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昆明市中華小學教育集團開展了「奮鬥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活動,在滇池星城校區親仁樓舉行了援卾醫護人員事跡報告會,特別邀請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馬楠做了「抗疫」主題講座。「飄飄長發雖剪,短髮更顯鏗鏘。」致敬身邊的英雄!
人物:馬楠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護士長
(以下為馬楠醫生的報告會講稿)
時刻準備
2020年,庚子鼠年,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中華大地肆虐,這註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們早已習慣了過年值班。由於我省1月21日就出現了首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在大家沉浸在與家人享受春節假期的時候,我們接到整個衛生系統取消2020春節假期的通知。做為省級醫院,面對越來越多的發熱患者,醫院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1月22日將發熱門診、傳染性疾病科整體搬遷至7號住院樓,迅速建立了留觀隔離病房。
隨著疫情的快速發展,也許就因為身披白衣,頭頂燕帽的這份責任感,整個醫院,無論是什麼科室,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都紛紛開始把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交到了院長辦公室。醫務處、護理部......我院第一批抽調了11名醫學影像、重症醫學、呼吸與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支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省級定點救治醫院雲南省傳染病院,承擔起守衛雲南的任務,以保障疑似和確診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在這11個人裡有3名是我們科室的同事,1名醫生,2名護士。由於是緊急通知,頭天通知第二天就走,我們都還沒有來得及準備送行的安排。大年初二早上七點半,那天天氣很冷,院領導叮囑了幾句,他們就忙著出發了。
隨著新聞媒體的報導,疫情的加重,武漢醫療資源緊缺、醫務人員的缺乏,尤其是對護理人員的缺口的填補,一批批護理人員已經踏上奔赴武漢支援一線的徵程。這裡面有很多是我的同學、曾經認識的朋友,這也更加堅定了我要到一線的決心,同時對於有著十三年重症護理經驗的我來說,也更清楚的思考了我能為這次的抗疫工作做些什麼。隨即,儘管我們醫院還沒有明確是否外派,但我已經將行李收拾妥當,第二次寫下請戰書,隨時準備出徵。
2月7日國家衛健委確立了以一省包一市的方案,全力支持湖北抗疫新冠肺炎,加強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2月10日,我院接到馳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任務後從全院十餘個科室4000多報名的醫護人員中抽組了以重症、呼吸、感染為主的醫護人員共計31名組成醫療隊。很榮幸的,我被選上了。
「
身披白衣,頭頂燕帽的這份責任感,讓我們都紛紛開始把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交到了院長辦公室。
」
輕裝上陣
一系列動員會、感控培訓、物資準備等等事宜佔滿了白天的時間,但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我失眠了。儘管之前有了很多心理建設,有同事從一線分享的經驗,但真的放到自己身上,這一去,充滿了未知和疑問,我能勝任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護理任務嗎?遇到呼吸道開放傳染性極高插管的病人我該怎麼辦?帶著這麼多年輕的護士兄弟姐妹,我能照顧好自己,照顧好他們,把大家一個不少的帶回來嗎?
