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洪金寶創立「寶禾」,開拍《鬼打鬼》,殭屍片成功破圈

2020-12-19 大話港片

對於香港電影來說,1980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這一年誕生了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影片,那就是由洪金寶自編自導自演的《鬼打鬼》,560多萬的票房躋身年度前四,創造了港產恐怖片的票房紀錄。

《鬼打鬼》的開創性不只是在票房方面,這部「大雜燴」恐怖片最重要的意義是衍生出了恐怖片的一種亞類型,那就是此後風靡數年、湧現過不少經典的殭屍片。

1、寶禾公司的「試水之作」

1980年對洪金寶來說算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他為嘉禾公司工作,身兼武術指導、演員、導演多重身份,如今在嘉禾公司的支持下,洪金寶得以成立寶禾影業公司,算是實現了多年來的一個夙願。

很多電影公司在成立之初,往往用投資較小的恐怖片、喜劇片「試試水」,賺了皆大歡喜,賠了也不至於太慘,《鬼打鬼》作為寶禾公司的第一部電影,正是洪金寶拍攝的「試水之作」。

在《鬼打鬼》出現之前,香港恐怖片遵循著傳統恐怖片的套路,往往是恐怖有餘而娛樂不足,很難吸引廣泛的觀眾群體,一直屬於小眾類型。

洪金寶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選擇劍走偏鋒,在《鬼打鬼》中創造性地把將恐怖片和功夫片、喜劇片等大眾歡迎的類型進行交融,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混搭,成功讓恐怖片「破圈」。

《鬼打鬼》不乏毛骨悚然的鏡頭,鏡子裡面目可憎的女鬼、爬滿蟲子的腐屍,既是對傳統恐怖片的套路傳承,又具有濃烈的邪典氣息。

同時洪金寶又以插科打諢的喜劇風格消解著恐怖,比如洪金寶經典的紅孩兒造型正是出於本片,膀大腰圓的洪金寶竟然能演出小孩子的嬌嗔可愛,不得不說演技了得。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好萊塢的不少恐怖片也是採用「喜劇+恐怖」的類型混搭,像《活跳屍》、《鬼玩人》等,這也證明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確實和好萊塢有著一脈相通之處。

《鬼打鬼》的成功為寶禾公司贏得了名譽,此後出品的《人嚇鬼》、《殭屍先生》、《東方禿鷹》、《夏日福星》等片,鮮明體現了寶禾將功夫片和殭屍片兩手抓的策略,在香港影壇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黃金配角陣容

作為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洪金寶在業界積攢了不少威望,因此這部《鬼打鬼》也拉來了不少明星。

飾演張大膽師傅徐真人的鐘發是「洪家班」的成員,和林正英還是同門師兄弟,從影多年基本只是以配角身份出演電影,尤其是那些反派角色,基本成了鍾發的角色標配。

2013年,已經退隱多年的鐘發在麥浚龍的《殭屍》中飾演「九叔」一角,無疑正是向殭屍片的傳奇人物林正英致敬。

《鬼打鬼》中也有林正英出演,但此時他還不是名震江湖的九叔,而是一個陰險毒辣的捕快。

片中的林正英完全是個惡人的形象,和譚老爺相互勾結企圖謀害張大膽,但看似冷酷的他其實是個外厲內荏的紙老虎,最後慘遭徐真人操控的官兵們群毆。

但在一眾黃金配角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演員是元彪,片中的那具腐屍正是由他扮演,完全就是「毀容式的表演」,足以和《殭屍先生》裡的元華相媲美了。

三、行雲流水的動作場面

除了片中的恐怖和喜劇元素,其實《鬼打鬼》最令人稱道的是那些精妙的動作場面。

有洪家班給影片的動作戲保駕護航,片中的交手場面都打得漂亮紮實,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的對決,讓人看得酣暢淋漓。

在馬家祠堂裡,洪金寶與殭屍的對決堪稱經典,一人一屍你來我往,「殭屍式」的動作招招凌厲又有幾分滑稽,為這場驚心動魄的打鬥平添幽默氣氛。

還有在酒館和官兵對戰的場面,洪金寶手拿一條板凳對抗官兵的刀劍,把笨拙的板凳耍的行雲流水,十分賞心悅目。

就像專業人士說的,《鬼打鬼》披著恐怖片的外衣,實際是功夫片的變種,在傳統功夫片式微的時代,這樣的創新結合無疑給香港電影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四、開創殭屍片的輝煌

作為殭屍片的先河,《鬼打鬼》為後來的殭屍片奠定了不少經典模式,比如怪力亂神的奇談和奇門遁甲之術,尤其是片中身穿清朝官服的殭屍,已然成為殭屍片的「標配」。

連洪金寶都不會想到,他的「試水之作」竟會讓殭屍片在此後的十年如此盛行,在看到《鬼打鬼》的票房佳績後,不少電影公司紛紛加入到殭屍片的創作中。

比如新藝城公司出品的「開心鬼」系列同樣主打喜劇元素,黃百鳴的開心鬼以善良可愛的形象一舉打破殭屍的「兇殘」印象,系列第一部獲得高達1700萬的票房後,這一系列又接連拍了四部,直到1991年宣告完結。

