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秦昊在節目裡爆料好友汪小菲是個女兒奴,對女兒有多溫柔,對兒子就有多殘酷。
對女兒一口一個寶貝兒,還要不停地親親抱抱。
而比女兒還小2歲的兒子過來,剛叫了一聲粑拔,立刻因為口音被訓斥了。
作為娛樂圈知名女兒奴,汪小菲對兒子和女兒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直是網友們調侃的對象。
他的微博簡介是「希望玥兒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頭像也是自己和女兒的合影。
女兒生日:我最愛的玥兒,爸爸永遠在你身邊
兒子生日:帶玥兒到海邊走走
女兒手指被碰紅了:快叫救護車!!
兒子1個月病了3次:鼓勵他,男人之間話語不用太多
就連大S都說,女兒太被偏心了。
汪小菲這種育兒方法,大S明顯並不認同。
節目裡汪小菲嘲笑兒子不該被地震嚇哭,大S直接命令他閉嘴。
雖然鋼鐵直男在嬌小可愛的女兒面前繳械投降真的很戳我萌點,但這次我一定要站在大S這邊。
因為,女兒奴們,正在同時傷害男孩和女孩。
還記得帶兒子上親子節目,結果因為「霸道總裁式帶娃」被罵上熱搜的楊爍嗎?
楊雨辰全程被爸爸嚴厲對待,即使表現好也很少被誇獎,淚水在眼眶打轉的隱忍模樣,讓人心疼不已。
對此,楊爍的態度是:心疼,但他是個男孩子,將來要成為男子漢。
與此同時,楊爍對女兒卻各種溫柔地親親抱抱舉高高。
區別對待的後果就是,楊雨辰在爸爸面前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有什麼情緒也總是自己藏著、憋著。
在被問到「你喜歡爸爸在家裡嗎」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不太喜歡」。
同樣被「偏心」傷害到的還有田亮兒子小亮仔,他說,自己愛爸爸,可爸爸只愛姐姐。
厚此薄彼的教育模式,會讓不被偏愛的孩子失去安全感。
而男孩子,也並沒有大人以為的那麼堅強。
事實上,每一個胎兒剛開始都是女孩,從第7周開始,獲得Y染色體的胎兒才開始慢慢變成另一種「性別」。
換句話說,女孩的特質是天生的,而男孩的各種特質,是從胎兒時期一直到成年之前,通過一點一點的改變慢慢形成的。
幼兒階段,男孩和女孩同樣需要安全感,男孩甚至比女孩更容易為分離感到焦慮,更害怕陌生的環境。
他們喜歡被擁抱,需要被溫柔地呵護和陪伴,只有內心深處感到安全,孩子的大腦才會得到充分的發育。這時就開始以「男人」的標準要求男孩,對他們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幾年,很多男明星都在公開表達對女兒的偏愛,而且明確表示對女兒就是要寵,對兒子就要嚴厲。
整個社會的輿論風向也漸漸變成了「窮養兒富養女」「女兒當公主養,兒子隨便養」。
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一大堆女兒奴爸爸。
電視劇也會刻意塑造女兒奴形象來迎合大眾。
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藏在這種育兒方式背後的,其實是對女兒和兒子不同的期待。
拿娛樂圈第一女兒奴汪小菲來說,
他覺得女兒就是用來保護的,他希望能把女兒永遠養在家裡,不用奮鬥,也不會被其他男人騙走。
而兒子呢,必須經受挫折,變得勇敢,能撐起一片天空。
這種所謂的「重女輕男」,何嘗不是「重男輕女」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網友@桃子與司康說的一句話我非常贊同:「不只是粗暴的偏見才是偏見,溫柔的偏見也是偏見。」
身邊不少父母,花大價錢送兒子出國留學,因為「男人就要多闖蕩」,卻連大學都捨不得讓女兒去外地上,對女兒最大的期望就是嫁個好人安穩一生。
他們只想把女兒培養成「人妻」,而不是「人才」。
可女兒總有一天要走出父母為她打造的城堡,進入社會後,誰會因為她是女孩就寵著她、讓著她呢?
有姑娘說,自己從小被家裡培養成傻白甜,現在試著自力更生,感覺特別痛苦。
是啊,溫室長大的花朵,怎麼和經歷過風吹雨打的野草競爭呢?
聊天時好幾個小夥伴吐槽,平常遛娃時經常看到女孩欺負男孩,一些女孩被養得囂張跋扈,什麼禍都敢闖。
這樣養女兒,究竟是愛她,還是害她?
我相信,這些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愛都是一樣的。
只是他們和汪小菲一樣,覺得男孩和女孩生而不同,女兒就要千嬌萬寵,男孩就該天生堅強。
這些以愛之名對子女區別對待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寵女兒」的表象下,是對性別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作為女性,其實很開心看到女孩被重視,被寵愛。
但,重男輕女的反面是性別平等,而不是重女輕男,更不是披著「重女輕男」皮的重男輕女。
孩子究竟要不要區別對待?
要!但區別對待的依據應該是性格,而不是性別。
女兒不是寵物,兒子也不是鐵人。
女孩也有抱負,也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頂起一片天。
男孩也會脆弱、會敏感,也需要被細心關懷,小心對待。
不要再相信所謂的「窮養兒富養女」了,無論男孩女孩,都應該用愛滋養。
給孩子平等的愛與期待,尊重他們,理解他們,讓每個孩子都知道自己是被愛的,這就夠了。
我希望我的孩子待人善良,內心坦蕩,活成ta喜歡的樣子,無關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