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東山一把青

2020-10-12 不繫舟

郭軫遺書: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朱青:他懂什麼?他摔得粉身碎骨,一點知覺都沒有,他倒好,轟一聲什麼都沒有了我也死了,可是我還有知覺。圖片描述 開始,只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上看到這部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小說《一把青》。文字間平平淡淡,並沒有過多的感情渲染。卻恰是那對於應痛徹心扉的事的平靜和泰然,淡淡地娓娓道來,才更讓人感覺到透過紙張的悽悲,一個個人物在心中排列復演,他們的命運在腦海中糾纏。讀罷,久久不能釋懷,意猶未盡,遂去看了改編後的臺劇版的《一把青》。 一切皆因抗日時一張字條而起:「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度此生 513」。郭軫曾說:「一張字條而已,誰會找來?」可是她,白衫藍裙,一個瘦瘦弱弱的女孩子,偏偏穿越山河,真的找來了,找到了那個513。師娘早就告訴了她,作為飛行員妻子的命運,讓她趕緊離開郭軫,離開仁愛東村,離開南京。她拒絕了師娘的車票,懷著飛蛾撲火般的勇氣與倔強,嫁給了郭軫,住進了眷屬村。 住進村子後,才深切體會到師娘所說的,飛行員的太太們,沒有哪一天心不是放在天上的,就算是把天望出血來,他們也不會知道。結婚後不久,郭軫就要去東北參加內戰,郭軫不願寫遺書,因為他堅信自己會回來的,在他心裡永遠有一個白衫藍裙的導航塔。後來,他終究還是沒能回來,一個人孤獨地消失在雪野裡,變成一堆焦炭,513永遠不會回來了,翅膀被鮮血染透的白鴿,飛回來報喪。

郭軫殉職

【原文:朱青歪倒在一張靠椅上,左右一邊一個女人揪住她的膀子,把她緊緊按住,她的頭上扎了一條白毛巾,毛巾上紅殷殷地沁著巴掌大一塊血跡。我一進去,裡面的人便七嘴八舌告訴我:朱青剛才一得到消息,便抱了郭軫一套制服,往村外跑去,一邊跑一邊嚎哭,口口聲聲要去找郭軫。有人攔她,她便亂踢亂打,剛跑出村口,便一頭撞在一根鐵電線桿上,額頭上碰了一個大洞,剛才抬回來,連聲音都沒有了。】 是的,自那時起,那個跋山涉水而來的瘦弱倔強單純的女孩也死了。只剩下了她自己也不認識的空皮囊。許多年後,師娘在宴會上再一次遇到了朱青,她已經變成了妖嬈嫵媚的交際花似的女人,與之前那個單薄的女孩判若兩人。【原文:有一個衣著分外妖嬈的女人走了上來,她一站上去,底下便是一陣轟雷般的喝彩,她的鋒頭好像又比眾人不同一些。那個女人站在臺上,笑吟吟地沒有半點兒羞態,不慌不忙把麥克風調了一下,回頭向樂隊一示意,便唱了起來。。。。。。倒是難為那個女人卻也唱得出白光那股懶洋洋的浪蕩勁兒。她一隻手拈住麥克風,一隻手卻一徑滿不在乎地挑弄她那一頭蓬得像只大鳥窩似的頭髮。她翹起下巴頦兒,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唱著:東山哪,一把青。西山哪,一把青。郎有心來姊有心,郎呀,咱倆兒好成親哪——她的身子微微傾向後面,晃過來、晃過去,然後突地一股勁兒,好像心窩裡迸了出來似的唱道:噯呀噯噯呀,郎呀,咱倆兒好成親哪——】 我也不知道,她變成了一個沒有了心的女人是好是壞。開始不理解,朱青為何要沉淪至此,可是她那句「他倒好,轟一聲什麼都沒有了,我也死了,可是我還有知覺。」我才明白,郭軫對她來說,已經被銘刻在靈魂上了,想要靈魂不再痛,就讓靈魂也隕滅吧,她不會再痛~

