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出鏡反遭觀眾狠批,社會觀察類節目別太「假」!

2021-02-13 廣電獨家

文 | 夏樹 ;來源 | 網視洞察

最近的一檔網綜《你好!陌生人》又讓社會觀察類型綜藝重回觀眾視線,不過此次在引入「明星」這一娛樂化的概念後卻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好評。

《你好!陌生人》由「明星+素人」的方式共同完成主題社會公益測試。不同於以往當紅明星參與的節目都會吸引大量粉絲賣力宣傳、打call,從微博、豆瓣小組等社交平臺的用戶反饋來看,大多數粉絲都對這部網綜表達不滿,「路人」也對節目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雖然目前豆瓣上還沒有該節目的具體評分,但從東亞各國的明星觀察類節目來看,《你好!陌生人》口碑狀況不容樂觀。

微博/豆瓣小組評論截圖

不少網友都表示,明星本來就受到來自社會異常嚴格的道德監督,節目組還要以偷拍的方式去測試藝人,無疑把明星推進一個兩難的境地,所以就有網友表示「無論這個明星扶不扶,都不會影響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雖說平時「黑」明星最頻繁的是網友,但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大家還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同類置於困境中,而娛樂化的社會觀察類節目無疑違背了這一同理心


社會觀察類節目最早來源於美國ABC電視臺在2012年推出的一檔「實境秀」。這檔名為《What would you do》的節目會假定一個虛擬環境,在隱秘處安排攝像機,並讓演員扮演各種需要幫助的角色,考驗現實中周圍人的真實應對,節目內容也是直擊當時美國社會最敏感的現實問題,比如失業人群、種族歧視、同性戀現象等等。

美國版《你會怎麼做?》在國內的口碑還是相當高

2015年起,這種「實境秀」的節目形式蔓延到國內,廣東衛視和湖南衛視都相繼推出了社會觀察類節目《你會怎麼做》和《噗通噗通的良心》,儘管內容、題材沒有美國的大膽、敏感,卻也是中國社會最常見的問題——比如啃老族、重男輕女、家庭暴力、電信詐騙等等。

雖然此類型節目被專家擔憂:道德測試與道德消費僅有一步之遙,如果失去約束力量會對社會道德造成實質性傷害,具有潛在的倫理風險。但節目組通過路人採訪、馬賽克的方式盡力降低對隱私的侵犯,所以此類節目的收視率和口碑都相當不錯。

與社會觀察類節目同樣採用「隱秘拍攝」和「真實反映測試」製作方式的還有以日韓為代表的「隱形攝像機」式的娛樂性綜藝。此類綜藝更注重娛樂性,有大量明星、藝人和公眾人物參與,比起社會道德,更側重「整蠱」「搞笑」「性格測試」等這樣的關鍵詞。


不過,不同於社會觀察類節目的好口碑,這些以測試真實反映為目的的隱形拍攝節目在加入明星後就遭到口碑急轉直下的「悲慘」命運。


搜狐視頻的自製網綜《隱秘而偉大》是利用隱藏拍攝手法和種種意料之外的突發狀況揭秘明星真實的反應與性格。不過,相較起來口碑則有些不如人意。

《隱秘而偉大》雖然填補了國內此類型明星真人秀的空白,但其實與社會觀察類節目興起於海外,隨後進行本土化開發的過程一樣,該節目其實也是受到日韓綜藝風格的影響,由韓國製作團隊、韓國綜藝之父姜成信全程操刀製作。這與當時韓國綜藝大受中國市場追逐的環境有非常緊密的關係,但很顯然《隱秘而偉大》並沒有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節目品牌,反倒招致不少國內網友的質疑。

賈乃亮受邀參加同學聚會,獲贈生日紅酒,還有小粉絲上門索要籤名。本來心情大好的賈乃亮被隔壁客人的惡意言論氣到奪門而出,餘氣未消之時又被小粉絲的媽媽上門「算帳」,情緒幾近崩潰時,飯店經理突然出現告訴賈乃亮免費紅酒竟值高價……李小璐曾在這檔節目中說過「看到有人喜歡賈乃亮,比有人喜歡我還要開心」,如今看來不勝唏噓。

不過,這種狀況也在意料之中。雖然隱藏拍攝的整蠱型娛樂綜藝節目在韓國非常盛行,但其實也引起過韓國明星和觀眾的爭議,口碑狀況並不比國內好。


去年冬天,韓國演員金秀路在參與了一檔隱藏攝像機節目後在SNS上吐露心跡:「就算是隱形攝像機節目,也要掌握情況之後再進行啊,將在國外辦事的人緊急叫回韓國也太過分了,節目再怎麼追求趣味這種情況下也有些氣憤,我放棄了很多東西回來,真的很生氣。」

