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GameLook海外"↑↑↑訂閱微信)
風暴之子(Sons of the storm)是著名遊戲公司暴雪娛樂旗下的御用美術團隊,目前已經有9名成員,皆是暴雪公司美術團隊的精英,領隊人物是暴雪娛樂的藝術總監Samwise,和二號人物Metzen一樣是該公司資深員工,可以說暴雪旗下所有的遊戲都深受風暴之子團隊的影響,不誇張的說,正是這些頂級藝術家的貢獻幫助暴雪旗下的眾多大作流傳於世。
自第三號人物Twincruiser開始,該團隊的擴張一直由Samwise負責,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之後,風暴之子團隊目前已經擴張到9人。下面請看GameLook整理的風暴之子隊員介紹(文章開頭為前8子照片,從左至右按1-8順序):
風暴之子官網藝術家頭像
1. Samwise(Sam Didier),1971年生於美國加州塔斯廷(Tustin),現任暴雪娛樂藝術總監,負責《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以及《暗黑破壞神》等大作系列的多數美術工作,也是《星際爭霸2》高級藝術總監,在暴雪娛樂多名資深員工當中,Didier數年來一直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暴雪旗下所有遊戲系列的藝術風格。
Didier曾主要負責熊貓人,在他的藝術作品中,大多數都會有一個熊貓人圖標出現,你還可以在《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中的暗夜精靈族惡魔獵手的胳膊上看到熊貓圖標,他的名字被寫在了聖騎士的書上,當施法的時候,一個未使用的圖標和兩個模型都會編程Sam的面孔,不過這只在地圖編輯器模式中可以看到。
他負責編纂的書籍包括《魔獸爭霸的藝術》(2002年,The Art Of Warcraft);《魔獸世界的藝術》(2005年,The Art of World of Warcraft);《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徵原畫設定集》(2006年,The Art of World of Warcraft The Burning Crusade);《魔獸世界:TCG的藝術第一集》(2007 年,World of Warcraft: The Art of the Trading Card Game Vol. 1);《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原畫設定集》(2008年,The Art of World of Warcraft: Wrath of the Lich King);《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的電影藝術》(2009年,The Cinematic Art of World of Warcraft: The Wrath of the Lich King);《星際爭霸2:自由之翼原畫設定集》(2010年,The Art of StarCraft II: Wings of Liberty);《魔獸世界:熊貓人之謎原畫設定集》(2012年,The Art of World of Warcraft: Mists of Pandaria);《暴雪的藝術》(2013年,The Art of Blizzard Entertainment)。
2. Metzen(Christopher Vincent)生於1973年,美國遊戲策劃、藝術家、配音演員和作者,曾為暴雪的《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以及《星際爭霸》等系列創作了世界觀和腳本小說,還曾以Thundergod筆名發布過藝術作品集,最初加入暴雪公司負責動畫和美術,參與該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是Justice League Task Force。
目前Metzen是暴雪娛樂故事和系列開發高級副總裁,除了參與暴雪的多個遊戲項目之外,還為多個角色配音,還負責藝術角色設計工作。除了暴雪娛樂之外,Metzen還根據未來主義派的第二次美國自由戰爭做了漫畫小說系列。
Metzen於1994年加入暴雪,當時公司還沒有改名為Chaos Studios,曾參與了《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的美術創作,隨後暴雪娛樂發布的大多數遊戲中都加入了Metzen的手工設計、插畫和概念藝術。不過,Metzen在《魔獸爭霸》系列中更為重要的角色是1995年發布的《魔獸爭霸2:黑暗之潮》,他在該遊戲中負責魔幻小說世界觀以及多個遊戲場景和任務的設計。
1996年,暴雪發布了第二個大作系列《暗黑破壞神》,該遊戲系列的小說世界觀是由Metzen和Bill Roper共同完成,Metzen還為該遊戲的多個角色配音。1998年,他擔任《星際爭霸》項目主策劃,與James Phinney一起為該遊戲撰寫了故事和腳本,並負責為該遊戲配音的組織工作。1999年,Metzen寫了一部以《星際爭霸》為背景的短篇小說。2000年,他負責了《暗黑破壞神2》的故事、腳本以及美術工作。
2002年,Metzen擔任《魔獸爭霸3:混沌統治》創意總監,負責該遊戲的故事創意和腳本。2004年負責《魔獸世界》項目的腳本、美術以及配音工作。除了暴雪的工作之外,他個人還出版了多部圖書集和小說系列。
3. Twincruiser最初由兩人組成,分別是Rene Koiter和Michel Koiter雙胞胎兄弟,兩人小時候共同使用一臺電腦,因此使用相同的ID Twincruiser,2003年加入暴雪,不過不幸的是,弟弟Michel在2004年3月死於突發心臟病。兩人主要負責過《魔獸爭霸》的藝術創作。
4. Thammer(Travis Thammer)是暴雪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曾負責不死族、矮人以及暗夜精靈族的建築設計,參與過《魔獸爭霸》系列的藝術創意設計和《星際爭霸》的美術工作。
5. Rane(Glenn Rane)是暴雪風暴之子的第五子,他負責了暴雪多款作品的藝術創作,從《燃燒的遠徵》到很多《魔獸世界TCG》圖片,還負責設計過多個暴雪小說的封面。還為其他MMORPG和遊戲做過貢獻,比如為《亞瑟王宮的陰影》(Dark Age of Camelot)負責藝術創作,還為《情聖拉瑞:優等生》(Leisure Suit Larry: Magna Cum Laude)做過封面。
6. Drawgoon(Peter Lee)是暴雪風暴之子的第6子,負責為暴雪娛樂創作遊戲環境和場景美術,參與過《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以及《暗黑破壞神》等項目。
7. Red Knuckle(Mark Gibbons)是暴雪風暴之子第7子,他最出名的作品是2008年暴雪精英賽的Logo設計,參與過《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以及《暗黑破壞神》等項目。
8. Glowei(王煒),1980年生,暴雪』風暴之子惟一一個華人畫師,於2009年加入暴雪,在此之前,他為《魔獸世界TCG》創作了很多卡牌其中一些還用在了《爐石傳說:魔獸英雄傳》當中。還曾參與過《魔獸爭霸》、《星際爭霸》以及《暗黑破壞神》等項目。
9. Mr Jack(Luke Mancini)是2013年底加入暴雪娛樂的風暴之子第9子,曾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Monash大學,專業是策劃,但在業餘時間也為遊戲作畫。他在網絡上發布的藝術作品吸引了風暴之子團隊的注意,曾為《魔獸世界:TCG》提供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