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2020-06-19 梁鵬飛

原以為隨著疫情各項數據陸續清零,孩子們回歸學堂,街頭地攤擺起,電影院的復工復映翹首可期。不想,新冠在首都捲土重來,風險驟升,影院的重新開張恐怕再次淪為從業人員的一時奢望。

電影遠離我們已經快半年了,沒有新電影可看的無聊日子,我翻了翻2019年每個月電影票房情況,以前都是關心票房最高的那些電影(比如《哪吒》創動畫電影票房新高啦),現在專門看看票房最低的電影都有哪些,讓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情況。

拍電影向來都是高風險遊戲。根據電影局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共生產故事片850部,但最終能在院線上映的不到400部,其它大多就此壓箱底,基本沒機會重見天日。而能夠公映的影片,大多也難逃炮灰命運。

「二八效應」可能廣為人知,而中國電影市場實際上比「二八效應」還殘酷。2019年國產片合計票房411億,其中前十名的國產片票房就佔了250億以上,票房破億的國產片有48部,佔全年票房的份額超過90%。

很少有觀眾注意到,其實中國電影市場每個月都會有不少冷門電影上映,但你看不到它,因為它們基本沒宣發,所以就是悄悄上映,悄悄下線,這種電影,我們叫炮灰。

那麼,2019年都有哪些典型炮灰電影呢?

一、2019年哪部電影票房最慘?譚卓主演這部領銜

2019年票房悽慘的國產片有很多,如果非要選一部最慘的電影,個人認為譚卓、趙英俊主演的《旅行攻略之確認你是我的人》可當選2019年最慘國產片。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相信很多觀眾是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改編自網絡愛情小說《猴年馬月》。其實原版IP還算有點知名度,講述了4對情侶在廈門鼓浪嶼客棧的愛情故事。至於2位主演,觀眾都比較熟悉,尤其是譚卓,在2018年《我不是藥神》之後一炮而紅,晉升準一線女星。2019年譚卓主演的《烈火英雄》和《誤殺》票房也都非常成功,都破了10億,進一步證明了譚卓的實力。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至於男主角趙英俊,雖然知名度不如譚卓,但之前他在《唐人街探案》裡的配角表現也很突出,加上作為國內近年來知名的電影音樂人,名氣也不差。

至於一眾配角,也不乏熟人。比如2015年《中國好聲音》冠軍張磊,也在裡面飾演了一個角色。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還有曾在《瘋狂的賽車》裡飾演九孔胖老婆的董立範,算是近年來國產喜劇片經常出現的黃金配角,也在電影裡客串了一把。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實力派譚卓領銜,幾個配角也很出彩,照這演員陣容,最後票房怎麼說也該有個千萬左右吧?

結果,才15萬——這票房估計連董立範的片酬都不夠付。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票房數據來自貓眼

咱們看貓眼營銷數據,想看人數超過1萬,各種宣傳物料播放也過百萬,熱度不低,按說票房不至於這樣。

所以說這部電影是「2019年最慘的電影」,真的一點也不冤。

二、還有更多炮灰電影

顯然,2019年的炮灰電影還有很多。中國電影市場可能缺好導演,缺好演員,就是不缺各種熱錢投資,也不缺炮灰。

這麼多炮灰電影中不乏一些有點名氣的電影。比如由范文芳、李銘順夫婦主演的懸疑電影《他她他她》,在陣容方面也不弱。可能現在很多觀眾對范文芳不太熟悉,但是20年前她主演的新加坡電視臺金庸武俠劇也曾風靡一時。

《他她他她》這電影片名取得莫名其妙,恐怕是最後票房撲街的重要原因。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再比如這部《呼侖貝爾城》,歷史題材,曾在6月份上海電影節上展映。導演由金馬獎影帝塗們擔當,這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塗們是鄂倫春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鄂倫春族的歷史傳奇,無論是題材,還是主演,最後呈現的效果都算得上是比較有誠意的電影。結果,票房也才13萬。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同樣是歷史題材的電影,還有《長官傳奇》,豆瓣因為評論人數太少都沒有打開評分。當然,本文提到的大多數炮灰電影,在貓眼和豆瓣上都是因為評論人數不夠,而不顯示評分,這也越發說明了它們的默默無聞。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相比歷史題材,驚悚片和愛情片算是炮灰電影裡最常見的題材類型。

