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巴塞小星星達人:
點擊上方藍字「巴塞電影」→主頁右上角菜單欄→設置星標→★
昨晚的金馬獎可鬧出大事了。
因為在頒獎典禮進行到最佳紀錄片獎項時,得獎的女導演傅榆發表了十分激進的敏感言論,讓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充滿了政治意味。
青春很美好,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話畢,臺下的內地演藝人士們懵比的懵比,凝重的凝重。我只是來拿個獎,這是想要斷了我回家的路嗎。
李安一臉委屈,尷尬的小手慣性想要鼓掌,但瞬間停住。
作為本屆評審團的主席,鞏俐看到自己選出來的得獎者中出了一顆老鼠屎,臉一下子就黑了下來,隱忍不發。
還好之後上臺的上屆金馬影帝塗們力挽狂瀾——
「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臺灣金馬做頒獎嘉賓。這次見到很多熟悉面孔,接觸很多新面孔,認識很多新朋友,我感到兩岸一家親。」
臺媒緊接著開始大肆報導,臺獨言論讓李安微笑以對。
你看他這是笑嗎,他都快哭出來了,自己費心盡力搞的頒獎禮,就這樣砸了,尤其是鞏皇曾受金馬冷言冷語,結果今年又被坑了。
結果輪到最佳影片宣布時,本來要上臺頒獎的鞏俐,一直坐在座位上沒有起身,只讓李安一個人把獎項頒完。
很明顯,這是聽到了之前的不當言論後,我們有脾氣的鞏皇選擇以拒絕頒獎來作為回應。
經過這次事件後,鞏俐已經對頻頻給她挖坑跳的金馬獎失去尊重了,今後怕是打死都不會再願意來了。
今年李安請到了鞏俐擔任評委主席,本來是美事一樁。
但偏偏臺灣記者愛搞事情,鞏俐出席金馬評委團記者會時,就遭到刁難。
今年老謀子的《影》拿下12項提名,志在必得,作為第一代謀女郎,鞏俐這個靈魂合作者如果能為其頒獎,是再美好不過了。
可記者卻暗搓搓地說鞏俐會徇私——
「這次張藝謀導演入圍12項獎項,您也和張藝謀合作了很多次,那作為這屆的主席,在張藝謀導演入圍後,你們私下有沒有什麼討論或者交流。」
鞏俐直接霸氣回應,「有我鞏俐在這裡,公正就在這裡。」
「作為這屆金馬的評審團主席,在這方面我是六親不認的,是不會混淆一些私人的東西,保證這屆金馬獎是絕對公正和專業的。」
挨千刀的記者接著嘴賤——
「你剛才說你在,這屆金馬獎是絕對公正的,那是不是對四年前的那番言論有其他解釋呢。」
「以前您不是說過再也不來金馬獎現場了嗎?為何今天還來參加?」
鞏俐微微一笑,「說來話長,這個話題咱們以後有時間再慢慢聊吧。」
看一旁李安嫌棄的表情,仿佛在說,「這是我好不容易請來的,你個鵪鶉!」
記者為何會提出這個問題,還要追溯到2014年。
四年前,鞏俐炮轟金馬獎評獎不公的新聞,鬧得一時沸沸揚揚,甚至還有專門的百度詞條。
第5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廝殺最是亮眼。
鞏皇因《歸來》而重新歸來,趙薇憑藉《親愛的》,湯唯憑藉《黃金時代》分別入圍,臺灣本土演員桂綸鎂和陳湘琪也帶著作品《白日焰火》、《回光奏鳴曲》入圍。
當時鞏皇是大熱得獎主,傳聞,老友張艾嘉新上任金馬執行委員會主席,為了頒獎典禮能星光熠熠,提前透露,鞏俐會拿獎。
鞏俐代言的珠寶品牌,也是金馬獎的贊助商,提前為她訂下了慶功宴。
結果萬事俱備,鞏俐竟以一票之差,敗給了陳湘琪。
鞏俐鎩羽而歸,慶功宴取消,但鞏俐說她很喜歡臺灣,此行愉快。
可緊接著,臺媒爆出「鞏俐通過經紀人炮轟金馬」,這則簡訊顯示——
「一個不專業、不公正的電影節,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金馬獎!
