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歌劇魅影》配樂的管風琴大師到底有多厲害?!

2021-02-22 杭州大劇院

你沒有看錯標題

就是有這麼厲害的事

眾所周知

《歌劇魅影》

以精彩的音樂

浪漫的劇情

完美的舞蹈

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

它也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

據說,當年韋伯向製作人麥金託什提出要將勒魯原著的《歌劇院的幽靈》改編成音樂劇時,麥金託什正在自家的浴盆中洗澡。

在這部音樂劇中,韋伯運用了超現實手法和異化聲音的處理,是他在《貓》劇之後,在突破傳統審美標準方面的又一嘗試。這位音樂劇大師的名字足以刻入二十世紀的音樂史冊,他的音樂劇中的一些名曲經典程度不亞於最出色的古典音樂,旋律優美典雅卻像流行歌曲一樣廣為大眾所接受。

那麼歌劇魅影這部音樂劇

到底還有多厲害呢

★ 《歌劇魅影》至今已經在全世界20個國家的110個城市上演了超過65000場,有超過五千八百萬的觀眾觀看,總收入超過16億英鎊。


★ 獲得超過50個的主要戲劇獎項,包括三項奧立弗獎,2002年奧立弗觀眾最受歡迎劇目獎,一項倫敦標準晚報獎, 七項託尼獎,其中包括最佳音樂劇獎,七項戲劇藝術獎和三項外界評論圈獎。


★ 該劇的原聲錄音成為英國音樂劇歷史上首次名列唱片排行榜榜首的唱片,並在英國和美國獲得了黃金和白金銷量,共售出超過百萬張的唱片。


★ 《歌劇魅影》1986年10月9日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由麥可·克勞福德和莎拉·布萊特曼擔任男女主角,至今該劇在全世界已經有16製作版本。

《歌劇魅影》可以說是一部折射著後現代魅力的劇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編了加斯通·勒魯的原作小說,既保留了原作的風格又使之更適合舞臺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戲中戲令觀眾徘徊於現實與虛幻之間。

其實

在韋伯創作《歌劇魅影》之前

Ken Hill

曾以相同的題材創作了同名的音樂劇

1984年,韋伯在劇院觀看了這個版本的演出時,獲得了靈感,此後他開始創作了這部音樂劇。

而再再往前追溯

《歌劇魅影》系列的鼻祖

其實是來源於默片

它在默片時代是十分著名的電影

可以說是幽靈類電影的鼻祖

也是一直以來的模仿對象

《歌劇魅影》

雖然重拍、重新改編過很多次

但1925年這部無聲電影

依然算得上這一系列中的佼佼者

毫不誇張的說

所有的音樂劇、電影

都是對這位「鼻祖」的致敬

《歌劇魅影》主要描述一位面容醜陋的音樂奇才,隱居在歌劇院地下的迷宮裡,有如鬼魅一般的神出鬼沒,他愛上了歌劇院裡一位小牌的女演員,決心把她扶植成大明星,任何人只要妨礙到她成名的機會,就會被他殺死,但是到了最後,他還是落得一場空。


朗·錢尼,出生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出生時的名字是利奧尼達斯·弗蘭克·錢尼,父親叫弗蘭克·H·錢尼,母親叫艾瑪·愛麗絲·甘迺迪。他的父親是英格蘭人,有一些法蘭西血統。他的母親有蘇格蘭、英格蘭和愛爾蘭血統。他的外公喬納森·萊斯頓·甘迺迪在1874年建立了科羅拉多聾啞教育學校,就是現在的科羅拉多盲聾啞學校。朗·錢尼的父母就是在這所學校認識的。他的父母都是聾人,所以錢尼對於啞劇很有經驗。

在默片中

朗·錢尼扮演的「幽靈」帶著面具

歌喉美妙

又能講述美妙動聽的故事

使得女主角慢慢地被他吸引

不止如此

錢尼創造了電影史上

兩個最怪異的殘疾人

他們分別是

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卡西莫多

歌劇院「幽靈」埃裡克

錢尼想在觀眾心中引起一定的同情和哀傷,而不是讓觀眾因為看到這些命運的犧牲品——「怪物」們毛骨悚然的毀容臉而受到驚嚇。

瓊·克勞馥曾評價朗·錢尼這位男演員:

