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優衣庫和KAWS聯名款T恤在國內遭哄搶一事,上了全球的熱搜。
日本媒體對此事的報導。即使不會日語,看著「客殺到…商品奪…大混亂」也能猜出個大概 | hypebeast.com
所有試圖解釋KAWS為什麼值得這樣搶的理由,歸根結底都在一個字:潮。別問為什麼,問就是因為潮。看那各路明星競相帶貨,再看那拍賣場上你爭我奪。考慮到優衣庫和KAWS的聯名合作到此次截止,難道還不該抓住這最後一次買得起、買得到的機會嗎?
KAWS的畫作《KAWS專輯》在今年4月剛以9930萬人民幣高價成交|Sotheby’s
在大約十年前,每一件優衣庫印花T恤的領標上都會有兩行小字,寫著:「一件T恤不僅是一件T恤。它是你的自我表達。你是誰?從何而來,崇尚什麼樣的文化?這是UT的哲學。」
可在為了優衣庫和KAWS的聯名T恤衝刺鑽門排隊打架的搶購大軍中,有多少人知道KAWS究竟是誰?
雖然玩具設計師KAWS走進國內主流視野是這兩年,甚至可能是這兩天的事兒,但其實他已經在玩具市場上耕耘多年了。他筆下的標誌性形象的眼睛是兩個大大的叉,如同卡通裡表現「死掉了」一般。獨特的設計使得KAWS 的玩具既容易辨別,又詼諧有趣,帶有一種「溫和的喪氣和叛逆感」。這樣的一款產品受到潮流的追捧,倒也說得通。
KAWS作品的經典形象|highsnobiety.com
KAWS早年以街頭塗鴉作品出道,並且在小眾圈子裡素有擁躉,但真正讓他獲得國際知名度的契機卻是跳出藝術界的跨領域合作。2008年他為坎耶·維斯特(Kanye West)創作了專輯封面,開始大受關注。從那之後,KAWS就馬不停蹄地同各個品牌展開合作,從軒尼詩到川久保玲的品牌COMME des GARÇONS,其中也包括這次熱點新聞的主角——優衣庫。而在他眾多的聯名款中,一件價格不到百元的優衣庫T恤無疑是最實惠的那一款。
侃爺2008年的專輯《808s & Heartbreak》的封面,由KAWS創作 | Roc-A-Fella Records
那些參與了這次搶購狂歡的人,無論是真喜歡還是假喜歡,新喜歡還是一直喜歡,都如同身在潮水中一般,一齊湧到了KAWS這個話題的高潮點上。然而,只要有高潮,就有低潮。玩具和時裝設計師KAWS或許還能在潮頭堅持一陣子,但藝術家KAWS的低潮可能已經埋伏于波濤洶湧之中了。
優衣庫的官網上對KAWS的介紹非常簡單,只是「藝術家KAWS」。放在藝術界的主流觀點來看,他和其他在優衣庫UT系列印花T恤中登場的諸多藝術家——例如「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有著相當的差距。可以說,藝術家作品印成的T恤哪怕銷量再好,也不能說明這是一位立得住腳的偉大藝術家。
KAWS遠不是第一個憑藉塗鴉作品走上主流藝術舞臺的藝術家。在他之前,近一點的有班克斯,遠一點的有基思·哈林和巴斯基亞,其中後兩者的作品,也恰巧出現在了UT系列印花T恤上。然而,即便他們最初以塗鴉的形式出道,但無論是其藝術風格、內容還是創作理念,都是經得起推敲的。
作品曾經出現在優衣庫UT系列中的藝術家們——安迪·沃霍爾、巴斯基亞和基斯·哈林|Uniqlo
其實不管是《蒙娜麗莎》、《吶喊》還是《金寶湯罐頭》,一件藝術品從外在上可以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爆款,但當把外面這層表皮剝開之後,內在一定要有一個厚重、紮實的藝術內核。用一個不嚴謹的例子來說,當我們經歷了初見一件藝術品時的「天吶!」、「哎?」或「哈哈!」之後,越難以移步、回味無窮,就越說明這件作品經得住考驗,因為它承載了比其內容本身更深遠的時代精神。
而在KAWS的作品中,很難說在最初帶給人的「哈哈!」之後,還能看到多少東西。在當今的藝術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前車之鑑。比如美國藝術家克里斯多福·伍爾(Christopher Wool)的作品,下圖這件《如果你》(If You)上用鬥大的英文字母寫著「如果開不起玩笑,你他媽可以從我的房子裡滾出去。」
克里斯多福·伍爾,《如果你》,1992,鋁板瓷釉,274.3 x 182.8cm,私人收藏|artsy.net
這樣的作品簡單易懂,直擊人心,非常能夠調動觀眾拍照和購買衝動。《如果你》在2014年於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售出,成交價超過2300萬美元。但就在一切都看起來很好時,觀眾的熱情很快散去,伍爾的作品似乎一下子同時在美術館和拍賣場上失去了號召力。類似的情況是否會發生在「作為藝術家的KAWS」身上?這是最讓人替他擔心的地方。
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當初之所以選擇版畫而不是油畫作為自己的主要創作媒介,其核心概念便是「讓人人都能夠享受得起藝術」。沿著這個思路往下想,完全可以說KAWS是沃霍爾的精神繼承者。
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1962年的創作《金寶湯罐頭》,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moma.org
但世界不需要另一個沃霍爾,KAWS想必也沒準備步前輩的後塵。如果說這兩位和潮流交集頗多的藝術家之間有什麼區別的話,那便是沃霍爾曾將觸手可得的平凡物件升華成了藝術品,而KAWS反其道而行之,將他的藝術概念用到了生產可供收藏的產品中去。
就在剛剛過去的6月2日,布魯克林博物館宣布將於2021年率先為KAWS舉辦生涯回顧展。屆時的KAWS,是會讓觀眾離開展館後依然感到「餘音繞梁」,還是只不過又打造了一個如同嘉年華一般的「網紅展」,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KAWS,原名布萊恩·唐納利(Brian Donnelly)在自己的工作室中|Yael Malk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最後說回到優衣庫和KAWS的合作。其實這早就不是雙方第一次推出聯名款了,之所以只有這次導致了爭先恐後的局面,一個催化劑便是據稱這是雙方最後一次合作。所謂「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當一件普通的衣服變成「可收藏之物」的時候,真的是會讓人抱著「過這村沒這店」的心態衝動消費。
作為一個藝術經紀人,我時常身處類似的情境之中,而且藝術品拍賣現場要比優衣庫門店更為「兇險」:大家比拼的不是衝刺的速度,而是錢包的厚度。和限量版的T恤不同,藝術家親手創作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孤品」。初入門的藏家看見自己的心愛之物很容易氣血上湧,不停加價。每到這種時候,作為藏家顧問的我的工作就從協助他購買變成了幫助他冷靜。畢竟誰的錢包都不是無底洞。只有冷靜安排自己的預算,才能用有限的錢買到真心喜歡的藝術品。
對於日常消費來說,雖然一件優衣庫不太可能導致我們傾家蕩產,但畢竟衣櫃的大小是有限的。好好經營自己的衣櫃,也是一種可以提升品味的「收藏」呢。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嚇得我二維碼都歪了!
為啥這樣的二維碼也能掃?
掃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喜歡就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