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戰之175:有驚無險

2020-12-22 騰訊網

1943年10月,盟軍陸航反覆攻擊拉包爾等日軍基地,力度之大,動輒數十上百架轟炸機的規模。如此密集的出擊,戰損當然不小,被擊落且不說,天氣加本身的故障都會墜機。

這裡就說說兩個幸運的機組。

其實,主要是雙方損失的兩三艘軍艦都沒啥故事,所以說說這個。

等各型戰機從莫爾茲比等基地起飛,目標拉包爾。

架,這是前所未有的攻擊強度,目的是要廢了拉包爾基地。

架戰機,擊傷望月、水無月、大刀風

艘潛艇,擊傷的艘油船貨船等有

回程的時候,四發動機中一臺熄火,估計是油管被打斷;幾分鐘後又一發動機熄火,速度立刻降了下來,掉隊。護航戰機恪盡職守,跟著這

慢慢飛以防日機偷襲,直到油量告警,戰鬥機才獨自離去。

莫爾茲比肯定是回不去了,機長

決定轉向降落在基裡維納島(

又滅了一發動機,只剩最後一臺在轉,這下,連基裡維納島也到不了了。

運氣不錯,機長找到一個小小的無名小島。技術也不錯,他將

迫降在一個珊瑚沙的淺灘上,機體完整但有一半的機身浸泡在水下。迫降造成兩人重傷,還好都不致命。

迫降前,機組報告了自己的方位,第二天中午,另一架

發現了這些人。剩下的事就很好辦了,來一艘小船將人送到了基裡維納島。

日的轟炸規模也不小,盟軍出動了

俯衝轟炸機,目標是日軍的拉包爾跟肖特蘭基地。

天氣原因,部分轟炸拉包爾的

改變目標,攻擊了不列顛島上的其他日軍基地。同樣是天氣原因,這次大轟炸盟軍損失了

沒去拉包爾,改為轟炸休恩半島北部的日軍基地。返航途中的下午一點,這

發生機械故障突然衝出雲層往下栽,機組十人全部跳傘,全部成功著陸。

十人中,最慘的應該是助理機械師

,在樹上吊了三天之後,又掉了三、四十米才到地面。

但就算如此,他也是夠幸運了,因為發現他的那土著沒惡意。在當時,那些土著還處於食人族階段,他碰上的那個部落相對文明,已經不吃人了。所以,掉海裡會餵鯊魚,掉陸地上也不見得就好。

土著好心,幾個人要把他帶回家裡,但用的方式比較野蠻:攢綁四蹄,一根棍子穿過去像抬豬一樣抬著走。受不了,休息一陣之後,他自己拖著重傷的身體走了幾十公裡。

最終,十人在部落團聚,被帶到附近鎮上的傳教士那,暫時安全,但出不去,沒路。想辦法,這些人撕開降落傘擺成一個巨大的聯隊標記:骷髏頭,下面交叉的不是兩根枯骨,是兩枚航彈。

墜機次日,莫爾茲比就派出了搜救飛機,但一直沒找到:在無邊的藍色海面找人不容易,在原始森林裡找人,不過是藍色換成了綠色,同樣艱難。

十個人走了兩天,才走到一個小機場,小飛機把他們帶到萊城,這時,已經是

,墜機快一個月了。大飛機把他們帶回了莫爾茲比,戰袍一披又是一條好漢,再次衝鋒殺敵。

不過,那助力機械師落下了戰後創傷症。據他女兒說,他半夜總是被噩夢驚醒,哀嚎著猛地坐起,清醒之後,默念著聖經才安靜下來。

這些都是幸運者的經歷,不幸者的故事已經湮滅在大海裡無人知曉,比如發現幻影機組的那架飛機,當時是去找另一架失蹤的

,最終的結果是沒找到。

十月的大轟炸中,另一件事是新炸彈。

公斤航彈威力確實很大,一顆就能拆樓。但這種航彈不適合攻擊跑道,就算在跑道正中炸個幾米深的大坑,往裡面填土就好了。實際上,跑道的硬化層遠遠到不了那深度,也就二、三十公分而已,炸多少米深都是浪費。

