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會和畫出《寄生獸》的人做朋友,做鄰居也不行!

2021-02-20 文藝sao客

《寄生獸》上映了,票房不咋地,不過話說回來,日本電影在我國向來賣得很差,日本的漫改電影也多數是胡拍,《寄生獸》5天3000多萬也算不錯了。


作為一個20多年的日漫粉,對我來說,《寄生獸》電影版能夠在國內公映,基本已經是達成了半生夙願。雖然本人並沒有去影院捧場,畢竟公映版兩部合為一部,刪了不少該刪或者不該刪的戲,何況我已經看過兩遍啦。

 

應小T阿姨的邀請,聊聊《寄生獸》原著漫畫的作者巖明均,其實說實在話,巖明均這個傢伙其實是蠻無聊的,而且還有點變態,大概因為他是理科生出身的緣故(沒有歧視意味,只因理科出身的漫畫家比較少),作品的主題、風格和畫工都比較特別,說不上有多喜歡,但就是很難忘記吧。所以這篇文章你大概可以看成這個主題:

變態理科生的腦洞畫漫畫,才叫可怕!



我最早看《寄生獸》應該是高中左右,90年代末吧(坦然地暴露年齡),忘記是哪個盜版廠商出的版本了,總之每一冊比現在完全版或港臺版薄很多,把原來的10卷本拆成了20幾本。第一眼看時既驚訝又苦惱,因為太娘的噁心啦,而畫風也一點也不美型。


△美嗎?不美

但因為開場就是非常獵奇的設定,所以欲罷不能地讀了下去,看到後來,感覺自己的大腦有點不夠用了,畢竟是中學生嘛,對環保、地球、人性的反思這類東西有點招架不住,怎麼說當時也算是純情少年(?)

工作後,網絡更普及,看漫畫的渠道變多,漢化組也在最近十年興起,我也長年在一些漫畫網站訂閱著200來部漫畫,其後又看了巖明均的《神鬼戰略》和《歷史之眼》,尤其關於歷史之眼,我們其後再說。

當然,又重看了一遍《寄生獸》,這次的感覺大不同啊大不同

首先,巖明均牛逼啊,要知道這部作品是1989年左右開始創作的,1994年完結,通篇瀰漫著對整個人類的懷疑,我深深地意識到巖明均老師是多麼地不善良啊。


△你個大變態!

而且作者為人也挺不走尋常路的。恩,在接下來的文裡,你將會一一看到這些佐證。

比如在《寄生獸》單行本的後記裡(一般是很少有人在單行本寫長達四頁的後記的,大概是因為漫畫的頁數湊不上,又懶得再畫,只好用文字填,連半個插圖都沒有),他寫了這麼一件事,充分證明這個傢伙性格,很別致。


△年輕時的巖明均,和…現在的

「離《寄生獸》最後一回的完成已經有好幾天了。

我和兩個朋友在家裡喝酒,從半夜開始一直喝到凌晨四點。這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想我當時大概是喝醉了)我突然玩起刀來。這把刀也就是最後一回中,殺人魔浦上所拿的那把刀。正確來講,應該是說我買回來當作畫參考用的刀。

由於這把刀厚度十足,因此我根本就不認為它會像一般的刀或刮鬍刀那麼利,於是我順手拿起一個塑料膠袋朝他一刺,不料刀刃竟然無聲無息地就穿透了那個塑膠袋。『啊,真有趣!』我覺得很好玩,就拿起那個塑膠袋喳啪喳啪地割了起來。


△關於這把刀子的漫畫素材

喝醉酒的人千萬不要玩刀子!就在一瞬間,我拿著塑膠袋的左手拇指突然痛了起來。(其實當時我因為喝醉酒,所以感覺並不是很痛!)一看…天哪!我的拇指整個被斜斜地削掉了一塊。於是我慌張地用紙巾按住,並把拇指用拳頭壓緊。


這時候我那兩個朋友還沒有發現這件事,於是我悄悄起身想打電話叫救護車。但是這個時候我突然想小便,所以我就先跑到廁所裡去。正當我想拉拉鏈時,一個不小心握緊的手一鬆開,整個馬桶就染成了紅色,地上也到處都是血,我的朋友才發現了這件事。


