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電影史上,總有一些經典是無法超越的,譬如《鐵達尼號》中的傑克、《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以及《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馬婷達。當年在片場拍攝時,馬婷達的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只有12歲,影片上映之後,她瓷娃娃般精緻的五官與乾淨利落的短髮造型,曾讓很多人目眩神迷。每個人都知道,波特曼長大後,一定是個絕世美人。
然而,長大後的波特曼是個美人不假,但她卻不是靠美貌徵服好萊塢的,而是實力與學歷。
1981年,波特曼出生於以色列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則是一名美國籍家庭主婦。3歲時,一家人搬到了美國居住,作為家中的獨女,波特曼從4歲起,便在父親的建議下學習舞蹈。久而久之,波特曼因出色的舞蹈功底,被邀請進當地的一個舞團,成了一名專業的舞者。往後的日子裡,波特曼幾乎每天都要隨團表演,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舞臺經驗。
11歲時,波特曼在一家快餐店吃飯時,被一個偶然路過的星探發現,那人見她形象好氣質佳,便邀請她去做兒童模特。然而,波特曼卻拒絕了,她不想憑藉外貌討別人歡心,只有實力,才是她闖世界的底氣所在。不可否認的是,從小學到高中,波特曼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門門功課都拿A。
除此之外,波特曼還是一個語言天才,她精通英語、法語、日語、德語、希伯來語、阿拉伯語6種語言,在人際交往上,她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實際上,波特曼之所以會一心撲在學習上,還與她拍完《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的爆紅有關。當年,波特曼興致勃勃地拆開了第一封粉絲來信,但裡面的內容,卻讓她不寒而慄。
男粉絲在信中說,他幻想了各種與她「發生關係」的方式,並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另外,還有一家小電臺設置了一塊倒計時鐘牌,鐘聲響起之時,便是她年滿18歲那一天。18歲,是一個可以合法發生關係的年齡,很多男人看到的,並不是她的演技,而是一個被物化了的她。從那時起,波特曼拒絕了一切吻戲,她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嚴肅的書呆子,穿衣打扮也故意變得十分保守。
波特曼很清醒,好萊塢是什麼地方她也了解,但她並不想當一個大腦空空的女演員,她想用知識充實演技。高中畢業後,她同時收到了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過她三思之後,還是選擇到哈佛攻讀心理學,她成了好萊塢學歷最高的女演員。優秀的舞蹈功底、天生的美人坯子、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使波特曼在每一個電影中,都能把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2010年,波特曼在《黑天鵝》中的出色表現,讓她一舉斬獲了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另外,她還與片中的舞蹈指導班傑明·米勒皮結為了夫妻。除了收穫各種電影大獎之外,波特曼還關注環保、保護動物,就是個素食主義者,她對慈善的傾心付出,目前僅次於當年的奧黛麗·赫本。以色列女神波特曼,並沒有因爆紅迷失了方向,她正以獨特的方式,書寫一代好萊塢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