雖然沒有說明是什麼節目,但其實這也是明星的無奈,即使被惡搞、被欺騙,身為公眾人物不能生氣也沒有投訴的渠道,只能去承受,甚至因為真實的表現不夠完美而遭受網絡暴力。這也是《你好!陌生人》在社會觀察類節目中增添明星元素後反倒為人詬病的關鍵所在。

其實以偷拍的方式進行道德測試是有局限的,因為社會觀察類節目的道德評價比較片面,往往忽略了多重維度的影響,比如場合、對象、環境等因素,尤其是明星身處的娛樂圈,環境比較複雜,警惕性會更高,做出判斷會進行更審慎思考,以明星「扶不扶殘疾人」來判斷有沒有「愛」,本來就是相關性極低的事情


況且,「偷拍」的方式對於明星的職業而言,會有更深的傷害性,由於公眾人物的隱私權利不同於普通人,所以常常無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於節目製作方會更加肆無忌憚,甚至越過底線。


比如在韓國綜藝《新兩男人show》裡,節目組給了Girl's Day成員們一人一張彩票讓她們刮。其中成員惠利刮出大獎,開心地滿場飛。

之後經濟公司還向粉絲證明惠利在節目錄製過程中,中了大獎。但很快,節目組澄清這只是隱藏攝像機,現場的經紀人和工作人員也被騙了。韓國網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甚至認為節目組偽造彩票已經犯法,但對於明星來說,即使空歡喜一場,也只能打落牙齒肚裡吞。

雖然此類型娛樂綜藝與社會觀察類節目目的大相逕庭,但因為明星的參與讓社會觀察類節目的宗旨模稜兩可起來。因為被偷拍的明星處於一個被公開、而且不能解釋的弱勢地位,節目製作方就可以隨意說明鏡頭前發生的情景,甚至可能違背反映社會真實現狀的原始訴求,有涉嫌利用明星效應為節目營銷的嫌疑。


社會冷漠與偏見引發的問題是無法通過測試去解決的、更無法通過畫外音的教育就改觀的,所以以隱秘拍攝的方式反映真實現狀會因為直擊真實痛點而脫離節目組本身的預測,顯得意外殘酷(可以參考節目中侯勇沒有扶起測試演員的片段)。

節目中出現的這個鏡頭讓觀眾懷疑測試的「真實性」

但如果節目的拍攝過程不是真實的,是節目組與藝人經紀團隊提前安排好的,則會引發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殘酷與虛偽僅有一線之隔。節目組追求的「號召更多的人關注到身邊的善舉和溫暖,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呼籲社會正能量」也就成了虛偽的宣言,社會觀察類節目的高口碑徹底淪為炒作話題的「擋箭牌」


雖說在目前激烈的綜藝節目競爭環境中,為了最大化吸引觀眾的目光,難免出現一些明星化、娛樂化傾向。但曾經「限娛令」的出臺就是為了遏制明星泛濫、炒作無底線的行為。

比如《變形計》這檔曾經的公益類節目演變成網紅們的「出道秀」,而存疑的社會觀察類綜藝因為明星的存在更添了一絲複雜陰影,無論是否真實,總有人會在其中受傷,無論明星還是觀眾,都不應該成為被欺騙感情的對象。

曾參加過《變形計》的李宏毅如今已經進入娛樂圈,更成為今年的網劇四小生

因為明星真實反應的綜藝爆點存在,再加上社會觀察類節目特別的拍攝方式,但又不想因為整蠱而觸發口碑差評,這種思維困境形成此類型國產綜藝的真空地帶,如果問小編有什麼解決辦法,推薦一檔日本同類型綜藝——《人類觀察》,或許可以從中汲取靈感。

這檔超高口碑的日本綜藝,同樣是將鏡頭隱藏在某個角落裡,觀察人們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所發生的變化或者反應。不過它的劇情重點不像社會觀察類節目一樣側重道德測驗,而在於一些趣味性試驗,與現實生活情景拉開巨大差距可以彌補心理落差帶來的傷害。如下片段:

如果女友家裡是「黑社會」

有了明星參與後,也不會炒作明星行為為節目帶話題,因為.

