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容好美,這是很多人在看過她的電影之後的感嘆,但並不只因為她有一張優雅精緻的混血臉龐。她的美是注入到角色中的。我們覺得賞心悅目的,是她的美與演技互不幹擾,反而相輔相成。她在每部作品中都將表演和美貌和諧融合,每種都是不一樣的氣質,觀眾記住她樣子的同時,也記住了她的角色。
相信許多人最初對張榕容的印象,都來自《渺渺》。這個學做甜點,追著飛機奔跑的混血女孩兒,一鳴驚人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對一向喜歡嚴肅電影的金馬獎來說,是不常見的。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記住了這個中法混血女孩兒——新鮮,直率,敢愛敢恨。榕容以絕對的青春姿態闖入了大家的視野。
也許當時,大家在想,張榕容只是運氣好罷了。僅僅相隔一年,當大家還在想這個特別的少女會怎樣走下去的時候,她又憑藉《陽陽》中的出色演繹,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金馬獎影后提名,還一舉獲得亞太電影節及臺北電影節兩個影后。這個成績在同齡女演員中,無疑是少見的。
《渺渺》是青春片,《陽陽》則是青春成長片,它關於一個混血少女的成長傷痛與蛻變。在電影裡,榕容美好的臉,變化著情緒,讓陽陽這個角色豐富又令人動容,高顏值成了她的加分項。
《逆光飛翔》,這部曾代表中國臺灣地區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了榕容。為更好貼近戲中舞者的角色,榕容在拍攝之前跟著臺灣現代舞大師許芳宜學習跳舞。最終,榕容憑藉《逆光飛翔》第三次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獲得第14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榕容的演戲夢想,就如戲中角色對舞蹈夢的追逐,慢慢地越來越篤定。
榕容曾說過,不喜歡別人誇她漂亮。但行走在巴黎的夜色中,榕容這張精緻的面容無法被忽略,她的氣質真的和這個城市配一臉。
在《戀愛中的城市》裡,榕容演繹了一段法式浪漫邂逅。這個故事很短,卻也足夠榕容展現出角色的氣質——神秘、神經質、脆弱,還有點霸氣。榕容出現的第一個鏡頭,一身皮衣,蓬鬆微卷的長髮,眼尾微垂,好似一個女殺手,嘴裡的煙輕輕吐出,氣氛夢幻。與之前青春靚麗的角色相比,這裡的榕容更有成熟的魅力。
戲中強吻男主,沒有原因,「這是巴黎,接吻不需要理由。」看到榕容坐上機車,甩甩頭髮,才發現原來她可以這樣攻氣十足。
最好笑的部分出現在刺紋身那段,男主被紋了一個「慫」字,氣到暴走。榕容走出去道歉,想笑卻不能笑,表情演繹得自然、恰到好處,讓人也忍俊不禁。
當大家覺得榕容已經是文藝女神的時候,她又把自己的喜劇天賦展現了出來。《擺渡人》的毛毛,像穿越了次元壁而來——外型帥氣,手臂貼滿紋身,像個假小子,內心卻是個17歲的花痴少女。毛毛是餅王之女,導演希望榕容做餅要有東方不敗的架勢,像打功夫。這聽起來有點玄乎,不過榕容演起來真的有股「江湖」味道。
毛毛與之前的角色調性有很大不同,在這個角色裡,榕容享受到喜劇表演的樂趣。都說喜劇難演,在誇張和自然之間找到平衡,最終還要有「笑果」。在這個過程中,榕容很積極地嘗試,變換方式來演。
有一句臺詞是毛毛問管春「你要吃什麼?」,簡單的一句話,榕容在現場即興給出了12種講法,每一種都可愛。
看到榕容坐在桌邊犯花痴,覺得整個春天都來了。
榕容說,覺得自己的個性很適合演喜劇,想讓大家知道她可以演這樣的角色。最終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是個中二又可愛的喜感少女,彪悍裡帶著溫柔,傻氣裡透著純真。這次「變身」,讓我們確信,榕容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演員。
在一次採訪中,張榕容講起為角色造型貼了很多紋身,很漂亮很酷,但是常常一不小心蹭到,就需要補貼。她說,「電影就是這樣嘛,越是漂亮的東西,背後越需要做更多細節」。似乎這個很適合比喻榕容,外表很漂亮,內裡又在不斷充實,外形美與演技是一起在線的。
榕容喜歡演戲,夢想是「一直演一直演……到皺紋很多的時候還在演」。為了如此純粹的夢想,她一直敢演敢變,想把每一個不同時期的自己展現給大家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