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
哥倫比亞中央銀行地庫裡存放的240億現鈔比索(約合3300萬美元)被人洗劫一空。
此案一時間轟動全球,引發各方媒體的熱議,政府機構立馬派專組展開地毯式搜索調查。
哥倫比亞中央銀行,圖源:dineroenimagen
但離奇的是,這次「搶劫」沒有觸發任何的警報。
沒有人開槍也沒有人受傷,甚至連監控錄像都沒拍到這夥劫匪是如何逃脫警衛防線,進入銀行內部的。
劫匪從天而降,鈔票不翼而飛,這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大金額鈔票搶劫案。
哥倫比亞當地報紙刊登的通緝令,圖源:dineroenimagen
26年後,這個充滿魔幻色彩的搶劫案被網飛拍成了劇集,一播出立即登頂多地的播放榜單前十。
看過的網友都在感嘆,《紙鈔屋》就是在向這幫劫匪們致敬。
話不多說,表妹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部史上最大金額鈔票搶劫案!
《世紀大劫案》The Great Heist2020.8.13
時間撥回到1994年的秋天。
男主查尤是一家珠寶店的老闆,這日他照常打點著店內的生意,跟賣家溝通新到一批鑽石的價格。
突然,一夥搶匪持槍械闖入店中,將櫥窗中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
查尤上前勸說,反而被搶匪按倒在地上。
鏡頭一轉,剛剛還對劫匪唯唯諾諾的查尤像是換了個人,語氣兇狠教訓著身邊坐著的小胖。
小胖就是剛才按倒查尤的劫匪,他將搶劫而來的金飾還給了查尤,還喊查尤為「乾爹」。原來這次搶劫是查尤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查尤深陷經濟危機,背了一屁股的債不說,現在的他連女兒的學費都繳納不起了。
債主逼迫他,如果不能按時還清債務,將要收走查尤的珠寶店和家中別墅。
走投無路的查尤只好監守自盜,用這樣的方式來暫時籌得資金緩解壓力。
但這始終不是一個長遠之計,查尤需要再闢新路來解決當下危及的債務問題。
天無絕人之路,查尤接到了一個「工作」,規模高達80億的一個項目:
洗劫位於巴耶杜帕爾的共和國銀行。
急需用錢的查尤心動不已,四處奔波後,查尤找齊了一幫「烏合之眾」加入到他這個驚天大計劃當中。
上方:運籌帷幄負責策劃的「律師」、蹲過監獄膽大包天的「艾斯蒂文」、提供啟動資金的「K女士」下方:擅長開鎖的「飛龍」和「哥利亞」、查尤的乾兒子「薩迪諾」
這幫人雖然是「烏合之眾」,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律師」是查尤的老拍檔,他擅長規劃搶劫路線,在實施計劃前會研究透警方的安保部署。
也會打配合戰,對於周遭風吹草動都有著敏銳的感知,可及時通風報信。
「飛龍「和」哥利亞「是開鎖擔當,用查尤的話來說,這世上就沒有「飛龍」打不開的鎖。
兩人在正式搶劫前連夜趕製最強的噴火器,試圖用高溫衝擊來融化金庫的大門。
與此同時,查尤還打通了當地警局的督察以及銀行內部的安保人員,方便團隊更好的作案。
計劃看似如此的完美,查尤在當日清晨帶著他這幫夥計驅車趕往了銀行。
卻沒想到第一個危機來得如此之快。
查尤一伙人偽裝成修空調的技術工,他告訴保安自己奉命來給裝新空調。
儘管買通了保安,但另一名值班保安的出現打亂了計劃。
他覺得查尤一伙人來路不明,拒絕給他們開放銀行後門。
查尤一伙人焦急不已,眼看著巡邏的警衛都要靠近他們的貨運車了,但是他們仍然無法及時進入到銀行中。
好在這時候被買通的保安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另一名保安,查尤一伙人才能順利進入到銀行內部。
鬥保安,拼速度,戰警報,這幾個人的搶劫之路可不是那麼的順利。
他們憨憨的模樣也讓人忍俊不禁,不禁懷疑,這幫傢伙真的能夠搶劫全國最大、安保最嚴的銀行嗎?