後來,其中一個朋友找到了那塊被削下來的肉片,足足有一顆檸檬子那麼大,而且上面還帶有一片指甲。一般的刀子如果踫到指甲應該會被卡住,但是『浦上的刀』卻不會。也因此我們終於了解了這把厚刃刀的鋒利程度。雖然我不知道它是否能削骨,但我想我的手指一定會變形,難道這是為慶祝寄生獸完結篇所留下的紀念嗎……


為了充分了解這位作者的性格,我查了一下巖明均本人的資料,其實蠻少的,漫畫家由於工作繁重,多數都有點無聊,總結下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原名巖城均,今年已經56歲了,日本和光大學肄業,和他老爸是一個學校,但是上學上了一半不念了,非要做漫畫家。專業沒查到,有可能是考古專業,因為他爸也是考古專業的。

他父親身為考古教授,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咖,主業是研究原始人生活方式,據說曾每天在家裡練習鑽木取火(他自稱自己幾乎都能成功點燃),我非常不想和他家做鄰居啊!!!

△爸爸出的書

包括他們一家人的日常相處方式,也……恩

曾被目擊到一家人(包括他媽他爸他自己和他弟)圍一起在書店看一本《理科年表》雜誌(相當於日本教育部國立天文臺編輯的雜誌,號稱「自然界的資料書」)


大學漫畫部歡迎新成員軼事,據說要巖明均做自我介紹,要風趣幽默點的,結果他說:「什麼是介紹啊,什麼又是幽默呢」然後說了一堆讓人尷尬的理論。我是不會和他做朋友的。

然後,這位作者畫漫畫的心路歷程,也是real的不勵志。

巖明均出道前經常告誡自己「必須畫漫畫」,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出道前的兩部作品。並不是出於對「漫畫家身份」的憧憬才做的,起初只想成為助手,出道後很長一段時間也這麼想。畫《有風子在的店》的時候,每話結束都是不知道下次要畫什麼,據他本人說這是他新人漫畫家時代痛苦的回憶之一。

我感覺,巖明均的生活氣場滿滿的圍繞著這四個字:


巖明均的畫風到底好不好,這其實是個有點爭議的問題,之前有日本網媒評價漫畫家化工的排行榜如下:

SS級:大友克洋(AKIRA)、三浦建太郎(《劍風傳奇》)、小畑健(《死亡筆記》)

S級:巖明均(《寄生獸》)、平本彰(《監獄學園》)、村田雄介(《一拳超人》)

A級:漫畫太郎(《珍遊記》)、矢吹健太朗(《ToLOVEる》)、荒木飛呂彥(JOJO)、板垣惠介(《刃牙》)

B級:河下水希(《草莓100%》)、吉崎觀音(《KERORO軍曹》)、さとうふみや(《金田一》)、増田こうすけ(《搞笑漫畫日和》)

C級:高橋留美子(《犬夜叉》)、岸本齊史(NARUTO)、永井豪(《魔神Z》)、

D級:田邊伊衛郎(《結界師》)、加藤和惠(《青之驅魔》)、尾田榮一郎(《海賊王》)、CLAMP(《魔卡少女櫻》)

根本沒有畫功:

E級:畑健二郎(《旋風管家》)、大高忍(《魔笛MAGI》)

F級:久米田康治(《絕望老師》)、櫻桃丸子(《櫻桃小丸子》)

G級:福本信行(《賭博默示錄》)

 

我個人認為,把巖明均排到S級,基本是對其他漫畫家的侮辱。

早年《有風子在的店》的畫功是相當稚拙的,有一點點小池一夫和村上一夫的影子,而且可見網眼紙基本是不會用的,陰影大部分都是塗黑,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了其後。


△《有風子在的店》

即使是《寄生獸》,最初的筆觸和人物動作都笨笨的,說不出哪裡不協調,看得多了,覺得他是確實畫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總之是個非常小家子氣的作者。但是到了《寄生獸》後期,能看到筆劃開始變得粗放,人物動作的流暢度增強,有些大開大合的氣魄。但主要還不是描繪人物和景物的進步,主要還是分鏡的更加流利和具有衝擊感。

