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理工大學,有這樣一位酷女孩,不僅外表酷,內涵更酷:她本科三年成績第一,多次斬獲設計大獎,在民樂團玩轉架子鼓,如今保研至北京大學!她就是藝術與設計學院2016級視覺傳達專業的孫昕悅。
高光時刻:本科三年總成績名列專業第一,大學生英語四、六級500+,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曾獲得大廣賽國家三等獎、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賽區二等獎等共計19項。科研成果方面,申請高校自主創新基金,科研成果一作發表論文一篇。在校大學生民樂團擔任打擊聲部一員,參與校內外演出20餘場,參演節目獲得湖北省第六屆大藝節一等獎。
確定目標,要一步步到達
孫昕悅在大一入學沒多久就確定了保研目標。於是在大學三年中,她努力學習專業課程,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為未來打基礎。她的英語相對薄弱,就給自己制訂了一個每天學習5小時英語的"小目標",有時在熄燈後,她還在學英語。終於,勤學苦練給她帶來了回報,在六級考試中,她取得500多分的成績。
從2019年的7月開始,孫昕悅就開始了繁忙、緊張的三個月:準備作品集,整理保研材料,參加面試……為了保研,她泡在圖書館、書吧翻閱設計書籍、查找資料、尋求靈感、融入創意。充分的知識儲備、靈活的思維空間、完善的綜合素質使得她在面試過程中,能夠沉著的應對迎面而來的挑戰,更重要的是對藝術和設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最終她拿到了四所985高校的offer,最終選擇了北大。
孫昕悅的作品《天工開物字體設計》,獲第十二屆創意中國設計大賽平面設計類二等獎。
自律專注,保持良好習慣
孫昕悅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她在同學們眼中是一個極度自律的人。她會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專注完成;並認真完成每一門課程作業,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多擴展。她還提到,使用工具書,勤加練習,可以很快提升專業能力;多融入交叉學科的知識與思維,可以突破瓶頸。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持之以恆,不斷變成想要成為的自己。
她認為自己能實現保研目標有三個要點:帶著鑽研的精神去思考問題,努力將每一門課程作業做到最好;克服困難,努力學好英語;要多去外面看看,知道自己可以提升的空間。如果還有時間的話,一定要看看自己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
孫昕悅的作品《時代博物館品牌設計》
提升能力,綜合全面發展
從大一開始,孫昕悅就加入大學生民樂團,成為打擊聲部一員。她有鋼琴十級和架子鼓的音樂基礎,進團後又很快學會了民族打擊樂。
孫昕悅表示,大學時期一定要找到除了學習之外的另一處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無論是參加社團活動還是參與志願服務都是特別好的。樂團裡很多學長學姐,積極參與社團演出活動,成績也非常優秀,在民樂團的三年,她收穫了很多,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到了這個大家庭煩惱就煙消雲散。
"民樂團對於我的大學生活具有特殊的意義。"孫昕悅說,"我一直記得我們樂團指導老師對我們說過的一句話,《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意為可以深入的細微之處也可以擁有更遠的視野。一切都是厚積薄發的饋贈。"
談及未來,孫昕悅希望有機會的話繼續升學或者留學。由於研究生的方向是計算機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之後可能會更多進行交叉學科的發展,將藝術以及設計更多的加入先進技術,隨著發展趨勢不斷前進!
獲取更多新鮮招生資訊,歡迎關注"武漢理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武漢理工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