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再好看也會散場,
人生,再精彩的人也會落幕,
願我們不負時光,不負韶華,也不忘初心。
這是曾江抖音小視頻裡的一段字幕,讀來心底卻泛上絲絲心酸。
今年已經86歲的曾江已是垂暮之年,儘管他身體看起來很硬朗,精神依舊矍鑠,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真的已經老了。
但是在喜歡他的人們心中會一直給他留一個位置,那個位置裡,可能是「桃花落英飛神劍 碧海潮生按玉簫」橫吹綠玉笛的黃藥師,也可能是對外人心狠手辣無毒不丈夫,對妻子和繼子唯獨情深義重的齊喬正,還可能是那些狠戾陰險讓你恨之入骨的大反派……,這些不同時代的不同形象,貫穿了他的整個演藝生涯,也跨越了幾代人的記憶。
1983年,49歲的曾江出道已經19年,早已過了演員黃金年齡的他,卻意外憑藉《射鵰英雄傳》中黃老邪一角爆紅,他成為當時武俠小說迷心目中最好的黃藥師。
無論是外形還是氣質,曾江都和黃藥師高度貼合。
一個演員,小紅靠捧,大紅靠命,曾江的大紅,以及83版《射鵰英雄傳》一眾演員的爆紅,跟當時內地實行改開有極大關係,其實香港武俠劇早於《射鵰英雄傳》的有很多,不見得比這部劇差,只不過剛好83版射鵰成為引進到內地的第一部武俠劇,它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具有別開生面的意義。
對於當時剛剛開放的中國內地來講,《射鵰英雄傳》將一個全新的武俠世界用光和影的方式生動再現,使人們感到既新鮮又激動。
除了主角黃日華、翁美玲、楊盼盼、苗僑偉之外,在該劇的其他配角中,能給觀眾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曾江的黃老邪。
曾江本人在生活中的桀驁不馴正好貼合了黃藥師的氣質,再有十多年的表演經驗加持,曾江把一個行事怪癖、常說世上禮法規矩都是狗屁,有晉人遺風又縱情率性的黃藥師演到了極致。
正如有人喜歡黃藥師的縱情率性、反叛另類,而有人則討厭他的這些個性,認為他裝逼出風頭一樣,有喜歡曾江的人,自然也有討厭他的人。
向來太有性格的人是比較容易樹敵的,尤其像曾江這樣恃才自傲的人更容易得罪別人。
他在香港影視圈的口碑並不是很好,有人說他臭脾氣,有人說他不講理,有人說他耍大牌在片場罵人,他自己也認為自己的脾氣不是很好,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他依然故我,因為他對待演員這個職業有敬畏心,他看不得別人戲不好,看不得別人拿演戲不當回事。
曾江曾經在魯豫訪談中說過,自己一生從未缺過錢,從小家庭富足的他,演戲是他的愛好,他本來是一個建築師,因為妹妹是演員,他去探班時被導演發現長相俊朗,繼而開始出道,在妹夫的力捧之下有了一些名氣,拍了幾部電影後出國留學攻讀建築學,回港後再次入圈正式成為一名演員。
但真正讓他成名的是黃老邪一角,嘴角掛著輕蔑笑意的黃老邪是一代人的懷念的記憶。
當那首《一生有意義》旋律想起時,人們的腦海裡會不自覺地浮現出東邪西毒的畫面來,這位黑衣黃髮怒眉,手執綠玉笛(應該是蕭吧,但表演失誤橫吹的只能算是笛子了)的黃藥師身上,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他的個性,他的與眾不同,都成為他吸引大眾的因素,曾江身上有黃老邪的很多性格特點,他對黃老邪的刻畫應當是本色出演。
正當人們以為他被黃藥師這一角色框定時,一部時裝劇讓曾江再次爆紅。
1994年,他在與溫兆侖合作的《我本善良》中飾演溫sir的繼父齊喬正,這個人物,比起黃藥師來說有很大的不同, 他心狠手辣又老謀深算,對外人,他從不手軟,只要傷害到他利益的人,他絕不手軟,但唯獨對繼子齊浩男慈父情深,對妻子百般呵護,這是一個複雜的反派,甚至不能稱其為反派,他將齊喬正的複雜性格非常富有生活化地展現給了觀眾,在那個正、反派還非常臉譜化的時代,齊喬正這個人物的真實感讓人們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意。
曾江一生中所飾演的角色,大都是反派,也有如齊喬正這樣的亦正亦邪的人物,他曾經在採訪中說,大反派好演,壞人最好刻畫了,不像好人,你要這樣去表現,那樣去體現,尤其我幾十年下來大部分演的都是大反派,在觀眾心目中早已定型,突然去演好人,大家都接受不了。
凌厲的眼神,強大的氣場,傲慢的氣質,成就了他在香港電影裡一個又一個大反派角色。
1934年出生的曾江,1964年出道(話說朱亞文和年輕時的他真有幾分神似呢至今他已86歲高齡,卻依舊在兢兢業業地拍戲,他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影視事業,他的家境不錯,他出道拍戲完全是因為愛好這個行業。
年輕時眼神裡總是有一種兇神惡煞的感覺,到了老了之後,曾江反而看起來越來越慈眉善目,他自己有時也會發抖音,會跟網友互動,性格看起來柔和了許多。
正所謂相由心生,活到老了能跟這個世界能跟自己握手言和才是一種釋然,86歲高齡的曾江,看起來依舊神採奕奕,走起路來依舊身形挺拔,完全看不到疲態,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使他的心境依舊那麼年輕。
他是香港的黃金配角,他完全配得上老藝術家的稱號,這樣的演員才配得上演員這個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