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連結
點心那點事-上集
點心那點事-中集
開篇的不順
我是以編導的身份來到這裡的,我們負責的欄目叫做《點心名人榜》。一個類似《魯豫有約》的欄目,對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名人進行訪談。
這是個日播的帶狀節目,每天一期,每期約24分鐘。所以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約訪到大量的名人。
我哪認識名人啊?我那個時候,也只是畢業三年,從事電視行業一年半的小白。我認識的名人都不認識我,我哪裡能聯繫的到。按照節目的進度,我們每個編導每個天要至少完成兩期。我只好四處通過認識的媒體前輩們介紹資源。
剛一開始,的確很不順利。如果說開會時香港高層的散裝英語是擺在我面前的第一個難題,那相比後面所遇到的困難,這真算不上什麼。
我拍攝的第一個嘉賓,叫做馬樂山。他被稱為史努比手模之父。因為世界上7成的史努比模具都是出自他手。他的拍攝就放在了他在中山的祖屋裡,這也是他的工作室。這次的拍攝,也是我們整個欄目組正式的第一次開機。我們浩浩湯湯近二十人的團隊,坐滿一個中巴車。這裡有監製、主持、編導、導演助理、攝像、攝像助理、化妝、統籌等等。而我就是那個編導。因為我根本就沒有經驗,現場三機作業的拍攝簡直就是失控的。所有的畫面、訪談內容,完全達不到播出的要求。回到臺裡,龍哥看了後,也只是搖頭說不播了。
第一條片子就這麼被斃了。
第二個選題,採訪的是深圳的「秋雲」,她是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有著十分勵志的個人故事。想不到她的片子也極為不順。先是深圳的外景,一個十分重要的鏡頭,我的攝像師把「錄」鍵和「停」鍵搞反了,結果關鍵的畫面都沒錄到,有的只是走路時胡亂晃動的廢鏡頭。我看了後十分的害怕,又約了嘉賓自己開車跑去深圳補拍了。結果補拍的錄像帶,在回到臺裡後,就放在我自己桌面上不見了。至今我也很堅信的我就放在自己的桌上,就這麼很詭異的不見了。無奈,只好又編了一個謊,約嘉賓在廣州又補了一些鏡頭。
這還沒完,訪談部分是在棚內拍攝,結果我們當時技術團隊的摳像水平不夠,嘉賓因眼疾戴了一個墨鏡,摳像怎麼都做不好,要麼就是摳不乾淨,要麼就是摳過度把眼睛摳沒了。結果,這一條片子,又因為技術原因被斃了。
可想而知,我當時是多麼的崩潰。我覺得我的電視夢想,就要破滅了。
這就像我剛入電視這一行時,我是主持人。結果錄製的第一期節目,實在是慘不忍睹,臺長親自審片,看完後久久沒有說話,最後說了一句:「還是播吧」。感謝當時臺長把這麼爛的節目都播了,後面我用了一周的時間,每天等人下班走完了,自己在演播廳裡找感覺,第二期節目錄製時,我一下子就像小宇宙爆發一樣,領導們都覺得很不錯。
在點心,好運並不會一直在。但現在想來,天道酬勤,付出終有收穫。後面我們這個欄目組成功的錄製了過百期的名人訪談,我的個人能力也得到了爆發。畢竟身邊有太多太多的兩岸三地的高手,我們就像是在一個優秀的大學裡,身邊都是很牛的教授在耐心的教我們。
在那幾年裡,無論是政治家、明星、或是企業家,藝術家,我都應對自如,即使自己的閱歷和年齡都不高,也能與他們侃侃而談。
2010.11.12 廣州大學城 亞運會鐵人三項採訪做電視就是好玩
名人榜的節目,讓我們近距離結識了很多的名人。也從他們的人生經歷後,得到了不少的啟發。我們作為編導,就是要代表觀眾向名人提出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玩的過程。
2006.12.7 中山 林意洲和他的T34坦克
我在中山採訪一個軍事收藏家,開他的T34坦克,聽他講當年做公安時在邊境打死偷渡客的經歷。
我採訪一個婚戀專家,問她為什麼自己的婚姻也不幸。被她說我都沒有談過戀愛,沒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她還預言,我將來一定會離婚,因為我太優秀,身邊會有一群女人圍繞。至今都沒實現。
