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導演是近年來大家最期待的動畫導演之一。這次,他正試圖對創作進行一次突破。」
11月1日,
新海誠導演的最新動畫電影
《天氣之子》在全國上映,這距離新海誠上一部動畫電影
《你的名字。》過去了整整三年。三年來,因為《你的名字。》獲得的空前成功,新海誠導演幾乎成為了近年來大家最期待的動畫導演之一。而在一水之隔的日本,《天氣之子》已經斬獲了超過
137億日元的票房,成為今年日本的票房年度冠軍。它已確認將代表日本,參與角逐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如此傲人的成績,不得不說,新海誠導演又取得了一次成功。學術趴也有幸受邀參加了10月27日在北京舉辦的
「《天氣之子》中國首映禮」。我們在現場聽到了新海誠導演對於作品創作心聲,並在第一時間觀賞到了本片——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之後,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那麼《天氣之子》是如何延續《你的名字。》的成功的?它在此基礎上又有哪些改變呢?說到新海誠,
「動聽音樂+唯美畫面」是所有人的普遍印象,這一點首先就要歸功於新海誠的從業經歷。在《你的名字。》大熱之後,新海誠是日本百年建築公司
新津組社長之子的事被爆出,讓新海誠身上多了一份「富二代」的標籤。確實,殷實的家庭環境,讓新海誠很早就接觸到了電腦。少年時代的新海誠一有空就埋頭於編程和CG創作,在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日本知名遊戲公司
Falcom。在Falcom工作的5年間,新海誠的代表作之一是
《永遠的伊蘇2》的OP。當時的初出茅廬的新海誠在畫面和音樂的配合方面,已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其畫面光影的表現手法,在新海誠未來的動畫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之後,從
《星之聲》到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從
《秒速五釐米》《追逐繁星的孩子》到
《言葉之庭》,新海誠作品中對於唯美畫面的追求從未停止過,並成為了新海誠作品最重要的招牌之一。《天氣之子》的美術依然美不勝收
但另一方面,雖然大家對新海誠打造的唯美畫面讚不絕口,卻很少聽到有人誇讚新海誠作品中的人物造型——不得不說,這是新海誠的短板。這一點在新海誠親自擔當人物設計的《星之聲》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新海誠此後也極力避免在作品中擔當人物設定。 《星之聲》中的人物曾為知名動畫作品
《龍與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DARLING in the FRANXX》(國家隊)擔當人物設計的
田中將賀加入製作團隊中,擔當了人物設計。
田中將賀筆下的人物
新海誠作品中的人物隨即發生了蛻變,在安藤雅司等人的配合下,角色的一顰一笑,喜怒哀樂,通過人物演出所展現出的情緒被放大,讓觀眾與動畫人物之間產生深深的共鳴。《你的名字。》通過人物演出所表達出的感情,是前所未有的
本次上映的《天氣之子》人物設計的依舊是田中將賀,在人物設計方面自然保持了日本業內的頂尖水平。擔當本作作畫監督的
田村篤也在首映禮上也透露,本作的作畫持續了半年之久,一直沒有休息,可見其製作之用心。本次《天氣之子》全片有1700餘個鏡頭,比《你的名字。》還多了100多個。從預告片中我們能看到《天氣之子》人物展現出的飽滿感情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經過《你的名字。》後的磨合,《天氣之子》製作團隊在作畫方面會有更加卓越的表現。除了在畫面方面,優質的音樂也是新海誠電影感動人心的重要因素。從《秒速五釐米》的主題曲
《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到《你的名字。》的主題曲
《夢燈籠》,新海誠在作品音樂上的恰當選擇,給了作品靈魂。我們在聽到這些旋律的時候,便能夠不知不覺中回憶起當時觀影時的情緒,心中的感情超越時空被重新點燃,腎上腺素與淚腺分泌一起飆升……
是的,新海誠通過音樂,控制了我們的情緒。這種控制的成功,除了對影片節奏的把握之外,還因為新海誠對音樂團隊的獨到眼光和品味。
RADWIMPS繼《你的名字。》之後,再次為《天氣之子》打造音樂如果說
天門給新海誠早期作品賦予了憂鬱唯美的氣質,那麼在《你的名字。》與《天氣之子》中,
RADWIMPS給予了作品更多的時尚的元素,你能從中聽到少年少女不顧一切的勇氣,這對於敢愛敢愛的少年青春來說再合適不過了!如果你曾被《秒速五釐米》和《你的名字。》的音樂所打動,在《天氣之子》中,這種感動將有增無減。RADWIMPS為這次的動畫電影打造了26首配樂,5首主題曲,去電影院中盡情享受青春的荷爾蒙吧!新海誠被稱為
「少年心事代言人」,因為在新海誠的動畫中,我們總能見到少年少女的苦澀的青春戀愛。
這種苦澀的背後往往是一位無法適應社會的主角,主角的戀情被某種社會規則,或是一些自身無力改變的客觀條件所撕裂。這種撕裂既有空間上的,同時也有時間上的。按照早年新海誠在訪談中的說法,《星之聲》的靈感來自於
「當時交往的女朋友沒有回覆自己的郵件」(好吧,這很新海誠)。因此我們在《星之聲》中見到了男女主角的戀愛被時間的鴻溝所撕裂;在《秒速五釐米》中,這種撕裂的原因變成了兩位主人公人生際遇的不同,而被地域分隔;《言葉之庭》中則是因為學生和老師,戀情被年齡與身份的不同所撕裂……
這種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狀態在《你的名字。》中得到了突破,男女主角最終跨越了時間的分隔。而在《天氣之子》中,這種突破將更加用力,新海誠的創作又往前突破了一步!
在《天氣之子》中你能夠發現,少年面對戀愛與分隔的時候,選擇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少年不顧一切,甚至做出了與普遍價值取向相背離的決定,這是新海誠之前作品中的少年們都沒能做出的選擇,
少年的執著將新海誠的浪漫放大了。其實這種執著,我們在另一位知名動畫導演
庵野秀明的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有過類似的體驗,如果你曾被感動過,那麼《天氣之子》相信也能給你同樣的感動。
葛城美裡:去吧,真嗣君!不是為了其他什麼人,而是為了實現你自己的願望!
或者,這說不定是新海誠對少年時代的反思——面對女友沒有回覆的郵件,他/她再努力一點,或許就可以抓住你了……《天氣之子》可以說是新海誠在《你的名字。》之後,對自己動畫創作的進一步的探索,是一部絕對值得在大銀幕看的精良之作。何況,這次《天氣之子》還是首部在國內上映的IMAX日本動畫電影,有機會以最極致的音影表現來觀賞本作。對於動畫愛好者而言,這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 END | 動畫學術趴 -
—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