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王雅倫丨郎園&FM中西對話音樂會演出前

2021-12-28 古典音樂日課書

五件迷人的樂器(小提琴、二胡、古典吉他、琵琶、鋼琴)、五位婀娜的青年音樂家(樊悅、張欣怡、王雅倫、付饒、高雯婧),她們將為我們奉獻一場怎樣的音樂會?

5月19日,「郎園室內樂音樂季」為大家帶來一場以「春」為名的中西匯聚的音樂會,通過具有不同歷史文化積澱的樂器間對話,以及藝術家自己對所演奏樂器與作品的講解,喚起我們對不同音樂歷史文化傳統的思索,乃至讓我思考在現代科技文明的今天,如何理解這些傳統樂器及其作品對我們生活的意義。這場音樂會的演出時間已經是夏天了,但音樂會的主題為何是「春」,我相信在策劃者和所有人心中,音樂讓我們一年四季,如沐春風。

「音樂文獻編譯組」不僅致力於對海外音樂資料、圖書進行編譯,也致力於對漢語音樂文化進行翻譯與推介,前者可以稱作橫譯(英文一般都是橫著寫)、後者可以稱作豎譯(古漢語一般都是豎著寫)。所以我們也為五位藝術家以及五件樂器與音樂會作品,準備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同時向五位藝術家提出,相信這也是我們在演奏之外,與藝術家們交朋友的好辦法。我們今天推薦的是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王雅倫的訪談。——專訪青年二胡演奏家張欣怡丨郎園&FM中西對話音樂會演出前

10歲開始隨父親王黎軍學習古典吉他,2004年師從於陳志教授,2018研究生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2008年加入北京天使四重奏,2009年四重奏應邀參加美國GFA國際古典吉他藝術節的音樂會演出,2010年11月應邀在日本東京、大阪、神戶、京都等地舉行巡迴演出,還多次在北京、昆明、天津、深圳、澳門等地演出。2012年6月赴德國塞戈維亞國際吉他藝術節舉行四重奏專場音樂會,受到吉他愛好者們的熱烈歡迎,獲得專家們的高度評價。2014年王雅倫受邀與著名吉他演奏家William Kanengiser在深圳音樂廳舉行音樂會。2015年5月應邀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丹建交65周年文化交流活動。2016年7月參加「阿爾達米拉香港國際吉他大賽」獲優勝獎;2017年應邀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頻道「交響時空」欄目錄製專題節目。近年來多次受邀在各個藝術節與比賽中擔任演出嘉賓及評委。 

能否跟我們分享您最開始學習這件樂器的故事嗎?為何選擇這件樂器?在學習這件樂器的過程中,有沒有特別難忘的一些經歷?

和5月19日這次音樂會中其他的幾件樂器(指琵琶、二胡、小提琴和鋼琴)相比較,古典吉他這門樂器進入中國是比較晚的。20世紀世紀60年代,我的老師陳志教授才開始在中國大力推廣並教授古典吉他,在80年代有一股「吉他熱」,影響了當時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其中也包括我的父親和眾多同吉專業同學的父母。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是很多學習古典吉他的、出生在80年代、90年代的年輕學生,說起來當初大都是因為父母的吉他夢而走上了吉他的道路。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誤以為我們這群人是被家長逼著學古典吉他的,但於我而言,與其說是圓父親的吉他夢,不如說是我從小就被父親對吉他的痴迷與熱愛深深地影響。

大概4、5歲時,我就特別喜歡聽爸爸彈琴,覺得他彈的曲子好聽,還會經常趁他不注意就自己拿著琴裝模作樣地比劃兩下,時不時和爸爸一起聽古典吉他的磁帶,我甚至還記得那時最愛的曲子是泰雷加的《Adelita》。小時候我學過幾年鋼琴,一直到10歲才開始正式學習吉他,12歲我到北京上學之後,自己也就逐漸的走上了這條音樂之路。

能用一句話談談您對自己演奏的樂器的理解嗎?需要體現出這件樂器的獨特性。然後能否對準備或者正在學習這件樂器的朋友一些建議嗎?