我和賭王何鴻燊兩次擦身而過,一次是在北京採訪兩會,在貴賓樓酒店的旋轉門,我進門他出門。另一次是在澳門回歸十周年的慶典上,他已經是坐著電動輪椅進場,全場譁然。
2009.12.20 澳門回歸十周年慶典 與央視主播趙普2011.3.8 全國兩會 新疆廳
各種政府官員,啥樣的都見過,小到村長,大到國家領導人。我採訪的公務員中,到現在已經不少已經被抓了。前幾天才又爆出前副市長被抓的消息,我還給他做過專訪。
因為採訪兩會,和一些大型活動,國家領導人也是當場見過幾回了。
2011.3.3 全國兩會 廣東廳 鍾南山院士發言 2011.3.3 全國兩會廣東團記者招待會 提問省長黃華華記者招待會上,我被點名向省長提問,我不按套路提出了一個棘手問題,人家硬是沒回應我。
時不時就要去香港採訪,兩本港澳通行證都快用完了。在香港,不用導航,我哪熟悉。每回從香港回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馬再去送籤,以備隨時出發。
在香港立法會採訪範徐麗泰,大樓外一個老者破口大罵範太,而我就在一旁拍空鏡。警察過來不是拉人,而是問我這老人是否幹擾到我的拍攝,如果有他們會請老人走開。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幹涉。2007.5.17 香港立法會 採訪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我採訪過郭晶晶的公公霍震霆,在他的辦公室,我大膽的提出合影的需求。
餐館裡偶遇劉清雲,我也跑去表明身份,和人家合影。
2007.5.21 香港 採訪霍震霆
2007.5.21 香港 劉青雲
在澳門採訪回歸十周年慶典,我一早過去佔了一個好位置。央媒的人要和我換位置,我就是不答應。在人民大會堂,香港衛視的同行過來和我換位置,說是今天李肇星會點中他們。我欣然答應,讓出好位置。結果還真是,因為提問的那香港衛視的記者聽說就是臺上那位的侄女。
在汕尾採訪市長,宣傳部定在了政府招待所。我們布場時不小心搬斷一張桌子的桌腿,我沒告訴他們。我們的採訪車隊下了高速進市區,政府的車在高速口接我們,一路上我們的車隊在他們的帶領下不小心衝紅燈,人家一個電話交警隊就給我們取消了。
2007.12.18 汕尾 採訪市長 王蒙徽2007.12.17 河源 採訪市委書記 陳建華
我向花都區發出採訪函,對方來電話說,你們就別來的,領導正接受調查呢。我發採訪函給汕頭,要採訪他們的書記。對方讓我們先發問題大綱,我的稿子裡問了當地造假事。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採訪的過程總是那麼好玩,總有各種新鮮的事情在等著我們。這也是做電視最大的樂趣。
2009.10.19 廣州 張鐵林
2007.11.21 香港 《文匯報》社長 張國良
《點心名人榜-杜琪峯》 下集
永無結果的「落地」
點心打一誕生,就始終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落地」。點心是香港的境外媒體,而它的目標市場和受眾又是大珠三角地區的人們。雖然它可以很順利的在香港通過亞太衛星上星發射,可內地對於媒體的管制,如果想落地是談何容易。
每一年年底的團年宴上,董事長和臺長都信心滿滿的告訴我們,我們離落地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可以一年又一年,我們的團年宴和檔次逐年降低,董事長到後期都不來參加團年宴了,我們還是沒能落地。
據說落地要同時經過廣電總局和中宣部的批准,直到最後點心也只拿到一家的批文。08年我在北京採訪兩會,一不小心還出了採訪事故,臺長和公關立刻飛到北京處理後事,相信這也對落地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司徒傑先生一批又一批的帶著各路官員和商人到臺裡參觀考察,他也十分積極地參加各種的社會活動。可就是再也沒有任何進展。
08年全球金融危機,點心宣布全員降薪20%。我們這些人的工資本就不高,一下子又少了20%,還真有些壓力。而點心打開臺到最後,一個廣告都沒有賣過,是完全的零收入。
