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犬的世界裡,有這樣一些成員,它們身體強壯,性情兇猛,牙齒尖銳,它們富於力量和勇氣。它們是主人堅實的盾牌,是領地的長城,對入侵者它們是尖銳的利劍,是無情的殺手。它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猛犬。
猛犬中有相當一部分還用於在競技場上爭霸,愛好者們都有心儀的選手或者偶像。愛好者們不可避免的認為,自己的偶像是犬界的龍頭老大。可是現實中他們的偶像常被對手打敗,無論是什麼犬種,都有被其他犬種打敗的記錄。我們該如何看待、分析這些事實呢?有沒有這樣一種猛犬,它是犬界的武林至尊?
在這裡,首先要被提到的自然是比特。但是一條自然的比特是否能算作猛犬,是有爭議的。因為比特對所有人都是友善的。但由於比特在與同類的廝殺中戰績顯赫,不把比特歸為猛犬,是說不過去的。
網上流傳的一個帖子,說到30公斤比特戰勝了110公斤的高加索。這樣的說法,我們願意相信是事實,但這樣的事實無疑是個案,絕不可能是普遍現象,把這些說法當作比特的美麗的傳說是比較恰當的。武松也許能打死老虎,我們不能推斷出人類能夠戰勝老虎。比特群裡出幾個武松,是完全可能的,但不可能個個比特都是武松。但是國外也有比特的崇拜者們提出了更極端的說法:27斤的比特是戰鬥力最為強大的犬。這種體型輕巧的犬能夠方便地鑽到對手的脖子下面,斯破對手的咽喉。這種觀點的極至,就是認為27斤的比特能夠戰勝200斤的最強壯的菲勒。這個說法甚至有理論根據,體型較矮便於撕咬對手的喉嚨。
那麼體型較矮的犬在和高大的犬戰鬥中,能否利用體矮的特點,比較方便地撕咬對方喉嚨呢?說到這裡,可以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戰的中國戰區,日軍也經常使用軍犬,日本軍犬的主要品種,是來自德國牧羊犬的血統,後經過改良性情兇猛,稱為「日本狼青」。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日軍發動了所謂的「山林掃蕩戰」!在這樣的戰鬥中,日軍使用「狼青」搜索我抗戰部隊,有時我抗日軍隊辛苦布下的埋伏,就毀在日本狼青的鼻子底下。
國民黨有多次撤退部隊,都因被狼青追上而全軍覆沒!後為破解日寇的軍犬戰術,國民黨軍準備「以犬制犬」,聘請我國現代軍警犬鼻祖「董翰良」先生研究破敵之策。「董翰良」是浙江紹興人,自幼愛養犬,年輕時赴日本留學,入日本警察學校「養犬科」學習,後由日本派往德國警察學校「警犬科」深造。*
「董翰良」受聘研究破敵軍犬戰術後,「董翰良」多方調查、研究,發現其老家的一種俗稱:「板凳狗」的矮腳狗,性情兇猛好鬥,興許可以擊敗日軍的狼青。他緊急在浙江招募「狗兵」,一大批板凳狗,光榮入伍成為中國軍隊的軍犬,加入到打擊日本法西斯的隊伍中來。
這些板凳狗經過短期強化訓練後,參加了攻擊日軍狼青的戰鬥!板凳狗果然不負眾望,它們在戰場上驍勇善戰,利用身矮的優勢,鑽到狼青的脖子下面撕咬狼青的咽喉,每次戰鬥下來,戰場上總留下許多狼青的屍體
日軍不得不給緊急給狼青帶上鐵圍脖,但是魔高一遲道高一丈,「董翰良」又訓練板凳狗,咬狼青柔軟的腹部和襠部。日軍徹底沒招,因為沒有辦法給狼青穿上鐵褲衩,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板凳狗累計咬死咬傷狼青數百條。
但是,能否得出結論,體矮的狗一定能戰勝體高的狗嗎?玩鬥犬的人一般不會懷疑,相同體重下,比特的戰鬥力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猛犬當中,除了含有更類血統的類型外,體型大都彪悍,體型較矮的狗真地比體型較高的狗在搏鬥中有優勢嗎?應當說,在一定條件下確實如此,中國的板凳狗成為日本狼青的剋星,就是這個優勢的最好體現。但是,不能把這方面無限制地擴大、發揮。否則,就是比特能夠戰勝土佐,可卡能夠戰勝比特。
而最後榮登冠軍寶座的是吉娃娃。
體矮優勢能夠發揮出來的前提是:體重相差不懸殊!事實上在同犬種的鬥犬的正規比賽中,是要求體重儘可能接近的,哪怕是幾斤的差距,就會給比賽的勝負帶來很大影響。
27斤的比特和150斤的菲勒搏鬥,會有什麼結果呢?可以肯定,在比特把耐力、鬥性發揮之前,它已經被菲勒輾碎了。比特能夠鑽到菲勒的脖子底下,從容地撕咬菲勒地咽喉嗎?比特也許能夠鑽到菲勒的脖子底下,但迎接它的不是它期待的喉嚨,而是菲勒的血盆巨口以及無情的鋼牙。
