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堂」——
來源於代表老成都餐飲文化的非遺技藝-「鳴堂技藝」,即通俗稱的「吼堂」。
近日,衝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
7月18日,四川吼堂老火鍋公開發布了「致鄭愷先生的一封信」稱,有人稱在寧波有一家和吼堂高度相似的火鍋店。
吼堂老火鍋工作人員通過網上查詢發現,該火鍋店宣稱是鄭愷開設,卻與吼堂老火鍋高度相似,「無論是設計風格、裝修細節,還是各種軟裝,乃至產品的裝盤,幾乎都是一模一樣。」
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吃貨發現越來越多的明星喜歡開餐飲店,而且十有八九開的都是火鍋店。
陳赫、葉一茜和朱楨合夥的賢和莊火鍋,薛之謙的上上謙串串香火鍋,「小姨媽」鄧家佳的HI辣火鍋,「趙公子」包貝爾的辣莊重慶老火鍋……能在短期內利用明星光環,換取更大利益,是眾多明星最樂意選擇的轉型方式。
按理說鄭愷人氣也不差,既然選擇了進駐餐飲行業,為何會抄襲別人家的風格?這家火鍋店究竟有什麼特色,才讓鄭愷及其背後的公司扛著這麼大的風險去抄襲?
答案並不難找,從吼堂的聲明裡就能看到緣由。
01
尊重原創,拒絕抄襲!
△上:吼堂老火鍋 下:涉嫌抄襲的火X祥
無論是設計風格、裝修細節,還是各種軟裝,乃至產品的裝盤,幾乎都是一模一樣,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相似。
從項目醞釀到開門營業,吼堂的工作人員前後耗費了接近兩年的時間。為了還原老成都文化,翻閱了眾多的歷史資料,每一個軟裝的設計,每一個文字的應用,都儘量還原真實。
為了做足蜀地文化,吼堂把傳統的四川竹編、手工瓷器、蜀繡、年畫、油紙傘等有代表性的四川非遺產品都搬進火鍋店。
為了做一個能夠沉浸式體驗老成都文化,感受老成都故去榮光的場景化火鍋,品牌名「吼堂」,也是來源於代表老成都餐飲文化的非遺技藝-「鳴堂技藝」,即通俗稱的「吼堂」。
△吼堂老火鍋 環境、風格整體展示圖片及視頻
為了做出滿意的空間效果,吼堂拜訪了眾多國內頂尖的設計公司,最終選定了一家十餘年行業經驗的資深團隊,通過他的繪圖來呈現,光設計稿就前後大改了三次,花費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才確定,空間和品牌設計費高達幾十萬元。
在火鍋店初步裝修完成時,因為對實際呈現後的顏色不太滿意,所有員工齊上陣,一起粉刷牆壁,修改配色,才最後呈現出現在這個濃烈的紅藍色彩搭配,既傳統又新潮的老成都風格。
△ 多處創意細節高度重疊 地板花紋,天花吊牌文字細節都一樣
還有門店最重要的軟裝部分,數十項的軟裝創意都是來自於團隊自己的創意和創作。
甚至在店裡設計了一個小型的菜市場,就是想讓大家能夠看到我們的各種新鮮的食材。而這些原創的內容,現在幾乎一模一樣的出現在了鄭愷的火鍋店裡!