兒子把明星女友帶回家

雖然以上例子不能概括該節目的所有內容,《人類觀察》也不可避免出現過度娛樂化帶來的隱患,但是從該節目的部分內容中可以打開一個思路:如何讓反應真實卻不殘酷;如何讓娛樂有趣但不虛偽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

相關焦點

  • 觀察類節目熱播,明星嘮嘮嗑就能把錢給賺了?
    在觀察類節目盛行的當下,綜藝節目的錄製,不再依靠「虐」明星博看點。明星錄製觀察類真人秀節目只需要兩步:日常生活+演播室點評。 參加觀察類節目的明星,吃著美食,喝著茶,聊著天,吹著空調,輕輕鬆鬆就把錢賺了。
  • 職場觀察類節目中明星觀察團嘉賓設置的合理性分析
    本文以傳播學中「意見領袖」的概念為切入口,對職場觀察類節目中明星觀察團設置的合理性進行探討,並對其他類型觀察類節目的觀察團設置進行分析。 關鍵詞:職場觀察類節目;觀察嘉賓;意見領袖 觀察類綜藝節目已進入一個熱潮。
  • 全知幹預視角:明明是很簡單的觀察類節目,但是卻足夠優秀
    半熟幾乎是跪著看完這兩集試播節目的,怎麼說呢,笑點滿滿,但是又不止於笑點,雖然在這類明星生活觀察類節目中,<我獨活><熊孩子>自然是績優股,不過<全知幹預視角>從試播開始就讓人慢慢期待。試播集,哪裡令人動了心?在節目試播集,記錄了李英子與經紀人、金生民自己、水晶男孩李宰鎮和經紀人的故事。
  • 明星上戀愛養成類節目:別問,問就是單身翰
    張翰新加入一檔戀愛觀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第三季)。開播第一期,他全程沉浸式磕糖,時不時露出姨夫笑,可愛之餘不忘立穩人設。總之一句話——別問,汶就是單身翰。現在的戀愛觀察類節目,不僅明星磕得上頭,不少觀眾更是「真情實感」
  • 女明星為了漂亮真是拼了,假頭髮假指甲就算了,「假皮膚」更狠
    女人都愛美,女明星更甚。女明星為了變美,不惜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爭取每個角度都完美無缺。曾經被曝出的假頭髮和假指甲不算什麼,「假皮膚」才是真的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美麗小技巧吧。掉發是當代人普遍面臨的困擾,愛美的女孩們都希望有一頭茂密的頭髮,既顯得年輕,又能顯得臉小。
  • 情感觀察類節目層出不窮,《女兒3》如何異軍突起?
    2020年,是戀愛觀察類綜藝在中國引發熱潮的第三年。相較於前兩年情感觀察類節目橫空出世的大熱環境,今年同類型節目市場意外跌勢,出現疲軟狀態。而在此情況下,芒果TV《女兒們的戀愛》卻以情感、婚戀話題直擊青年群體痛點,用真實而溫情的內容賺足了觀眾的歡笑與眼淚之餘,也帶動全民"勇敢追愛"。如今《女兒》第三季節目即將上線,承襲了強IP、高關注、多話題的它,也有望從多方面拉回觀眾對今年戀愛觀察類綜藝的期待。
  • 節目介紹原來日本的觀察類節目是這麼玩的!
    該節目以一種獵奇的心態進行內容的選擇,完全符合了日本觀眾的笑點和心態。從半個小時增至兩個小時的節目,不斷進行著更多欄目,更多新奇的觀察方式,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近年來該節目的中國觀眾增多,很多奇奇怪怪的搞笑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裡都有過大量的轉發。
  • 這個節目給明星下套釣魚執法,看著真其實假
    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是在明星不知情狀態下的偷拍,且據相關報導,該節目並未徵得所有出鏡明星授權,也就是說,至少有部分明星,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態下被偷拍,而且最終也未跟明星團隊知會,節目組就擅自播出了。假裝醉漢測試女明星。
  • 網曝主持人阿丘被央視封殺 此前曾出鏡社會類節目
    此前由阿丘作為主持人出鏡的某檔社會類節目,也已經在2019年底被調整。邱孟煌(阿丘)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任《社會記錄》節目主持人。
  • 破局生活觀察類節目,《同一屋簷下》用「最笨的方式」做社會實驗
    近幾年來,回歸生活、聚焦情感的觀察類節目持續井噴,它們均以「真人秀+演播室」的雙線交互敘事,主打求真務實,它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除了「首檔周更劇式養成綜藝」的全新概念,還在於製作團隊甘願用「最笨的辦法」,在長達105天的時間裡,像拍攝紀錄片一樣去記錄六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素人都市夥伴,去觀察現在的年輕人到底在關心什麼,困惑什麼,渴望什麼,用時間來承載故事的發生。同為生活觀察類節目,《同一屋簷下》選取的人群樣本、關注話題、製作模式、播出方式都有一定的差異性甚至是顛覆性。
