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貓之腳踏實地》已經在優酷播出,貓民們基本上都知道,也對《京劇貓》製作公司的欠薪情況有所耳聞。下面有圖有真相
再來看看知乎上謝編劇的回答
再來看看《京劇貓》製作成員的其他回答
再看看這個回答
上述圖片內容證明了,《京劇貓》製作公司確實欠薪。謝編劇也說了,如果形勢好的話,第四季《京劇貓之腳踏實地》可以做的更好,可惜~~
這裡插播一段廣告,京劇貓周邊產品,貓民們量力而行
現在想想《京劇貓》如今的困境和當年的《魁拔》、《星遊記》、《西遊記2010動畫版》一樣,都是資金鍊上出了問題。《星遊記》雖然是重歸了,但是時隔多年,在此期間沒有任何過渡,大電影中麥當笛亞的成長速度高出了我們的預期。多年前的畫風又很難在今天獲得市場
重新歸來的《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大電影系列
而《魁拔四》即使是眾籌成功了,依舊遙遙無期。好在青青樹的《狠西遊》如期上映,證明《魁拔四》還有救
《西遊記2010動畫版》就只能說,可惜了~~
《京劇貓之腳踏實地》的寓意很多,編劇也是想藉此名重振旗鼓。但是目前的京劇貓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
首先,就《京劇貓之腳踏實地》的播放平臺而言,為什麼只選擇了優酷,而不是多平臺?是因為其他平臺不願意播出《京劇貓》?
再來看看b站上京劇貓的評分,三季均9.5+
《京劇貓》在騰訊視頻和b站的評分如此之高,為什麼第四季沒有在這兩個平臺播出?騰訊大佬的大腿都不想抱?還是說《京劇貓之腳踏實地》前期已經被優酷買了獨家版權?那怎麼可能還會出現資金鍊問題,只做了26集哎
其次,也是我認為的最關鍵的問題,應該和製作公司有很大關係。《京劇貓》一開始的定位為什麼會是少兒動畫?
《京劇貓》定義為少兒動畫,完全限制了《京劇貓》的受眾。如此精彩+撲朔迷離的劇情,放在少兒動畫難免大材小用。而京劇貓的 格局已經大大超過了少兒的 邏輯範圍,京劇貓的世界觀也已經超過了少兒的認知。京劇貓唯一符合少兒動畫的,可能就只有角色形象了。
目前少兒動畫市場也已經基本上被壟斷,《京劇貓》很難在少兒動畫市場立足。
再來看看近幾年被稱為國漫崛起的動漫,這些動漫的大火,都是因為這些動漫屬於子供向動漫甚至是全年齡段,而非少兒動畫。(普及一下:子供向≠少兒動畫)
《鬥羅大陸》-鬥羅裡更是處處撒狗糧
《武庚紀》-武庚基本上每一集都要喊老婆
《刺客伍六七》各種梗+惡搞+創意
少兒的經濟能力、時間分配實在有限,為什麼《京劇貓》一開始要定義為少兒動畫?最有可能追劇+最有市場+最能產生影響力的年齡段是12歲+,而非低於12歲的少兒。《京劇貓》這一步錯,可謂是步步難啊。有幾個追劇黨會搜索各大視頻平臺的 少兒頻道?看到作為少兒動畫的《京劇貓》,又有多少人願意入坑
註:以上內容純屬我個人觀點,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看到《京劇貓》如今的困境,有感而發。《京劇貓》製作成員的離職,也是出於無奈,畢竟生活所迫,請大家理智看待。京劇貓也有很多少兒粉絲,上述觀點沒有惡意,我想你們也應該感受到了--作為少兒的你們,在救《京劇貓》時的無能為力和力不從心。如有冒犯,還請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