只是在某個安靜的夜晚,午夜夢回,才發現淚水溼透了枕巾……

朱青美國歸來

相關焦點

  • 《一把青》初秋一把青
    我會記得這個初秋看了一部叫一把青的臺劇,邊彈新曲千與千尋邊刷的這部劇。即使這個世界令人失望還有童話留心間。即使戰火紛飛,兵荒馬亂,東北的天寒地凍橫屍遍野,還有一座導航塔留在心間。這個故事很悽美,震撼人心。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東山一把青,他們都是時光裡的故事,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
  • 東山一把青
    我是真的為把一把青解讀成抗戰劇生氣但一把青不是。當舞女的小朱青、搞舉報的師娘、交接小周的小邵、和朱青同病相憐的汪影。他們都是被動的。雖然在一開始大家都對人生有過美好的展望,但是無一例外,大家的人生都走向了脫軌和崩壞。人都是被時代推著走的。去搜一把青影評,說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郭軫的遺書。感覺看過這個電視劇的每一個人都會背郭軫的遺書「痛入骨髓,魂飛魄散」「快意餘生」一出來,我也要跟著朱青一起哭。
  • 【隨筆】東山一把青,黃昏好風景——臺劇《一把青》
    無意間刷到的《一把青》片段,於是追了全集。
  • 《一把青》——白先勇
    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白先勇先生——《臺北人》中的《一把青》
  • 東山一把青 黃昏好風景
    2003年孽子、2005年孤戀花、2015年一把青。文學巨擘白先勇的小說文本結合導演曹瑞原的改編拍攝,分別描繪男同、女同、直人的三部的史詩。其中《一把青》的故事發生在1945年代空軍愛情故事,眾人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時,馬上面臨繼起的國共內戰。
  • visee 追劇 | 東山一把青
    今天要講的是我最近剛看完的一個故事,這部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裡的《一把青》,記錄了1945年 至 1981年,從抗戰勝利、國共內戰再到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幾對中華民國空軍與空軍眷屬被戰火摧毀人生、陰陽相隔的故事。
  • 閱讀| 東山哪,一把青
    《一把青》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十分鐘讀完,一小時回味。讀慣了白先勇的作品,對他的小說散文總有一種親切感。好像每個看似平常的事件背後都有一些細細的思緒纏繞,每個路邊經過的行人都有那麼一段撼動人心的故事。特別是放在在特殊年代背景下的文字,讀起來總是情不自禁湧出一股別樣的滋味。《紐約客》如此,《臺北人》亦如此。
  • 閱讀│《一把青》
    《一把青》的名兒是歌裡來的,我把歌找來聽了,郎呀姐呀之類的小調,名字的含義究竟也沒想出個眉目。
  • 《一把青》一把青春
    看劇之前我都在想一把青 這個劇名是什麼意思呢,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一首歌叫一把青,我想應該是一把青絲,或者一把青春的意思,看完之後,我想還是一把青春更合適就不管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一直想哭,不寫點東西把自己想的說出來實在難受。看到一個短評說,他們做的每個選擇都看似還有餘地,但是回頭看看,發現並沒有。
  • 催淚臺劇《一把青》推薦
    前兩天在等車的間隙,看了短篇的《一把青》,幾千字的描述,又使我回想起寒假時看電視劇版的《一把青》的難受。所以還是想正式向大家推薦一下這個劇以及原著。小說的話是短篇小說,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讀完,因為比較短,所以留給人回味的事情也很多;劇的話情節就豐滿了很多,大部分劇情還是比較合理的,看的時候感受到的會比較多角度化、更多細節。
  • 讀《臺北人》| 物是人非《一把青》
    讀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除開篇《永遠的尹雪豔》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把青》了。
  • 豆瓣高分臺劇——《一把青》
    其實早在幾年前,有部劇早已刷新了我對臺劇的認識,它就是《一把青》。這裡附上田馥甄演唱的主題曲。這部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原小說只有一萬三千字,但編劇和導演用45萬字的劇本和31集電視劇的時長將人物和情節細化,向觀眾娓娓道來那個被人們逐漸遺忘的時代的故事。
  • 《一把青》:唯有無形能不朽
    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戰爭年代是一面稜鏡,折射出光怪陸離的人性。《一把青》在眾多年代劇中脫穎而出,憑的就是對人性精準的拿捏和雕刻。白先勇的原著只有一萬字,而電視上所呈現的故事,卻是三十一集的綿長史詩。
  • 《一把青》 | 白先勇&曹瑞原
    262、《一把青》
  • 《一把青》:哀莫大於心死
    《一把青》是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中的一個短篇小說。小說中所謂「臺北人」,實質上是淪落臺北的大陸客。臺北人中囊括了那個時代各個階層的人,從知識分子到販買走卒,無一不背負著一段沉重的、斬不斷的往事,《一把青》中的朱青亦如是一把青是以住在南京大方巷仁愛東村裡的秦師娘的視角來寫的,整個小說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 《一把青》
    前半部分的臺灣偶像劇套路還是接受無能,一度讓人覺得這是披著民國外殼的言情劇,這一點從《想見你》到《一把青》都沒變,十個李子維和郭軫也拉不回來。相當誇張刻意的情節,脫離生活的臺詞泛濫,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此外,在金陵說著臺灣腔的南方人分分鐘讓人出戲。但依然瑕不掩瑜。第一,最直觀的一點——畫面實在賞心悅目,可以按幀截圖。
  • 《一把青》一把青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臺灣戰爭片《一把青》,這部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片,它是一部反戰片,更是一部災難片。中間夾雜著零星半點的人性的揭露,如師娘秦芊儀為了維護炸死朱青爸爸的空軍丈夫江偉成燒毀了唯一的證據,並把朱青投進了監獄
  • 《一把青》,臺灣最好的歷史劇
    而2015年臺劇《一把青》則另闢蹊徑,以女人的視覺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歷史。這兩部劇都以國共內戰為歷史背景,一個講飛行員,一個講空眷。在講《一把青》之前,先聊一聊中央航空學校。1932年,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國民政府在杭州筧橋成立了中央航空學校,開始培養第一代飛行員。而這所航校的校訓,是整個宇宙沒有見過的。
  • 《一把青》:人生若無悔,豈不太無趣
    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戰爭年代是一面稜鏡,折射出光怪陸離的人性。《一把青》在眾多年代劇中脫穎而出,憑的就是對人性精準的拿捏和雕刻。
  • 《一把青》劇評|看淡了才不奢求,才迎向自由
    《一把青》片頭曲《看淡》《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小說《臺北人》中的短篇《一把青》,由曹瑞原執導,吳慷仁、連俞涵、楊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