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雅和鄭爽的前車之鑑太讓人遺憾,但願不要再有孩子重複同樣的人生。
——遇言姐
「就生下來後,就送人了,你倆就全忘了,對,就全忘了。」
「感情不在了,孩子送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歸宿。」
這是鄭爽媽劉豔的兩句錄音。
前天,「穀雨實驗室」發了一篇2017年就寫好,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未能發表的文章——《鄭爽和母親漫長的戰爭》。
文章寫的是鄭爽和母親劉豔之間的畸形關係。
其中提到了——
愛唱愛跳的劉豔因為自己沒當成那英,瘋狂而執著地要在鄭爽身上成就大業。
劉豔在鄭爽剛學說話的時候,就給她洗腦,植入明星夢。
自一歲半起,鄭爽就被母親控制著飲食,以防止變胖。
劉豔不許鄭爽有任何知足常樂的念頭,必須當明星、掙大錢、出人頭地。
劉豔憤怒於自己家庭主婦的身份,對鄭爽相夫教子的思想如臨大敵,一定要把女兒和張翰搞散了才算。
劉豔對女兒身上投射出的病態心理令人瞠目,包括——
「劉豔最大的願望是和鄭爽交換人生,哪怕一年也行。
劉豔看不慣鄭爽對開工有壓力感,覺得那本應是幸福而輕鬆的工作,恨不得代替女兒去做,並且相信自己能做好。
鄭爽不想演戲,想跟張翰結婚。劉豔憤怒,感到不公:老天爺也瞎了眼,不愛幹的人給她整到那個位置,愛幹的人就沒有幹成。」
劉豔為女兒全心付出,在女兒身上實現自我。
同時,這對母女之間又有一種微妙的競爭關係。
當媽的認為自己樣樣比女兒強,只是時運不濟,沒能出人頭地,對女兒表現出強烈的羨慕嫉妒,甚至是恨。
這篇3年前的文章,充斥著壓抑與病態。
劉豔和鄭爽之間是一種畸形的對抗與共生。
說對抗,是因為鄭爽和母親關係緊張。
成年後的鄭爽試圖反抗母親對自己的控制,鄭爽給母親請過心理醫生,要求母親還自己一個道歉。
說共生,是因為自救未果後,鄭爽迅速向下滑落。
當她說出「孩子打不掉,TMD煩死了」、「把孩子送人是做好事」、「受精卵還有,以後想要孩子了還能要」的時候,她已經從那個被母親壓迫的可憐之人,變成了如今跟母親一樣的可恨之人。
看完這篇壓抑的文章,遇言姐腦中閃過的是花滑運動員妮妮(安香怡)的母親——張愛君。
劉豔和張愛君這兩位母親太像了。
她倆年齡相仿,都是67/68年生人。
鄭爽媽生孩子早,妮妮媽生孩子晚,但這對母親身上體現了——
一模一樣的性格、一模一樣的經歷、一模一樣的話術。
兩位母親都自以為是虎媽,而外界看來她們都有點瘋狂。
今年14歲的妮妮,在兩年前便獲得了全國花滑錦標賽成年組冠軍。
老讀者們都知道遇言姐是花滑粉,寫過好幾篇關於陳巍、周知方、劉美賢這幾位華裔花滑運動員的推送。
在很多人質疑為孩子服務的父母失去自我的時候,遇言姐總是對這些家庭的父母們感到敬佩和仰慕。
但是,妮妮的母親又不一樣,連遇言姐都理解無能。
今年6月,《時尚先生》發表了一篇令圈中譁然的專訪。
在採訪中,張愛君髒話不斷,毫不諱言自己在公共場所打罵女兒,對自己因為虐童而被投訴津津樂道,甚至說出——
「我打她是有社會責任的。」
鄭爽媽劉豔、妮妮媽張愛君有諸多相似之處。
她們性格強勢,是家庭的主宰。
丈夫在家中比較弱勢,在教育上沒有發言權。
她們都是壯志未酬的家庭主婦,認為自己是能夠幹大事的人,之所以沒能成功是時運不濟。
鄭爽媽劉豔覺得自己有能力、會做事,要是去了機關單位,一定能混得特別好,或者去唱歌,沒準也成了。
劉豔渴望鮮花與掌聲,一生中的高光時刻是——
去看人妖表演時,演員那邊遲到了,劉豔自己跳上臺,唱了首《容易受傷的女人》,贏得一片叫好聲。
24歲時,劉豔稀裡糊塗當了媽,對生活倍感失望的她,在女兒睡覺後就搬個板凳在廚房裡學自考。
自考沒考上,劉豔又找了個夜總會唱歌的工作。
每天晚上帶著借來的禮服去上班,期望自己能像那英一樣被人發掘。
之後,駐唱沒折騰出名堂,她就全心打造女兒。
與鄭爽媽同齡的妮妮媽張愛君,同樣憋了滿腹壯志未酬的怨氣。
張愛君的理想是當女強人,結果卻是在外企當螺絲釘,給老闆倒咖啡、訂機票。
根本沒有人搭理她「管人、管項目」的訴求。
31歲時,從外企離職的張愛君開始學花滑。
從早晨8點練到晚上10點,甚至為了練習花滑做了流產。
做完手術後,張愛君踩著高跟鞋走出醫院,確信沒有自己應付不了的事。
這次手術的後果是,再懷孕變得困難,後來做了三次試管才有了妮妮。
遇言姐說,如果張愛君是專業運動員,不得已選擇流產可以理解。
你一位31歲的大齡業餘選手,為花滑而墮胎這是為什麼呀?
