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給趙麗穎道歉了。
昨兒晚上官微發了一條言簡意賅的道歉博文,說反思悔過了一下午,因為標題內容審核的不仔細,導致大家誤會。
已經第一時間和趙麗穎溝通致歉,下次再也不會了。
之後趙麗穎工作室也下場回應了,發了一則聲明。
聲明內容很剛,表示足夠的信任希望能得到節目組足夠的尊重。
首先節目組必須從源頭查原因並做出合理的處理;
其次她們拒絕不實人設為目的剪輯和對趙麗穎性格的不實引導;以及再有這種事情發生,趙麗穎方將不再配合宣傳。
至於為什麼節目組要道歉,主要的爆發點來自於節目官微前幾天發的戰報。
說是戰報,但是裡面全都是關於趙麗穎的黑通稿...
而且還打出了「多元稿件霸屏刷足了存在感」的標題。
節目挑著自己嘉賓的黑稿發,還列成了自己戰報專門發出來,關鍵這些稿子的標題一眼就能看出來它的導向。
這就很微妙了。
所以趙麗穎粉絲對於《中餐廳》的道歉當然不買帳。
覺得《中餐廳》茶味十足,完全看不到一個做錯事的人的歉意,純粹為了洗白。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眼花看錯了能出現的錯誤。
而且戰報上面關於趙麗穎的黑稿只是爆發點。
前面趙麗穎工作室在聲明裡提到的,節目組在《中餐廳》正片裡面對趙麗穎的惡意剪輯和人設的曲解也都讓粉絲她們非常不滿。
其實積怨已久了。
先是人設。
產後回歸的趙麗穎在這一季《中餐廳》裡面擔任財務總監,節目組給的錢一般不多,所以這活其實挺不容易。
於是乎第一期節目出現了很多關於趙麗穎怕做不好的工作,看起來很「焦慮」的一幕幕。
比如趙麗穎擔心收錢,擔心自己不會算帳。
再比如和大家一起去買菜的時候,因為錢超支了馬上就來情緒了。
又或者總陷入一個人生悶氣的狀態,因為一點小事跑到屋裡面崩潰大哭不想吃飯。
低氣壓仿佛要溢出屏幕。
不單單如此,甚至趙麗穎在《中餐廳》節目裡面,還成了不會溝通的典型。
因為和大家工作節奏不同,習慣了按流程完成工作的她陷入了焦慮,卻不知道怎麼溝通,所以在鏡頭下陷入了糾結中。
總而言之就是她隨時隨地能把團隊的氣氛降至冰點。
但財務總監每季都有,要說難吧也沒那麼難,之前管錢的嘉賓也沒這麼焦慮過。
所以其實這裡面摻雜著惡意剪輯帶來的人設扭曲。
前面趙麗穎因為大家工作節奏不同感到焦慮的那段,其實就只有一個趙麗穎躺下擦臉的鏡頭。
但在正片中卻被用了好幾次。
看起來就好像趙麗穎一直在鬧情緒一樣。
然後是第二期正片的開始,一個人回房間的趙麗穎和其他留在餐廳幹活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裡的時間線也有問題,其實會員專享版裡面趙麗穎明明有參與勞動。
還有第二期趙麗穎猶豫著要不要出去接待客人的片段。
其實人家已經出去過一次了,根本也不像節目裡面一樣糾結要不要出去送碗,而且這有啥不好意思的?
明星當著那麼多人面拍戲都可以,去給客人送個碗筷就不行了?
趙麗穎粉絲順藤摸瓜找到了《中餐廳》監製之前發過的開會照片,其中黑板上明確寫了「焦慮感=擔心(主體)」的字樣。
真人秀節目一定有人設有劇本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但故意製造一個「負面話題人物」,特別是把流量高的趙麗穎變成那個備受爭議的「負面話題人物」。
熱度是有了,但卻把嘉賓的口碑也破壞了。
前後連起來看,也難怪粉絲和趙麗穎工作室對《中餐廳》節目組的態度如此嚴肅了。
演員是靠演技和作品圈粉的,這點趙麗穎不缺。
她從小角色一路穩紮穩打走上來的。
從《新還珠格格》裡面戲份不多的配角晴兒。
到後來能挑大梁當大女主的《陸貞傳奇》。
以及讓她大爆的仙俠大IP《花千骨》。
趙麗穎的角色和劇都還蠻讓觀眾印象深刻的。
也因為演的好,讓她成為炙手可熱的演技花,並且成功圈到一批忠實的粉絲。
不過光用作品圈粉還不夠。
因為與此同時,綜藝節目作為另外一個展示埠,也是決定一個演員能否扭轉路人緣,或者會不會繼續圈粉的一個轉折點。
有不少本來觀感一般的明星, 靠著真人秀人氣蹭蹭上漲。
拿比較近的來說就張雨綺。
很長一段時間她因為爭議太多口碑急轉直下,然而《乘風破浪的姐姐》給她扳回一城。
憨萌小雨可是戳到不少觀眾的點了。
也有很多本來國民度還ok的演員,在錄完真人秀之後,路人緣直線下降。
比如上一季《中餐廳》的黃曉明,明學到現在還是可以拿出來當表情包的經典。
趙麗穎並不是一個能在綜藝裡面圈粉的類型。
之前參加綜藝的時候就因為說話直來直去被黑過一輪。
但只要不掐頭去尾的把節目都看完,會慢慢喜歡上趙麗穎的性格和為人的。
不然《偶像來了》她怎麼會交到那麼多圈內好友?
但,《中餐廳》的惡意剪輯會讓本來就不善言辭的趙麗穎,在特定人設中顯得更加不討喜了...
明明正片之外的時間,她和大家相處的很愉快,還一個人幹活到深夜。
其實這不是《中餐廳》節目第一次和趙麗穎接觸了。
第一季的時候讓嘉賓之一的周冬雨連線趙麗穎。
第二季則拿周冬雨邀請趙麗穎的片段出來溜粉。
第三季呢,接著溜。
這次終於時間合適,把趙麗穎找來當嘉賓了,沒想到還合作的這麼不愉快。
Anyway,美食節目其實可以通過食物而不是其他的看點來吸引人呀,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