最理想的,是低空扔一串小炸彈,炸的準還能把整個跑道給掀了,修補自然很困難。於是就有了

大小的彈片,自帶降落傘以免把低飛的投彈飛機給炸了。

這樣的炸彈,一架飛機能帶幾百個,彈著分布長度約

,扔的時間夠準的話,一次廢一條跑道。就算扔偏,也能把這

內停著的戰機給廢了,比單一炸彈強很多。

這點子是第五航空隊司令肯尼在

年代想出來的,這時候得到改進並批量生產,用在了南太平洋上。不過這時這炸彈的批量還不是很大,

年才進行標準化生產,型號是

發展成現在的集束炸彈。

然後就是之前漏記的一艘潛艇。

年下水。海豚級不是一個成熟的級別,有試驗性質所以用了好幾個不同廠家的柴油機。

的柴油機是美國公司根據德國公司授權生產的,問題極其嚴重,嚴重到剛下水還沒出港就壞了。本想碼一節了解這潛艇的動力,但能找到的東西非常有限,就算了。

執行了幾次偵察、狩獵任務,擊沉三四艘貨船,中間還大修換了一次發動機。

月,這潛艇在日本海域失蹤。但日軍方面也沒有擊沉記錄,猜測可能是進入雷區被炸掉的。

日拉包爾空襲中還被擊沉一艘

,這小艇查不到來歷,說是從英國手上弄來的,但看到最後,那應該是艘貨船,不明白。

噸的驅逐艦望月號在拉包爾西南

年代的老艦蠻倒黴,不是在大轟炸中被攻擊,而是被出巡的單架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現,一顆航彈正中動力艙。

