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掌閱上重讀了梅裡美的中篇小說《卡門》,又有了新的感慨。裡面吉普賽姑娘卡門與龍騎兵唐·何塞的相識是場好戲的開端。卡門風情萬種,姿態撩人,而唐·何塞只是一味低著頭,擺弄他的槍;直到卡門以極為挑逗的姿態向他拋出一朵花。
而在法國作曲家比才創作的同名歌劇裡,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卡門扭動著腰肢,唱起優美的曲調。她說:
愛情像一隻自由的鳥兒
誰都無法馴服
如果它選擇拒絕
威脅或祈求都是惘然
Carmen, Act I: No.5 Habanera :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中篇小說《卡門》於1845年問世,這部小說和隨後的幾部作品,給梅裡美帶來了和巴爾扎克、雨果齊名的文壇盛譽。而比才的同名四幕歌劇在30年後(1875年)首演時卻慘遭失敗,甚至導致了這位天才作曲家生命的結束。但卓越的作品是不容埋沒的;一百多年來,《卡門》的魅力打破國界,成為世界上所有歌劇院的保留節目,唱片多達上百種,雄踞世界著名歌劇之首。
如果你只看一部歌劇,《卡門》是必然選擇。如果你只想讀一本關於自由與愛的小說,《卡門》會向你描述,由熾烈到毀滅,是個多麼殘酷卻迷人的過程。
▲中篇小說《卡門》
寧可把整個城市付之一炬,也不願被監禁而失去自由一天。「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是卡門的愛情與人生信條。只要你記住這一句,便已無限接近這個角色的真諦。
在躺椅上講述內心世界是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慣用的訪談手法。雖然無法訪問到這兩位作家杜撰出來的當事人,但確有不少學者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過這部作品中的人物們。
在精神分析論中,性本能即「力比多」是核心概念,弗洛伊德假定它是人類生命力的根源。唐·何塞對卡門的痴迷與貪戀,始於情慾,終結於佔有欲。
「我正在把一條鏈子繫到槍的銃針上。」在第一次與卡門相遇的時候,唐·何塞說;以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來看,這是個再明顯不過的暗示,提示了這個角色特有的,象徵性的秘密:這位前途無量,極受重視的優秀士兵,在這場愛欲的糾纏裡已經毫無勝算,因為他的槍與撞針,被一種揮之不去的原始欲望系牢。
龍騎兵唐·何塞遇到了波西米亞姑娘,原本光明磊落的人生坦途就算走到了頭。卡門是什麼樣的女人?她是塞維亞都市區裡最火辣的姑娘,除了自由與熾烈,還代表了一種赤裸裸的情慾誘惑。梅裡美的小說原著這樣描寫她的姿態:
「她穿一條紅色的超短裙,露出一雙破了好幾個窟窿的長筒絲襪,腳上是一雙漂亮的紅皮鞋,上面繫著火紅的絲帶。她撩開了頭巾,露出她的肩膀與插在襯衣上的一束金合歡花。她嘴角邊也叼著一朵小花,柳腰款擺,招搖而行,活像哥爾多養馬場裡一匹小牝馬……她,一唱一和,雙手叉腰,向眾人大拋媚眼,那种放浪淫蕩的勁頭,真不愧為地道的波西米亞妞……」
就連卡門對何塞開的玩笑,都帶有一種性暗示的色彩。「你槍上的銃針!」她嘲笑何塞,「替我鉤七尺花邊做一塊頭巾吧,親愛的鉤針師傅!」
卡門嘴邊叼著的小花用大拇指一彈,正中何塞的鼻梁,何塞撿起了花,卻被勾走了魂兒。卡門與煙廠女工鬥毆,劃傷了對方的臉,唐·何塞在押送她的路上被魅惑並放走了她,自己遭到了革職和禁閉一個月的處罰。從監獄出來後,卡門為了報答與他共度良宵,讓何塞徹底淪陷;為了再次得到卡門,他給走私販子放行,再然後,他出於嫉妒和憤怒,殺死了自己的長官——卡門的另一個情夫,為了躲避追捕,只能跟隨卡門,落草為寇。
無論在小說還是歌劇中,卡門的情慾與攻擊性都同樣突出。她對待愛情與情慾的態度裡,不可調和的矛盾與完整的邏輯同時存在:一方面,她宣布不受任何男人、規矩和法律的約束;另一方面,她也利用自己的性活動達到許多世俗目的——用性來換取自由,用性來獲取利益,用情慾強化與眾多男人之間的聯結與分離。
卡門代表的性力對唐·何塞來說是種極致的誘惑,讓他忙不迭要為之瘋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說和歌劇中另外一個人物——鄰家女孩米凱拉,對於唐·何塞來說,她是一顆珍珠,是母親溫柔慈祥的化身;在遇見卡門之前,與其說唐·何塞愛著米凱拉,不如說他是在維繫著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結,對母親隱秘而不能言說的愛戀。他放棄米凱拉,切斷與母親之間的聯繫,只是為了追隨卡門。
鬥牛士與卡門的短暫戀愛,成了卡門最終死在唐·何塞刀下的導火索。儘管在小說中被寥寥數筆帶過,但歌劇中鬥牛士埃斯卡米羅這個形象十分氣派、雄壯,自高自大,裝腔作勢。埃斯卡米洛深知卡門和自己是相同類型的人,於是他唱道:「卡門的那些曖昧情事都不會持續超過六個月」。
龍騎兵唐·何塞卻看不穿這一點。在勾引了父性人物埃斯卡米羅(歌劇人物名)/盧加斯(小說人物名)之後,卡門被何塞殺死,遭到了處罰。而在何塞切斷了和母性人物(家鄉的母親和未婚妻米凱拉)之間的聯結後,他的靈魂始終沒有得到安憩,「瘋狂佔有-失去-報復-徹底失去」的惡性循環,把他卷進了死亡漩渦。
毫無疑問,卡門與何塞之間有過純粹的愛情,但唐何塞只是個暫時的叛逆者,他始終沒有理解波西米亞人的自由之道,更不可能被卡門同化。他內心充滿矛盾,陷於痛苦;更希望徹底佔有卡門的身體和靈魂;駕馭她,帶她去美洲過一種安穩正直的生活,終結強盜生涯。正如卡門判定的,唐·何塞是被趕著走路的奴隸,而卡門自己則是自由靈魂的代表。面對何塞的匕首,她絲毫沒有畏懼和求饒,而是從容取下手上的戒指拋向樹林——這個男人對她的任何一點束縛,她都不願意再忍受。
躺椅上的角色,執念著自己的心癮,沒有一個得到了好下場。
-END-
文 | 瓔小媛
圖 | 優美圖
《卡門》
作品展示了遠離法國大都市的地中海科西嘉島附近的化外之鄉富有傳奇色彩的社會風貌,歌頌了這一地區人們的淳樸、粗獷、直爽、勇敢的個性。
多次被改編成戲劇、電影,在世界各地廣泛上演,備受各國觀眾的喜愛和推崇,成為世界戲劇界、電影界的盛事。
也 許 你 還 喜 歡
◆ 《28歲未成年》: 28歲的身體中住著17歲的靈魂
◆ 《秘密》 | 東野圭吾打著推理的幌子,又一次剖析人心
◆ 閱界 | 懸疑教父蔡駿:讀書的時候,我會認為自己是個世界公民
小i 一直都在原地等你回來
隨時來看我,留言給我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卡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