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能源研究院吳姍姍:疫情影響持續消退 下半年用電增速將顯著回升

2020-12-28 國際電力網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國網能源研究院」)近日召開2020年第一批基礎研究年度報告發布會,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能源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200餘位領導專家參會。

會上,國網能源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版《中國電力供需分析報告》《中國電源發展分析報告》《中國新能源發電分析報告》《國內外電力市場化改革分析報告》四本第一批年度報告。報告對2019年國際國內經濟運行,全國及各地區電力消費、電力供應、電力供需形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為分析研究中國電力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合理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提供決策參考。近日,記者專訪了國網能源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吳姍姍,請她就報告中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2019年經濟與電力供需情況總體呈現怎樣的趨勢?

吳姍姍:2019年,在國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複雜局面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1%,較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與高收入國家差距進一步縮小。

2019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7.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5%,增速較上年下降4.0個百分點。用電量增速較上年明顯回落,一方面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另一方面是由於一季度氣溫同比偏高、夏季氣溫同比偏低,導致採暖電量和降溫電量未能充分釋放,其中1、2月全國平均氣溫較上年同期分別偏高1.2、0.6攝氏度;夏季(6~8月)全國平均氣溫較上年同期偏低0.5攝氏度。

分季度看,四個季度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5%、4.5%、3.4%和4.7%。

分產業來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量比上年分別增長4.5%、3.1%、9.5%、5.7%,用電量增速較上年分別下降4.5、4.0、3.4、4.6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華北(含蒙西)、華東、華中、東北(含蒙東)、西北、西南、南網區域用電量比上年分別增長4.6%、3.4%、3.6%、3.5%、3.6%、6.2%、6.9%,各區域用電量增速均較上年下降,其中華北、華中、西南電網區域用電量增速下降明顯。

2019年全國新增發電設備容量1.0億千瓦,比上年減少20.4%。截至2019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全國發電量7.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7%。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825小時,比上年減少54小時。2019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其中,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南網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電網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餘。省級電網中,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遼寧、冀北、陝西電網局部地區實施有序用電。

在您看來,影響今年電力供需的主要因素分別有哪些?

吳姍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和電力需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2020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減少6.8%,工業生產、投資、消費、出口等核心指標同比均顯著下降;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減少6.5%,增速同比下降12.0個百分點。二季度以來,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工業生產恢復常態增長,工業增加值增速穩步回升;受地產政策邊際放鬆、穩投資和促消費系列政策提振,投資逐漸回暖;市場銷售連續三個月好轉,內需總體呈現復甦態勢。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由負轉正,1~5月全社會用電量已達到上年同期的97.2%。

後疫情時期,我國各行業達產進度將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按照電力看經濟的邏輯,本研究構建分行業達產指數,並根據1~5月各行業達產恢復速度及相關政策的具體影響預測未來達產走勢。計算結果表明,裝備製造業、高耗能行業於5月份率先達產;受限於國內外消費需求不振,消費品製造業和其他製造業最快將於三季度達產;生產性服務業可能在三季度達產,生活性服務業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影響恢復相對滯後,可能在四季度才能基本達產。

宏觀經濟形勢方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及「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短期衝擊,政府將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執行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同時加大降成本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新冠肺炎疫情將對宏觀經濟產生短期衝擊,但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結束後,在國家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的推動下,預計經濟將迅速恢復到潛在增長水平。具體來看:

新冠肺炎疫情對投資的影響相對較小,基建託底作用顯著增強。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擴大有效投資。2020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萬億元,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這些政策將提振基建投資,持續發揮效益;在降低增值稅率、融資成本等經營成本作用下,企業利潤預期改善,製造業投資將溫和回升;房地產調控政策存在結構化放鬆,部分城市放鬆房地產經紀行業管理、公積金及落戶政策,房地產投資增速保持平穩。預計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3.5%,增速較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衝擊較大,消費刺激政策助力消費溫和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的影響較大,實物消費回補面臨困難。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減稅降費、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以及發放消費券等多項政策措施,助力汽車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持續改善;房地產行業平穩增長帶動下遊建材裝潢、家具、家電類產品消費增速回升;稅改等刺激政策效應明顯,有望支撐消費溫和回升。預計2020年消費比上年增長2.6%,增速較上年下降5.4個百分點。

最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出口增速下滑。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等不利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嚴重衰退。聯合國5月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2%,全球貿易將收縮近15%;世界銀行6月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收縮5.2%;OECD6月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收縮6%以上;IMF 6月預計2020年全球GDP收縮4.9%。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導致外部需求萎縮,我國出口受較大衝擊,因疫情導致的全球產業鏈斷裂需要一定時間修復,對我國生產恢復產生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出口(美元計價,下同)比上年減少5%,增速較上年下降5.5個百分點。

對於今年的電力供需形勢,您有著怎樣的判斷?