在魔怔中自我感動?
後來,一次狠狠的摔傷讓張愛君不得不放棄高齡花滑夢。
不滑冰了,張愛君就研究規則和評判,生生把自己搞成了王語嫣。
張愛君自信地說,女兒妮妮出生時,自己已經具有國際裁判的水準。
劉豔和張愛君,都認為自己被原生家庭耽擱了。
愛唱愛跳的劉豔夢想是成為像那英一樣的歌星,一輩子遺憾身為家庭婦女的母親不懂培養自己。
排行老三的張愛君埋怨父母忽視自己、兄姐欺負自己。
她渴望時髦的生活、當第一、被關注。
「為了出風頭我什麼都可以。」張愛君說。
成年後的鄭爽曾要求母親向自己道歉。
劉豔特別憤怒,覺得自己愛唱愛跳但沒人培養,自己把女兒送上了星路,孩子卻反過來指責自己——
「你現在什麼都有了,卻反過來指責我,那我該去指責誰?我那麼愛唱、愛跳,你姥姥培養我了嗎?難不成我現在也要讓她給我賠禮道歉?」
有人質疑張愛君對妮妮的訓練太殘酷,她說——
「根本不是,特別幸福。妮妮每個月的按摩理療費都要上萬,還有高品質食物,地中海的橄欖油、椰子油、鮮果汁。一年要花掉60萬。」
鄭爽媽劉豔懷孕的時候想要女孩,因為想讓女兒完成自己的明星夢;
妮妮媽張愛君懷孕的時候想要男孩,因為男性練花滑受發育期的影響小。
劉豔給女兒起名叫鄭爽,是因為瀋陽以前有個名叫「鄭爽」的演員;
張愛君給女兒起名叫安香怡,是因為佐藤有香、荒川靜香這些花滑冠軍的名字裡都有個「香」。
鄭爽媽在女兒剛剛會說話的時候,反覆演練對白給孩子植入明星夢——
「大殼,將來長大了當什麼?」
「當演員。」
「考哪兒?」
「考北影。」
「在哪兒上學」
「在北京。」
張愛君懷著孕就開始給還沒出生的孩子剪輯花滑比賽音樂。
妮妮出生後,張愛君抱著兩個月的孩子轉圈兒,說讓她以後上冰跳的時候不頭暈。
據說這是從美國學來的體能訓練。
稍大一點兒後,張愛君在北京的大冬天裡,讓孩子站在7級風裡挨凍。
據說這是從日本學來的挫折教育。
劉豔給鄭爽制定了成為明星的10年計劃。
舞蹈、鋼琴、長笛、聲樂、表演、騎馬、遊泳、英語……(雖然,這些才藝在鄭爽身上完全沒有體現)
鄭爽練琴,彈錯一處,小棍打手;如果犯困,就噴涼水。
因為覺得自己小時候光傻玩了,因此劉豔不允許孩子浪費時間。
每周六晚上,鄭爽才能和唯一的玩伴——自己的表姐玩2個小時。
劉豔自己說:「我好像瘋子一樣培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