「我遇到過的最令人緊張、興奮的人,一個讓人驚奇得目瞪口呆的男人。在拍片中,你看到的是一個嚴肅而又溫和的人,黑色的眼睛微笑著,他很少大笑,但是只要他大笑,他的笑聲就能讓人無法抗拒」。

當朗·錢尼表演的時候,克勞馥又回憶道:

就像是上帝在顯示力量,他能夠如此專注。那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人站在攝像機面前和人在進行表演兩者間的不同。」

該片的導演

魯珀特·朱利安來自紐西蘭

對於影片節奏的控制和影調的把握

顯示出卓越的才華

與此同時,法國最偉大的即興演奏學校的大使之一——埃裡·艾斯卡希也是默片的狂熱愛好者。

艾斯卡希的作品

曾被歐洲、北美知名樂團和音樂家演奏

他四次獲得法國的「音樂之光」

作為被全美頂尖的交響樂團費城和裡昂國家交響樂團所認可的管風琴大師,他為什麼要舉辦這一次音樂會呢?

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

原來,艾斯卡希最為欣賞的默片就是魯珀特·朱利安的默片《歌劇魅影》。

不得不說

大師就是任性

雖然艾斯卡希完全出自

自己對影片的熱愛

但他完全有資格任性

他這次為經典默片《歌劇魅影》即興配樂,這是一場93分鐘的馬拉松式即興演奏,也是再一次致敬這部經典的故事。

不僅如此

他們還拿下了

《歌劇魅影》默片的原版版權


由管風琴為默片即興配樂是跨界新穎的音樂會模式,觀眾不僅能重溫經典電影,也能欣賞管風琴大師即興演奏

用管風琴配樂這部默片

也是極為特別的

效果可以說是好到極致

《歌劇魅影》時長93分鐘,全球僅有極少數演奏家能完成馬拉松式不間斷的即興演奏,艾斯卡希做到了

這一次引入《歌劇魅影》這部默片

可以讓中國的觀眾

近距離了解到這部經典的默片

欣賞默片大師朗•錢尼的表演

營造一個沉浸於默片時代的環境中

而蒂埃裡·艾斯卡希連續93分鐘馬拉松式的即興演奏,是非常振奮人心與令人期待的。他也是當下為數不多的擁有如此強大的即興演奏能力與創意的音樂家。

能拿到《歌劇魅影》

這部默片的原版版權

管風琴大師艾斯卡希的實力

我想也不必再多說

既能夠觀看原版默片《歌劇魅影》,又能夠欣賞大師的管風琴演奏,你還在等什麼?!


還有一個重大的消息宣布

宣布

大家看過來

5月26日演出當天

蒂埃裡·艾斯卡希大師的大師班來啦

悅亮小天使名師系列 | 蒂埃裡與《歌劇魅影》大師班

溫馨提示:

