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老師的我,想和你做以下幾點交流:
一、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配合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對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要重視。怎麼樣重視?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著眼於道德品質、文明禮儀、待人接物、生活常識等方面,同時要和學校教育做好配合和銜接,而不能和學校教育產生脫節和對立。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有可能由於孩子的言行舉止方面不當會和老師產生矛盾,如果是家校之間發生了衝突,家長一定要要弄清事情的原委,不能聽孩子的一面之詞,或者不問青紅皂白和老師之間鬧對立,都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者說為了把孩子教育好,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發生一些矛盾不可怕,也是正常的,關鍵是要正確化解矛盾,使事情朝著有利於孩子性格的養成方向發展。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不管是什麼樣的舉措都是不能允許的,都是不對的。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最主要的就是要家長和老師之間做好溝通,二者為了共同的目標,做好配合。
二、家長的心態很重要,相信老師對孩子的心應該和父母對孩子的心是一致的
在整個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很重要。我們以前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話仍具有其現實的意義。當然現在的師生關係,年齡上不能如父子,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真的是愛生如子,對學生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即便是在某些時候,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些言語或行為上的過激,那也是老師恨鐵不成鋼的不得已的表現。
在教育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認為作為家長還是要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去理解和支持老師,不要去過多的指責老師。否則,就會寒了老師的心,老師也就不敢去怎麼教育學生了。所以,在我認為,家長遇到師生之間發生了矛盾衝突時,最好還是要站在老師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老師,沒必要去激化矛盾,惹得事情沒處理好,對學生和老師都不利。
三、對於事件本身來說,一定要弄清事情的原委,不冤枉老師,也不偏袒孩子
教育界,教師隊伍龐大,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好樣的,都是偉大、無私的,但不能說所有的老師都是師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正因為其龐大,所以也難免有極少數的一些敗類,玷汙了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做一些與教師身份不符的事來,這是難免的。一旦學生和家長發生矛盾,家長一定要區分老師的所作所為,是有心還是無意。是一時失誤還是惡意為之,一定不要聽信孩子的一面之詞,武斷地下結論,就容易冤枉一個好老師,也不利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如果做家長的,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有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失敗的父親,要知道一個失敗的父親,不但是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會受到一輩子的心靈譴責,最關鍵的是會誤了孩子的一生,並且其後果將是難以彌補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從一開始就要認清事實,班主任是不是就真的欺負了你的兒子?是出於什麼的情況,怎麼樣欺負的?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待你鬧到校長那裡以後,班主任是怎樣找你兒子的麻煩的?經常找,找什麼,一定要有理有據,不能憑孩子的一句話,或者自己的主觀判斷就隨意地給自己一個心理的定位,這個班主任老師不是一個好老師,這是對老師不公平的,也是對你兒子不負責任的。當然如果真的是老師的問題,那就要向學校領導匯報,相信學校領導不會不過問的。
四、如果真的是兒子和班主任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補救
如果整個的過程,家長都是一清二楚的,也不是老師的錯,更多的還是孩子的問題,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遵守紀律,把心思全都用在學習上。同時也要和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孩子的過錯請求老師的原諒,以後還是要請老師嚴加管教。最關鍵的不能鬧對立,形成一種不可調和的局面。
如果是師生之間是因為性格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很難走到一塊,或者說這個孩子對老師的牴觸情緒真的很大的話,為了小孩的發展,做家長的可以向學校申請,在徵得多方同意的前提下,讓小孩轉班到其他班主任老師班級上課。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孩子的發展。一切有利於孩子的發展的方法和舉措,都是可取的。
所以,作為一個老師,我的觀點就是,家長要做好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銜接和配合,出現問題要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到不冤枉老師的同時更不能偏袒孩子,在多方都同意的情況下,為了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可以採取一定的舉措,規避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