△《寄生獸》後期畫風

△《寄生獸》後期分鏡

到了後來的《神鬼戰略》和《歷史之眼》,巖明均將主要視角投向了歐洲的古戰場,古希臘古羅馬的政治軍事讓人大開眼界,尤其是《歷史之眼》,基本上可以超越同題材的所有漫畫作品

只可惜,畫得實在太慢,從2003年到現在,只出了七本單行本,一共不到100回,故事大概只到發展到可預見的五分之一左右,但畫風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歷史之眼》時的成熟畫風

而且,巖明均還有個重大的問題,就是懶

在日漫畫界,能拿草稿當成完成作品發稿的有絕代雙驕,熟悉日漫的都知道,定是有「麻將大王」富堅義博了。比如大名鼎鼎的「哎呀來不及畫完了,我把草稿圖給你吧!」事件

富堅義博老師就用上面的圖連載到了周刊上,心疼讀者。直到要出單行本時,才重新畫了一遍,請看草稿圖和完全本的對比


能幹出此類事情的,還有我們的巖明均老師。


其實吧

巖老師畫風樸素,不用網點,也就罷了,畢竟故事好看,白描勾線也算一種風格;

休刊率高,龜速創作,也就罷了,畢竟慢工出細活嘛,而且家庭條件不錯;

像《強殖裝甲凱普》的高屋良樹,人家是富二代不愁錢花,所以季更也無所謂

但巖老師

您老人家不能年更啊!



哎,生生把自己寫心塞了,我要匿了。

最後插個樓,公布一下上周林宥嘉的籤名照中獎名單

碟中諜|為啥黃偉文、吳青峰、陳奕迅都對林宥嘉「有感覺」?


以上三位寶貝請聯繫下後臺,給我們你快遞地址噢~但願你們繼續留在這裡玩。

輸入關鍵詞查看精彩內容

逼死強迫症丨高端吃貨丨杜蕾斯美術館丨成人學英文丨精神處男看高中女生丨陰三兒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藝術品成emoji丨最美50書封丨恐怖片教父|50歲芭蕾天后丨妓院裡的藝術丨真正的民謠|偽作大師丨跟劇照學拍照丨AV女優的真實生活丨中國最文藝美術館丨欣賞裸體畫的正確方式丨最勵志自拍丨你的姓對應的殺手丨2016要看的大片丨照片變海報丨小城之春丨銀河映像丨神坑動畫辛酸史丨偶戲大師丨文藝片女王丨身價幾十億的樂隊丨冰火花式死法丨中國最懶最窮藝術家丨文青測試丨2016烏鎮戲劇節丨陳粒丨我愛我家總攝影丨人藝最純老炮兒丨最難聊的社恐藝術家丨當代戲劇30年記錄者丨陳佩斯寵物經丨椎名林檎丨寫盡SM的作家

微信號:so_art

我們,sao蕩一切文藝!

