體主機 Big O,今天(1月7日)亮相了 CES 2020 展會 。
  • 一臺夢寐以求的MOD主機 Fiona專業評測
    擁有一臺獨一無二的MOD主機,幾乎是所有遊戲玩家的夢想。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一臺代號為Fiona的定製主機。
  • 千元主機流暢吃雞不是夢?實現起來可沒這麼簡單
    [PConline 雜談]雖然「吃雞」的熱度早已不復當年,但是「吃雞主機」依舊是電商DIY整機們的重要宣傳點,不過對於千元出頭的「吃雞」DIY整機來說來說,噱頭佔了絕大多數,能真正做到流暢運行的寥寥無幾。
  • KFC主機宣傳片公布,既能烤雞也能《2077》
    KFC主機宣傳片公布,既能烤雞也能《2077》 2020-12-25 17:20  4399遊戲盒
  • 肯德基公布「微創新主機」:玩遊戲時不用擔心雞塊冷卻
    知名快餐連鎖品牌「肯德基(KFC)」旗下遊戲部門「KFC Gaming」於美國時間12月22日正式公布了吊足人們胃口時的新遊戲主機 KFConsole,確認這是一款和Cooler Master 聯手打造的Intel NUC規格迷你電腦。
  • NEOGEO mini究竟是一臺怎樣的主機,我們幫你開箱試用了一下
    而在今年的E3上,又有一臺經典主機推出了迷你版,這就是SNK的NEOGEO mini。據之前透露的信息,NEOGEO mini將於7月24日在日本首發,而電玩巴士早於發售日一周多的時間,拿到了主機和手柄。這臺懷舊情懷主機究竟值不值得購買?
  • 快訊|肯德基遊戲主機KFConsole上市 具備加熱雞塊功能
    財經網科技12月23日訊,據極客公園消息,經歷多次跳票的肯德基遊戲主機「KFConsole」終於來了,是一臺電腦主機,搭載英特爾 i9 處理器,配備 1TB SSD。由酷冷至尊提供散熱方案(主機裡面專門有個空間來熱雞塊),華碩提供圖形技術,支持 4k、240Hz 輸出,有光線追蹤、支持 VR。KFConsole主機還有其他PC、主機都沒有的功能,那就是真的能炸雞,裡面設計一部分空間可以炸雞,用的是硬體散發出來的熱量,不過真實效果還是值得懷疑,電腦的熱量大概可以加熱一下KFC雞塊,炸雞還是不太可能。
  • 8倍鏡、真·吃雞MOD主機、Tyloo PUBG戰隊……昨天索泰在京東總部做了好幾件大事!
    在本次ZMOD大師創意作品展上,索泰一共邀請了國內最為頂尖的11位MOD大師以索泰GTX 1070 Ti顯卡為基礎打造獨特酷炫的MOD主機。總共11個作品可說是精彩紛呈,創意十足。從小巧精緻的小鋼炮到霸氣陽剛的全塔機箱的超大號主機,11個作品囊括了當下非常熱門的吃雞主題、動漫主題、遊戲主題以及工業主題等各種風格,著實讓人眼前一亮,讚嘆不已。
  • 雙11裝了一臺10600KF迷你主機
    【前言】自打今年為別人組裝了幾臺ITX小尺寸機箱之後,本人開始對充分榨乾機箱內空間的緊湊型A4結構格外喜歡。小小的身材竟能吞進旗艦級RTX 3080不禁令人拍案叫絕,有了它組建一臺比肩全尺寸ATX的性能小鋼炮輕而易舉。到了年底也該犒勞下自己,正好趁著雙11配件降價,入了臺喬思伯的A4 Ver1.1機箱。
  • 【裝臺機】3000元撿垃圾裝臺水冷主機
    咱們來挑戰一下3000元左右裝一臺新舊搭配撿垃圾的分體式水冷主機吧。(開篇提示:撿垃圾純屬個人裝機娛樂,玩家請勿模仿)。    老規矩,先上成果圖吧!      這臺主機硬體成本:2278元,水冷成本:653元,外觀和燈光改造費用:151元。最後主機共花費:3082元。
  • 手把手帶你裝一臺性能強悍又安靜的九代i7+RTX2080Ti 主機
    自己開始認真折騰靜音主機大概是intel剛發布「扣肉「的時候,那時候的E6300,性能強勁高效、功耗控制也好,且同時期風冷散熱也差不多發展到效能高峰(T120、南海、U120E為代表的」120mm「散熱器陣營),這個時期搭建一臺低噪音,甚至無噪音的電腦,在成本、精力及最終實現效果都是比較理想的。當然我自己也是交了不少學費的,所以這篇文章會以實戰+經驗總結的方式來介紹。
  • 6000塊給朋友裝了臺主機,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給朋友裝臺電腦,倒貼錢不說還得一直負責解答各種小白問題? 這種事相信很多裝機朋友都遇到過,而且經歷過一次之後,都不會想再有第二次,箇中辛酸,體驗過的都懂。這不,又有朋友找我給他裝機,硬著頭皮又接下了。朋友純小白1個,主機預算6000,主要玩遊戲,挑來選去,選中了96KF配2060的搭配,最後我是賺了還是虧了,各位老鐵幫我評評理...