現在一般在競技場上拼殺的犬種,其實只剩下比特和土佐。但也有其他一些犬種偶爾也用於搏鬥。這些犬包括加納利,韓國的jindo(象秋田,性情勇猛),還有大家熟知的中亞牧羊犬。如果沒有體重限制,讓不同的犬種在一起比賽,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無差別級別的比賽在比特和土佐之間進行的次數較多,比賽結果也是互有勝負。在土佐的祖國日本,有一項統計表明,土佐對比特的勝率是90%,從這個結果看,土佐對比特佔有絕對優勢。而在比特的祖國,比特對土佐的勝率達到99%。看來,鬥犬比賽「主客場」結果相差懸殊。對這種情況可以這麼分析,在日本,土佐的繁育水平、訓練水平都非常高,有大量的優秀犬可以被選擇,相對來說,比特的繁育、訓練相對落後,可以被選擇的數量也相對較少,所以土佐對比特呈壓倒性優勢。巍巍的富士山鑄就的土佐,打敗客居的比特是理所當然的。而在美國,後來的深入調查表明,上陣的比特都是經過專業搏鬥訓練的職業選手,而於之對壘的土佐都是家庭寵物,都是業餘選手,所以比特取得了驕人的戰績。看來,滾滾的巴比倫河滋養的比特戰勝客居的土佐,也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離開它們的祖國,比特對土佐的戰績如何,是很多國內比特迷特別牽掛的。那我們就要在美國和日本之外,在找個地方,讓比特和土佐公平地來個華山論劍吧。下一回,我們就要讓這些鬥士們捉對廝殺,除了比特和土佐外,還有扭波利頓、巴西菲勒,還有有公對母。屆時將有一場血雨腥風席捲「犬林」。美國一家鬥牛犬雜誌的記者約翰見證了犬林爭霸大會。這名記者來到臺灣。在臺灣,兩大門派土佐門和比特門的俠客都是客居,在這個小島上,他們之間的廝殺是公平的。記者先是詢問了兩大門派以往爭鬥的勝負,被告知土佐門已經有眾多好漢死在比特門的利齒之下,死得非常悲壯,都是力戰而亡。約翰對這個結果感到有些意外,以他的了解,土佐的武功不至於和比特相差這麼多。正好,第二天在一個竹林茂生的地方有一場論劍大會,約翰被邀請參加。
這天天氣陰霾,秋風颯颯。竹林之中,嘯聲陣陣。竹林論劍的第一場開始了。是土佐對比特。令人詫異的是,土佐門派出的是員女將,雖然是員女將,但比比特門一般的壯漢還是魁梧很多。但這次和土佐對陣的公比特,卻十分高大,幾乎和母土佐同樣高大。約翰很擔心這員女將的下場。但一旁觀看的一位老者告訴約翰,這是土佐門掌門人的狡詐。一般公對母,公的難下死口,而母的往往能下死口,即便母的輸了,也不丟份。而公的一旦輸了,在江湖上可就難以立足。
比賽開始了,母土佐非常兇悍,立即就佔據場上主動。約翰一直期望比特能夠扭轉劣勢,但這個期望永遠不能實現了,並且破滅得太快。佔據絕對優勢的母土佐,很快就重創了公比特。比賽以土佐的壓倒性勝利而告結束。這邊剛結束,突然場地外圍傳來廝殺聲。約翰感到奇怪,循著聲音走去,原來在正是比賽場外,1條土佐和1條紐波力頓發生衝突,各自掙脫主人的束縛,撕咬在一起。
這是兩條體型相當的土佐和紐波力頓。但是,沒過3分鐘,紐波力頓就做牛喘,似乎其內臟難連維持它碩大的身體都難。又過了半分鐘,紐波力頓終於倒地,無法翻轉起來,土佐主人在助手的配合下,將土佐拉開。
美國鬥牛犬屬於另一種形式的馬士提夫,它們的性格有些特別。它們在短時間內能爆發出很大的破壞力,進攻兇殘,但是鬥性卻不能持久。一次,一條鬥牛向一條杜高發起了攻擊。15分鐘過去了,杜高開始反擊,鬥牛退縮了。土佐和美牛也爭鬥過。在這些混合比賽中,無一例外,美牛都很快退縮,向土佐拋出了白毛巾。
杜高一般用作攻擊型獵犬或者牧畜犬,它的血管裡流淌著祖先戰士的血液,它們在一般性的廝殺中有傑出的表現。但它們還不是真正的鬥犬戰士,在和專業鬥犬的搏鬥中,一般處於劣勢。
加納利當初是被用作鬥犬培育的。但是後期的改良很不成功。它被融入了很大成分的英國馬士提夫和美國斯塔福的血統。加納利的戰鬥風格和美國鬥牛很象,暴風雨般的進攻在幾分中內結束,然後就退縮。它們缺乏鬥犬拼命死戰的鬥志,它們缺乏堅持到最後勝利的強大信念。
波爾多曾經用作鬥犬,但是它們告別賽場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不過,現在它們和土佐還能略做較量。曾有一次,一條波爾多和土佐在場地上糾纏了一會,但不就就被土佐重創。
菲勒不是鬥犬。培育它們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和同類廝殺。菲勒對人的攻擊欲望非常強,和比特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如果說比特是對狗攻擊欲望最強的犬,菲勒幾乎就是對人攻擊欲望最強的犬。如果訓練正確,菲勒是非常好的護衛犬。
還有卡斯羅。卡斯羅也不是鬥犬,但卻非常象鬥犬。它們擁有極好的耐力,動作敏捷,這和它們的體重有些不般配。但相對於專業鬥犬,它們缺乏對其他狗的天然仇恨,雖然它們也有較強的統治欲望。但卡斯羅作為護衛犬也是非常優秀的。它們性格冷靜,戰鬥力非常強大。但如果用作鬥犬,其戰鬥力未被實踐證實。
所以,最強大的狗可能是70磅的比特和130磅的土佐。一條真正強大的犬的性格象一個害羞的男人,平時非常安靜,但卻擁有無比的破壞力。優秀的比特和土佐都應該是這樣。卡斯羅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