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墨韻,是B站音樂區一名致力於演奏和推廣民樂的視頻UP主。儘管在旁人眼裡,我在這一領域算得上有一定影響力,但我自己只是一個熱愛古箏的普通演奏者。
現在,包括民樂在內的傳統文化復興,似乎成了一種潮流。客觀地說,我其實不過是一個搭上了浪潮,與其方向一致的踏浪者。不過,自己的小愛好能夠得到了那麼多人的幫助和認可,讓我覺得十分幸運也十分充實。
2014年1月22號,我上傳了自己的第一個古箏視頻——《卷珠簾》的改編版。當時的播放量有大約10萬,作為一個新人UP主的第一支視頻,我已經很滿意了。對我而言,做UP主的決定十分心血來潮,上B站是朋友的推薦,而發視頻也只是偶然的嘗試。但是,令我沒想到的是:半年之間,我的視頻收到的900條彈幕中,竟然有不少頗為專業的評論,讓我翻來覆去看了很多遍,也讓我有了「趁熱打鐵」的決心。
儘管當時我很想儘快製作更多的民樂視頻與大家分享,但一首曲子想要練到可以拿出來分享的程度,卻並不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幾個月的練習。半年之後,我終於發布了第二支視頻:《千本櫻》古箏版,而這也讓我的視頻真正踏上了「浪」,一下子熱了起來。
這部視頻的受歡迎程度,完全超越了我的想像,播放量很快就突破了千萬。沒過多久,這個視頻就成了B站的「入站必刷視頻」,這件事給我的啟示很大——如果以專業視角看,《千本櫻》這首曲子的難度並非高不可攀,大概是9級考試練習曲的水平。但有時候,如果我們想推廣一件樂器和某種文化時,追求絕對的專業和高難度可能不是最好的手段,讓大家接受和喜愛才是最重要的。《千本櫻》的原曲,是日本P主(指使用虛擬歌手創作歌曲的人)黑修符創作,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演唱的歌曲,被愛好者奉為「神曲」,人氣一直很高,我的改編一方面搭上了《千本櫻》本身人氣的便車,另一方面也成了傳播民樂的優良載體,這給了我不少經驗和體會。
其實,在專業領域,我的演奏水平絕對算不上有多高超——術業有專攻,雖然從小學時就開始練琴,但我畢竟沒有選擇去專業音樂院校進修,所以,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只是一個默默推廣古箏的人。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對演奏質量和專業沒有要求,一首曲子的創作、改編和練習都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有時我上傳完視頻,會被網友吐槽「UP主一年的上傳庫存已經告罄」,當然,這種調侃也是一種溫柔的催更。
但是,儘管我個人的視頻產量十分有限,在彈幕視頻網站這個領域,廣大用戶卻很推崇二次創作。很多火爆的音樂視頻,往往都是將別的UP主的作品,與年輕人特有的共同興趣結合到一起,比如動漫、影視、遊戲的人物和劇情。這種方式的流行,讓越來越多的熱愛傳統樂器的UP主加入了這個行列,也更好地推動了民樂文化的流行與傳播。
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網絡社群,其實給了學習、熱愛傳統樂器的人一個和大家溝通的平臺。這也是「國風」類的內容能在網絡空間中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作品,並受到更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吧。
其實,古箏這種樂器本身,能夠包容的風格就很多樣,比如爵士和搖滾,我認為也可以嘗試。我想創作出和之前不太一樣的古箏作品,讓人們看到「傳統民樂原來不止可以這樣」,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讓民樂有更加廣闊的流行與發展空間。我希望不同的聽眾能在曲子裡找到各自的感動,在音樂響起的那幾分鐘內,他們可以暫時告別繁瑣的日常,暢想一會兒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