低成本的驚悚恐怖片在過去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比較常見,有的票房還挺高,比如2014年上映的《京城81號》還曾創造過票房破4億的神話,可謂業界標杆。不過近幾年隨著觀眾對這種塑料質感的低廉恐怖片逐漸失去了興趣,它們逐漸開始絕跡。

2019年清明節前上映的《在劫難逃》最後票房不到30萬,肯定賠得很慘。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6月28日上映的《最後一刻》,主演找來了老牌港片男星吳啟華發揮餘熱。最後票房根據貓眼統計是90萬。這數字雖然依然鐵定賠本,但很可能暗藏貓膩。首周票房才5萬,這種炮灰電影按正常規律應該就悄無聲息下線了,最後票房怎麼可能是首周票房的20倍?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愛情片裡以《海風吹過零丁洋》作為代表。其實這個電影海報還有點文藝範兒,然而最後票房不到10萬,慘慘慘——相比《最後一刻》,《海風吹過零丁洋》首周票房6.5萬,最終票房7.8萬,後者顯然才是正常情況。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青春勵志片也是電影市場的一大類型。暑期檔上映的《舞動吧!少年》,最後票房只有5萬,撲得更慘。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每年出現的炮灰電影多得數不勝數,本文選取的這些炮灰案例,算是票房特別悽慘裡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批。

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沒聽過這些電影,而這就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超過80%以上國產片的最終命運。

自2010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破百億,這10年來拍攝過的最終沒有上映的,或者僥倖上映的炮灰電影,累積下來估計也有近萬部了。

電影市場從來都是如此,少數光鮮亮麗的幸運兒背後,埋葬了無數的炮灰。

這也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真相。

在尋找這些炮灰電影的時候,我還發現有少數電影票房有貓膩。比如上面提到的《最後一刻》。大家看看它的票房曲線: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部電影正常的票房數據,首周末基本會是它表現最好的時期。但是在上映2個月,《最後一刻》的票房忽然大幅拉升,而且連續3天票房數據一致。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上文提到的《他她他她》也有類似情況。在7月5日公映之後票房也已基本歸零,一個月後忽然也出現了票房異動。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估計這些票房實在沒法給投資人交代,所以要稍微動點手腳,讓數字稍微好看一點吧。

總之,每年這樣的炮灰電影,就算有譚卓這樣的當紅明星主演,有吳啟華、范文芳等曾經的老牌明星坐鎮,該炮灰還是會炮灰,逃不掉的。

三、炮灰電影都是怎麼養成的?

中國每年幾百部炮灰電影,各有各的不同,但大體上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有的炮灰是想要票房求而不得,有的電影壓根就不在乎票房。

對於那些衝著票房去的炮灰,還是以《侶行攻略》為例。畢竟這電影從卡司陣容來說,有一定票房野心,結果最後還是撲街了,很具有代表性。

首先這部電影的導演似乎就不太靠譜。《侶行攻略》的導演是張力,此前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成績。查看他之前的電影,基本上都是2010年之後拍的一些恐怖片。前文說過,2010年之後國產片有一段時間集中出現了一批低成本驚悚片,基本上都是爛片。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張力執導過的這些恐怖片,看評分就知道,也都是那種毫無水準的行貨水平。不過當時這類驚悚片還有一些票房,《詭八樓》拿到了700萬票房,還算不錯。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但是後來觀眾對這種神神叨叨的驚悚片逐漸失去了興趣,2015年這部《守夢者》由過氣老牌港星溫兆倫和連晉主演,最後票房也才30萬。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導演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有這樣的導演,《侶行攻略》已經失敗了一半。

另外,看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也是反反覆覆,一再跳票。

上文提到張磊參與這部電影的新聞,還是2016年,那時候片名還叫《猴年馬月》。也就是說在3年前這部電影就開始拍了。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路兜兜轉轉,拍了2、3年才最終上映,經歷了多次調整和修改,說明電影本身定位就不清晰。

事實上,這正是大多數國產片的常態,一部電影從立項,到拉來第一筆投資,再到最後拍攝完成,有可能經歷的波折簡直數不勝數。中間任何一個變數,比如投資人撤資、主演糾紛等等,都有可能讓一部電影就此爛尾。

然後《侶行攻略》還一再跳檔,從它的第一款預告片來看,這部電影本來計劃於2018年聖誕檔上映,最後兜兜轉轉來到了2019年6月。這樣頻繁改檔,會讓院線經理完全失去信心,自然也不會給高排片。無宣發、無排片,上映首日毫無反響,基本上就等著下線了。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這就是大多數炮灰電影的真相:片子本身質量就不行,還沒有熱度,你不炮灰誰炮灰?

