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你平時用手機拍照、拍視頻的過程是不是這樣的:
如果真的只有上面這三個步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如何用手機拍攝短視頻大片。早在2018年,知名導演陳可辛就全程使用IPHONE X拍攝了一部催人淚下的短視頻作品《三分鐘》。
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分鐘,但是短片展現出來的視覺效果、光影使用、鏡頭視覺完全不比專業攝像機拍出來的差,甚至可以直接媲美電影級作品。而且抖音、快手上很多粉絲百萬、千萬的頭部IP帳號,絕大部分也是用手機拍攝的。手機拍攝短視頻方便、便捷,隨用隨拍。如果只是製作一個幾十秒或者幾分鐘的短視頻,一部手機真的足矣,只要你掌握了正確的手機拍攝短視頻技巧。本文將從4個方面來詳細闡述,它們分別是:
手機拍攝短視頻必備設備
手機拍攝前準備
手機拍攝運鏡技巧
短視頻拍攝構圖
手機拍攝短視頻的設備包括
硬體設備和
軟體設備兩大類。
硬體設備主要包括
手機、手持穩定器、手機廣角鏡頭、手機美顏燈、麥克風。手機推薦整體拍攝效果較好的Iphone和華為,當然三星、小米的最新旗艦款也可以作為備選。具體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預算和使用習慣來確定。推薦理由:蘋果手機拍攝的色彩還原很強,12 Pro增強了夜景功能、夜景人像拍攝、超廣角的畫質,拍攝性能有比較大的提升。尤其是拍視頻方面的性能,目前可以說是一騎絕塵,視頻防抖目前是最強的手機,基本上只要手持比較穩一點,就能拍出很穩的視頻,視頻HDR效果很好(也就是杜比視界),視頻的曝光均勻、色彩飽滿,拍視頻的首選設備。拍照方面可以說是安卓手機中最強的一檔,超廣角、普通廣角、5倍光學變焦的畫質表現都很強,尤其是弱光、夜景拍攝能力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華為自帶相機中的拍攝功能是所有手機中最豐富的,除了大家都有的專業模式,還配置了慢門模式(流光快門),拍星軌、光繪、拉絲流水效果非常直觀,自帶的延時攝影模式,能夠調節拍攝參數(速率、ISO、快門、白平衡),在延時攝影模式下能拍攝的效果就大大豐富了。像夜景延時、車軌延時、星空延時這些效果自帶相機都能拍出很好的效果。 推薦理由:4攝像頭,主攝+超廣角+2x人像鏡頭+5X長焦攝像頭,覆蓋了全焦段,配置了微雲臺視頻防抖功能,拍視頻更穩,具備夜景模式,相機的拍攝界面操作非常流暢。對於普通拍照和拍視頻來說,性價比比較高。另外值得一說的是,vivo在拍攝人像方面比較有優勢,尤其是對於膚色的美化比較自然,背景虛化也比較柔和,拍人像很好。結果拍攝出來的效果都是不盡人意,畫面模糊不清,色調昏暗。不管你是用手機拍攝短視頻還是拍照,下面4個步驟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我們平常在玩手機的過程中,會因為鏡頭上殘餘了手指表面的油脂而導致拍攝出來的畫面出現銳度、反差、飽和度降低的情況,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畫面模糊不清,畫面整體視覺體驗差。我們都知道光線對拍攝效果的影響。比如在天氣晴朗、陽光燦爛的天氣和在陰雨天拍攝出來的效果就大不一樣,調整手機亮度也是同理。拍攝之前建議
將手機屏幕亮度調到最亮,調到最亮一是可以輔助提升畫面清晰度,二是可以讓畫面細節展示的更加真實、豐富,可以看清所有的畫面細節,就像看電影一樣。前面手機拍攝短視頻硬體工具裡面的補光燈其實也是起到這個作用。讓畫面更加清晰、細節呈現加真實、豐富、有立體感。用手機拍攝短視頻的時候,手指長按手機屏幕,你就會看到屏幕上出現了一個黃色的小方框。這個小方框的作用,就是對其所框住的景物進行自動對焦和自動測光。
鎖焦,是指鎖定焦點位置,突出拍攝主題(只有突出了主體,拍出來的畫面才能更好看)。當你對準屏幕上不同的地方或景物觸摸點擊時(小方框的位置也會隨之發生變動),你會發現照片的亮度和焦點也會發生跟著發生變化。
曝光,是指相機的圖像傳感器接受光的強度。恰當的曝光,就意味著一張照片的亮部和暗部都能接收到足夠的光量從而很好的區分細節。相反,過度曝光就會讓照片的亮部光量過度產生過曝,而暗部又因為光照不足而無法得到很好的區分。比如上面這張圖(圖片來源於網絡);左圖直接拍攝,白雪曝光不足,變成灰雪。右圖,提高小太陽,白雪曝光正常。這個小太陽,就是手機的曝光補償,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如果對手動調節曝光還沒有把握,也可以直接長按自動曝光。自動曝光,適合在光線比較均勻的場景裡拍攝,大部分情況下用自動曝光就足夠了。用手機拍攝視頻經常會出現模糊或者上傳視頻模糊的情況,這些往往是由於手機相機設置問題。一般情況下,在拍攝之前,為了保證手機拍攝短視頻的清晰度,建議大家把解析度和幀率設置成
1080p(解析度),60fps(幀率)。這個解析度在手機上看足夠高清,也不會像4k那麼佔內存。60fps的幀數會更加流暢,後期剪輯時做變速調整的空間會更大一些。
IOS系統:打開設置-相機-格式-選擇兼容性最佳。打開相機-錄製視頻-選擇1080p(解析度),60fps(幀率),錄製慢動作視頻選擇1080p,120fps。
