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著國家放開政策,二胎家庭越來越多。
我們身邊,經常就會看到這樣的倆娃家庭。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過,二胎家庭中,2個孩子的性格相差較大的佔很大比例。
為什麼同樣的家庭、一樣的養育方式,孩子的性格會差異那麼大呢?
有人會說:因為老大照書養,小的照豬養,所以就會有不同。
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關鍵的問題在於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不同。
「家庭星座」體系提到,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類似星座,每個星星各有其位置,彼此之間又有聯繫,因此每個成員的角色又會對其他成員形成影響。
最終孩子們在互動和互相影響下,發展出自己的特質。
2.
案例:
妮妮6歲了,弟弟軒軒3歲。他們的媽媽時常頭疼兩個孩子的性格相差太大了。
妮妮出生時,因為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所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疼愛她。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希望她自由快樂成長,所以從小就奉行多鼓勵、讚揚的原則,當妮妮有做的不對的行為時,一般問題不大也就不加幹涉。
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妮妮,自信、樂觀、開朗。
妮妮3歲時,弟弟出生了。
妮妮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地位被弟弟搶去了。
媽媽幾乎都在忙剛出生的弟弟,爸爸也是。
爺爺奶奶也經常抱著弟弟走來走去。
妮妮覺得自己一下子被忽視了,而「奪走」這一切的正是那個幼小的弟弟。
妮妮想搶回自己第一的「寶座」。
她嘗試了很多方法:哭鬧,發脾氣等,但這樣好像家人更不喜歡她。
最終她發現讓自己重新贏得大家喜愛的辦法:她讓自己變得乖巧和厲害起來。
她自己吃飯,自己穿衣;爸媽哄哭鬧的弟弟時,她在旁邊跳舞、逗弟弟......
爸爸媽媽的讚揚讓妮妮更加努力地學習和發展。
每當弟弟有新的進步時,她就要求自己必須有一個新的成績,這樣她覺得才能一直超過弟弟,成為爸爸媽媽最喜歡的那個孩子。
而對於家裡的第二個孩子軒軒,從懂事起他就明白自己有一個優秀的姐姐。
自己做什麼都不如姐姐,而他從出生就易過敏的體質讓爸爸媽媽時常覺得他很弱。
特別是當爸爸媽媽說:你姐姐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就可以做到了,你為什麼做不到呢?
他會覺得絕望和認為自己就是不行的人。
於是,軒軒開始變得容易氣餒,變得不自信。
面對活潑開朗、追求優秀的女兒妮妮,和膽小、不願嘗試的兒子軒軒,妮妮的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兩個孩子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導致兩個孩子性格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不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相互影響和自身的觀察、理解,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進而形成自己的性格和特質。
3.
結語:
二胎家庭,或是多子女家庭中,孩子們性格各不相同。
孩子們展示出來的,往往是家庭成員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是孩子對家庭關係及自我認識的理解,不斷調整得到的。
正如家庭星座所提到的,每一顆星星都會對其他星星產生影響。
所以父母在面對問題時,要看到背後的真正原因,適當地加以引導來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