不過,真正有票房追求的炮灰電影是少數,還有大量的炮灰電影本來就不是為了票房而存在,它們只不過是藉助「電影」這名詞來搞一些欺騙。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拍電影洗錢的說法。沒錯,這也是大量炮灰電影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甚至很多用來洗錢的電影根本用不著上映——反正拍電影只不過是洗錢的一個道具,最終有沒有拍出來根本不重要,甚至沒拍出來更好。

關於如何用拍電影的方式來洗錢,網上已有很多討論。簡單來說有兩種主要方式:

一種方式是拍攝成本造假。拍電影的花費極不透明,也沒有一個規範標準,這裡面可以做的文章很多。比如搭建一個外景,拍攝過程中燒掉,虛報一個成本,誰也查不出來;還有片酬造假,過往中國影視行業存在大量陰陽合同——比如著名的範冰冰事件——這些假合同有的是為了避稅,有的就是用來洗錢。

另一種方式是票房造假。主要是片方自己買票房,最後到手的分帳票房就洗白了。過去幾年國產片爛片高票房現象很多,有很大比例就是片方自己買票房。不過這兩年電影局加大了對買票房行為的打擊,所以這種現象已大幅減少。

除拍電影洗錢外,在影視圈還有一種拍電影的欺騙,目的是為了騙取投資。

可能很多觀眾都在網上看到過「普通人如何投資電影」的話題。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本文要強調一下,網上所謂的「影視投資」十有八九都是騙局。很簡單,因為真正優質的有希望賺錢的電影,根本輪不到普通人來投資。

比如之前原計劃在春節上映的徐崢新片《囧媽》,因為名氣太大,在定檔之後網上居然還有很多打著其旗號騙投資的現象,以至於徐崢及其所在的歡喜傳媒公司不得不發文以正視聽。

為啥中國電影每年有這麼多炮灰電影?它們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要知道,一部電影定檔就基本拍完了,這個時候再去談投資豈不是搞笑?

除了《囧媽》這種熱門電影,市場上還存在各種亂七八糟的電影項目,它們的目的就是騙錢。

不過本文要討論的拍電影投資欺騙,不是針對普通人,而是針對這些年來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火爆,人傻錢多殺進去的各種土豪。

比如編劇汪海林就曾說過,以前投資電影玩的煤老闆、這些年崛起的網際網路新貴們或者房地產老闆們,這些熱錢對拍電影一竅不通,但是眼紅那些高票房電影的利潤,所以也想玩一把,於是就專門有一些影視圈的掮客做這種把戲。

電影從劇本到立項,找來的導演、主演可能都是真的,目的就是吸引土豪上鉤,但問題是影視投資是個技術活,裡面的道道太多了,前文就說過,拍電影的花費極不透明,投資人很可能在搞不清狀況的情況下,自己的錢就被騙了。至於這個電影最後上映與否,票房虧損與否,根本就不重要了。

所以啊,別看每年中國電影市場有這麼多的炮灰電影,但每年依然有這麼多的電影等著被拍出來,就是因為有太多的電影本質上就是一種欺詐,而這些操作又不好監管,因為這可歸為完全的市場行為。

當然,這些炮灰電影的存在,並非完全一無是處。因為任何一個繁榮的電影市場,金字塔尖都需要下面龐大穩定的基礎。橫店每年入駐的劇組成百上千,雖然誕生了無數的炮灰電影,但也因此訓練了無數的電影行業專門人才。這些炮灰電影,就當是給中國電影廣大從業人員練手了吧。

反正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過去、今天和將來,電影市場的炮灰都會源源不斷,一直存在。