當然,失眠的不只我一個,枕邊的愛人田老師也一晚上輾轉反側。我知道,他是擔心我的。看了很多的一線報導,深知感控的重要,他給了我把頭髮剃掉的建議。他說:「一個女人成年後剃頭髮的機會不多,除了穿脫隔離服時方便,更是為了你的安全!」女兒多多也鼓勵我說:「媽媽頭髮剃了還會長出來的」經過一整夜的掙扎,我採納田老師的建議,在請示了醫院護理部領導之後,帶著我們的兄弟姐妹妹們剃了頭,輕裝上陣。
「
我帶著我們的兄弟姐妹妹們剃了頭,輕裝上陣。
」
砥礪前行
走的那天,整個醫院都來為我們送行,領導同事家人的叮囑,讓我們大家的心裡都很沉重。兩個多小時的飛機很快,一轉眼就到了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機場裡空蕩蕩,只有工作人員和醫療隊逆行的身影。我們沒有任何耽擱,下了飛機整隊後就直接乘坐大巴趕往鹹寧。路上沒有車,沒有人,沿路設滿了路障,天空陰沉沉的下了點兒雨,接近兩個多小時的大巴車程沒有一個人說一句話,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沉重的,這樣的逆行真的可以用悲壯來形容。我當時坐在車最後一排,看著車窗發呆,反覆去記憶穿脫隔離衣的流程,但越是想記清越是覺得模糊。
到了鹹寧,按照工作手冊的安排,我們很快入住已經安排好的鹹寧楚天瑤池溫泉酒店,放下隨身行李,吃了第一餐盒飯(說明一下,由於感控需求,我們所有在鹹寧期間用餐都是把盒飯拿回自己房間吃的)。2月的鹹寧又陰又冷,盒飯很快就涼了,加上心理因素,我們的隊員都出現了腹瀉的情況,加上晚上要搬運從雲南寄去的物資,在酒店爭分奪秒練習穿脫隔離衣的不適應,好幾個人都感覺身體不舒服。為了不給大家拖後腿,每個人都沒吭聲,悄悄地吃著帶的藥,多喝水,自己扛。
我們對口支援的是鹹寧市中心醫院,集中收治整個鹹寧地區的危重症患者,在鹹寧中心醫院3號樓的4樓原來心內科監護室的病區臨時組建了感染四病區,以保證整個鹹寧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收治救治得以順利進行。臨時組建的科室,我們護理分成7個組,每組12-14個人,共有96個人,包括來自雲南的54名和鹹寧中心醫院42名護士組成。我們團隊中一些護士很年輕,在面對重症患者時還是非常的緊張。作為組長,我除了安排好工作之外,還要密切觀察組員的心理狀況,幫大家穩定情緒,以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保證工作效率,防範感染的發生。
雖然排班是按照大家熟知的每4小時輪換,但由於各種交接班的因素,我們每次進入病房的時間都基本在5到6個小時。一來就承擔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時間的穿著防護服讓我們的很多同事難以適應,如果戴過n95口罩的老師就清楚,帶著n95是相當憋悶的,再加上防護服,隔離衣,這些裝備雖然能很好的保護我們,但是舒適度確實是欠佳,忙的時候滿身大汗,衣服浸溼,但等閒下來的時候溼透的衣服就冷冰冰的貼在身上,極為難受,頭上的裝備護目鏡,面屏,看著很安全,但由於戴好之後在感染病區不能移位更不能脫落,四根皮筋就好像緊箍咒一樣。剛開始不適應或者位置調整的不好,還會明顯的感覺到頭上的動脈搏動,整個工作的時間除了頭疼還是頭疼,就像要炸了一樣。
我們有個同事由於開始沒有剃光頭,橡筋的壓力壓在她的髮髻上直接把頭皮都壓紫了。為了避免頭皮的壓傷,她在鹹寧才趕緊把頭髮剃光。而另一個同事由於工作強度大,在收治一個重症患者之後,憋悶氣喘,導致嘔吐,n95口罩被嘔吐物堵塞,造成缺氧嚴重,重重摔倒在半汙染區,造成枕骨骨裂。我們非常擔心,但當時當我衝到她身邊扶她起來,拉著她的手,等她能夠發聲的時候,她卻只是一味地向我們大家道歉,生怕給大家拖了後腿。在醫院住院觀察期間所說的最多的確是:「對不起,給大家添麻煩了,給咱們隊伍拖後腿了!」其他的同事儘管有著各種不適,但都努力地堅持著。
在經過了一周逐步適應之後,工作也開始步入正軌,每天上班要先乘大巴15分鐘,提前1小時到醫院穿隔離衣服,直到下班洗澡回到酒店也是每天將近8小時左右。工作職責根據我們上班時段的不同,要完成的工作也不相同。我是ICU護士出身,與我們其他監護病房出來的同事一起,包攬了病區病情最重患者的護理工作。病情觀察,中心靜脈給藥、輸液、輸血、採血、抽動脈血氣、床上康復指導、被動運動、床上擦浴、大小便護理、病區的清潔衛生消毒工作......一向是大家公認的最危險、感染風險最大的吸痰,採咽拭子標本,氣管插管、纖支鏡檢查、血液透析等這些工作,所有人都認真地完成著,沒有一個人抱怨。這些在我們平時做來就並不輕鬆的工作,穿著防護服更是艱難。為了防止過大的動作造成局部皮膚的暴露,我們的頭是不能隨意大幅度轉動的,所以每天下班結束後,除了整個臉部頭部的壓痛之外,整個頸椎處於強直狀態,非常的疼。有的時候由於手上皮膚有破損需要帶3層手套,當脫下手套的時候,基本兩隻手被汗水浸漬且被勒的發麻,臉上N95的壓痕也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確實辛苦,但我們這一切的努力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他們把我們當成親人一般,信任我們,依賴我們,給我們了極大的肯定。