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2020-12-20 個人視角看動漫

日本動漫:為什麼日漫的名字越來越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我相信對於愛追番的朋友,每個月都看一看,查一查有什麼自己想要看的就像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樣,而這些番劇毫無疑問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動漫大國日本,畢竟人家的產量就擺在那裡,有趣的是,雖然不是全部,但是與九十年代,甚至00年時期的動漫相比,現如今的日漫,我們會發現名字是越來越長了,有些番劇甚至把名字寫出來就已經要佔據文章標題的字數限制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動漫的名字會越來越長呢?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名字長不代表質量不好

在文章開始之前,還是要說明一下,許多朋友在聽到名字較長的動漫時,第一感覺就會有一種這是一個爛片的感受,實際上這種想法是有偏差的,許多品質不錯的動漫,名字一樣很長,但內容也是非常不錯的,例如《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你看看這個名字長不長,但是人家內容確實是不錯的,並且根據類型,我們也要做出不一樣的評價標準,例如一部主打後宮類型的動漫,你非要用文藝片的標準來要求內容,那只能說你看錯了片子。在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不妨再去看看名字越來越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快節奏下的精神需求

我們會看電影,看動漫,看戲劇,看電視劇等等,說到底,這就是人們對於某種事物的精神需求,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源源不斷地市場,並且隨著市場的成熟,競爭也只能是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娛樂方面更是如此,我們大多數人去看動漫,說的直白一點,其實就是以娛樂為主,哪怕是《進擊的巨人》這樣的題材,前提條件也是好看,如果說《進擊的巨人》開始就針對巨人的體重身高,先給你來一道數學題,只怕是要用另一種方式火遍日本了。所以說,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才會出現這樣的市場。

現如今的日漫,大多數都是漫畫改編,或者是輕小說改編,因此從這些動漫的源頭,我們就可以發現,名字就已經是註定了。而且這種趨勢往往也不只是日本而已,像是我們的網絡小說,現在也有很多名字很長的作品,例如《我在某某當什麼什麼》等等,或者是《我的什麼什麼是什麼什麼》等等,這樣的片名看起來是有些不高雅的,甚至有時候聽起來還挺俗氣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樣的名字卻能在第一時間裡讓讀者,或者是觀眾抓到核心主題是什麼。

而這一點正是在快節奏下激烈的競爭中最鮮明的一點,舉個例子來說,我要創作一部後宮漫畫,名字的主人公叫「老王」,所以漫畫名就叫做《老王》,然後我們再給這部《老王》換一個名字,叫做《我就是你們隔壁家的老王》,你認為哪一種更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呢?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二種,且不論作品究竟如何,名字首先就是一個審核的重要關卡,讀者和觀眾會在第一時間知道這部作品是什麼類型,從名字就能略知一二,然而再看看這部作品的內容究竟適不適合自己,並且往往這些作品還都要在第一時間裡抓住觀眾,這一點,動漫是尤其突出的。

