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明白,不知道公交車賺錢的門路在哪裡,有一次我從起點上車投幣一元,從中途上車37人,全部是老年卡。我那一塊錢是夠電費,還是夠司機師傅的工資,還是車輛的損耗?
現在知道了,公交車是不算貴,但不能說不掙錢,就按一元算,很少有人總站坐到總站吧,有人坐一兩站三四站,每站都有上下人,只要有人上一元有了,一天幾趟跑?來來回回高峰期會跟多,少說不拉三百人?怎麼你想兩天就把車錢掙回來?你見有誰做賠本的賣買了?那不是傻了。不過不能和計程車比,出租送到家門口了,出租24小時跑,公交早早的就停了,很不為民方便,晚上沒有公交車坐,虧本都是當頭的說了。很多公交都是這樣的,說是半個小時一趟車,可你在站臺等兩小時才有車,很正常。而且還分路段,有的路段收費高一點,有的路段低一點,不過有的城市還有一個路段是免費的,就像廣西桂林就有一個路段是免費提供給市民乘坐的!
票價表面上是便宜,跑一個來回可以拉上百人,就幾十公裡的路,別看一兩塊錢,一趟幾百塊錢,怎麼會不賺錢,不要說什麼公益性質,那麼請問羊毛是從誰身上拔的?
賺錢主要看高峰,我們這370一輛高峰期能拉60人以上,還不算上下的,前門塞不進去了後門塞,關門都是靠往裡倒的,初步一趟100人上下,一趟等於有2000收入,高峰期2小時10分鐘一班次,至少6輛車在路上,2小時內拉出個24000加個晚高峰48000低峰半小時到一小時一趟不算,一月144萬開掉工資一人一萬,加各種維護什麼的,6臺車至少有120萬利潤,每輛一月幫你賺20萬你上班一月能賺20萬嗎?
說不賺錢的那是都沒好好算過,這個世上,不賺錢的事沒有人會去做的,就說鄉村客運,四十公裡,用麵包車拉客,收十塊一個人,一次拉6個,一時候才拉兩三個人,你們說為什麼還能賺錢,甚至跑鄉村客運的人還多。
另外吐槽一下空調公交車,無論任何季節都收2元錢,不合理。每年的春秋季,根本不用開空調,但確實也不開。為什麼還2元錢照收無誤。就是到了寒冷季節,公交車也只是象徵性地開空調,極為不合理。用空調的名義而多收費,現在成了公交車多收費的長價藉口而己。
最後說一下老年卡的問題,有些人提議對老齡卡從早九點以後到下午五點前不收費,過時收費,害怕早晚高峰期影響公交運輸能力,認為沒有年輕人的奮鬥,製造與創造世界將歸零。但我想說,做人,還是善良一點。你到大城市看看,那些在城市打拼的人,不想讓孩子做留守兒童,就把父母接到身邊照顧孩子。很多老人不會騎車,為了安全只有選擇經濟實惠的公交車,早上送孩子上學,還要去買一家的食品,路離家遠的,你讓老人們走著去啊?一次一元!公交車明明不賺錢,為啥還從早跑到晚?這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