相關焦點

  • 炮灰電影分類指南
    電影行業順應潮流,迎來屬於自己的《炮灰電影管理條例》。 有害炮灰電影、其它炮灰電影、可回收物,只要觀眾有意向,都可以將心目中的炮灰電影「丟進垃圾桶」,為其擇一「善終」,或永久埋沒,或回爐重造。 2、非法眾籌→有害炮灰電影 「現在的電影投資詐騙多著呢,去年我在網上看到一個電影項目,說是很多大明星來演,保證你投資就能回本,結果到現在項目都沒有進展
  • 扒一扒6月26日扎堆上映的10部500萬票房體量的炮灰電影!
    我們不禁要問,這種明顯只能賣到500萬票房的炮灰電影究竟是怎麼被投資出來的?是誰做的決策?又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扎堆上映的檔期?沒有人提出要調檔嗎?這些片子的票房「一起拍電影」早有預測,詳情可查看《所有定檔影片票房預測大全(6月25日更新「太平輪2」「梔子花開」「煎餅俠」等)》一文。有包括這10部在內的所有定檔影片的票房預測數據。
  • 他學吳京「砸家產」拍電影,首映票房僅152萬,淪為國慶檔炮灰
    今年的國慶檔,可以說是被《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搶盡了風頭,3部電影不分上下,上映至今3部電影的票房合計高達49.81億,比以往幾年的票房多出了一半不止。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一些在國慶檔上映的電影卻很慘烈!
  • 「我們都是炮灰」
    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不斷地在重蹈覆轍,小到一家街邊飯店,大到一個電影節,都是命不由己。就像賈樟柯自己曾說的那樣:我覺得我們都是炮灰,我所拍的不也都是炮灰嗎。下面當時為《江湖兒女》寫的文章:2006年年底,張藝謀導演的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眾多影片怕成為炮灰,紛紛退出這個檔期。賈樟柯帶著最新作品《三峽好人》衝了出來。電影剛獲威尼斯最高獎金獅獎,業內一片叫好,賈樟柯孩子氣般的說:想知道崇拜黃金的年代,有多少人想看看好人。
  • 電影中的高難度「床戲」,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就拿《水形物語》來說,這是部浪漫無比的電影,而床戲是貫穿始終的關鍵線索之一。影片一開頭就有場莎莉·霍金斯飾演的女主角在ZW的戲。於是卡特跟布拉德·皮特一人綁了一身白色小球,完成了這場在電影工業史上有裡程碑意義的假床戲。好在整個場景光線昏暗,角色動作又比較單一,最後出來的效果還真看不出破綻來。
  • 四個月77部電影成炮灰……
    對於財大氣粗的大公司來說,偶爾一部電影成為票房炮灰,對於公司業績並沒有太大影響。以博納影業為例,《明月幾時有》的票房雖不理想,但今年從《乘風破浪》到《追龍》的多部高票房影片,都有它參投的身影,票房業績對衝後,整體收入仍然可觀。生產炮灰電影的出品方中,小公司才是主體。在統計的77部炮灰電影中,小公司出品的電影佔了八成,其中37部影片票房不足20萬元。
  • 電影裡papapa性愛場面,都是怎麼拍出來的?
    在這部拿下了坎城金棕櫚獎的法國電影裡,有一個長達8分鐘的女女性愛鏡頭:導演拍得非常寫真,8分鐘裡完全沒有拉遠景這種東西。性交的動作、神態、呼吸與聲音,都顯得非常真實。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除了要有像上面那兩個姑娘的那樣的專業精神,導演的拍攝手法、場景擺設、道具...等等都很重要。紐約時報最近就採訪了一堆拍過經典情愛電影的導演,問了他們一堆如何拍攝啪啪啪的問題。
  • 梁鵬飛:當前中國電影為什麼爛片多
    中國電影市場化1.0:《英雄》埋下後來過度營銷種子 中國電影市場現在是一個每年約500億的巨大市場。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到世紀之交,中國電影市場每年票房都徘徊在10億左右。全國大多數城市的老式電影院全部關門歇業,只有北京上海幾個大城市還有電影市場。那會兒大家看的基本上都是好萊塢大片,國產片那會兒一年沒幾部能看的片子。
  • 必看 ¦ 原來電影中這麼多美麗的鏡頭都是在加拿大拍的!
    每年9月底,大批的北極熊從北往南遷徙到加拿大北部的邱吉爾鎮附近,在這個只有800人口的小鎮,卻有將近1000頭北極熊聚集在此。真的是熊比人多。暮光之城小說原作者 Stephenie Meyer認為,BC省是最適合拍這個系列電影的地方。電影也確實在溫哥華島上最受歡迎的衝浪小鎮——Tofino上拍攝。Tofino隱秘而幽靜,這兒有著超過1000年的杉樹和雪松。有些巨型古樹要20多人才能圍抱得住。層層疊疊的深林之中,充滿了神秘的氣息。
  • 四部電影同時上映,淪為《哪吒》的炮灰!