但最經典的還是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殭屍片,他從洪金寶手中接過殭屍片衣缽並發揚光大,甚至後來在殭屍片最艱難的時候,以一己之力支撐這一類型的餘暉,這個本領高強的捉鬼天師是殭屍片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雖然如今的洪金寶不再年輕,他所開拓的殭屍片也早已沒落,但他和他的那些經典作品畢竟不會褪色,無論何時都會喚起人們對港片的美好記憶。(撰文:皮皮蝦)

相關焦點

  • 1980年,洪金寶創立「寶禾」,開拍《鬼打鬼》,殭屍片成功破圈
    對於香港電影來說,1980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這一年誕生了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影片,那就是由洪金寶自編自導自演的《鬼打鬼》,560多萬的票房躋身年度前四,創造了港產恐怖片的票房紀錄。,這部「大雜燴」恐怖片最重要的意義是衍生出了恐怖片的一種亞類型,那就是此後風靡數年、湧現過不少經典的殭屍片。
  • 香港殭屍片鼻祖《鬼打鬼》你所不知道的幕後冷知識和第二結局
    鬼打鬼修復版海報提到香港殭屍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殭屍片的興起,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電影公司」,是往後五、六年間,嘉禾最重要的電影公司
  • 香港殭屍片鼻祖《鬼打鬼》你所不知道的幕後冷知識和第二結局
    鬼打鬼修復版海報提到香港殭屍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殭屍道長林正英,但是不得不提的是香港殭屍片的興起,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洪金寶。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電影公司」,是往後五、六年間,嘉禾最重要的電影公司,而「寶禾」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這部開靈幻功夫喜劇先河的《鬼打鬼》,《鬼打鬼》又啟發了後續如《人嚇人》、《人嚇鬼》和《殭屍先生》等大賣特賣的同類作品,使得靈幻功夫喜劇成為香港電影中頗為人津津樂道的類型。
  • 鬼打鬼 (1980)
    車夫張大膽(洪金寶 飾)自稱膽識過人,神鬼不怕,經常與別人打賭練膽。某天他提前收工,發現老婆(梁雪薇 飾)與別人私通,而對方竟是大膽的僱主譚老闆(黃蝦 飾)。  錢真人設下圈套,借打賭之名將張大膽誘至馬家祠堂,施法喚出殭屍追殺大膽。錢之師弟許真人(鍾發 飾)不滿師兄圖財害命、傷天害理惡舉。他暗中協助大膽,使之最終逃過此劫。
  • 1990年,林正英和洪金寶強強聯手,卻難改變殭屍片的衰落
    1980年代,在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影片《鬼打鬼》的驅動下,香港殭屍片異軍突起,在當年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影市場獲得了一席之地。此後《人嚇人》、《人嚇鬼》作為《鬼打鬼》的系列作品,同樣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直到1990年,由劉觀偉導演、洪金寶和林正英主演的《鬼咬鬼》,以1300萬的票房成績,為這一系列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1990年,林正英和洪金寶強強聯手,卻難改變殭屍片的衰落
    1980年代,在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影片《鬼打鬼》的驅動下,香港殭屍片異軍突起,在當年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影市場獲得了一席之地。1980年的《鬼打鬼》,作為洪金寶「寶禾」公司的試水之作,卻意外開啟了一個新的電影類型,也為洪金寶輝煌的80年代下好了第一步棋。
  • 香港殭屍片發展史:《殭屍》之後再無經典,錢小豪終究扛不起大旗
    1980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下創立寶禾,開拍創業作《鬼打鬼》,將喜劇、動作、殭屍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新類型影片——靈幻動作片。不過電影的魅力也就在此,有時候不知道哪一部電影會成為黑馬,《殭屍先生》在臺灣省上映的時候叫《暫時停止呼吸》,意外獲得成功,賣座率極高,位居1985年臺北地區十大賣座片之首。
