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娟(左五)和學生們合唱《走進天府》
「走進天府之國就走進夢幻天堂,唱起天府之歌就唱起美妙樂章……」昨晚,在川音聶耳音樂廳《唱得幸福落滿坡》任娟教學班音樂會上,娓娓動聽的《走進天府》壓軸唱響,贏得滿堂彩。作為「天府之歌」全球徵集活動向名家邀約的5首作品之一,歌詞詩情畫意,旋律朗朗上口,任娟和學生們的合唱,感染了現場的師生。任娟是川音民族聲樂系青年教師,現在她還多了一個身份:禮讚祖國·律動成都——「天府之歌」推廣傳唱活動「教唱輔導員」,她說,「一名教唱輔導員首先就需要從我做起,我來唱響。所以我從《走進天府》入手,先帶領我的學生唱,再慢慢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會走進學校,走進企業,走上街頭,把這些歌一首一首傳唱開,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天府不僅有好山好水,還有好歌。」
湘妹子懷著嚮往唱天府
「我非常榮幸接到成都市文聯的邀請,擔任教唱輔導員。」在音樂會開始前,任娟接受了記者採訪。她說,當她了解到,「天府之歌」徵集活動中,成都面向全球邀歌,徵集篩選出了10首優秀歌曲,又邀請瞿琮、趙季平、易茗、孟衛東、小柯、郭峰名家為成都量身定做了5首作品之後,極為讚賞,「比如深入人心的《東方之珠》《山歌好比春江水》《蝴蝶泉邊》……這些歌曲的成功之處在於把優美的地域風情與人類共同的情感完美融合,以充滿創意的音樂表達,生動地傳播了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我們成都有著濃鬱文化底蘊、豐厚音樂土壤、深厚創意基因,理應有自己的城市音樂名片。」在任娟看來,趙雷一曲《成都》被人所熟知,「但除了這首歌,能不能有更多的歌,從歌詞、曲調的角度,多方面,多色彩唱響成都,所以『天府之歌』系列活動意義重大。」
任娟說,她是湖南人,在川音完成了本科、研究生學業後,留在了川音任教,「這14年,我在成都求學,工作,家也安在了成都。我是懷著對天府之國的嚮往,考到川音來的。四川的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繡荷包》《黃楊扁擔》,我從小就會唱。我這個辣妹子來成都之後,飲食習慣也非常適應。後來有緣留在這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生活非常舒服。我深深熱愛這座城市,也願意加入這個推廣傳唱活動中來,通過我的歌聲,將城市之美傳播得更遠。」
教唱不是照本宣科,要有情懷
任娟告訴記者,她在「五一」前兩天接到教唱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我又是從事民族聲樂教學的老師,所以我選擇了《走進天府》這首歌。」《走進天府》由著名作曲家孟衛東創作,大家耳熟能詳的《同一首歌》《今夜無眠》《新聞聯播》片頭曲等作品都是出自孟衛東之手。「這首歌朗朗上口,歌詞精練,易於記住和傳唱。而且歌詞中有豐富的信息,像一條項鍊一樣,把天府的山川風物都串了起來,一下就抓住了我的耳朵。」
任娟當天就決定教自己的學生唱,「我們專業院校的學生,有些拿著譜子張口就能唱,有些稍加指導,一晚上就會唱了。我彈著鋼琴,帶著他們唱了兩個小時之後,他們都會唱了。但唱歌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個二度創作的過程,會唱之後,接下來就是熟記並理解歌詞,要用自己的感情和技巧,去表達這首歌的內容,去感染聽眾。」
「五一」期間,禮讚祖國·律動成都——「天府之歌」推廣傳唱活動在成都火熱舉行,任娟來到成都339天府熊貓塔的水景前小試身手,短短一會兒就教會了貴陽小學生、肯亞小夥唱《走進天府》第一句。當她熱情飽滿地與學生共同唱完這首歌時,不少圍觀的市民,也在輕聲哼唱了:「走進天府之國就走進夢幻天堂……」
任娟還表示,作為一名教唱輔導員,今後面對更多的是不識譜的「學生」,「也沒關係,我們一步一步慢慢來,口傳心授,帶著大家唱。先唱旋律,再熟讀歌詞,明白詞曲作家要傳達的意境和情懷,最後旋律歌詞一起捋順,就會越唱越美,越唱越帶勁兒。」(完)
本報記者 陳蕙茹 攝影 胡大田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