安卓系統:打開相機,依次選擇錄像——設置,將視頻畫質調到1080p,60fps即可。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運動攝影來拍攝動態景象,讓視頻畫面有動感和活力。而且運鏡運用的好,也能給你的視頻注入氣氛和情緒。運動鏡頭,按照鏡頭運動的形式,可以分為:
推、拉、搖、移、跟、甩、升、降。推:鏡頭由遠近。推鏡頭推鏡頭是拍攝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拍攝手法,它主要利用攝像機前移或變焦來完成,逐漸靠近要表現的主題對象,使人感覺一步一步走近要觀察的事物,近距離觀看某個事物,它可以表現同一個對象從遠到近變化,也可以表現一個對象到另一個對象的變化。
拉:拉與推正好相反,鏡頭從近到遠。使畫面由小場面連續過渡到大場面的拍攝方法,把被攝主體在畫面由近到遠、由局部到全體展示出來。
移:移就是移動,是指景物不動,攝像機沿水平作各方向移動並同時進行拍攝。它是將攝像機固定在移動的物體上作各個方向地移動來拍攝不動的物體,使不動的物體產生運動效果,攝像時將拍攝畫面逐步呈現,形成巡視或展示的視覺感受。移動拍攝的效果是最靈活的,但弊端是相機抖動不好控制,很多人拍出來五毛錢效果,這時就要用到
穩定器,穩定器通過機身馬達和旋轉軸來控制相機移動和旋轉。
跟:跟其實是移動相機的一種變換用法,跟隨被拍對象保持等距離運動的移動鏡頭。跟鏡頭一般要表現的對象在畫面中的位置保持不變,只是跟隨它所走過的畫面而有所變化,就如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穿過大街小巷一樣,周圍的事物在變化,而本身的跟隨式沒有變化的。
搖:是手的位置不動,只作角度的變化,把被攝場面的各個部位逐一展示
。搖鏡頭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甩:甩鏡頭是快速移動拍攝設備,極快地轉移到另一個景物,從而將畫面切換到另一個內容,而中間的過程則產生模糊一片的效果,這種拍攝可以表現一種內容的突然過渡。
升、降:升和降是相機藉助升降裝置等一邊升降一邊拍攝的方式,升降運動帶來了畫面視域的擴展和收縮,通過視點的連續變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構圖效果。表現高大物體各個局部、縱深空間點面關係、事件或場面的規模、氣勢和氛圍、畫面內容中感情狀態的變化等。除了基礎運鏡方式,手機拍攝短視頻時,對於景別也要有所了解:
手機拍攝短視頻時,除了要熟練運用各種運鏡技巧,構圖也是在拍攝和展示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運鏡+構圖+景別,共同決定著視頻畫面的觀賞性和層次感。
拍照構圖是拍好每一張好看照片的基礎,好的構圖能把人和景物的優點都突出出來,甚至掩蓋缺點,
可以說不管是人像還是風光,好的構圖都能很好的提高照片畫面的美感,一張照片的好壞,其實第一眼就要看構圖了。
1、中心構圖法
拍照構圖中有一種突出主體的手法,叫做中心構圖法,這種構圖方法能很好的很形象的突出要突出的對象,特別是特寫人物和某一物體的時候常常用這一手法,人和物體等突出對象在中間,其他背景左右平衡。
2、對稱構圖法
中國人都喜歡對稱美,所以有時一些場景可以試下對稱的構圖手法,按照畫面中景物的對稱點,加入前期拍出來的照片不夠對稱,也可以後期進行剪裁處理,完成對象,這種手法常用於公路、水中倒影,建築等。
3、垂直線構圖法
這種手法的畫面主要以垂直線條為主體,多用於有樹木、旗杆、垂直建築、柱子等地方,順子垂直線條構圖拍照,保留物體本身的特性。
4、框架構圖法
將畫面重點用置於某個框架中,比如透過車窗拍外面的人,透過門拍門裡門外的人,這種框架構圖法,
就是把人和景物置於一個範圍內款起來,大家的視線也會被引導到框架內的景象中,有種進入畫面的感受。要注意的就是突出明暗關係了!
5、水平線構圖法
這種水平線構圖法是最基礎了,也是日常最常用的基本構圖方法,一般是以景物的水平線為參考,用比較水平的線條去展現景物的寬闊、畫面的和諧的。比較適用於拍水面,平原、草原等地方。
6、九宮格構圖法
九宮格構圖法這種方法最近一段時間在朋友圈很流行,也被叫做井字構圖法。就連攝影師和從事設計等藝術工作的人都很喜歡用這種方法,
兩條豎線和兩條橫線把整個畫面分割成9份,獲得4個交叉的關鍵點,將要突出的重點放置在畫面的這4個交叉的某1個點上,當然也可以是多個點。
7、S形構圖法
旅行的途中,會有一些景物畫面上的是S型的,比如一些花間走道,一些小橋河流、一些S彎走道,景物呈S形曲線的構圖形式,
使人看上去富有活力和很有韻律感,S形不僅具有曲線的優點,當我們的視線隨著S形向縱深移動,還可以很有力的表現景物場景的空間感和深度感。
8、對角線構圖法
把想要拍的對象放在構圖畫面的對角線上,這就是對角線構圖法,這種拍照手法能有效將主體放在畫面的對角線上,能夠有效的吸引人的視線,達到主體突出的效果。
9、重複構圖法
當一個畫面是同一物體的時候,也就是說畫面是單調統一的東西,這就可以用重複構圖法,保持整個構圖畫面都是這一主體沒這樣就可以起到我們要突出的主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