打暈保安
和警報爭分奪秒
正當他們以為計劃能夠順利進行時,老天爺仿佛是在和查尤他們作對,又給他們設下了一個難關。
他們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卻被無情的拒絕在了勝利的大門之外。
沒錯,這道難關就是保險庫的大門。
查尤一幫人想方設法,都無法攻下這道大門。
切割、電鑽、火槍,能用的方法他們都用上了,卻只能對著大門長嘆一口氣。
切割
電鑽
火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心中滿是怨氣和怒火,都沒想到一次搶劫竟然如此的複雜困難。
矛盾和火花在此刻也悄悄升起,這幫人心中都打起了小算盤,秘而不宣。
究竟查尤他們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他們又是如何攻下這個大門的?
在這裡表妹不多做劇透,待大家觀看劇集後方知曉這樁驚天劫案的結局究竟是怎樣的。
本劇集開播前主打的噱頭是「真實事件改編」,但事實上劇集中有部分內容是虛構的,是根據當時庭上證據來重新撰寫的劇本。
基於真實事件,卻也做了一些藝術處理,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歷史往事變得活靈活現。
也讓那些平面的劫匪形象變得生動起來,通過人物之間的互動感受到這樁驚天大劫案的曲折離奇。
在這裡表妹也為大家總結了真實歷史和劇集中的一些不同點,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這段往事。
1994年的報紙刊登這起搶劫案,涉案金額高達2400萬美元
劇集中,搶劫案的主腦是查尤,一個經營珠寶店卻有著不少前科犯罪的江湖小盜。
他的好友「律師」是團隊的軍師兼二把手,負責策略的安排。
而94年這起驚天劫案的幕後操縱者是當地黑幫大佬的助手蘇亞雷斯·林孔。
劇集中查尤帶領團隊進入到銀行,「律師」則是被安排在附近的酒店監控周遭情況。
事實卻是相反的:頭領林孔從銀行對面的一家旅館房間協調了整個行動,帶領團隊進入到銀行的是另外一名成員。
上圖:劇集中「律師」安排搶劫路線下圖:歷史上搶劫頭目林孔指揮團隊作案的酒店
劇集中,「K女士」是負責為團隊提供啟動資金購入裝備的金主。
她黑白通吃,門路頗多,也有不少的人脈。
她不苟言笑,卻也心慈手軟,看不得查尤的苦苦哀求和他的走投無路。
但實際上,為這場世紀劫案提供資金的是 Elkin Susa,又名「 Camilo」,提供了1.2億比索和焊接設備來幫助劫匪們進入保險庫。
而他在團隊中的擔當不只是金主,他也是開鎖的技術支持,相當於劇集中「飛龍」的性質。
簡單來說,「K女士」+「飛龍」= Elkin Susa。
劫匪們使用的工具
雖然劇情上和歷史記錄有所偏差,但劇集整體呈現的效果是較好的,媒體給出的評價也頗高。
《衛報》評價這是一部充滿娛樂性的劇集,劇情的跌宕起伏像是肥皂劇卻又勝過庸俗的肥皂劇。
作家Zabala在接受《 Vogue》採訪時說:「世界各地都有搶劫案的發生,同時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夢想著做有錢人。人們喜歡真實的事物,所以不會拒絕這部劇。」
豆瓣網友們也給出高分評價,盛讚這部劇的娛樂性。
當然,除了劇情上的豐富,表妹更想聊聊的是人物的塑造。
把原本平面刻板的劫匪形象用戲劇性的表達創作成有血有肉的角色,讓觀眾們感受到他們的身不由己,從他們的喜怒哀樂中感受到小人物生活的不易。
「律師」是表妹在全劇中最欣賞的一個角色。
他和查尤相識多年,曾並肩作戰多次,是上刀山下火海的好哥們。
但兩年前的一次行動改變了他們:
由於查尤的猶豫不決,團隊未能及時撤退,引來了安保。
「律師」不幸中彈,腎臟受損,副作用也引發了其他器官的病變,身體大不如前。
「律師」記恨著查尤,卻又不忍心責怪於他。
在醫院修養了兩年的「律師」沒有和查尤聯絡過,卻時常想起兩人從前的光輝歲月。
當查尤提出希望他能夠加入到這次行動中時,「律師」嘴上說著不要,但還是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查尤撰寫好計劃書,幫助老夥計獲得了前期籌備資金。