吳姍姍:綜合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行影響、第二和第三產業復工復產進度及效果、居民生活用電時長增加、國家穩增長政策措施以及氣溫等因素,預計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處於1.5%~3.5%區間。

具體到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4.0%左右。第二產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1%左右,後三季度受復工復產及國家穩增長政策提振,用電增速持續回升。第三產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9%左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時間較長,二季度仍為負增長但降幅收窄,受疫情結束、前期壓抑的消費能力充分釋放的影響,三、四季度維持在較快增長水平。居民生活用電量比上年增長7.6%左右,主要受居家隔離等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上半年用電保持良好增長形勢,基數效應影響下半年增速高於上半年。

分季度看,預計四個季度用電量增速分別為-6.5%、3.5%、7.1%和6.8%。疫情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上半年,下半年隨著疫情影響消退以及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用電增速較上半年顯著回升。

分地區看,華北(含蒙西)、華東、華中、東北、西北、西南、南網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3.1%、1.3%、1.2%、2.8%、5.6%、4.5%、4.5%,較上年分別變化-1.5、-2.1、-2.4、-0.7、2.0、-1.7、-2.4個百分點。其中,華北(含蒙西)、華東、華中、西南和南網區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為顯著,東北和西北電網區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輕。

電力供應方面,預計2020年全國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1.3億千瓦,比上年增長29.8%。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1.3億千瓦,比上年增長6.1%,增速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其中,水電裝機容量3.7億千瓦,比上年增長2.7%;火電裝機容量12.3億千瓦,比上年增長3.7%;核電裝機容量510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7%;風電裝機容量2.5億千瓦,比上年增長17.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4億千瓦,比上年增長14.9%。

電力供需形勢方面,2020年,預計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平衡,但部分地區尖峰時段出現電力供需緊張。分區域看,華中電網區域電力供需緊張,主要是受用電負荷增長較快、供應能力增長不足的影響;華北、西南電網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華東、南網區域電力供需平衡有餘;東北、西北電網區域電力供應存在富餘。預計2020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700小時左右,比上年減少約130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210小時左右,比上年減少約80小時。


