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初,嫁到臺灣曾是許多妹紙們夢寐以求的生活,也是村鄰四舍引以為榮的事,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那些遠嫁臺灣的她們過得好麼?是否真如新聞報導裡說的幸福美滿?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阿義(化名),是一個來自廣西陽朔的妹子,十多年前遠嫁臺灣,如今是單親媽媽,在臺中市大裡區益民路二段177號開一家阿義羊肉爐店(臺灣一種像羊肉火鍋一樣的東西)。
儘管離異又帶著孩子,但好在廣西妹紙勤勞奮進開了店,也算有了一家人生存立足的資本。然而好景不長,羊肉爐店開張不久就遭到人舉報,舉報的理由竟是鄰居聞到了羊騷味。
據阿義透露,開業2個月幾乎天天遭人檢舉,環保局,衛生局,國稅局,警察局,消防局,天天來小店光顧,環保局更熱情每天在晚餐6、7點來站崗。
阿義說,現在這些人天天來店裡檢查,顧客看了還以為店裡食品衛生有問題根本不來觀顧,根本就沒法做生意。
生意做不下去就徹底斷了母子倆的生計,無助彷徨的阿義如今每天以淚洗面,好在事件曝光後,已受到臺灣本地媒體關注。
從店裡曝光的菜單來看,價格在10臺幣到100臺幣不等,換算成人民幣也不到30元。
阿義事跡被曝光後,許多網友憤憤不平,認為阿義受到了本地人的排擠和打壓,並表示陸配(大陸配偶)被歧視排擠現象在當地並非個案。
網友評論:
@騎著上-帝乞討:我在臉書看到有幾個群組裡都是嫁去臺灣的大陸人,她們的生活真的是慘不忍睹,簡直被欺負到都不把你當人來看待,我看的非常之氣憤。
@會跑的Su:沒被逼著自殺都不錯了....真的有人自殺了,國內沒爆過,爆了怕是民意激憤。
@永遠的惠女神:還要嫁呆呆灣人的女孩注意了,這就是嫁給呆灣人的結果,好自為之!
@椒江葉Sir:當年拋棄故土奔赴心裡嚮往的花花世界,經歷不少坎坷也是滄桑,如今世事變遷,她的教訓可以給許多人警醒。
@深入貫徹落實:唉,十幾年前奔向熱土,誰想到是這樣光景,不行就回來。
「嫁過來後有些後悔」,橙子對我說,「除了當富太的,大陸女孩九成後悔嫁過去的。」這個26歲的女孩,一張娃娃臉,帶著些俏皮。除了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 陸配。
為什麼要後悔呢?橙子說,一是嫁到臺灣後發現生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出現很大的心理落差;二是嫁到臺灣受歧視嚴重;三是離婚後,大陸媳婦往往得不到孩子和財產,一無所有。
濃眉大眼的餘蓉蓉看起來與一般臺灣女性無異,一開口,爽朗的大陸北方口音立即透露了她的來處。嫁來臺灣雖已6年多,餘蓉蓉卻說自己仍與這片土地格格不入。
不到20歲,餘蓉蓉就因工作實習在西安認識目前的另一半盧寶華,2011年,在愛情的牽引下,這位大陸北方姑娘跨過臺灣海峽,落腳臺北市。
初到臺灣,餘蓉蓉雖不了解原因,卻能感受到這裡的人對她的不友善,她說,在臺灣沒有親人、朋友,而且不管在臺灣待多久,她都能察覺到無所不在的歧視。
浙江姑娘嫁到臺灣,幾年後回到大陸看到妹妹不帶現金拿著手機就能買東西,連她的媽媽都會拿著手機買東西,自己卻不知道是怎麼玩的...
覺得在臺灣呆久了,變得好土,回大陸後跟不上,什麼都不會用,什麼都沒見過,大陸太先進了....
zqrcgs:特別後悔!他大我二十歲。每次吵架三次有兩次都動手打我!
看完記得提醒身邊的朋友!其實並不是說所有嫁到臺灣的女孩都不幸福,也不是所有的臺灣人都歧視或打壓陸配,只是希望所有女孩子決定終生大事的時候能更加審慎,同意請點zan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5毛!
到底部給小編豎大拇指吧!麼麼噠!
編輯:張學友
▍內容來源:網絡,桂林人不知道的桂林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綜合編輯:柳州頭條(轉載需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