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花開那年月正圓》中的周瑩是個傳奇似的人物,在影視劇裡,她不但是個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的「野孩子」,還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江湖無賴」,做過許多令人面紅耳赤、羞於啟齒的事。
尤其是她那個養父「周老四」,更是一肚子壞水兒,坑蒙拐騙無所不能。倘若周瑩持續跟隨這樣一個爹廝混下去,早晚有一天會「惡貫滿盈、苦果自嘗」的。幸虧後來遇到一位「剋星」,這才改變了周瑩的一生。
1、街頭賣藝裝可憐,蓄意欺騙制驚險,博得同情獲財物,哪管謾罵聲一片?
周瑩與她的養父周老四在涇陽街頭賣藝,周老四打了一趟拳腳,耍了一趟大刀。結果卻只收了一笸籮底的小銅板。周老四見狀心有不甘,便煞有介事地運了一通氣,讓周瑩拿大刀來砍自己,周瑩裝模作樣地在他的背上和肚子上各砍了幾刀,周老四卻毫髮無傷,看熱鬧的人紛紛鼓掌。
這時,一個絡腮鬍子的大漢走出來挑釁道:「你是他閨女,誰知你是真砍還是假砍?倘若他有真功夫,就讓我來親自動手。試試他的氣功到底是真是假?」周家父女和他口角了一番騎虎難下,最後周老四也被激怒了起來,答應讓那大漢親自執刀來砍自己。
那大漢毫不客氣,掄圓了鋼刀「使盡全身的力氣」砍在了他的肚子上,地上頓時鮮血迸濺。周老四踉蹌著倒在了地上,貌似一命嗚呼了。周瑩見狀跪地大哭:「爹呀,你死了我可怎麼辦?你死得太可憐了!」那大漢一見出了「人命」則轉身就要逃。
這時,人群中又有一個中年人跳出來揪住他,要他賠償。另外一個老者則走進人群連聲叫著可憐,並向笸籮裡扔了一把銅錢,藉以「拋磚引玉」。周圍的人見狀也紛紛掏出了銅板,小小的笸籮很快就裝滿了銅錢。
這時,地上的周老四卻一骨碌爬起了身,笑著向大家道謝。說這只是他們父女倆開的一個玩笑。場外頓時謾罵聲一片,紛紛指責周老四父女不厚道,這不明擺著騙人嗎?利用人家的同情心來騙取財物。光天化日之下,爺倆竟然幹這事兒,簡直太不像話了。
周老四父女卻不管這一套,之後,周老四便帶著周瑩和那個三個「人託兒」在街邊吃東西,給各人分別抓了一大把銅錢,坐地分贓,幾人高高興興地塞到了懷裡。
這大概就是周瑩最初的「融資入股」吧?「資本」就是「人肉與謊言」以配合主角行騙,盈利之後大家分紅。
2、周瑩單飛更聰明,借力打力計得逞
周瑩帶著父親給的幾個銅板,在街上遊逛,原本打算買點小吃犒勞一下自己,突然聽到前面一陣騷亂,跑去一看,見是一個滿臉麻子的乞丐故意碰瓷,想要訛詐一位白衣公子,那公子好心地要給他請大夫,乞丐卻非要他給錢了事。
正在糾纏,一個衣著低調華麗的人走了過來,三言兩語便戳破了這騙局,將那乞丐打跑了,白衣公子拱手道謝,兩人客氣地別過了。
周瑩看著這一幕,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她轉頭到無人處換了一身破破爛爛的行頭,有往自己臉上抹了兩把泥,故意撞了白衣公子一下,借著道歉之機,向他打聽一個滿臉麻子的人,並說那是自己的哥哥,自己一家是逃荒來的,爹死了,娘重了,弟弟餓的難動了。哥哥也是迫不得已才幹這營生的。
白衣公子居然被她的「悲慘遭遇」打動了,不僅拿出五兩銀子,還把一張名帖交給了她,讓她以後有困難儘管來找自己,並讓她勸她哥別再幹騙人訛錢的營生了。周瑩接過銀子和名帖,深深鞠了一躬,雖滿面真誠地向其道謝,內心裡卻因行騙得逞竊喜無比。
3、商業奇才初定型,有待伯樂送一程,豈知命中擔富貴,伯樂竟在姻緣中
這就是生意上的『機不可失、果斷出擊。』瞅準機會,一定不要猶豫手軟,任何的優柔寡斷,都會讓眼前的大好機會付之東流。雖然周瑩的手法有點卑劣齷齪上不得臺面,但卻已經具備了一個成功商人最基本的「商業頭腦」和「執行力」。
當然了,此時的周瑩三觀不正,專在「歪門邪道」上下功夫,但卻是一塊很好的璞玉,只是有待打磨、雕琢而已。俗說話說得好:「玉不雕不成器。」
而她未來的夫君吳聘就很好地擔負起了「打磨、雕琢璞玉」的使命與責任。這個吳聘就成了周瑩未來的「剋星」、也是她的夫君。
吳聘以真誠、仁厚和真愛來淨化周瑩內心深處那塊「由原始家庭帶來的」的蒙詬心靈。這才成就了後來德行兼備的商業奇才「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