相關焦點

  • 11月份國家電網經營區用電量增速創27個月新高,經濟運行持續回暖
    11月份,國家電網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27個月新高,國網能源研究院專家對相關用電數據進行解析——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近27個月新高11月份,國家電網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增速創近27個月新高,較去年同期上升4.6個百分點。
  • 綜述:歐元區第三季度經濟環比顯著回升難改悲觀前景
    綜述:歐元區第三季度經濟環比顯著回升難改悲觀前景 2020-10-31 13:19:36   新華社法蘭克福10月31日電 綜述:歐元區第三季度經濟環比顯著回升難改悲觀前景  新華社記者邵莉  儘管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第三季度經濟環比大幅回升,但30日歐洲主要金融市場並未做出積極回應。
  • 國網蒙東科右前旗供電售電量突破5億大關
    2020年初以來,該公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力「戰疫情、保供電」復工復產助力「六穩六保」,在售電量增速持續減緩的形勢下,及時調整、創新工作思路,結合各區域實際,出臺10項舉措確保電量穩進增長。
  • 數讀|「拉閘限電」將持續多久?一圖解析中國電力供給全過程
    2020年12月以來,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多地電力供應出現短缺。隨後,煤炭、燃氣板塊應聲上漲。煤炭供應緊張、電力短缺持續等擔憂四起。對此,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日前表示,此次拉閘限電主要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是局部現象,不會出現大範圍供電緊張。
  • 湖南:電網負荷創冬季歷史新高 多措並舉保障能源供應
    工業和服務業增長強勁 用電量大幅攀升 疫情過後,湖南工業生產快速恢復,企業年終歲末訂單增多,導致工業用電需求旺盛。統計顯示:1-11月,湖南全省全社會用電量17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其中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34%,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
  • 中信證券:軟缺電或將頻發 煤電價值迎重估!儲能與智能電網是根本...
    火電重回壓艙石地位,預計「十四五」期間的煤電平均利用小時數將持續回升,且市場化交易電價有望企穩向好;此外,為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預計煤電調峰補償機制將得到加速優化,改善通過靈活性改造後煤電項目的投資回報。長期期待儲能與智能電網等技術根本性解決軟缺電問題。我們認為,當前電力系統軟缺電的主要矛盾在於新增體量最大的風光裝機尚不具備調峰能力。
  • 中金公司最新十大預測: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速有望回升至9%
    報告顯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擴散升級、並已出現向金融市場「傳染」的跡象。短期內,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此前分析中的「悲觀情形」可能將成為「基準情形」。由於財政收支天然「穩定器」的特性,此情形下財政收入將明顯減少、而潛在支出可能增加。
  • 多省份「拉閘限電」, 實現區域能源供需均衡仍任重道遠
    1、需求側:工業生產疊加寒潮導致用電快速增長一方面,工業生產增長推動電力需求超預期增長。受全球疫情影響,外貿訂單大量回流國內,拉動了工業用電的快速增長。根據商務部統計,我國11月出口額2680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增幅創2018年3月以來新高。出現電力短缺的幾個省份工業增加值增速也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油價下跌對下遊影響弱化 改性塑料等子行業盈利能力回升
    年初以來其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回落,改性材料的毛利率持續回升。  油價下跌對化工各子行業影響現分歧  作為化工品價格中樞,油價走弱對大部分化工子行業影響負面,化工品價格短期或承壓,華泰證券研究觀點認為,中期來看利好部分需求預期向好或平穩的偏下遊子行業,如改性塑料、塗料、助劑等。
  • 平安證券鍾正生:預計2021年中國GDP實際增速將達到9%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0已經接近尾聲,在中國經濟平穩修復的過程中,隨著疫情影響進一步消退,政策開始向常態化回歸,在全新的2021年,被資本推升的各路資產,又將迎來怎樣的趨勢變化?2021全年GDP增速將錄得9%鍾正生認為,2021年伴隨新冠疫苗推出、推廣,全球經濟可能逐漸掃去疫情的陰霾,走向更全面的復甦。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疫情對我國煤炭行業供需會產生什麼影響?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經濟衰退已不可避免,如何看待疫情對煤炭供需、替代能源等的影響,以及這些因素變化怎樣決定煤炭價格未來走勢,不僅關係到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關係到我國整體的能源安全戰略目標。
  • ...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回升至7...
    相較世行今年7月份發布的報告,最新報告把中國經濟今年的增速由此前的1.6%上調至2%。報告還預測,在2021年,隨著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將回升至7.9%。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艾卡思在解讀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時表示,中國防控疫情取得成功,中國經濟實現V型反彈。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2020年11月20日,由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特別聯合發起、國網能源研究院協辦、華夏能源網特別支持,主題為「新電改破局五周年:從蹣跚學步到披荊斬棘——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的電力系統低碳轉型沙龍,在北京順利舉行。
  • 國網湖南電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A+ | A- 【國網湖南電力全面進入"戰時狀態"】近期,在大範圍寒潮影響下,採暖用電負荷加速釋放;疊加國民經濟持續向好、電力需求快速上升因素,多地電網迎來用電高峰考驗。數據顯示,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均已恢復到歷史同期較高水平,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增速創27個月以來新高,預計12月份到明年初全社會用電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國網再度收購智利輸配電公司 年內國際業務利潤增長17%
    該投資項目將在履行境內外相關審批流程後完成交割。國網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並未因疫情而放緩。今年3月,國網公司收購阿曼國家電網公司49%股權成功交割。該交易是國網首次在中東地區成功投資運營電網企業,也是中國企業對阿曼的最大單筆投資。今年6月,國網公司全資收購智利第三大配電企業切昆塔集團公司(Chilquinta Energía)完成股權交割。
  • 常健:下半年經濟是否可持續發展?
    如何看待下半年經濟是否可持續 因為大家已經談得很充分了,我補充談一下我們對下半年可持續性的兩個觀點和關注點。 我們在5月出口數據出來後就上調了今年的GDP預測至2.3%。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能源發展的總體歷程;從能源消費、能源供應、能源技術、能源政策、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圍繞能源安全、能源轉型等焦點問題,對2019年我國能源發展總體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對未來能源轉型發展趨勢做出研判,並結合新冠疫情影響對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和供應情況進行了分析預測;深入解讀了過去一年能源行業重點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