我覺得古典吉他是一門很獨特的樂器,聽過古典吉他的人可能對吉他會有兩個印象:吉他真好聽、吉他聲音不大。確實,因為多方面因素,吉他的音量很難和鋼琴、小提琴、琵琶等樂器匹敵,但也正因為音量不大、音區適中的特點,所以造就了吉他溫暖而又多變的音色。

音量雖不大,吉他能夠表現的風格和形式卻是非常多樣的,可表現的音樂風格區間從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一直到爵士、Bossa Nova、弗蘭門戈等,每種風格在吉他上幾乎都可以找到曲目,並且和旋律樂器不同,吉他身為和聲性樂器,既可以演奏伴奏,也可以演奏旋律,還能二者同時演奏,所以有人說吉他就是一個可攜式鋼琴。

在這次「春日弦韻」音樂會上,我也會分別演奏獨奏曲、吉他和琵琶的二重奏(互為伴奏與旋律)以及包括重新改編過的四重奏與五重奏,大家到時可以感受一下吉他的這種多重身份。

一點點小建議給想要學習古典吉他的朋友們,首先我們必須要確定正確的手型和撥弦方法,這樣我們才能有好的音色和音量,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去演奏曲目,其次是不要太過於著急自己的進度,包括是否能演奏更難更大型的曲目,這個和學習時間長短都沒有關係,因為只有當你的手指能力提升之後才可以勝任這些大作品,過度盲目地拔苗助長並沒有什麼好處。(詳情參見文末曲目單)

今天的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與之相比,音樂特別是在樂器性質、演奏技巧以及審美上,似乎略顯保守,能否談談您對現代人聆聽傳統音樂的意義的理解?

我不覺得音樂在今天的世界裡顯得保守,因為世界上還是有大量的作曲家在不斷創作先鋒音樂,這個先鋒不僅僅體現在調性或曲式上,甚至顛覆了之前樂器傳統的演奏方法,比方說我在校時就曾經演出過一些現代音樂,有很多地方要求演奏者演奏出微分泛音,刻意用指甲摩擦琴弦以發出一些比較尖銳的聲音等等,我覺得現代作曲家除了吸收傳統的曲式、和聲、復調、配器之外,發展出了一種新的更為複雜的作曲手法。

當然我覺得在音樂發展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該摒棄優秀的傳統音樂,有那麼多永垂不朽的作曲家和作品,流傳下來的即為經典,也就是我們常說classical music,除了譯成古典音樂更應該是經典音樂,所以我覺得現代人聆聽傳統古典音樂的意義一是傳承,二是發展吧。


春日弦韻

活動時間

2019.05.19  19:30

活動地點

郎園Vintage·虞社

演奏家

樊悅   張欣怡  王雅倫  付饒  高雯婧

活動報名

掃描二維碼

或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單人 ¥180   雙人 ¥300   三人  ¥420

西方古典&東方韻味

音樂會邀請到中西樂器中的兩對「遠親」:二胡與小提琴;琵琶與古典吉他。

作為拉弦樂器的代表,二胡與小提琴都以其音樂的歌唱性為優勢,然而其演奏法不同,風格也相差甚遠。說到小提琴,大家總是想到金碧輝煌的音樂廳裡系統龐大的交響樂,而二胡則總是悽風苦雨中形單影隻的如泣如訴形象。這一次我們用《空山鳥語》和《苗嶺的早晨》兩首曲子,看二胡與小提琴對同一主題的表達,將呈現怎樣不同的韻味。

圖片來源:卓爾動畫第三十六期

大家都認為琵琶和古典吉他共享一個祖先。同為彈撥樂器,它們長相相似度80%,南北朝之前,琵琶也像吉他一樣為橫抱式。然而吉他實際上要比琵琶」老「得多,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的古埃及。它們除了彈撥的方向相反,還有很多演奏上的不同,我們也將在音樂會的現場一起探究。

中國民族樂器發展到現在,早已呈現與西方古典音樂系統融合的趨勢。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西音樂的特性,以及中西樂融合的無限可能,我們把四門樂器分別配對,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展現古典傳統與現代融合。