市場選擇的結果

所以說,對於快節奏的娛樂環境來說,名字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日漫成熟體系下的運作方式,像是《我的妹妹不可能這麼可愛》,你一下子就知道這部作品裡肯定有妹妹了。然後再來對比一下另一部經典動漫《龍與虎》。說真的,光是聽名字,我最初都能把《龍與虎》跟《火影忍者》聯繫起來,還以為是一個熱血格鬥番呢!這就是名字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雖然這種差異也不能決定一部動漫的成功與失敗,但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定然是名字越長,你的這部作品,無論是小說也好,漫畫也好,才會有可能成功,因此,這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最後,其實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得出結論,我相信如果是在網絡上更新過小說的朋友,並且涉及到籤約的話,那麼你就會更加清楚其中的要求了。你需要在第一時間就吸引大家的目光,雖然很多人是喜歡徐徐漸進的方式,但事實證明,真正能抓住大部分觀眾的作品,就是目前的趨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番劇的名字越來越長?背後原因說起來很心酸
    喜歡二次元,喜歡動漫的小夥伴們,日常生活中肯定少不了看動漫或者追番,相信你們也一定都發現了,近幾年出的動漫分句名字越來越長,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你聽過《未聞花名》,但其實這只是它進入中國之後才有的名字,這部動漫本來的名字叫做《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這個標題長吧?但你知道為什麼現在這些動漫番劇的名字會越來越長嗎?其實背後原因說起來很心酸。
  • 動漫特攝作品,你為什麼感覺國語配音很尬,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動漫特攝作品,你為什麼感覺國語配音很尬,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關於動漫以及特攝作品的國語配音,很多人表示都會有尷尬的感覺,對此很多人也都有不同的看法,這種現象在柯南中尤其普遍,那麼國語配音究竟是什麼原因才會讓不少人感覺尷尬呢?
  • 《你的名字》將拍好萊塢真人版,動漫殺手毀了多少日漫?
    好萊塢幾個月前傳出要拍《一拳超人》真人版之後,在最近又傳出要翻拍日漫電影《你的名字》。好萊塢看上《一拳超人》其實並不奇怪,《一拳超人》大場面多,需要特效還原,本身就比較適合改編為好萊塢電影。但《你的名字》不同,《你的名字》屬於日本特色小清新電影,好萊塢翻拍起來沒內味兒,它不可能找一個外國女生穿著巫女服,跳舞做口嚼酒吧。《你的名字》真人版讓人不放心的另一個原因,就在於好萊塢拍毀過太多日漫。
  • 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看看日漫的發展歷程
    #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看看日漫的發展歷程說起日本的動漫想必很多人都都聽說過,即使沒有看過,那麼肯定也認識喜歡看日漫的小夥伴!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的漫畫家越來越多,像是北山清太郎、政岡憲三、賴尾光世等漫畫家,他們還開辦了自己的動畫製作公司,但是這個階段受眾少,再加上戰爭的影響,日本動漫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的難了。
  • 《哆啦A夢》劇場版:為什麼中日口碑差異巨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哆啦A夢》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即使不喜歡動漫的朋友,我相信對於這個角色也是非常熟悉的,並且《哆啦A夢》也是日漫劇場版在國內上映,為數不多的,曾經獲得過不錯成績的作品,但不可否定的是,《哆啦A夢》劇場版,我們國內和隔壁日本的口碑差異卻是巨大的,例如《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甚至是《大雄的恐龍》等等,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那麼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的呢
  • 《颯漫畫》已經停刊,國產漫畫雜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衰落?
    而且不僅國產的漫畫雜誌銷量在下跌,連日本的漫畫雜誌銷量也在下跌,所以這種趨勢是肯定的,紙質漫畫雜誌的時代正在走向末路,颯漫畫去了,如今銷量最高的《知音漫客》、《漫友》究竟又能堅持到多久呢?導致紙質漫畫走向末路的真是這個網際網路大時代麼?
  • 為什麼日漫的背景那麼好看呢?原來取景都是在這些地方,真的好美啊
    哈嘍各位大大好,絮叨動漫說又和大家見面啦。看了很多年的日漫,唯一忘不掉的應該就是每部日漫的取景。其實這些場景很多都是以真實存在的地方為原型所創造出來的,日漫裡所呈現出來的那些絕美場景都和這些現實存在的風景密不可分。今天絮叨就帶領略一下這些美景。
  • 日本動漫裡那些霸氣側漏的名字,名字要霸氣一點,才好辦事嘛!
    對日本這個國家,別的不多說,最起碼動漫還是十分值得一看的。日本動漫常以熱血動漫居多,所以我覺得可能是為了展示出動漫熱血的一面,人物名字也要熱血一些。在動漫裡,大家會時常看到一些霸氣側漏的人物名字。這些名字想必給日漫迷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這些日漫角色的名字充滿「那味」,作者起名毫不考慮中國漫迷感受
