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在臺上表演,功底如何不光要看嘴皮子溜不溜,還得看他們的現掛能力厲不厲害。畢竟說相聲不是唱歌跳舞,臺下怎麼吆喝都沒關係,演員在臺上戴個耳返就不用擔心跑掉了。說相聲就是逗大家開心的,和觀眾有來有往就是一場臨時發揮的「群口相聲」,這種效果和樂趣也格外吸引觀眾。
演員的實力各有不同,觀眾的素質也相差甚遠,有些人刨活就算了,還無緣無故地辱罵臺上演員。郭老師和於娘娘在一次表演中就曾被臺下觀眾莫名罵了一聲「死胖子」,偏偏當時兩人正在「敘述」階段,全場比較安靜。這個人罵了一句「死胖子」,聲音剛好夠所有人都聽得清楚,並且他就坐在前排,老郭和于謙也看得到他。
于謙老師當時臉色就陰沉下來了,估計就是礙於在臺上表演不好發作,可只要眼神沒毛病的人都能看出來他很不高興。于謙是脾氣好,那也分對誰。德雲社的演員們經常會說一句話:「你花錢買票,我就賣力演出,我得讓自己的表演對得起這張票錢。」那麼觀眾若是不尊重演員也不喜歡相聲,大可不看,花這麼多錢難道就是為了去侮辱人嗎?
郭德綱當時面不改色,皮笑肉不笑地發出了教科書式三連問:「喝酒了嗎?有什麼原因嗎?現在痛快了嗎?」三個問題問得那人直搖頭,大概是覺得有點丟人就起身離開了,也不知道是不看了還是上廁所去了。老郭一個髒字不帶就讓罵人者無地自容,最後一句更是直接點明了這位觀眾的素質:只是為了痛快而罵人,不就是潑婦罵街嗎?
其實不光是這種隨意罵人的觀眾很可氣,還有一種喜歡刨活的人。有的觀眾是資深票友,懂得臺上、臺下的規矩,就算這段子他都聽過一百遍了,也絕對不會在演員們表演的時候提前把人家的包袱說出來。他們通常很會接話茬,也是相聲演員最喜歡的一類觀眾,因為這種票友不會打亂演出節奏,還會在和臺上演員的互動中遞出新的包袱。
不過這個時候就要看演員的功力如何了,很鍛鍊他們的現掛能力。可同樣是接話,有的人卻喜歡在臺上演員剛要接詞兒的時候,將包袱提前說出來,這就是刨活。演員能怎麼辦?只能裝作聽不見接著往下說,可問題是這包袱就不響了,節奏完全打亂了。關鍵有些人特沒素質,說一遍不行還非得再說第二遍,嶽雲鵬就曾因為觀眾不斷刨活和對方當場對峙起來。
臺下觀眾莫名罵「死胖子」,于謙臉色陰沉,郭德綱教科書式三連問
雖然說買票進場,想說什麼別人也管不了,可誰都想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吧?明知道刨活不道德,會毀了人家的演出,為何還非得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煩惱之上?再說了,和相聲演員吵架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就衝郭德綱這教科書式回懟三連問,都不用你回答,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全場多少雙鄙視你的眼神了!估計當初罵「死胖子」的那個人可能都得有陰影,以後也不敢隨意在臺下罵人了吧?各位小夥伴,你們覺得于謙為什麼反應那麼大?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