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視劇,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徵:敢拍!
16歲,高中生,百合,多角關係......
這些詞,放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有,但是,絕不會出現在熒幕前,而日本人,是真的敢拍,《16歲症候群》中所體現的,包含且不限於上述所有詞彙。
並且在他們的臺詞裡,卻又訴說著某種人性的負面。主角和配角,性格十分鮮明,表達的東西早已超出書面的大綱。
女主&34;,由於其中性打扮,和帥氣外表,被廣大女生當崇拜,但青梅竹馬&34;因為小學時候發生的誘拐事件而讓她患有男性恐怖症,而這起拐騙事件,由息吹引起,因此息吹一直充當保護織田的騎士角色。
即使自己內心依然是個女孩。
兩人一起讀書,上下學,織田也十分且習慣依賴於息吹,男主&34;一直以來,自詡情場高手,沒有追不到的女生。
在球場故意撞倒織田,又故作好心,在息吹看來,這種撞了人還不道歉的人,不可信任,淺田不止一次對織田進行正面的追求,均被冷漠回應,因此十分苦惱。
在放學路上,息吹手機忘在教室,讓織田先走,不料碰到一群街頭混混,加上童年時期的誘拐事件,織田恐懼地幾乎不能呼吸。
好在淺田及時出現,解決了織田,但息吹趕到時,誤以為是淺田所為,對其大打出手,誤會澄清後,淺田表態,永遠不會糾纏織田。
因為:打了人還不道歉的人,不可原諒。
了解到淺田可以保護織田以後,息吹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明明自己也是一個只有16歲的女孩子,因此主動告訴他以後,可以和織田做朋友。
BUT,淺田居然放棄了織田,認為,或許追求息吹更有成就感……此番操作,令人無法捉摸。
淺田,性格多面,兒時父母離婚,缺少母親的陪伴,導致其對所交往的女性基本都以&34;的態度,善於用悲情包裝自己,獲得女友的愛憐。
花心,多情,輕浮,腳踏n只船,一口的甜言蜜語使其能很好的周旋於各個女友之間,並且讓女方對他更加死心塌地。但很多時候,又能從他臉上看到對母親愛的渴望。
總之,可憐,也可恨。
此後,開始對息吹進行更加猛烈的示好追求,但織田對此並不開心,因為,她不想和任何人&34;息吹,更何況,息吹畢竟是&34;。
為了更加專心的追求息吹,淺田也和正在交往的對象分手了,分手理由:煩了。
不料,這一幕被息吹看見,為了穩住息吹的心,淺田開始用自己慣用的技倆&34;,主動提起自己被拋棄,缺失關愛的經歷。
在息吹身上居然來了個大反轉,息吹認為,這種做法和自己以前的經歷並無直接關係,而且還會導致更多女性對愛情失去信心。
被拒絕的淺田心神不寧,加之被拋棄的童年陰影復現,鬱鬱寡歡,在外出買東西的路上,差點被車輛撞倒,幸好息吹及時拉開~
淺田也對息吹說出了心底對母親的渴望,渴望她的一頓飯,一次關心,但苦於不敢開口,但息吹認為,寂寞就說出來,想得到媽媽的愛,也可以大膽和她說出來,因為:&34;。
母親打電話過了詢問淺田是否按時吃飯,淺田鼓起勇氣,終於說出了自己藏在心裡的話,明明只有16歲,卻不得已裝作成年人的樣子,但母親每次的電話,卻又讓自己回到16歲。
因此一直活在糾結與痛苦之中。
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淺田和息吹的關係彷佛更進一步。
後續劇情如何,目前還沒更新到哦~
其實對於這種看似是「問題孩子」的少年,很多都是由於童年遭受的經歷所引起,也苦於無法及時有效地溝通,造成了的父母與孩子間的隔閡越來越嚴重。
但願我們都能像息吹說的那樣,把想說的話,告訴想說的人。
我是zoey,記得關注我哦~就要給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