後來,經濟環境稍好些,又宣布漲薪20%。這裡玩了一個數字遊戲,那就是在降薪後的基數上漲20%。這樣每個人相比最初的薪水,無形中少了4%。真是資本家,太會算計了。
2009.5.23 我和司徒傑先生
落地遙遙無期,節目還在不斷製作,只是數量和質量都有所降低。一些多年前製作的節目,還被反覆的播放。有一期是拍我和我劉潔在澳門結婚拍婚紗的故事,直到我孩子都上小學了還在反覆播出。
2010.6.15 澳門 與Soler 婚紗照節目錄製
我的最後一期節目
我在點心,其實有兩次最後一期節目的經歷,因為我曾二進宮。
第一次,是因為08年在北京兩會上出的採訪事故,領導讓我自己提出離職,到風頭過了後再把我招進去。所以那一次我的最後一期節目,就是北京兩會的採訪。
08年3月離職後,9月我又被龍哥招回點心工作。
第二次,我在2011年主動辭職。一方面是對於點心的未來沒有安全感。二是那會兒我剛結婚,點心的收入不得不迫使我另做打算。
在離開前,我的最後一期節目,是到珠海的擔杆島自然保護區的進行踩點拍攝。那是一段奇妙的經歷,至今難以忘懷。
2011.6.30 珠海 擔杆島 獼猴自然保護區擔杆島位於香港的正南面,屬於珠海的地界。從珠海到島上,每周只有兩班船,六小時的航程。那天上島,趕上海上風浪大,我們坐的是小船,6小時裡航程,我吐了五個小時。島上沒電,沒自來水,只有一個小小賣部。上島前,我們買了一周的肉菜,因為沒電,兩天就把容易壞的肉先吃完了。
也不能說完全沒電,到了晚上會用發電機發兩個小時的電,我們就是趁著這個時候給攝像機充電。手機信號很差,而且收到的是香港信號。打電話時要走到海邊,面向香港才有微弱的信號。
兩三天能完成的工作,就是因為下一班船要一周後才到,我們便過起了悠閒荒誕的生活。先是我們把小小賣部裡能喝的東西都買完了,從汽水到啤酒再到白酒。再就是導演叔叔閒來無事,和小小賣部的老闆娘還有漁民們打牌。看的出所有人都很喜歡他,因為他玩牌已經快把身上所有現金都輸完了。
白天我們步行一天上山踩點,晚上下山喝酒吹牛。有一天錄音筆不見了,那可是導演幾天來的所有採訪錄音。我就和保護區的人借著醉意,一人一輛摩託車上山尋找。這裡幾乎荒蕪人煙,島上的路也是幾十年前守島部隊修的戰備路,早就破爛不堪。這時已經是黃昏,兩個人都喝了點酒,還騎摩託走在一邊是懸崖的爛路上,好在最後在山頂的小樹枝上發現了錄音筆。下山時天已經全黑,我才有了怕意,因為我騎的摩託車幾乎就沒有剎車!
和我們一起去的,還有姜導。這人是繼叔叔後又不斷能給人帶來歡樂的奇葩。他是一個很感性的好導演,當我們艱難的躲避著毒蛇爬到山頂,遠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時,他竟然有感而發,要用自己的身體,和太平洋有一個親密的接觸。當然,他不是要跳海,就只是想站在山頂,以太平洋為背景,拍張裸照而已。在清場後,我被指定為攝影師。雖然我很不情願看到那具油膩的軀體。
姜導釋放自我的留影點
在島上徒步幾小時後的我們
這就是我在電視行業最後的一段經歷。當我要離開自己夢想中的行業時,老天給了我一個極為特別難忘的經歷。我感恩這些經歷,也感恩那些和我同行的人。
最後的點心
2019.9.6 關閉前的辦公室
2019年9月,我們接到消息,一切都要結束了。
9月24日,我們幾個老同事相約,最後一次回到點心。
這一次,我們又見到了許多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此時的點心,已經在做資產報廢處理了,辦公室裡一片狼藉,所有東西要麼以白菜價處理,要麼就是隨便拿。那些承載著我們全部心血的錄像帶,竟然都被做銷毀處理。看著他們用剪刀把一盒盒帶子剪斷,我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我用百來元,搶到了我當年用過的攝像機。這臺機器從2006年建臺就有了,一直到點心的結束,13年來見證了點心所有歷史時刻。我認真的把機器擦拭翻新,放在家裡,讓它繼續承載著我們的青春記憶。如果那天我們沒有回去,它就會按斤賣給廢品站了。
我又回到我當年坐過的位置,十來年,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變。還是那張桌子,還是那臺電腦,還是那部電話。不同的就是我們這群呆呆矗立的飽經歷練的中年人了。
