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美俄兩軍不僅在中東上演著撞車「比賽」,還在黑海、波羅的海空域進行著空中「格鬥」。據俄衛星網消息稱,俄羅斯國防部國家國防管理中心發布消息稱,俄軍兩架蘇27戰機升空黑海,攔截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不僅如此,俄軍蘇27戰機還升空波羅的海,攔截了美國RC-135戰略偵察機、瑞典『灣流』偵察機和丹麥『挑戰者』偵察機。
俄方表示,在整個攔截過程中,蘇27戰機嚴格遵守了國際空域使用規則,向美軍飛機亮出攜帶的飛彈,示意驅逐。在逼退外軍飛機之後,蘇27戰機返回了駐地機場。不過俄國防部指出,沒有發生外軍飛機侵犯俄羅斯領空的情況。
為何美國和北約戰機要頻繁出動呢?原來8月28日,俄羅斯「海洋之盾-2020」軍演拉開了帷幕,這次俄羅斯的北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全部出動,再加上俄空天軍的17架戰機參演,規模十分浩大。尤其是俄軍戰機在北冰洋、太平洋和波羅的海飛行超過了12個小時,這引發了美國和北約的高度警惕。
目前還不清楚,雙方戰機在這些空域經歷了怎樣的空中格鬥,但從動機來看,美國和北約戰機基本上沒有窺探到什麼軍事機密,還被俄軍戰機給強行逼回了駐地。
B-52戰略轟炸機從1955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服役已經超過了60多年,而且還沒有退役的打算,美軍現役還有76架B-52H轟炸機。作為一款20世紀60年代出產的轟炸機,B-52非但不落後,而且在性能上還要超過同類轟炸機。其作戰半徑達到了9000千米,最大載彈量為31噸。在武器配置上,B-52戰略轟炸機可掛載多種制飛彈藥,擁有防區外打擊能力。其較強的數位化設備,能夠保證B-52戰略轟炸機在一個攻擊波次內摧毀大量地面目標。
而美國RC-135戰略偵察機更擅長在目標國沿海地區收集情報,它被視為美國空軍新一代軍事偵察衛星,其性能要高於EP-3偵察機。目前衍生出了六種型號,這些型號的偵察機可用於信號情報,電子情報和飛彈情報的偵察。
現在B-52戰略轟炸機和RC-135戰略偵察機等多架北約軍機貿然闖入俄羅斯演習區域,完全是不顧死活了。要知道,俄軍三大艦隊擁有的各類飛彈和各種戰機都不是吃素的,完全有能力將他們給擊落。
顯然,美國和北約都知道這個嚴重後果,但他們仍然採取冒險策略,不排除就是要引發「誤擊」事件,以此來轉移國內對新冠疫情的注意力,同時為美國大選提供助力。
美國和北約的挑釁行為十分危險,但俄羅斯就是不輕易上當。對於俄羅斯來說,擊落與否已經不是能力的問題了,而是事關世界格局走向的事情。如果這一次只顧痛快,擊落了美國和北約軍機,那麼下一次還要擊落嗎?更別忘了,這次西方軍機並沒有闖入俄羅斯領空,如果在此時擊落,那麼很容易落人口實,給西方製造一個掀起新冷戰的機會,屆時俄羅斯恐怕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不得不說,和平需要全世界一起來維護,但戰爭只需要一方一個念頭就能發動。面對日益失去理智的美國,俄羅斯需要保持極大的克制和忍耐,免得中了他們的圈套,最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