新京報文娛採編團隊炮製

若您有建議及想看到的好玩話題甚至薦稿,歡迎及期盼隨時小窗口

相關焦點

  • 《寄生獸》
    「新一,我查了惡魔這一詞彙,與之最接近的生物,我覺得是人類。我的同伴的食譜中才不過一兩種生物,算口味清淡的啦。」這句話是這部漫畫啟迪正邪、善惡主題的開端。在這部漫畫亦或是動漫中,我們是很難將好與壞、善與惡、是與非等貫徹在每一個角色的身上的。田村玲子這一角色出場較早,在她臨死之前曾給新一說:到目前為止,我殺了38個人。
  • 寄生獸和一些感想
    電視動畫《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巖明均原作的科幻漫畫《寄生獸》。id=482665002013年11月宣布TV動畫化。作品主要描寫了平凡的高中生泉新一和寄生在他體內、與其右手同化的生物MIGI共存的坎坷命運。
  • 嚇死人的「寄生獸」APP
  • 美食番第三彈: 《寄生獸》
    不過阿柏個人感覺還行,不辣眼,如果著重於劇情而非顏值的朋友應該不會在意.好吧編不下去了,這臉崩的離譜,想要饞這部番的女生身子並且要求較高的朋友就算了吧。《寄生獸》很大程度地還原了原作漫畫的畫風和人物臉型,這也可能讓有些觀眾不太適應,不過這種簡約硬朗的畫風表現力是合格的,女主的羞澀神態,阿柏喜歡!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寄生獸》
    就個人而言,這是一部使我願意獻上各種溢美之詞去評價的作品。 直到將近30年後,其影像化作品才終於問世,卻仍舊時未過,境未遷。劇情和人物做了一些商業電影劇作上的刪改合併,也刪減了不少思辯的部分,算是一部好看刺激的電影。依然是因為背靠神作原著,即便深度大為削弱,電影也仍有幾分詭異迷人的氣質,僅靠設定就與眾不同地帶感。
  • 寄生獸——生命的準則
    當被問及太空生物為何降臨地球時,那些被「宇宙孢子」生物寄生的人類統一口徑是「大腦收到命令,地球上人類太多,破壞了平衡,於是讓我們來到地球「中和」這些生物」。乍一聽會毛骨悚然,細心回味一下的話卻會絕的這句話很有道理,這才是真真讓人恐怖的地方。「和寄生於人類承擔著維持生態平衡的重任的我們相比的話,你們人類才是啃食地球的寄生蟲!
  • 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
    《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是於2014年在日本上映的漫改TV動畫。其原作漫畫由漫畫家巖明均創作,曾榮獲了1993年第17屆講談社漫畫獎和1996年第27屆星雲賞(日本對上一年度的最優秀科幻作品所頒發的獎項)。如果看完這部作品,僅僅把它認定為一部倡議環境保護的動畫,我想這是愚者自知。正如副標題所寫的,這部動畫包含了對生命準則的探討,而這部動畫所要闡釋的,絕不止這些。
  • 電影 《寄生獸》重磅來襲!
    等等,我沒聽錯吧!是《寄生獸》?不是《哆啦A夢與小怪獸》?        《寄生獸》上部在日本是2014年11月29日公映,晚了接近兩年的時間,不過對於這部構思巧妙且節奏緊張的電影而言,仍然有希望吸引不少觀眾入場。
  • 一部被埋沒的動漫佳作,或許人類才是地球的「寄生獸」?
    寄生獸》作為三大吃貨動漫之一,遠沒有隔壁東京吃貨和巨人火,火不過巨人自然是表示理解,但是火不過東京吃貨是什麼鬼?明明這部作品劇情上要比它好一些,尤其是在吃貨後期明顯有點兒爛尾的感覺,還讓人等了整整三季才等到結局。人類保護自然環境的初衷,是為了地球本身,還是為了延續人類自己?
  • 寄生獸真人版完結篇
    本部中寄生獸後藤五合一的設定真是腦洞無比大,一個腦袋加上四肢,正好放置了五個寄生獸。後藤能力超強,瞬間秒殺警察部隊,在和泉新一最終對決時,犯了反派們都會犯的錯,最終死於話多和輕敵。第一部中,寄生獸像是突然出現的,在第二部中,寄生獸的來歷被解釋成是人類召喚出來的。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導致一些人出現減少人口的想法,寄生獸正是滿足這種呼聲而出現。
  • 《 寄生獣 完結編 》 --- 對於地球而言,誰才是寄生獸?