2007.3.27,我曾捧著這個臺標前往香港,參加開播儀式這裡承載了一群年輕人的夢想,對於這我們是又愛又恨。那個曾經的電視夢,那個空有的粵語鳳凰臺設想,被無情的衝毀了。我們不能抱怨點心的隕落,不只是點心,整個電視行業都在被無情的重構。我們在那個朝氣蓬勃的時代時走進了這裡,我們經歷了標清到高清的變化,我們經歷了網絡視頻平臺的崛起,我們有幸和最優秀的電視人在一起,我們一個個變得更加成熟,更加睿智,也更加無欲無求。夢想的承載物不再,可每個人心中的夢想是否熄滅,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2020年3月25日
香港點心衛視因業務轉型暫停電視播出
事紀
2006.6.26 點心衛視製作廣州製作基地成立
2006.9.18 入職點心衛視
2006.9.25 中山採訪軍事收藏家林意洲
2006.10.9 採訪史努比手模大師馬樂山
2006.10.12 採訪黃振龍董事長黃富強
2006.10.12 擬定採訪立白集團陳凱旋被拒
2006.10.23 採訪盧海潮
2006.10.26 情感專家秋雲進棚錄製
2006.11.1 司徒先生談點心定位,大珠三角娛樂資訊頻道
2006.11.8 篆刻家荊鴻進棚錄製
2006.11.14 綠底摳像出現問題,主持人部分重錄,部分節目作廢
2007.1 計劃在2007.9開始上新聞時事類節目,搶22:30-24:00shiduan時段。節目實現本地化,五個主持人五個題材。對於我的定位為時事類《今晚開炮》(粵語版《一虎一席談》)、《點心一周看》
2007.2 確定採訪黃百鳴選題
2007.3.7 讓觀眾感覺到點心衛視關心本地,體現人文關懷。
2007.3.12 新欄目規劃時事新聞類節目《今晚開炮》、網際網路資訊節目《斑竹有你》、名人訪談節目《邊個來咗》、女性話題節目《3G三重奏》、財經類節目《做個有錢人(搵錢同學會)》
2007.3.12 確定影迷公主陳寶珠選題
2007.3.26 點心衛視登陸香港NOW寬頻電視
2007.3.27 前往香港採訪陳寶珠
2007.3.30 點心衛視正式開播
2007.4.13 黃百鳴、霍震霆、範徐麗泰確定接受採訪
2007.5.13-18 出差香港採訪黃百鳴、霍震霆、範徐麗泰
2007.7.10 確定點心衛視要開一個平臺,讓港澳及廣東地區的人露臉。即使收視率不高,主要是為公關,讓政府認為這個平臺可以用於外宣
2007.7.16 點心衛視登陸澳門有線試播
2007.7 擬定採訪原花都區區長王中丙被拒
2007.8 確定陳建華、黃華華、曾蔭權、何厚鏵選題
2007.10.11 確定點心衛視定位為全球第一個大珠三角綜合粵語頻道,受眾為18-45歲新廣東人
2007.11.1 召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欄目策劃會
2007.11.19 香港採訪金融家吳連烽
2007.11.21 香港採訪媒體人顧堯坤
2007.11.22 香港採訪文匯報董事長張國良
2007.12.4 主管部門期待點心衛視開辦新聞類節目
2007.12.4 《活力珠三角》榮獲廣東省電視對外宣傳獎
2007.12.16-18 前往河源採訪市委書記陳建華,汕尾採訪市長王蒙徽
2007.12.13 廣州藍寶石劇場 我主持點心新春晚會
2007.12.27 新節目策劃會,八集專題片《跨越珠三角》
2007.12.28 《歸鄉》榮獲廣東電視大型採訪活動一等獎
2008.1.3 確定點心衛視新節目審查標準、文字標準。繁體字以香港書寫為準,外文翻譯表述以新華社為準
2008.1.10 參加河源建市20周年慶典採訪
2008.2.27 點心衛視主辦「2007年香港特區政府施政10件大事評選」
2008.3.7 BBC英國廣播代表訪問點心衛視
2008.3.29 前往北京採訪兩會,發生採訪事故。主動離職點心衛視
2008.5.7 點心衛視拍攝奧運聖火廣州傳遞活動
2008.8.1 點心衛視應邀採訪2008奧林匹克科學大會
2008.9.1 重返點心衛視工作。參與製作《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企業篇、人物篇》