在鹹寧工作的短短40多天裡,我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看著病人一個個康復出院,我們真的是由衷的開心。鹹寧市中心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4人,治癒率超過了98%,其中重症患者25人次,實施轉運患者5人次,實施大小搶救20餘次,完成床旁X胸片、B超檢查、中心靜脈置管、鼻空腸管置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纖維支氣管鏡、三腔二囊管、血液透析治療累計30餘次。截至3月30日最後兩名危重症患者轉回當地醫院繼續救治,同時我們所有醫務人員零感染,為我們此次任務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
確實辛苦,但我們這一切的努力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他們把我們當成親人一般,信任我們,依賴我們,給我們了極大的肯定。
」
此次逆行參加抗疫任務,我收穫良多。
第一,.感恩。
首先是感恩我的家人。能夠毅然拋開一切,備戰出徵,這一切都要離不開我愛人田老師、我女兒田羽荀、我們雙方的父母家人朋友。要是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這次任務,謝謝你們!
其次是感恩醫院。我們當時開抗疫總結大會的時候,對於我們領隊許勇剛主任的一句話我非常的贊同:「能夠參加這次抗疫,並不是說我們這群人有多優秀,換做任何一個人參加都能交出這份優異的答卷!」 所以要感恩醫院給了我們這次機會,能給我們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一次寶貴的機會。
最重要的,更要感恩國家。此次戰疫,每一個人都為自己身而為中國人而深感驕傲與自傲。我們在一線,後方的物資保障、生活保障與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隨著現在全球疫情的擴散,我們也深深體會到咱們國家對此次疫情的全面部署。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在為這場戰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在昨天,我還在收到來自社會企業的捐贈物資,真的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感動!
第二,思考。
有了此次經歷,讓我學會了更多的思考。無論是對此次疫情,對事業,生活,婚姻關係,對自己、對他人,對人生處事等等,我都不再片面的只從單方面出發,而是會做到設身處地、多視角、多方面去考慮。同時我也對此次疫情工作做了很多總結,整理了很多感控資料及工作筆記。
第三,榜樣的力量。
終南山院士在SARS戰役中是中流砥柱,17年後,84歲高齡的他又奮戰在抗疫第一線。他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鼓勵著我們勇敢的踏上了逆行的道路。而我們,在這次任務中也無形地成為了後輩們的榜樣。我想,這就是對傳承最好的詮釋。
第四,簡單。
無論是在鹹寧還是回到昆明隔離期間,我們的生活都只有生活必需品和兩到三套換洗衣物,我嘗到了簡單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充實。以往的生活當中,我們充斥在大量的物質和信息的世界裡,但往往內心是空虛的。而當周遭一切變得簡單簡潔了的時候,才讓我體會到思考所帶來的樂趣以及書籍文字給我帶來的幸福感。
第五,健康。
任何時候,健康都是無比重要的,是什麼都無法換來的,我們總是寬慰自己等吃飽了才有力氣去減肥,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深的夜,千萬不要等到疾病纏身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健康的可貴。我們要把健康當做自己的一份事業來重視,任何時候,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追求其他更多事物的資本。
當我們完成任務返程之時,受到了來自鹹寧人民給我們的最高禮遇,從酒店到機場高速的路上,整個鹹寧人民都自發的圍在道路兩旁為我們送行,這一路也許是我們每一個人哭得最長的路了……
老師和同學們的觀後感
點擊播放 GIF 0.3M
中華老師們的心聲
2020 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疫情發展之迅牽動每一個國人的心。「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感謝您,溫暖守護,挺身而出;感謝您,恪守職責,逆向而行!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