男主查尤同樣也是個重情義的人。
查尤告訴同夥們:「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每個人在這個家庭中都有著自己的作用,發揮著自己的特長,只有齊心協力,計劃才能成功。
查尤也告訴同夥們,自己雖然是盜,但是盜亦有道,不做土匪。
他說自己的槍枝不會放子彈,槍只是為了恐嚇,而不是傷害他人。
「遵守神聖準則,不使用暴力;不用子彈,不造成傷亡。」
當然,查尤對「律師」也滿懷愧疚之情。
「律師」因為自己而受傷這件事成了他心中過不去的一個坎。
他希望這次搶劫計劃成功,這樣「律師」就有足夠的醫療費去治病。
當團隊成功打開金庫大門時候,其他人都在歡呼雀躍,查尤卻拿起了對講機,告訴「律師」:「現在你想買幾個腎都行。」
荒誕的浪漫主義,在這幫人身上盡展無遺。
另一個看點就是劇集中滿滿的諷刺感,藉由角色來暗諷當時哥倫比亞的社會體系。 就拿「督察」這個角色來說。
他早八晚五在高犯罪率的地區工作,冒著最高的風險,做著最累的工作,但他一年的工資僅有20萬比索。
查尤許諾,若是督察能幫助他們完成任務,督察可以收到3億比索的獎金。
相當於他要在警局奮鬥126年才能賺到等值金額。
同理,銀行的保安之所以接受查尤的條件,也是看中了計劃成功後那一筆不菲的獎金。
銀行給他提供的工資根本無法養活一家老小,但是一次開後門就能夠收穫巨額款項,保安當然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
更不用提在這次計劃中為查尤團隊提供各種便利的公職人員們,或是調查期間故意放水的有關人員。
這些形象並不是虛構,而是90年代哥倫比亞社會的縮影:
到處都是貪汙腐敗,到處都在用錢解決問題。
曾任銀行經理的Zabala,當局在調查搶劫案時被推出來當替死鬼,入獄33個月
從前人們印象中的劫匪多是兇神惡煞、冷麵無情。
他們或是手持槍械、打砸搶燒,或是極端邪惡、病態折磨著人質們,給社會秩序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新警察故事》中,吳彥祖飾演變態劫匪Joe;《盜火線》中,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復仇劫匪尼爾;《公眾之敵》中,約翰尼·德普飾演的黑幫大佬劫匪約翰···
這些深入人心的劫匪形象無一不是高智商的代表,讓警方叫苦不迭。
電影《新警察故事》
但在《世紀大劫案》中,劫匪形象確實如此的與眾不同。
一幫烏合之眾,沒有高科技裝備,沒有精良的武器支持,也沒有完美無缺的計劃安排。
這群憨頭憨腦的蠢賊們,卻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
正如查尤所說,我們帶走的是錢,不帶走愛。
因為愛是要充滿人間的。
看劇的時候會被他們的嬉笑怒罵所感染,也會為他們曲折的生活而感到惋惜。
這是製作精良的劇集:風趣幽默的臺詞、性格飽滿豐富的人物、出其不意的劇情,給這個劇荒的初秋注入了一股熱浪。
儘管這場劫案不費一槍一彈,但是劫案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這樁驚天劫案在當時沉重打擊了哥倫比亞的經濟。
百億不明現鈔流入市場,有關部門一方面需要管控,另一方面還要捉捕劫匪歸案,忙得焦頭爛額不說,還要被人民抨擊辦事效率。
政府甚至需要重新印刷紙鈔來防止這些被盜鈔票的流通。
被攻破的銀行保險庫的門
這場劫案涉及人數實則近百人,有劫匪和親人被黑幫滅口,原本許諾的獎金被黑幫收入囊中。
也有被推出來做替死鬼的老實人,例如當時的銀行經理,他被判入獄33個月,
98年他翻案成功,無罪釋放,但是在牢中這幾年他過得生不如死,背負的罪名也讓他和他的家人名譽受損。
他花了22年的時間向有關部門討說法、索要賠償金,至今也未能成功。
撇開劇集的好質量,作為觀眾的我們也應當記住一點:犯罪就是犯罪。沒有藉口可以為劫匪開脫罪名,也沒有理由可以洗白他們的罪行。
觀眾可以帶著娛樂的心態來看劇,但切勿將劇中角色帶入到真實世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