小提琴既能與二胡共同訴說中國愛情故事《梁祝》,也可以和古典吉他一起演繹帕格尼尼的浪漫二重奏《如歌》;琵琶不僅將與二胡合奏中國作曲家前輩周龍的《太平鼓》,也帶來後起之秀劉暢為琵琶與古典吉他編寫的《七個瞬間的隨想曲》——這也將是這首曲子首次走出音樂院校面對廣大觀眾。

還沒聽過癮?沒關係,我們把《閃光少女》 的鬥琴也搬到了現場!看小提琴與二胡競速《查爾達什》,四門樂器一起《自由探戈》。

與千人音樂廳不同的是,在這裡你能與音樂家們近距離接觸和交流。我們不用傲慢裝扮自己,也不用高深粉飾音樂。每一件樂器、每一首樂曲音樂家都會進行簡短的解說,即使音樂小白,也一定能從中有所獲得。音樂會結束後,也歡迎大家留下來跟我們交流感想,甚至親身體驗一下樂器的演奏。

這場中西對話音樂會不止中西的對話,也期待與你們每一個人的對話。

曲目單


相關焦點

  • 美女吉他演奏家王雅倫翻唱《說散就散》,當古典吉他青年演奏家唱起大家熟悉的歌曲系列之四
    古典吉他愛好者們對他們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在吉他派這個有趣的音樂平臺我希望他們能夠展現作為古典音樂的演奏家不一樣的一面,當平日裡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家唱起大家熟悉的歌曲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10歲開始隨父親王黎軍學習古典吉他,2004年師從於陳志教授,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1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2008年加入北京天使四重奏,2009年四重奏應邀參加美國GFA國際古典吉他藝術節的音樂會演出,2010年11月應邀在日本東京、大阪、神戶、京都等地舉行巡迴演出,還多次在北京、昆明、天津、深圳、澳門等地演出。
  • 當古典吉他青年演奏家唱起大家熟悉的歌曲系列之二:許拓演唱《忠孝東路走九遍》
    古典吉他愛好者們對他們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在吉他派這個有趣的音樂平臺我希望他們能夠展現作為古典音樂的演奏家不一樣的一面,當平日裡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家唱起大家熟悉的歌曲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2009年和2010年分別與杭州愛樂及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西班牙著名作曲家華金羅德裡戈的吉他協奏曲《阿蘭胡埃斯》。2012年6月中央音樂學院志龍古典吉他樂團應邀赴美國GFA藝術節,舉辦專場音樂會,獲得很高的評價。許拓於2012年7月研究生畢業並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並多次擔任來訪專家大師班翻譯工作。
  • 中央音樂學院——古典吉他重奏音樂會
    無錫天譽大德文化演藝有限公司承辦單位無錫羅曼斯琴行無錫百度琴行音樂之門永遠敞開著    藝術殿堂歡迎每一位宇宙精靈的到來陳 川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陳川: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教師,志龍吉他室內樂團首席。
  • 【專訪】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第一人不好當
    有著嚴肅音樂之稱的古典音樂,是與普羅大眾最有距離感的藝術形式,但對於從事這種音樂派別演奏的人來說,他們是被古典音樂選中的人。他們被賦予了才華,自然也承受了普通人不能承受的艱辛,今天小愛有幸對話中國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與她聊聊古典吉他與古典音樂的那些事。
  • 音樂會 古典吉他之光林家瑋攜手交響樂團演出
    林家瑋在記者會現場小奏一曲,對從小就接觸吉他的林家瑋來說,一點也不難。林家瑋出生於高雄,受父親(啟)蒙學古典吉他,12歲時挑戰國際成人組的吉他公開賽獲獎;高中後赴德國深造,隨後便屢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佳績,年紀輕輕的他已經在歐洲嶄露頭角。林家瑋說,古典吉他的發源地是西班牙,剛好跟這次演出的特質很接近,都是很熱情的感覺,希望這次表演能讓非吉他圈子的樂迷認識吉他。