2008.9.24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在廣東衛視、南方衛視、廣州地鐵電視播出
2008.10.9 前往廣州市政府採訪原副市長蘇澤群
2008.12.2 《歸鄉》、《一步一腳印》榮獲2008廣東省電視對外宣傳兩項大獎
2008.12.9 確定賴聲川選題
2009.1.12 前往河源採訪市委書記陳建華《山水情 河源夢》
2009.1.7 擬成立社會時事組,本年度工作重點是建國60周年
2009.6.18 點心衛視《走進粵港合作三十年》首發式
2009.12.5 前往澳門進行東亞運動會直播
2009.12.20 前往澳門進行回歸十周年慶典報導
2009.12.30 新欄目策劃會《資訊十趣味》
2010.1.8 確定亞運主題片《2010廣州大翻新》、《大珠三角新知勢》選題
2010.2.3 司徒太提出點心要做珠三角的湖南衛視,目標受眾由18-45變為20-40歲,放棄時事資訊類節目
2010.3.8 製作《大珠三角新知勢》之《我志願 我快樂》等節目
2010.3.31 前往澳門踩點博物館
2010.4.3 前往澳門安德魯餅店採訪
2010.7 前往黃埔軍校採訪
2010.8.5 《大珠三角新知勢》發布會
2010.9.7 新節目策劃會《講好亞運》、《唱好亞運》
2010.10.26 點心衛視與安徽廣傳媒產業集團籤訂合作協議
2010.11.4 《亞運傳情》、《點心亞運直擊》播出
2010.11 外購節目中央電視臺《文明之路》播出
2011.2.22 環保主題節目《登綠珠三角》開始製作
2011.3.2 前往北京採訪兩會
2011.3.30 臺慶四周年
2011.6.27 前往珠海擔杆島踩點
2011.7 離職點心衛視
2011.11.23 點心衛視將與香港《文匯報》在海外華文媒體平臺上加強合作
2012.1.30 點心衛視出席香港電臺新春團拜
2012.3.19 《登綠珠三角》首播
2012.7.31 「光耀香江」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大型評選點心衛視榮獲文化傳播創新獎
2012.11.30 香港中華總商會換屆,司徒傑先生連任藝術文化委員會主席
2012.12.4 點心衛視《跨越文化》獲國際紀錄片節「廣東日」城市宣傳片三等獎
2013.5.31 成立廣州桃桃廣告有限公司,創建公眾號「扎堆兒」,進軍新媒體
2013.10.9 桃桃廣告與新加坡報業籤訂合作協議
2013-2019 陷入停滯,無新電視節目製作
2019.9.30 點心衛視廣州製作基地停止運營
2020.1.10 司徒傑先生退出董事會
2020.3.25 點心衛視暫停電視播出
2020.4.23 公眾號「扎堆兒」遷移,並更名為「點睇」,運營至今
《大珠三角新知勢-濠的起》導演闡述版
往期原創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
1.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一集
2.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二集
3.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三集
4.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四集
5.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五集
6.Incredible India 不可思議印度 - 第六集
7.我在杜拜做活動
8.華為發布會,你終於找對路了
9.別讓短視頻亂了陣腳
10.網絡直播為啥這樣玩
11.無畏逆行 攜春歸來-身邊的抗疫英雄
12.直播帶貨-想想電視購物是怎麼死的
13.會拍視頻就會做網絡直播了嗎?
14.大唐不夜城的小姐姐為什麼那麼火
15.視頻的戰國時代-我來吐槽
16.點心那點事-上集
17.點心那點事-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