  • 洪金寶的靈幻動作之路,掀起殭屍片浪潮,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
    於是在1980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了經典的「靈幻電影」《鬼打鬼》。 在這部《鬼打鬼》裡,洪金寶設計了一個「清朝殭屍」的龍套角色。而這個小角色的設計,卻為之後「殭屍片」的風靡,埋下了伏筆。
  • 詳解香港殭屍片盛衰史:「殭屍大時代」只剩記憶
    即便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禾公司製作的極具中國民俗趣味的「茅山殭屍片」接連創造票房傳奇,令得跟風搶拍之作橫行,成功引領「殭屍大時代」潮流之際,亦不能完全擺脫西洋「吸血鬼及殭屍片」的文化影響。—因此,要概括整個香港殭屍片的盛衰歷史,我們或可從「西風東漸、土洋結合」這八字中窺出些關乎「跨文化」的究竟來。
  • 洪金寶:思維敏銳,誤打誤撞,他是如何開闢殭屍靈幻電影先潮的?
    話說,洪金寶在香港電影行業一步一個臺階,從龍虎武師到演員,再到導演,逐步進入電影行業的全鏈條。當上導演的洪金寶苦於找不到合適的電影題材方向,絞盡腦子尋找適合自己風格的發展道路。1977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之下轉型導演,並成立了自己的「寶禾電影」。
  • 這部「粗糙」的電影,開啟了殭屍片的大時代,也讓洪金寶一戰成名
    嘉禾在李小龍去世後,急於尋找一個能夠接替他的人,洪金寶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嘉禾、洪金寶達成合作,籌建了「寶禾」電影公司。 就連祠堂中的殭屍還不會咬人,估計製片方都還沒有想到這一點,只會一半一眼的打鬥,很單調、也不恐怖。 可是,這部電影卻為後期細分出來的「殭屍片」,提供了不少事實依據為參考,算是「殭屍片」題材的開山之作了。
  • 洪金寶:創立4家電影公司全部倒閉,卻在電影史上有著不俗的成就
    背後多了一位大佬支持,洪金寶欣然答應,不久後「寶禾」正式成立。1980年,「嘉寶影業」正式停業、停產。 麥嘉也受到了「金公主」的招攬,與黃百鳴、徐克等人成立了新藝城,開始了80年代稱霸的輝煌時刻。 吸取了「嘉寶影業」的失利,洪金寶決定開創一個新題材的片子,給「寶禾」來一個開門紅。
  • 洪金寶與嘉禾的最後一次合作,翻拍了一部老片,助成龍再戰好萊塢
    70年代末,在嘉禾的支持之下,洪金寶從武術指導轉型導演,開始了自己的自導自演之路。隨著導演事業的穩步發展,洪金寶先後創立了「嘉寶」、「寶祥」、「寶禾」、「德寶」幾家製片公司,而80年代前中期的港片大銀幕中,洪金寶也成為了動作喜劇市場之上的票房龍頭。
  • 林正英主演的最後一部殭屍片,製作精良,卻未能在香港的院線上映
    上個世紀80年代,「殭屍片」開始在港片銀幕之上引領風潮,洪金寶、林正英、午馬等人,也因為「殭屍片」,在影壇之上備受矚目。1980年,洪金寶帶領「洪家班」,拍攝了靈幻動作喜劇《鬼打鬼》,並首度在片中設計了「清朝殭屍」的形象。
  • 洪金寶的靈幻片之路,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卻因徐克無奈止步
    一、《鬼打鬼》拉開的「靈幻動作」序幕1977年,洪金寶在「嘉禾」的支持之下轉型導演,並成立了自己的「寶禾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鬼打鬼》裡,洪金寶還對邵氏的《邪》進行了致敬,片尾在身上畫滿符咒的鏡頭,就是模仿了《邪》裡的電影場景。《鬼打鬼》在1980年上映後,獲得了票房、口碑齊飛的好成績。香港電影的「靈幻動作片時代」,也因為這部《鬼打鬼》正式拉開序幕。
  • 殭屍片不能只看林正英!沒看過這5部電影,你不算真正了解殭屍片
    有許多人都以為《殭屍先生》是香港殭屍電影的開拓者,其實不然。早在1974年邵氏便與英國合拍過一部《七金屍》,這部電影也被以為是香港殭屍片最早的雛形。後來經過洪金寶,劉觀偉,劉鎮偉,黃百鳴和葉偉信等人的加工和改善,使香港殭屍電影發生了多次的嬗變。
  • 洪金寶的創業之路,成立了4家電影公司,見證了港片的興衰交替
    《老虎田雞》、《搏命單刀奪命槍》之後,「嘉寶影業」本該一步步走向壯大,但這所電影公司卻在1980年突然宣布解散。1979年,嘉禾招攬洪金寶回巢,並許諾為洪金寶創立子公司「寶禾」。背後多一位「大老闆」的支持,顯然要比自己單打獨鬥輕鬆許多。於是,洪金寶選擇了回歸嘉禾的懷抱。
  • 鬼月裡,重溫林正英殭屍片系列
    而以林正英為核心的殭屍片,簡直是那個年歲裡凝聚著歡笑與恐懼,道義與人情,定義了我們對「殭屍」的認知的一種獨特類型。在此之前的1980年,由洪家班主導,寶禾電影(嘉禾子公司)製作的《鬼打鬼》,就曾開創性地融合了殭屍+功夫兩種元素,成為當年香港十大賣座電影之一。在《鬼打鬼》裡,殭屍元素其實只是正邪對戰的配角「工具殭屍」,並沒有被放到主打元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