  • 「專訪」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第一人不好當
    有著嚴肅音樂之稱的古典音樂,是與普羅大眾最有距離感的藝術形式,但對於從事這種音樂派別演奏的人來說,他們是被古典音樂選中的人。他們被賦予了才華,自然也承受了普通人不能承受的艱辛,今天小愛有幸對話中國著名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與她聊聊古典吉他與古典音樂的那些事。
  • 黑龍江省音協吉他專委會哈夏古典吉他專場演出在哈爾濱舉行
    原標題:黑龍江省音協吉他專委會哈夏古典吉他專場演出在哈爾濱舉行 演出現場。李進勝 攝  人民網哈爾濱8月19日電(汪曉濤、通訊員金鋼)近日,由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吉他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哈夏古典吉他專場演出在黑龍江省歌舞劇院音樂廳上演,來自國內外知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為哈爾濱市民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表演。
  • 從「探戈」到「萬福瑪麗亞」——旅美吉他/小提琴演奏家二重奏音樂會
    」--旅美吉他/小提琴演奏家二重奏音樂會演出時間:7月8日(星期六)下午15:00演出地點:深圳大劇院音樂廳演奏:W.E.Duo二重奏組合吉他:李爾東小提琴:盛葳茹當吉他遇見小提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W.E二重奏成立後先後在校內以及美國各地教堂舉辦專場音樂會,並且在2016年6月獲得美國南部國際吉他藝術節獲得室內樂組第一名,並受邀在2017年比賽中擔任評委以及作為藝術家出演藝術家音樂會。曾受洛杉磯四重奏的John Dearman, David Russel, SoloDuo, Bandini Duo等著名演奏家指導,並得到大師們的一致讚許。
  • 演出|12月10日/上海/楊雪霏古典吉他音樂會
    她是中國進入音樂院校主修吉他並取得吉他學士學位的第一人,是在國際舞臺成功開創職業演奏生涯的第一位中國吉他家,還是在大型音樂廠牌錄製廠牌的第一位中國吉他演奏家。她用「機緣巧合」和「命運」這樣的詞眼形容這些「第一」。從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約翰威廉士迷上古典吉他,到現在成為一名活躍在國際舞臺的頂尖古典吉他演奏家,似乎是一個夢幻的成長過程。
  • 資訊| 餘隆執棒北上廣聯合樂團 奏響2021廣州新年音樂會
    ,攜手享譽國際的女高音歌唱家黃英以及才華橫溢的華人青年音樂精英王雅倫(鋼琴)、蘇千尋(小提琴)、娜米薩·孫(大提琴)、王也(薩克斯)、李筱熹(長笛)、龔爽(女高音)和陸軼文(二胡),共同在星海音樂廳奏響「2021(第29屆)廣州新年音樂會」。
  • 7月7日:瑞典吉他演奏家尼爾斯音樂會
    22:00-24:00 俄羅斯世界盃1/4決賽第三場音樂會+自助餐僅40席,前20位,可獲贈尼爾斯首張專輯,可音樂會後籤名留念。瑞典演奏家尼爾斯來了,2018年7月7日晚18:00,意楓墅咖啡餐廳地點:北京總部基地。每月,科庸巴巴支持優秀的吉他音樂家,在國內舉辦音樂會,這次,還在北京,來自瑞典的Nils將用十一弦吉他和六弦吉他傳奇演繹。
  • 桑尼爾·雷季奇川音古典吉他獨奏音樂會報導
    兩年前的桑尼爾還只是國際吉他樂壇剛剛躍起的一顆璀璨的新星。2016年7月16日,在瑪丁尼古典吉他的大力推動下,桑尼爾·雷季奇開啟了中國的巡演之旅,巡演的第一站即是成都。較之上次的成都之行,第二次來到成都的桑尼爾·雷季奇在其履歷上又增添了兩份極具分量的頭銜--「李斯特音樂學院古典吉他博士」、「維也納音樂學院古典吉他教授」。
  • 餘隆任品牌大使,黃標現場將落戶中國引領古典音樂新潮流