同學們的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2020昆明市中華小學「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援鄂醫護人員事跡報告會,聽了馬楠阿姨給我們講昆華醫院的醫護人員們在鹹寧的抗疫事跡,我幾乎是流著眼淚看完的。當畫面中出現女醫護人員們剃掉長發時,我看到了她們戰疫的決心;當畫面中出現武漢空蕩蕩的機場大廳和空蕩蕩的街道時,我的心也緊緊地揪了起來,我仿佛看到了他們即將面對的巨大危險;當畫面中出現他們因為長時間戴著口罩而被勒出深深血痕的臉時,我看到了他們戰疫的艱辛;當他們扶著病人行走、為病人治療時,我看到了他們有力的臂膀;當看到鹹寧人民為我們的醫護人員送別時,我淚如雨下,我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之前似乎沒有想過,疫情為什麼能迅速控制,不就是無數「逆行英雄」的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嗎?我知道,這些「逆行者」們是平凡的人,更是偉大的英雄!
———五(2)班謝妮娜
疫情所帶來的的寒冬永遠掩蓋不住人情的溫暖。看到醫務工作者和各行各業的英雄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守護千萬家的幸福,我被深深觸動!今後我會倍加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4)班王雅楠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中華小學先進人物進校園》的視頻,我們學校一位同學的媽媽參加了2020年援鄂醫療隊,當視頻中出現一位寸頭短髮的阿姨時,發自心底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2020年,一場疫情在全國傳播,她們不顧自身安危,主動請戰逆流而上。而在這群「最可愛的人」中,女性又佔據「半壁江山」。她們在疫情的面前變成了力量和溫暖的源泉,變成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護佑著生命。身處抗疫一線,她們每天要面對不同的重症患者,也要經歷各種悲歡離合,醫護人員都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後都有著一個家庭的期盼,她們的肩上也擔負著這些家庭的重託,為此,每個人都不敢馬虎,都是一頭扎進護理工作中,一絲不苟。
在這段日子裡,在這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護人員攜手抗疫,苦過累過笑過也哭過,一切都充滿人生的意義……厚重的防護服讓她們行動受礙,汗流浹背,但那認真、勇敢的眼神,讓我覺得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感謝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的醫務人員,你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學習的目標。向2020年最美麗的逆行者致敬!
—— 五(5)班 袁譽珊
今天我看了馬楠醫生支援湖北鹹寧的事跡後,內心無比感動,被醫護人員這種精神震撼了。原來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新型冠狀病毒面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面前,有許多醫護人員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當他們穿上那身厚重的,憋悶的防護服,肩上承擔著不可言說的責任,我看到他們眼裡流露出堅定的眼神,他們就是抗疫路上的英雄,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仰的人。看到他們從湖北凱旋歸來,我激動不已。因為有他們,這個春天顯得特別的溫暖。我在心裡默默地說,你們辛苦了,謝謝!
———五8班 毛浩丞
在戰鬥前方的馬楠醫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令人感受到強烈的震撼。醫生們義無反顧地放下了自己的安危,奔赴前線,為抗疫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些醫生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是我們的榜樣,也是黑暗中的一縷光線,更是我們在抗擊疫情中深深感受到的一份感動。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六一班,戴芊晴
稿件來源:昆明市中華小學教育集團
編輯:楊佳
審核: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