    隨著如今各類動漫連載的篇幅越來越長,登場的角色越來越多,為角色起名這事兒,也成為不少動漫作者頭痛的一個問題。
  • 從什麼時候開始,輕改動漫越來越多了?
    #日本動漫而對觀眾來說,數量的增長使得無法靜下心來欣賞作品的人越來越多。這同樣不是動畫產業獨有的現象。3、日本大環境導致的結果:如製作委員會制度的弊端、製作成本上升、經濟的停滯、少子化導致人才緊缺等等。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有問題的日漫是指「粗製濫造」的日漫,絕不是某種風格或題材的日漫。新時代的藝術應遵循「實力至上」而不是「外殼至上」。
  • 1月、4月、7月、10月新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劃分呢?原因有三個
    隨著一月的到來,新一輪的一月新番也即將開播,而作為動漫新番季的第一季,此次一月新番的熱度也是非常的高!那麼在一月新番開播之時,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動漫新番季會分為1月、4月、7月、10月新番,而不是其他的月份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而這其中的原因也是有三個。
  • 2020日本東京動漫夏令營 | 看1000部日漫,不如去一次東京!
    一國皆有一國的文化特點及代表,談起日本,我們絕對饒不過——日漫,日漫對於日本究竟有多重要呢
  • 為何日漫創造動漫IP的能力那麼強,而國漫IP卻一直很無力?
    根據日本動漫協會公布的數據,廣義日漫市場已經突破2萬億日元。也因此,日本動漫有著極強的輸出能力,2010年以來,都是保持在200部以上的速度穩步增速。到了2017年,日本TV動畫數量及泡麵番新增數量甚至超過了500部!這個數據到底有多「可怕」,我們通過對比國漫的產出,就能輕鬆見分曉了。
  • 沒有這部國產動畫,就沒有日本動漫的今天!
    作為一個90後,幾乎不假思索就打出了這些名字,其實還能繼續寫,童年的經典動畫片實在是太多了。雖然也有《西遊記》、《哪吒傳奇》等國產動畫片,但總體上來看,日漫幾乎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日本動漫產業領先全世界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是你知道嗎?
  • 日漫開播的月份,為什麼是1、4、7、10?這其實和動畫公司沒關係
    喜歡追新番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日本動漫的開播時間,都是每年的1月、4月、7月和10月,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約定俗成的現象呢?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日本動畫公司決定的,但事實上,這和動畫公司還真沒多大關係。季番、半年番、年番在動畫中,還有一個概念叫做「季番、半年番、年番」,其實從名字上就非常直觀。12到13集的動畫作品,播出時間恰好是一個季度的時長,所以我們通常稱之為「季番」。
  • 萬惡的亞薩西,日本動漫中溫柔的男性,為何日漫中總以溫柔為準則
    萬惡的亞薩西,日本動漫中溫柔的男性,為何日漫中總以溫柔為準則」亞薩西「,我相信經常看動漫的朋友,早已經是對於這個詞爛熟於心了。翻譯過來其實就是溫柔的意思,通常意義上來說,」溫柔「這樣的字眼一般是用於女性角色身上,雖然日本動漫中也不缺乏溫柔的女性角色,但是」亞薩西「還是成為了男性角色的代名詞。無論是後宮類,還是乙女向,再或者是治癒系等等,萬惡的亞薩西總是會出現在臺詞和劇情之中,也不由得讓人好奇,為什麼日漫中,溫柔是這麼重要的事情呢?
  • 日漫裡的中國人怎麼都是道袍、旗袍?原因找到了!
    文|ACGN動漫網 原創Hello!大家好,這裡是ACGN收穫站。我們經常發現,日漫中出現的中國人經常是男穿道袍,女穿旗袍,並且身手不凡,大家認為是什麼影響了他們呢?我們今天的主角是香港,首先要說的是旅遊方面,根據某機構統計,每三個香港居民就有就有一個去過日本,很誇張的的數據,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呢,因為香港距離日本十分的近,旅費便宜,物價也比香港稍低一些,花不多的錢可以出一次國,小編也願意啊。
  • 為什麼現在國內電視臺基本看不到日本動漫了呢?
    說到動漫,很多人腦海中第一閃過的都是「日本」這一動漫產業的代名詞。從1991年《哆啦A夢》首次被引入中國,到《龍珠》、《灌籃高手》、《魔卡少女櫻》、《美少女戰士》等作品,相信每個80後、90後都能如數家珍。
  • 日漫片頭曲唱中文歌,意味著什麼?除了討好之意外,還有這一點
    對於《八男,別鬧了》這部動畫的片頭唱中文歌詞(雖然給我一種看國產老電視劇的感覺)這個現象,咱們還是有必要來好好地說一說,畢竟這對大多數觀眾來說,可是十幾年來的頭一遭。那麼,日漫片頭唱中文歌詞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接下來我就用我自己的認識來問大家分析一番。
  • 日本網友請願刪除《哆啦A夢》不適鏡頭,網友:重新認識了日漫
    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一些早年還能夠播放的動漫被封禁在茫茫網盤之中。同樣也是因為這種風格,一些圈外的人對於這種動漫文化也難以接受,認為這是一些低俗的文化。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從我們自身的民族特色出發,日漫中的某些元素的確不符合我們的文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