    過去的20年中,黃標現場改變了古典音樂家與觀眾的聯繫方式,我很高興看到它可以來到上海,並歡迎更多的年輕人來體驗我們的古典俱樂部。」對於即將落戶中國的黃標現場,古典音樂藝術家們也寄予了極高的期待,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說道:「我很期待在黃標現場上海新基地的演出,這將為藝術家和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 2013北京音樂廳古典演出季開啟 內容多元陣容強大
    鋼琴家鄒翔鳳凰網音樂訊 3月5日北京音樂廳對媒體公布了2013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的內容,相比去年由大師和經典貫穿始終,今年的節目內容將更加豐富多元、層次立體,演出陣容也更加強大,且獨具創新的表演形式以及與跨界藝術的探索結合都將為觀眾展現古典音樂的現代之美
  • 黃標現場(Yellow Lounge)落戶中國,年輕人可以邊喝酒邊聽古典了
    空降上海的10組藝術家是:大提琴演奏家歐陽娜娜、美聲男高音蔡程昱、單簧管演奏家王弢、吉他演奏家楊雪霏、二胡演奏家陸軼文、鋼琴演奏家張勝量(牛牛)、上海女子四重奏,以及由Yellow Lounge China品牌大使餘隆,環球音樂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吳佳倫等出席活動,並在演出前向媒體分享致力擁抱00後的黃標現場。值得一提的是,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上海交響樂團聯合創辦的「中國藝術拓展計劃」(AEP-China)也為Yellow Lounge China提供了大力支持。此次黃標現場中國盛大啟幕演出由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全程同步直播。
  • 北京音樂廳古典系列演出季 集萃古典音樂盛宴
    「北京音樂廳2013國際古典系列演出季」將於明天拉開帷幕。本次音樂季將以獨奏和室內樂為主,融合古典與現代,獨具創新的表演形式以及與跨界藝術的探索結合,都將為觀眾展現古典音樂的獨特魅力。3月16日,一場盛大的多媒體音樂會「挪威的森林——尋找村上春樹宋思衡多媒體鋼琴音樂會」,將拉開此次音樂季的序幕。作為最有成就的「80後」鋼琴家之一,宋思衡此次帶來了他對古典藝術的新思考。他說:「音樂和多媒體的結合,既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又可以普及古典音樂,在文化的相互碰撞中還可以找到自己的風格,這就是我的音樂會要傳遞的內容。」
  • 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 中國作品集《中國素描》8月7日由DECCA發行
    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在全新中國作品專輯《中國素描》中,採集中國古曲、民間小調,乃至全新創作的當代作品。在這張專輯裡,除了楊雪霏的吉他獨奏外,張維良的蕭、袁莎的古箏與傅人長指揮下的廈門愛樂樂團的加入,更極大地豐富了吉他與不同樂器搭配演出的多面表現力與獨特魅力。
  • 特別推薦 | 吉他中國專訪:古典吉他演奏家林仁建老師
    ~  當TIFA版主私信說林老師無法登陸,才把林老師浮出水面~  於是趕緊約了個專訪,林老師欣然應允。也很高興完成這次採訪,分享古典吉他文化,是吉他中國發展的幸事。林老師竟然2004年就註冊了GC,元老級用戶!
  • 古典音樂Live為黃標現場揭幕,歐陽娜娜...
    這是一個不設限的舞臺,匯聚中國青年音樂家,盡情施展他們的才能、激情與創意;這是一個國際級演藝新空間,地處上海徐匯黑石M+園區,以現代審美和輕鬆氛圍打破古典音樂演出陳規。今晚,一場群星璀璨的古典音樂Live為黃標現場(YellowLounge)落戶中國揭幕。
  • 947愛樂廳·中國現場丨「中國各大廳團新年音樂會系列」精選十二場音樂會(上)
    這是東方向世界的新年問候,也是用城市音樂禮讚來開啟新一年的中西文明對話。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 @2021西安新年音樂會現場我們會欣賞到歌唱家沈洋、和慧、黃英,鋼琴家張昊辰、孫穎迪,小提琴家寧峰、王之炅,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等54位音樂家聯袂演繹百餘首經典曲目,並領略到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