1.本場講座將以「悅亮公益票」的形式出售

2.本場講座無座位號,先到先坐

3.掃碼入場,無紙質票

4.所有「悅亮公益票」不提供免費停車服務

掃一掃購票

法國管風琴大師蒂埃裡•艾斯卡希

為默片《歌劇魅影》即興配樂

2019-05-26 19:30

杭州大劇院·音樂廳

藝術家 | The artists

蒂埃裡·艾斯卡希

票價 | Price

80、120、180、280元

 購票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管風琴《歌劇魅影》2月10日伯明罕學聯春晚節目預告1
    管風琴《歌劇魅影》音樂來自微信公眾號:大婷AKA美少女管風琴演奏:常曉婷(大婷 AKA 美少女)常曉婷於常曉婷在中國、新加坡、英國、法國以及歐洲多地多次舉辦音樂會,廣受好評。並在國際大賽中屢獲殊榮,多次摘得桂冠。2017 年起,常曉婷以大婷 AKA 美少女的 ID 在國內外多個視音頻媒體平臺發布管風琴改編視頻。常曉婷的改編風格新穎,融合了西方古典音樂嚴謹的和聲配器理論和她特殊的個人風格,使得她的音樂雅俗共賞,考究嚴謹。常曉婷是一顆冉冉升起的管風琴之星。
  • 管風琴演奏《d小調觸技曲》——原來巴赫老爺爺還是製造恐怖氣氛的大師
    在影視動畫裡,恐怖場景的背景音樂是它,跟著吸血鬼的腳步一起出現的旋律是它,災難降臨猶如晴天霹靂的配樂是它……1962年的電影版《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裡,恐怖的魅影出現時,這段古典音樂裡最驚心動魄的旋律也適時響起,有沒有感覺汗毛豎起後背發涼。
  • 「中國管風琴第一人」,奏響大劇院鎮院之寶!
    所謂「鎮院之寶」,就是青島僅有的3架管風琴之一——青島大劇院管風琴。在平日裡,會有不少朋友好奇,音樂廳的這件「裝飾物」是什麼。它雄偉莊嚴、格律嚴謹,安靜地佇立在在音樂廳純白海浪般的牆體中,充滿神秘氣息。
  • 德國小號大師萊因霍爾德·弗裡德裡希與管風琴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19日 20:00 演出地點:星海音樂廳 演出票價:VIP/380/280/180/80 元 演出時間:2014年10月21日 19:30 演出地點:武漢琴臺音樂廳 演出票價:180/150/90/60/30 元 小號:萊因霍爾德·弗裡德裡希,管風琴
  • 《歌劇魅影》《星際穿越》《名偵探柯南》的共通點是什麼?
    或許你對管風琴的第一印象,或許來自《名偵探柯南》的第12部劇場版——《戰慄的樂譜》。兇手將炸彈觸發器藏在管風琴的某個音管中,每彈奏到這個音符,音樂廳外場一根支柱上的炸彈就被引爆,柯南需要在罪犯引爆最後一個炸彈前,把他找出來並制止,否則整座音樂廳將被埋葬在廢墟之中,幾千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巨大的管風琴配上人聲,宛如隔世。
  • 《歌劇魅影》首演34年紀念 | 魅影,永遠的神作
    以此文期盼《歌劇魅影》能早日與我們見面▼《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譯為《劇院魅影/歌劇院幽靈》,是根據法國作家韋伯創作的音樂,對《劇院魅影》的成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該劇的音樂將古典歌劇與現代音樂元素充分融合,以現代人更能接受的方式呈現在舞臺上,可謂是雅俗共賞。
  • 回顧經典——《歌劇魅影》
    自1986年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後,《歌劇魅影》已在全世界超27個國家100多個城市上演了逾70000多場,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如今受疫情影響,34歲的《歌劇魅影》被迫拉下了長期帷幕。「由於疫情導致劇院財務受挫,我和韋伯(全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歌劇魅影》的作曲家)已決定永久停止倫敦和全英《歌劇魅影》巡演,但我們未來依然決心將《歌劇魅影》帶回倫敦。」
  • 《歌劇魅影》中毒症狀總結
    1、看到下水道放水和鐵柵欄,都會想魅影會不會從裡面突然爬出來。2、喜歡叫Christine的女生,一定是個絕世大美人胚子。3、看到頭頂有水晶吊燈,或者大吊扇都會擔心會不會突然砸下來。4、感覺旁遮普套索很神秘很厲害,聯想到草原上套馬的漢子,只是不懂為什麼是巴基斯坦?
  • 《邁哲木:歌劇魅影》:一部陰暗而瑰麗的浪漫悲歌
    人頭攢動的禮堂裡燈光閃爍,不知何時響起了管風琴演奏的哀樂。人們掩飾著內心的恐懼,但不安的暗流已經悄然擴散……1880年左右巴黎的一家歌劇院,怪事接踵而至。剛進入歌劇院不久的新人克莉絲汀被任命為主唱,推薦人卻神秘不現身影;法國海軍軍官拉烏爾子爵與克莉絲汀互相傾慕,後者卻無法吐露心聲……《邁哲木:歌劇魅影》這款遊戲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創作的經典同名小說,在此之前曾經多次改編成電影和音樂劇。
  • 流水浮音|多重身份的《歌劇魅影》電影原聲
    《歌劇魅影》是韋伯的經典百老匯音樂劇,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今天介紹的就是被奉為經典、由喬·舒馬赫執導的2004年電影版《歌劇魅影》。之所以成為經典,優美的音樂功不可沒。電影大量採用了古典音樂,又加上音樂劇的背景,同時套入歌劇成為劇中劇,成就了一部經典力作。
  • 鍵盤上的「交響」——華發音樂-2018珠海電子管風琴大師班
