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末的時候,這樣的一條消息敲響了人們心中的警鐘:一名年僅18歲的學生跳樓自殺,而他正是曾被國內史學專家贊為「史學天才」的林嘉文。一時間,輿論淹沒了網絡,當世界正在責怪著教育壓力之大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了這場悲劇的真正罪魁禍首——抑鬱症。
對很多人來說,抑鬱症已經不是個新詞了,但是抑鬱症究竟代表著什麼,想必對大多數人而言,仍舊是個問號。今天,小P就來與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心靈的感冒」:抑鬱症。
抑鬱症≠我不快樂
抑鬱症當然意味著無法快樂,但是抑鬱的範圍顯然不僅僅是不快樂。抑鬱本身不是一種情緒,而是情感的喪失,是將你和世界隔離開來的厚重簾幔,並同時籠罩著你;它不是悲傷或痛苦,它是一種疾病。
抑鬱的反面不是幸福,而是活力——是感知所有情緒的能力,包括高興、興奮、悲傷和痛苦。抑鬱影響思維、情感和行為,形成固定的習慣。這種習慣會影響大腦的神經迴路,反過來加深抑鬱的習慣,形成惡性循環。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他們的心靈受了風寒卻無法「春風化雨」,他們找不到生活的活力而想「走出生命」,對他們來說,抑鬱是一場長期的戰爭,而勝算卻寥寥無幾。
抑鬱症與心情無關,需要儘早治療~
很多人都覺得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每個人人生中都會經歷情緒的低谷,看開點,過段時間就好了。但恰恰相反,抑鬱症是奪去人們感知情緒的能力,用絕望和荒誕籠罩著世界的一種疾病:患者呆在自己的脆弱城堡裡,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無力卻又無法宣洩,久而久之,自我否定和內心的負罪感會充佔他們的內心,所以,70%的抑鬱症患者有過自殺的年頭來尋求解脫。
然而,不是生病了,就會成為別人的負擔,不要用離開,來讓我們遺憾。
生病從來就不是你的錯,當抑鬱症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一定要及時就醫。正視抑鬱症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別怕,我會送你一座不孤城
其實抑鬱症病人,最希望的就是身邊的人能基於理解和支持,對他們而言,抑鬱症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獨感和害怕被拋棄。
請記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日本有部電影,叫做《丈夫得了抑鬱症》,在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妻子在丈夫最後一天上班時陪伴他乘坐電車,在擁擠的車廂裡小聲嘟囔了一句,你這麼多年真的好辛苦,丈夫聽到後開始大哭了起來。
豆瓣電影
在電影的最後,漸漸好轉的丈夫在演講中說出了這樣一段話:「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是能夠以最真實的生存著的自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的。不論是因疾病而痛苦的人,還是在周圍支持著他們的人,他們的生活姿態本身,就應當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
有這樣一組數據,全球有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的抑鬱症人群大約有9000萬,每年有2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當你的身邊出現了一個抑鬱症患者,不要自以為是的去安慰他,用自己自以為對的那一套勵志而積極的理論去勸解,而是將他當做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來看待,把他們當做得了感冒的正常人來對待, 支持他,陪伴他,溫暖他,輕輕地用行動告訴他:你從不孤獨。
附上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大衛·伯恩斯博士設計,旨在幫助使用者快速分析自己是否存在抑鬱症或類似症狀的自查檢測。但是請注意,這個清單僅僅起到參考作用,高得分表示有存在抑鬱症狀的可能,最終的確診請務必聽取專業人士的判斷!
以下15條項目,評分標準均為:
0-沒有
1-輕度
2-中度
3-嚴重
進行評分時,請參考至少最近一周以上的持續情況。
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別人?
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你是否在作決定時猶豫不決?
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於憤怒和不滿狀態?
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請將各題目的得分相加,並對照標準:
0-4分沒有抑鬱症狀
5-10分偶爾有抑鬱情緒
11-20分有輕度抑鬱症狀
21-30分有中度抑鬱症狀
31-45分有嚴重抑鬱症狀
其中21分以上的可能有抑鬱症存在,請及時尋求專業諮詢或醫生幫助。
最後小P也給出抑鬱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體育療法,鍛鍊後可以給人一種輕鬆和自己作主的感覺,有益於克服憂鬱症患者共有的孤獨感。專家們建議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並力爭在15分鐘內走完。以後逐漸加大距離,直到45分鐘走完4500米。在開始鍛鍊時,須經醫生的同意。
營養療法,許多醫生認為,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和胺基酸對於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建議多吃維生素B含量豐富的食物,像粗糧、魚等。醫生還建議患者服一定劑量的複合維生素B。
精神療法,憂鬱症患者往往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世界和他自己的。首先要承認自己精神上憂鬱;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言行舉止有無異常,以並嘗試回答自己的設想,先寫下錯誤的回答,再寫下一個較為實際的選擇答案,其目的是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想法。
交際療法, 研究表明,善於與人結交者比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在精神狀態上要歡快得多。試著踏出自己的世界,和身邊的人多交流。
分享給朋友們,讓大家一起來敲敲心房,拒絕抑鬱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