  • 節目尺度過大被批低俗的十大明星
    而某些明星為了迎合電視臺和觀眾的口味,同時也為了出位炒作自己的名氣,不惜裸露。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節目中尺度過大被批低俗的十大明星。劉雨欣2012年6月3日,湖南衛視《芒果大直播》在長沙進行第二期節目直播。節目的明星換裝環節一共有劉雨欣、艾尚真、花樣遊泳冠軍李婧和三位JONE男成員參與。
  • 如何做一檔令人心動的職場觀察節目?
    但從數據和討論度來看,95後、00後的職場新人們,還是對這類節目展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不僅參與熱情很高,還會將其當作邁入職場的參考。今年,《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明確打出了「95後職場人來了」的口號,主要針對的就是職場新人群體。一檔職場觀察類節目,怎樣才能讓觀眾喜歡看?如何把握好源於真實但又高於真實這個「度」?
  • 9檔節目相繼扎堆 職場成觀察類綜藝新江湖
    11月11日,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正式上線第一期節目,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當下正在播出或已透露今後將播出的職場觀察類綜藝已達到9檔。且與傳統職場招聘類節目有所不同,以上節目融合更多競技、養成、紀實等元素,試圖令這一併不算新鮮的題材玩出更多新鮮感,使得觀察類綜藝進入到一場以職場為主題的新江湖中。
  • 官方狠批何炅收禮行為!《明星大偵探》大受影響,聖誕元素全打碼
    相信最近一直關注網絡的網友們肯定會知道這樣一條消息,那就是何炅何老師的「惡性事件」了,這件事情可謂是相當的離奇,在剛爆出來的時候,許多網友們都認為這只是一個假爆料,畢竟這麼多年以來,何老師的為人處世大家都看在眼裡,作為娛樂圈的頂級「標杆人物」,何老師的背後意義遠遠不止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那麼簡單。
  • 袁姍姍奇葩言論遭狠批:「弄壞文物不要緊,可以修復」
    近日,袁姍姍參加節目時對待文物的態度過於輕佻,甚至大放厥詞,「(掐斷了)可以再修復。」由此被網友狠批,路人緣更一夜回到7年前被群嘲「滾出娛樂圈」的時候。事實上,袁姍姍的體質相當神奇,總是在「收割路人緣」與「翻車」之間來回試探,在黑與紅之間循環往復。
  • 《妻子的浪漫旅行》第2季開播丨觀察類節目扎堆,但爆款難尋
    剛熬過了春節回家後的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團,綜藝節目就開始變相撒糖,小編全程姨母笑。 去年騰訊視頻就已經推出了戀愛觀察類節目《心動的信號》。成為各個平臺今年都在做的節目類型,像湖南衛視除了《我家那閨女》,還有素人戀愛觀察節目《戀夢空間》,芒果tv《女兒們的戀愛》。
  • 如何看待綜藝戀愛觀察類節目?如《我們相愛吧》《女兒們的戀愛》
    素人戀愛、明星戀愛、明星和素人戀愛。從韓版《我結》到國產《如果愛》、《我們戀愛吧》,再到近期的《女兒們的戀愛》,明星們的戀愛似乎成了觀眾們最操心的事。看著明星們從假裝不認識,到成為朋友,再到曖昧期,最後甜甜膩膩的親密感,綜藝節目總是給觀眾各種錯覺。仿佛CP一旦牽扯上,想分開都讓人滿腦子抗拒。比如吳昕和潘瑋柏的「無尾熊」CP。
  • 戀愛觀察類綜藝的輿論場,正在變成「男德班」
    而2020年,戀愛觀察類綜藝的輿論場,卻淪為了「男德班」教學課堂。顏值不出彩的素人男性,又拉低了《我們戀愛吧2》的觀眾期待值。以至於在戀愛觀察類綜藝的輿論場,圍繞男嘉賓的吐槽佔比更重。 對於戀愛觀察類綜藝而言,過多的劇本設計必然造成反感,況且真實的素人男嘉賓永遠達不到甜寵劇中男性角色的撩人水準,而如實呈現男嘉賓在戀愛中的「拙劣」表現,則冒著引發觀眾強烈不適的風險。
  • 深度解讀|平淡佛系的社會觀察類紀錄片為何俘獲人心?
    深度文娛導讀:近幾年《紀實72小時》《三日為期》《此時此刻》《可以跟你回家嗎》等一批「骨骼清奇」的社會觀察類紀錄片開始走紅
  • 文旅類節目成觀眾「新寵」,旅行類綜藝藉助文化回溫
    這些節目往往削弱了以往明星旅行真人秀中過度娛樂化的內容,大都從傳統文化、歷史古蹟中尋找靈感,並憑藉著節目中透露的文化深度、人文關懷與情感治癒,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01「文化+旅行」走俏,為旅行綜藝開啟了一條新路 旅行類綜藝在國內電視螢屏算是個歷史悠久的品類,從最早的主持人帶你看世界,到當下將情感、觀察、遊戲等元素嫁接到旅遊之上,這一類節目產生了諸多細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