這次來特別感謝金馬獎給我機會,讓我認識了一個不公正的電影節會讓所有藝術人員瞧不起不專業的態度。罵聲一片的現象也該讓金馬獎有所反思。我喜歡臺灣,將來也會多次來臺灣,但這是我第一次來金馬獎也是最後一次。」
一時掀起腥風血雨,臺媒又引到評委陳衝因個人恩怨,利用職權阻礙鞏俐拿獎。
江湖傳聞,當年鞏俐的《畫魂》本是陳衝的角色,陳衝拿下金馬影后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紅玫瑰」原本是鞏俐的。
當時在金馬獎頒獎後臺,評審馮德倫大方告訴記者自己投給了鞏俐,但陳衝拒絕透露。
人家不說,這種謠言就傳的越離譜,陳衝沒辦法,在微博澄清,自己三輪投票都投給了鞏俐。
也在採訪中回應。
熟悉鞏皇的影迷都知道,她性格豪爽,很少回應私人傳聞,經紀人不滿是有可能的。
張艾嘉事後採訪也說道——
「我跟鞏俐也算是熟的,她不會說這樣的話,我覺得我一定要證實,我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所以我認為,如果只是一個經紀人講的話,說不定是經紀人替藝人感到不公平而已。」
從當時頒獎禮的直播看,鞏俐和經紀人不生氣才怪了。
在紅毯採訪時,鞏俐笑言想拍《歸來》版喜劇,主持人楊千霈卻懟了一句,「先拿到女主角再說」。
Excuse me?Who are you ? 我鞏皇拿女主角的時候,你可能在吃茶葉蛋。
鞏皇一臉尷尬。
隨後為趕時間,這個主持人竟然直接搶走麥克風! Who are you啊!!
侯孝賢和鞏俐合頒最佳導演獎時,他竟然說希望鞏俐下次來,能站臺上領獎。
當時影后結果還未揭曉,侯孝賢並非當年的評委會成員,這不就是評委會提前洩漏了結果?
果真陳湘琪爆冷奪獎,可領獎時卻說「很高興把獎留在了臺灣」。
侯孝賢導演被陳湘琪尷尬的發言整懵了
無論業務能力如何,這樣小家子氣的胸襟都不可能助一個演員升至更高層次的表演。
金馬過後,臺灣媒體依舊不放過,逮著明星就問怎麼評價鞏俐炮轟金馬一事,非常之做作、酸氣。
一些臺灣明星也站出來維護金馬獎。導演蔡明亮說:「金馬獎非常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部分臺灣網友甚至痛批鞏俐「輸不起」。
蔡康永發文,諷刺鞏俐是過氣沒實力的凍肉。
Excuse me?Who are you!
蔡康永雖然近兩年在內地混得風生水起,但其眼界及其狹窄,黃渤出席金馬獎時,也被他諷刺這是我家不是你家,連劉德華他也敢冷嘲熱諷。
臺灣金馬獎的確有含金量,但當年它狹隘的包容度也影響了它的公正力。
演藝界人士冷嘲熱諷,如今鞏俐合作多年的經紀人都已去世,臺媒還抓著子虛烏不放。
連範冰冰偷吹風機這種離譜事都能大肆報導,足見其「井底之蛙」的可悲。
他們與鞏俐也許差的最多的還不是業務能力,而是胸懷。
鞏俐的態度則一直很謙和、得體。
張艾嘉曾表示願意為她頒發一尊特別榮譽獎,被鞏俐拒絕,我鞏皇差的是獎麼?
即使她說了那些話,也是有底氣的。
好友劉嘉玲就說,「不會啦,鞏俐什麼世面沒有見過,她贏得起輸得起,這種獎本來就要看天時地利人和,她得不得獎都是我心目中的影后。」
鞏皇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當其它女明星還為獎項掙扎奮鬥時,她早已是威尼斯、柏林、東京、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還是坎城電影節歷史上第一位的華人評委(包括導演、演員、製片、幕後電影人在內的所有華人)。
雖然遭受羞辱,但鞏俐接到李安邀請,立馬欣然應約,還讓正在拍攝的《花木蘭》劇組不要延誤她本來的檔期,她說,「金馬獎我是一定要去的」。
「電影是反應我們生活及夢想的一面鏡子,把一生奉獻給電影,為電影服務是我一生的責任和追求!感謝李安導演的邀請和信任,願為華人電影儘自己所能。」
為內地電影爭得公平的話語權,放眼於整個華人電影,這才是鞏俐的氣度不凡之所在。
而如今,金馬獎上的一些人三番兩次地挑事,浪費了鞏俐對這個電影盛會的信任,實在是不恥!
到頭來,你覺得損失的會是誰?
@Movie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