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剛破了不到一年,青島十五歲女孩又重蹈覆轍。
它發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近得似乎就在身邊,心痛和震驚也越發真實強烈。
是孩子冷血惡毒漠視親情,還是母親強勢施壓教育無方?
顯然,這樣極端案例的發生,背後應該不會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02
這件事從教育、心理、親子關係等方面,都有值得思考探討的價值。不過,我們也可以來看看有關青島中考的幾個數字。
拿2018年為例,青島普通高中的錄取率是56%左右,在山東省排名倒數第一。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多年,2019年,勉強增加到60%以上。
同是2018年,北京的普通高中錄取率是85.7%左右。
而眾所周知,到了高考,山東省是僅次於河南的高考大省,2018年的錄取率排在全國倒數第二。
03
上面幾個數字的背後,是這樣一個血淋淋的真相:青島這些十四五歲的初中畢業生,將有接近一半的孩子,無法接受普通高中的教育。
如果孩子懵懂貪玩還沒理解其中的重要性,抑或天生晚熟花期未至,或者父母忙碌自顧不暇,中考的結果將會非常殘酷。
也不是說不上普通高中就沒有出路,但想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多接受教育,原本也無可厚非。可是面對上面的數字,有些人註定將在半路即被淘汰。
04
成績好的學生,想要去青島二中、五十八中(這兩所高中一個班的五十左右個學生中,有時會有十幾人是畢業於弒母女孩的初中母校)這樣的名校,競爭更是非常激烈。這兩所高中歷年的錄取分數線幾乎都是700分以上(滿分750分),想要憑裸分錄取,中考試卷的正確率差不多要達到94%以上,說變態也不為過。
十幾歲的孩子們,正是「野蠻」生長的年齡,在人生閱歷上正需要去經歷、試錯,然後有師長助力指導修正,才能茁壯成長。可是,家長們望著錄取率那冰冷的數字,怎麼敢讓自己的孩子有太多閃失?
沒有億萬家財為孩子的未來「保駕護航」,平凡的家長,誰敢對孩子的教育說順其自然?除非放棄。
05
青島的家長大多對教育非常用心,一個比一個「拼」,他們對孩子傾盡全力,傾其所有。
青島的孩子每年考上國內外名校的也很多,遭遇滑鐵盧的也不少,學業壓力讓媽媽焦慮、孩子抑鬱到需要心理醫生的,也是屢見不鮮。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如果家庭再是單親,其中的血雨腥風不敢想像。
弒母事件當然是極端個案,就像不能單純把它歸罪於母親的教育或是女兒的冷漠一樣,也並不能把責任歸咎於教育環境。
但是,「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我們但凡可能看到一片冰冷,且伸伸手試試去融化吧。
06
悲劇已經發生,誰都無力回天。惟願此事可以讓為人父母、為人子女者,從此都能於心中警鐘長鳴。在學業、生活競爭激烈,壓力大到令人無法喘息的時候,可以暫時停一下,努力嘗試溝通,彼此尊重,相互包容。
願孩子們都學會敬畏生命,願人間再無人倫慘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