月份的事應該就這樣。雙方損失都不大,但

月就不一樣了,盟軍開始進攻肖特蘭基地。

相關焦點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太平洋海戰之118:北國戰隊
    前文:太平洋海戰之117:空軍之祖 1850年代的克裡米亞戰爭讓尼古拉斯一世跟亞歷山大二世大傷元氣,考慮到缺錢而且阿拉斯加不易防守,於是在1867年,亞歷山大二世將阿拉斯加這塊自古以來就屬於俄國的土地賣給了美國人。
  • 電影《決戰中途島》,幾乎講述了整個太平洋海戰,一起捋捋吧
    這就是豬隊友的可怕之處。珍珠港被炸,美國對日本開戰,尼米茲被派往珍珠港指揮太平洋艦隊。此時在太平洋美軍僅剩兩艘航母。中途島海戰,而美國珍珠港情報部也在密切關注著日軍海軍動向。中途島海戰中途島海戰結束。基本講述了太平洋戰爭的幾個大海戰。特效製作精良,有時間可以看一下。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
  • 中途島海戰,日本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
    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建軍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喪失日本國運的一戰。當時參戰的日本海軍無論是兵力、艦船數量還是戰鬥士氣都遠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結果卻出人意料,日本海軍大敗虧輸,被擊沉四艘重型航母,徹底丟掉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只能慢慢等死。
  • 歷史上最不對等的海戰——薩馬島海戰(上)
    史上最大規模的菲律賓大海戰就像一出高潮迭起的舞臺劇,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在菲律賓周邊數個海域接連不斷發生了大規模海戰。圖2.圖9.TBM-1C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太平洋戰爭中後期的美軍主力魚雷機塔菲三號的配屬三艘驅逐艦是大戰中全新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分別是約翰斯頓號(DD-557)、赫爾曼號(DD-532),霍爾號(DD-533)。
  • 太平洋戰場轉折點:美軍判斷失誤,搞得日軍無葬身之地
    【話說軍世】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德戰場上,血腥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一般會被首先提起,北非戰場上,蒙哥馬利和隆美爾對決的阿拉曼戰役也是,而在太平洋戰場上,便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這場包含六次大海戰的滿場戰役,最終讓日軍走向了一敗塗地的結局。
  • 中途島之戰確定航母主宰海戰地位?其實未必如此,數據不會說謊
    這個場面根本不是中途島海戰能夠與之相比的。那麼後一種看法有沒有依據呢?我們暫且先用數據說話。一、中途島戰役後美日英的航母部隊中途島戰役之後,美國海軍操作的最大航母,是艦齡最長的「薩拉託加」號。然而這艘航母在戰爭初期曾兩度被日本魚雷命中,並退出了戰鬥序列達數個月之久。「黃蜂」號和「大黃蜂」號分別於1942年的9月和10月被日軍潛艇送入海底。「遊騎兵」號屬於艦隊航母,不要被表格上艦載機的數量騙到。結合其排水量,還要搭載如此多的飛機,說白了就是運飛機的「另類運輸艦」。
  •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日5大經典海戰
    《珊瑚海海戰》1942年5月4日-1942年5月8日,在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日本兩國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於距離太遠,戰略物資無法立即補充,最終以日軍中止進攻而結束。美軍損失;重型航母1艘,油船1艘,驅逐艦1艘,66架飛機,543人陣亡。
  • 《太平洋戰爭》兄弟連VS太平洋戰爭,阿米對馬潤
    怎麼說呢,好多人拿這部和兄弟連對比,的確兄弟連無法超越的經典,但太平洋其實也不差,準確的說整個二戰中美軍很多閃光點其實是發生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兄弟連的背景是歐戰1944才開始就打了一年二戰就結束了,而太平洋戰爭1941年就開始打直到二戰日軍投降才結束,整整三年。
  • 24部海戰大片
    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採,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主演的巨星包括: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米徹姆、克裡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當時還是新人的湯姆.塞萊克也露臉演了一個小角色。
  • 5部經典海戰電影,戰鬥機轟鳴,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海戰作為戰爭中一個很重要的戰鬥形式,是不少男人的夢想,航帆遠航,一炮就將敵人戰艦擊沉,何等威風,海戰拍出來的電影效果往往大氣磅礴,衝擊人的視覺。決戰中途島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經此一役,日本海軍受到「降維打擊」,美日海上實力反轉,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日本重巡洋艦之王 二戰太平洋戰場聯合艦隊的夜戰旗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5戰隊在泗水海戰中擊沉荷蘭輕巡「德魯伊特」號和「爪哇」號,同時擊沉2艘驅逐艦。這是妙高級在整個太平洋海戰中取得的最大戰績。1944年11月,那智號在馬尼拉被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的艦載機擊沉;羽黑號在1945年5月執行運輸任務時被英軍驅逐艦擊沉;足柄號雜1945年6月在新加坡海域被潛艇擊沉;妙高號在受傷後停靠於新加坡,戰爭結束是向英軍投降,成為妙高級僅有的倖存者。
  • 《盜賊之海》海戰戰術有哪些 海戰戰術介紹
    導 讀 盜賊之海海戰戰術分享 盜賊之海中海戰玩家應該注意什麼呢,在海戰時有什麼好的戰術呢,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盜賊之海海戰戰術分享,希望對廣大盜賊之海玩家有所幫助
  • 《中途島之戰》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
    各位觀眾們大家好我是小白遊戲影視的小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影片是《中途島之戰》 這部影片是以中途島海戰為背景的戰爭大片。中途島,這個只有不到5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險要,它處於北美與亞洲的太平洋航線中途,地理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戰爭的慘烈
  • 雷伊泰灣海戰的大捷無疑更為徹底和全面,日方已無法補救全面的戰敗
    能跟美國跨越整個太平洋並把戰火燒到對方本土相提並論的,恐怕也有隻有西班牙人摧毀阿茲特克帝國(Aztec Empire)了。 美國的用兵原則顯然是以它的綜合國力作為支撐的,其制勝的根本在於強大的海空力量。美軍的海空力量在1943年11月這一比較合適的時機,乘著戰爭的浪潮,跨越了整個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戰區。
  • 24部海戰電影合集 !絕無僅有!【回顧】
    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本片不算是突出之作,導演傑克.斯米特的處理手法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採,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主演的巨星包括: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米徹姆、克裡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三船敏郎。當時還是新人的湯姆.塞萊克也露臉演了一個小角色。
  • 最值得你看的10部海戰電影
    今天八哥盤點下那些最好看的海戰電影,保證個個都經典。絕對不是湊數拼湊的大雜燴。不過,基於海戰棋遊戲的構思足以讓軍事迷們瘋狂。許多大場面,都是現代海戰的預演。海戰輸給日本,最後霸佔了日本四島都覺得不解恨。海戰不行,往往是人才凋零,死於內鬥。俄羅斯真正的海軍精英,也是死在自己人的槍下。打不過別人,真怪不得別人。
  • 打贏珊瑚海,卻輸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因為這一仗失敗,被拖累70年
    電影播出後,軍迷們對於中途島海戰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多軍迷都認為,中途島海戰就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實際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了解太平洋戰爭歷史的人都清楚,在中途島海戰之前,還有一場珊瑚海海戰比中途島更為重要。因為這場海戰不但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4艘重型航母,更為關鍵的是日本為了打贏珊瑚海海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扭轉太平洋戰局的戰役!美日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美軍創造奇蹟
    雖然他對這次的戰果也很滿意,但是他曾經冷靜而清醒地指出: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巨人,必須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襲擊珍珠港未竟之事業,徹底擊毀美太平洋艦隊。中途島戰役於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在這次戰役中成功擊退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日軍在海戰中大敗。那這次戰役美國和日本的作戰將領和兵力部署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