  • 肯德基也推出數碼產品,是一臺遊戲主機
    【微創WEC科技】兩個月前,麥當勞宣布推出一款「5G新品」,號稱擁有超大廣角、清脆音質、新鮮解鎖,很多人猜測麥當勞應該與某國產品牌推出聯名手機,但沒想到最後推出的是一款炸雞:麥麥脆汁雞。之後微創君第一時間去試一下麥麥脆汁雞,雞腿味道還不錯,就是雞胸部位吃起來一般,就是這款新品跟「5G」毫無關聯,麥當勞有點強行蹭熱度的意思了。無獨有偶,肯德基最近在國外社交平臺稱,將會推出一款遊戲主機,這款遊戲主機名稱為:KFConsole。
  • 黑鰭鯊遊戲主機給你答案
    小舅子快要放暑假了,我就商議著家裡人幫他買臺電腦,方便他假期裡用電腦學學習什麼的,他上大學時我給他組了個臺式機,因為不太方便攜帶,所以,每次他放假回來都會來我家搶我的電腦用。這次我就想在家裡再單獨給他弄一臺,這樣也就不用搶我的了,而且,開學之後,他的電腦還是歸我,哈哈。。好吧,說實話,主要是我很早就嘗一下AMD Yes是什麼感覺。
  • 原味雞指甲油 主播要直播吃雞嗎?
    但不得不說,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遊戲主機的好市場,索尼和微軟在中國的碰壁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不得不說中國人的消費慣性很奇怪,人們寧願花5000元買iphone也不願意買同價位甚至更便宜的遊戲主機,遊戲玩家願意為網遊中的虛擬時裝花費上百甚至上千元,也不願意一次性花費200元買下一款正版遊戲的使用權,這種消費模式也坑苦的很多的獨立遊戲團隊和硬體製造商,以至於優秀團隊出海謀發展再回國成了一種常態。
  • 大神陪你吃雞,這樣的服務要不要得!
    好了,還是進入主題吧! 先來看吃雞的新聞!藍洞之前聲稱的《絕地求生:大逃殺》XBOX ONE版本,確定12月12日發售,支持繁體中文,臺版售價839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84元,國際版售價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元,要知道STEAM平臺的吃雞也才98元而已,這麼一比主機版本的價格幾乎是貴了一倍啊!有人會感覺很坑爹,不過主機的優勢也非常的明顯,就是沒有外掛的煩惱。
  • EDG帶你「吃雞」,還有…
    SKT T1 戰隊的靈魂人物——「大魔王」Faker在ROGDay現場與粉絲親密互動要說今年什麼遊戲火,恐怕大多數人都要說「吃雞」了,在ROGDay上當然不能缺席!人氣主播QQQ、EDG電子競技俱樂部絕地求生分部EDG-Sola、EDG-Milkbaby、EDG-jiuyan、EDG-SPZ等分別現身活動現場,與玩家進行別開生面的《絕地求生》水友賽,風騷的走位和精準槍法,以及腦洞大開的戰術策略,讓現場的觀眾們過足了「吃雞」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