    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每年的暑期這段時間,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院線電影爭奪票房的一個時間段來的,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年,由於各大影片製作得越來越好,所以每年暑期的票房競爭都尤為激烈。而在今年,隨著暑期的到來,很多的影片也開始紛紛的接踵上映了起來,而且很多都是口碑和票房都不錯的作品來的。
  • 運營 看了這麼多電影,知道中國電影是如何運作的嗎?
    買斷價格通常從幾萬美元到幾十萬美元不等。第一次買斷交易發生在80年代中期,當時,中影從華納兄弟手中以5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超人》(1978年)的影院放映權。大部分買斷影片由中國本土電影發行商發行。中影和華夏每年也進行少量買斷交易。
  • 拍出《海角七號》的魏德聖折在了《52赫茲》,這是一部從立項就註定炮灰的電影
    為什麼要去看這部片子,因為導演是魏德聖,《海角七號》的魏德聖,《賽德克.巴萊》的魏德聖,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擦肩而過的遺憾,如果有機會彌補,那不知該有多好。她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隻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
  • 十部電影定檔大年初一,趙麗穎作品要變成炮灰?
    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各行各業各領域都在爭奪這個時期,最為顯著的當屬電影市場,春節檔是每部電影都想搶佔的一個時期,今年的春節檔競爭依然非常激烈
  • 電影《黑太陽731》是怎麼拍出來的?
    戰士們要拍電影了好開心啊!戰士們來到現場看到了很多光光的屍體堆放在屋裡就問我:導演那死人是真的還是假的?我逗他說是假的。一個戰士聽說是假的,就趴在屍體的跟前看清楚——「我的媽啊,是真死人」!頓時、一幫戰士都嚇得跑出來了!戰士們問我他們演什麼?我說就演死屍!戰士們聽說要他們演死屍都表示不幹了。
  • 這麼貴的電影是怎麼拍的(2)
    它們形如中國古代麒麟獸,長有鱗片卻觸感柔軟,因長期被珍珠人保護遂逐漸退化失去攻擊性。轉化獸可以將吞下的物體成千上萬的複製出來,並用此功能為繆星提供足夠多的珍珠來維持繆星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呂克·貝松為這個金貴的小可愛起了暱稱,珍珠人語中它們被稱作奇瓦亞,寓意行星之心。太空戰警K-創
  • 聖誕節經典電影片單,每年都有無數人重溫!
    聖誕節,我的所有願望,就是你有部電影,每年聖誕前後,很多人都會拿出來重溫,它就是《真愛至上》。《真愛至上》是一部由導演理察·柯蒂斯拍攝的浪漫愛情喜劇電影。劇情溫馨討喜,且節慶氛圍濃厚,至今仍廣被全球影迷視為佳節重溫首選的「聖誕經典」。
  • 日本小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真實過程大揭秘
    那麼你是否想過,這些靈與魂的碰撞場景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呢?攝前的準備拍假鯨液男優,雖然身經百戰,也很難每次都恰到好處的射鯨。於是呢,有專門一種職業,叫作「汁男」,他們專門用來拍攝射鯨的鏡頭。但是,如果不使用汁男的話,就需要準備一些假鯨液了。
  • 倒退30年,中國電影有多敢拍?
    截止今天,全國電影院已經關閉近150天了,相信很多影迷們都坐不住了。前段時間,豆瓣上還出了一個段子。有人說:疫情讓中國電影業倒退三十年。有網友回覆:還有這等好事?02 意味深長說起中國電影的巔峰,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霸王別姬》。這部1993年的電影裡,不僅有動蕩的年代、禁忌的同性之愛、還有深刻的批判性;每隔幾年看,都有新的體會。
  • 為什麼成龍最近幾年,拍電影這麼拼命,每年都有一到兩部新電影?
    成龍大哥成龍大哥,眾所周知是我們都喜愛的中國武打影星,可以說是看著大哥的電影成長的,大哥的電影伴隨著我們走了這麼多年,其中的韻味可想而知。成龍大家都知道,成龍大哥是武師出身,也跑過龍套,當過配角,還記得當時他在為李小龍的電影《精武風雲》當配角時,被李小龍打到,李還專門找到他給他道歉,可見李小龍的高尚人品,和他當時對成龍大哥重視,這也默默反映出在未來的這些年
  • 最狠的電影人,怎麼都來了這裡?
    個個是最「狠」的電影人。不狠,怎麼拍得出好電影?這狠的一樁樁一件件,聽阿看道來。挑戰自己,狠!他甚至說:「我有一種感覺,[一次別離]之後,我不該再做沒風險的電影,『風險』對我太有吸引力了。」管他的交流障礙還是文化差異,就是要出去看看,拍最有挑戰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