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暑期檔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在豆瓣異軍突起,以8.2分的高分殺出重圍!不要被這個名字嚇到,這部劇有多良心,看了就知道。
通常,晚八點的電視劇「黃金檔」都被家裡的老人或者媽媽們「霸佔」著。爸爸們一方面難以搶佔「先機」,另一方面也的確對充斥著婆媳關係和家庭矛盾的狗血劇感到興趣索然。
而近日,正在熱播的三國題材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卻吸引了不僅是媽媽,還有爸爸們的注意。區別於以往三國題材,該劇從曹魏的全新視角切入,劇情緊湊、人物飽滿,圍繞著曹操和司馬懿的兩個家族的故事展開、觀眾大呼「好看」之餘,還可以學習古代爸爸們對子女不同的幾種教育方法。
劇中于和偉老師扮演的「狼爸」曹操,更是像一部行走的育兒經。為人君父的野性和柔情在劇中被刻畫得入木三分。他不僅是威嚴的君王,更是孩子心中權威的父親。
他的教育方式,跟他的人一樣充滿著爭議。
正面:你怎樣,孩子就怎樣
曹丕說:我的父親就像那泰山之巔的松柏,我出生在這樣的大樹之下,可以登高望遠,一覽眾山,是我的榮幸。
曹植說:我的志向,那是學父親,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勒金石之功。
當父母得到了孩子的認可,真正的教育就開始了。我們知道,曹操,不僅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更兼詩人、文學大家於一身。他的孩子曹丕、曹植、曹彰、曹衝……幾乎每一個都文韜武略!
曹丕,魏文帝,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建置。除此外,他在文學上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
曹植,建安文學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著名評論家王士禎說: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還有曹彰,人稱黃須兒,帶兵南徵北戰,徵討烏桓,降服遼東鮮卑眾大將;曹衝,也是飽讀詩書,稱象不過小試牛刀……
在劇中,曹操即使政務繁忙,軍事緊急,也不忘帶著孩子騎馬射箭,練得一身武藝;更注重孩子全方位發展,培養他們通曉音律、著詩寫賦。
男人們,忙,自古而今,都不是你忽略孩子教育的理由。
爭議 :二胎時代,千萬別鼓勵兄弟「相爭」
曹操說「這天下本就是大爭之世,孤的兒子,是要平天下的人,不僅要爭,而且要爭得光芒萬丈!」
為此,他出題考驗兄弟倆,鼓勵他們競爭:《軍師聯盟》十一集中,曹操分別下了兩道詔命給曹植、曹丕兩個兒子,考察他們如何能夠權衡和完成自己出的「考題」,最先將令旗送到城外犒軍。
弊端卻是,這樣極容易造成兄弟反目,曹丕不滿二弟曹植長年受父親寵愛,繼位後逼迫曹植,於是就有了曹植著名的七步哀命詩: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形。兄弟姐妹之間,有愛就好,不用爭。
不公平的對待,會造成孩子一生陰影
曹操對待善良仁德的曹植,滿是溫情,他含淚脈脈地對曹植說:
反觀每次曹丕是和他談心,他都會嚴厲地說一句「出去」。
劇中有個情節,是曹丕對司馬懿吐露心聲:我多想聽他親口說一句誇獎我的話……我有時候真羨慕你,父親的教訓和疼愛,都來得那麼明白……一方面,他非常敬佩父親,另一方面,他的心理創傷比誰都重。
國學大師錢基博先生對三曹父子的性格與文學做了一個非常精當的評價:「魏武(曹操)感時傷亂,其辭悲涼。文帝(曹丕)傷逝嗟生,其氣消沉。植(曹植)則憂讒畏譏,其意鬱結。」
得不到父親的關愛,怎不會「傷逝嗟生,其氣消沉」;溫和的曹植被父親強制與兄弟們競爭,如何不「憂讒畏譏,其意鬱結。」
父母對孩子的每一份用心,孩子都能敏銳地感受到。對於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如今早已不是天下紛爭,我們做溫情的父母就好。
【司馬家族】
「別人家的爸爸」是怎樣做的?
和曹操「嚴父」風格完全不一樣的,是司馬防式慈父。(註:司馬防,即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生有八子,即歷史上著名的「司馬八達」,司馬懿為其次子。他和八個孩子之間,是一種父慈子孝、兄恭弟敬的關係。他對待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所以他幾個孩子之間的感情特別好。
孩子可以放心地跟父親交流,而不用擔心「出去!」
先是大哥司馬朗為救一家人而下獄,到司馬懿連夜去求曹丕救大哥,過後老三司馬孚也過來了,帶來父親司馬防的話:只要能救你們的大哥,搭上全家性命也要去試。八個兒子,一個都不能少。
當司馬懿下獄回家後,司馬防滿是心疼。他既不忍兒子在仕途中受到傷害,又理解和尊重孩子輔佐曹丕施展抱負。孩子不一定會走一條你期待的路,但我們需要讓他感覺到關心和支持。
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會有勇氣面對外界的風風雨雨。你怎樣,孩子就怎樣;成就曹操兒子成才的,最重要是曹操的自身風範,而不是他的偏愛和「兄弟競爭」教育。
愛,不會讓孩子無能軟弱;
不愛,會讓孩子一生創傷。
親:既然都看到這兒了,臨走點左下方留個手印?
如果感覺文章不錯,留言、轉發,是對小編最好的鼓勵!
文章來源:教育之江、薩提亞實用心理學、祝博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