    針對電子鍵盤學科應用特點及發展方向發表學術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進一步拓展了電子鍵盤學科的藝術平臺。為提高中國電子鍵盤專業教學與演奏水平,推動和發展電子鍵盤事業做出了貢獻。以日本九州為中心參與多場電子管風琴大型演出活動。曾在奧地利維也納音樂學院、荷蘭Alcmaare音樂學院參與音樂會演奏。曾以優異成績通過山葉電子管風琴演奏級2級(山葉音樂能力考試最高級別),山葉鋼琴演奏級3級、山葉指導級3級。
  • 震撼人心的《歌劇魅影》電影音樂
    《歌劇魅影》,改編自四大音樂劇之一的《歌劇魅影》,是最經典的音樂電影之一,由喬·舒馬赫執導,傑拉德·巴特勒、埃米·羅森、派屈克
  • 簡析論韋伯音樂劇《歌劇魅影》的藝術特徵
    一、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和音樂劇《歌劇魅影》  1948年,英國南肯辛頓的一個音樂世家中誕生了日後的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從小在男高音祖父、音樂專校校長與風琴演奏家父親、小提琴家母親的家族音樂氛圍薰陶下,韋伯早早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與才能,7歲時便開始了音樂作曲。韋伯19歲時在皇家音樂學院專業學習管弦樂編曲,期間還熟練掌握了鋼琴、小提琴、圓號等樂器的演奏。韋伯所創作的音樂劇作品都非常優秀且獲獎連連,如他的代表作《貓》、《歌劇魅影》、《日落大道》等。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2020年4月17日晚7點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在網上免費直播他的著名作品《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在網上掀起一陣狂潮這部在倫敦西區一票難求的音樂劇到底有何魅力?單單靠跌宕起伏,懸疑浪漫的劇情並不足以讓《歌劇魅影》成為經典,真正奠定它獨一無二的位置的,其實是它登峰造極的氣氛營造。這不光是道具多精緻,而是方方面面從視覺、聽覺甚至時間知覺上,通過布景空間、場景調度甚至是歌詞和唱腔讓每一位到現場的觀眾被不由自主地帶入這個隱秘的國度。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歌劇魅影》簡析
    鏡頭轉到1919年,年邁的勞爾拍賣完劇院音樂盒,將其帶到克裡斯汀墓前時發現墓前已經有了一支紅玫瑰……講完了故事劇情,讓我們再來扒一扒這部劇中的音樂。歌劇魅影不是歌劇,而是一部音樂劇。音樂劇重在表演,是一門由聲樂,舞蹈,舞臺藝術,劇本集合的綜合藝術,其內容往往以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為主要色調,採用多元化的演唱方法和音樂風格,對劇場硬體有極高的要求;歌劇重在歌唱,其內容往往追求表現人類的共性和精神的升華,歌唱方式採用美聲,風格為古典,對劇場硬體沒有要求。
  • 《歌劇魅影》續集開演 《真愛不死》狗尾續貂?
    搜狐娛樂訊 繼音樂劇《歌劇魅影》首演26年後,其創作者、英國音樂劇大師安德魯•韋伯重現江湖:日前,韋伯從15年前開始構思的該劇續集《真愛不死》(Love Never Dies),在倫敦阿代爾費劇場(Adelphi Theatre)做了世界首演。今年11月該劇將在北美做首演。
  • 想了解音樂劇,就來感受下《歌劇魅影》帶給你的小故事!
    就在前幾天,小贏又有了新發現,偶然間聽到這段旋律就愛上了,它是這麼唱的「Then say you will share with me one love ,One lifetime」,大家有聽過嗎?真的超好聽,讓小贏迫不及待的去了解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呢。原來啊這首歌叫做《All I Ask Of You》,是音樂劇《歌劇魅影》的選段。
  • 管風琴了解一下
    」這句話雖然說有些武斷,但是卻能反映出,管風琴在樂器中的地位。管風琴 不僅有龐大華麗的外表,管風琴的內部,也有你想想不到的細緻。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奇怪 ,杭州大劇院的管風琴演奏家是背對著指揮家的,那他怎麼能看見指揮呢?
  • 明日方舟:「傀影」原型和元素考據,魅影、雙生與黑貓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文可譯為《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比較容易被誤導的是,名字雖然是「歌劇魅影」,但這其實是一部音樂劇。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歌劇魅影》,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
  • 音樂劇大師代表作《歌劇魅影》,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回味無窮
    音樂劇大師代表作《歌劇魅影》,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回味無窮影片的悲劇性一點都沒有因為劇情的簡單而遜色,相反由於人物性格的非典型性而導致的複雜性,由於複雜的人物關係造成的悲劇性,影片就像一壇陳年老酒,雖然不那麼刺激,卻讓人沉醉不已,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