△場景設置的搬運者
從大的景觀設計到小的餐具模仿今年本來就是個特殊的年份,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吼堂在試營業期間就已經出現虧損,為了給員工發工資,吼堂響應政府號召,冒著虧損風險開門復工。
好不容易扛過疫情的衝擊,恢復正常的經營,沒想到又遭遇了這樣被赤裸裸的抄襲。
△從服務創意到檔口設置都如出一轍
△完全相同的風格字體設計 大眾點評/美團 圖片的「完美翻版」
02
開業剛過,鄭愷正面回應
對於吼堂的多平臺聲明,明星火鍋店涉嫌抄襲事件被推向了公眾視野裡。
原來7月18日,明星鄭凱和妻子苗苗婚後第一次同框,為自家寧波剛開業的火鍋店火鳳祥進行宣傳活動。
△鄭愷和妻子苗苗合體現身寧波火鍋店開業典禮
原本高高興興和多位明星朋友一起剪彩上了個熱搜,結果24小時不到被吼堂火鍋店的文章又再次送上了熱搜。
吼堂老火鍋表示,火鳳祥無論在門店整體裝修、招牌,還是檔口設計、小型菜場等細節上,都與吼堂有較高相似度;甚至在火鳳祥的對外宣傳手冊中,也使用了吼堂的店內實景照片。
有網友評論說的:「這不叫抄襲,這是複製粘貼」。
吼堂同時表示自己已經做了平面及VI應用、產品設計等智慧財產權的登記,拿到相關證書,並已經聯繫律師持續跟進此事。
19日下午,鄭愷旗下的寧波火鳳祥火鍋店發布聲明,稱已經溝通專業法律人士、行業設計人士及相關機構進行調查,如結果顯示存在侵權,將承擔相應責任並第一時間進行整改。
鄭愷也表示「如有侵權,立即整改,絕不姑息」。
看了鄭愷這12個簡單的回應,不知道當時想要凹「親力親為好老闆」人設的他,有沒有想到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而且記憶重現來得這麼快。
為了凹自己的全能人設,鄭愷曾在訪談中表示,自己全程參與火鳳祥的管理,從裝修細節到菜品管控。
這件事持續發酵,網友們也紛紛炸鍋了出現了兩種聲音
▼支持維權,尊重原創
另外一種聲音就是各大營銷號的刷屏洗白,這些大V們紛紛表示火鍋店基本都是這樣,不能說鄭愷是抄襲。
看到鄭愷的發聲後,吼堂第一時間出了聲明。
03
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原創
曾經有數據調查顯示,在一眾的創業的選擇當中,餐飲業以68%的優勢穩居第一,火鍋又在餐飲行業中位列第二,妥妥的算的上是明星們開展副業的偏愛之選。
火鍋是一個市場廣譜性足夠大,食材多自助,基本不需要廚師,服務業多半可以自助化的行業,小吃和滷味麻辣小龍蝦這些細分產業也同樣具備這樣的特性。
△吼堂火鍋店內菜品圖
想起前陣子汪涵的金融App代言風波到鄭愷火鍋被投訴侵權事件,明星參與這類商業確實是風險很大的,企業雖然可以藉助明星的粉絲和勢能快速建立品牌背書,但是商業一旦經營出現問題,對明星形象的反噬也是很大。
所以像韓寒當年的「很高興遇見你」,包貝爾餐廳事件等等,都是引發很多社會風波。明星開餐廳跨界本身沒有錯,尤其今年疫情,各行業都不好混。但是,如果要做就走點心,不要一味的複製粘貼來圈錢。
其實,類似於吼堂老火鍋這樣的抄襲在餐飲行業內是普遍存在的,此次鄭愷火鍋店涉嫌抄襲一事,道出兩個道理:
其一就是如上所說,侵權行為不可取,務必尊重原創;
其二站在吼堂老火鍋角度,及時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吼堂老火鍋在鄭愷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直戳人心:「如果我們不做任何發聲,那吼堂老火鍋極大可能成為那個被人指摘的抄襲者。」
如果吼堂老火鍋沒有這麼果斷有理有節地說出此次抄襲,而是默默無聞、隱忍此事。將來,在資本、影響力的巨大反差下,誰是李逵誰是李鬼,都將變成一件羅生門事件。
如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原創若不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時進行自身品牌的商標、專利、設計等保護,在市場競爭中,極有可能被當做抄襲者,這便告訴我們廣大的創業者和企業,商機未動,智慧財產權先行的重要性。
在開展品牌運營前定要提前做好商標申請、專利申請的布局意識,在關鍵時刻,這樣才能有法可依,依靠法律武器去維護自身的權益。
那麼問題來了——
(文中部分配圖源自網絡)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