    為幫助理解,以下是劇透部分:* 正片由殺人犯浦上(新井浩文)在玻璃屏障前認人開始,山岸二佐(豐原功補)簡單說明了這些「嫌疑人」(包括泉新一在內)與寄生獸事件有關,意圖利用浦上的異能人肉識別偽裝的異類,但浦上騙過了山岸說泉新一是正常人,也為結尾伏筆。
  • 【動漫】寄生獸
    ▌  我們的小程序小程序通過審核實屬不容易,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與支持,公眾號和小程序會同時發布
  • 《釜山行》《寄生獸》,他們到底和好萊塢災難片有什麼不同?
    為了保護親人朋友,他們將為生存殊死一搏!©豆瓣《寄生獸》(日本)和《釜山行》(韓國)其實都是動畫改編的電影。只不過《寄生獸》源於口碑極佳的日本漫畫IP,並且已經有成熟的電視動畫改編基礎。所以,對於《寄生獸》真人電影而言,挑戰在於如何讓20年來的漫畫讀者和動畫片觀眾感到滿意。也就是說,《寄生獸》在電影改編中不可避免的關鍵詞是「改編包袱」。
  • 《寄生獸》一部關於環保和人性的科幻片
    但許多人沒有那麼幸運,被寄生生物吃掉腦袋後,軀體也變成了寄生獸的一部分。在寄生成功後,它們開始大肆捕食人類。廣川剛志最後的演講這些論調在人類的立場中根本站不住腳,於是人們迅速將這隻「寄生獸」處決。新一將後藤拋進焚燒池後藤可能是最後一個寄生獸,他死後,寄生獸銷聲匿跡,再也沒有被公布的寄生獸吃人事件。人類宣布:肆虐的寄生獸都被消滅了。
  • 看看《寄生獸》中可能被刪掉的內容
    寄生獸變身特寫片段共計17幕,寄生獸殺人吃人血腥場面共13幕,男主打鬥動作片段共計10餘幕,長達36分鐘。據悉成片在12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刪減掉了100分鐘左右內容,難道這些大尺度全部刪減了嗎?《寄生獸》上集的主線是新一與母親的親情線,他們兩人的戲份應該不會被刪減,由結局往前面倒推。①上集結尾,被寄生獸A寄生的母親和新一的戰鬥部分肯定會保留。②被寄生後的母親回到家裡,與新一戰鬥也將會保留。③母親被寄生的前因,是因為新一擊敗寄生獸A(警察)後,寄生獸A頻臨死亡。沒想到偶遇路過菜市場的新一媽媽,於是更換宿主。
  • 《寄生獸》:合二為一精髓存
    文/夢裡詩書  如果說2015年有哪部恐怖電影令我記憶猶新,那麼它一定當屬《寄生獸》,電影在極具血腥的渲染中,所飽含的人性思考
  • 電影《毒液》 VS 《寄生獸1》 劇本診斷報告
    而反觀《寄生獸》新一的弱點,沒有那麼明顯。      成為特殊的人便註定要承受痛苦,為了獲得力量,他們不得不有所放棄,超級英雄身上總有各種各樣的牽絆——這樣做也是為了讓觀眾感到滿意。所有超級英雄影片中都出現一種元素:性的犧牲。《毒液》帶結尾,埃迪拒絕了安妮,正如蝙蝠俠無法和貓女在一起。《寄生獸》的裡美昏迷不醒,二人也沒有在一起。
  • 《寄生獸》血腥犀利淚點多......
    昨日《寄生獸》媒體場在深圳百老匯影城舉行媒體試片。記者年輕的時候讀過漫畫,幾乎被它改寫了世界觀,很高興電影版還原了原著的衝擊力和感染力,許多資深記者也受到震撼且流淚。要提醒的是:影片絕對兒童不宜。   中國公映版《寄生獸》將原本上下兩部共226分鐘的影片合二為一,剪去約100分鐘,將日版的血腥和暴力程度做了儘可能的弱化,及部分支線人物(如殺人狂浦上)劇情,整體節奏更為緊湊,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經典鏡頭。
  • 寄生獸(上)
    點擊一個神奇的平臺關注我喲☀ 這是電影君為您分享的第1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
  • 【真人電影+動畫】寄生獸
    高中生泉新一(染谷將太 飾)也險些被孢子控制大腦,結果這個待在右手中寄生獸「小右」(阿部隆史 飾)便與之展開了奇妙的共存。某天,學校裡來了位新老師田宮良子(深津繪裡 飾),她和小右都敏銳地察覺到對方的存在。田宮將A(池內萬作 飾)和島田秀雄(東出昌大 飾)介紹給小右,並邀請他加入全部由寄生獸組成的網絡以謀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