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白色月光》這一部劇特別火。
劇情大概就是講述了女主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無意中發現老公出軌,最後和小三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部劇的劇情過於真實,將大多數男性在夫妻情感上的問題暴露無遺。
提前觀看過該劇的男性觀眾都紛紛表示,不願意將這部劇推薦給自己的另一半看。
電視劇的許多素材都來源於現實生活。
在一些家庭倫理劇中,喜歡用「男性出軌」作為故事線的之一,反之,「女性出軌」則很少被搬進銀幕。
於是,廣大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不解:
難道男性中出軌的人比女性多?
這又是為什麼?
01
真相:男性出軌率比女性高
每個人都有出軌的可能,但不少國內外的研究都指證一個事實——男性確實比女性更「愛」出軌。
美國國家輿情調查中心曾公布過這樣的一個數據:約25%的美國男性以及14%的美國女性,在婚姻期間都存在過出軌行為。
此外,布拉德利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施密特發現,在全球52個國家的16000多名志願者中,男人希望擁有性伴侶的數量要多於女人。
再來看看中國的性學研究。
「中國性學第一人」潘綏銘則表示,中國18~60歲的男性中,50%有過多位性伴侶。
他還從2000年開始,連續對國人(包含已婚或同居有過外遇者)的性行為、性觀念、性關係做了隨機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2000~2015年,男性的出軌率從11.8%上升到34.0%,女性則從4.1%上升到13.4%。
可見,男性出軌率遠遠高於女性,是其一半之多。
有些女性就認為,男人都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
其實,男性更易出軌,不僅僅是與「下半身」有關,還受到其他生理結構、心理的影響。
02
4種科學解釋:為啥男性出軌率偏高?
1、「短期+長期」的擇偶策略
在出軌這件事上,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與男女採用高的擇偶策略有關。
男性更傾心於「短期+長期」同時進行的策略,而女性則採取長期的擇偶策略。
美國進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研究了人類多年的擇偶行為後,得出的結論表示,男性出軌的機率大是進化論的結果。
男性比女性希望自己的基因得到高傳遞性,延續更多的後代子孫。
2、「柯立芝效應」
什麼是「柯立芝效應」呢?
研究者將一隻公鼠和4、5隻母鼠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裡,公鼠會立即與所有母鼠進行交配,可過了一段時間,公鼠對母鼠不再予以回應。
等待研究者再次把新的母鼠放進盒中,公鼠又重新變得亢奮,這就是「柯立芝效應」了。
也就是說,在愛戀關係中,由於「柯立芝效應」的影響,男性容易貪心厭舊,更易出軌。
3、雄性激素中的睪酮水平
生理學方面,男性產生的雄性激素比女性多,而雄性激素中的睪酮水平則是「誘發出軌」的作俑者。
有研究顯示,分泌睪酮多的男性,有更高的出軌率。
偷偷補一句,蛋蛋大的男性,分泌的睪酮比較多!
後葉催產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一種激素,是一種讓人專一的物質。
此外,它可能會增加平靜、知足感,對伴侶安全感有影響。
有研究顯示,大腦下垂體分泌的後葉催產素少,會增加出軌風險。
03
改善夫妻關係,靠雙方努力
在夫妻關係中,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會慢慢衝淡感情,只能勉強維持一種喪偶式婚姻。
而維持得好的感情,雙方都能甜甜蜜蜜,長久地走下去。
那該怎樣去維持好一段感情呢?
1、製造新鮮感
日子總歸是平淡,如果一直是一成不變、寡淡地過日子,感情很容易變淡,缺乏新鮮感。
不妨為對方製造一些驚喜和浪漫,讓彼此的感情升溫,最重要的是對方會感受到你的愛意。
2、保持吸引力
最初產生的情愫來源於神秘的吸引力。
在婚姻中,無論男女都應從外形、內在上保持一種獨有的魅力。
此外,還要懂得自愛,愛自己、保持獨立的人更富有吸引力。
即使是發生矛盾,小小的任性和缺點也能變成一種可愛的優點。
3、互相溝通、理解
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都可能會因為生活瑣碎事而產生矛盾、口角。
發生爭吵時,男性不妨大方點,主動哄一哄伴侶,再去解決發生的問題。
而女性氣過之後,也能靜下心來理性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感情用事。
4、彼此信任,共同進步
一方面,長久的夫妻關係,彼此之間的信任感是很強的,儼然是一種獨有的默契。
另一方面,夫妻兩人可以共同去做一件事,一同進步、提升自己,同時鞏固彼此之間的感情。
祝願大家的婚姻都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