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張敬軒的名氣一直和他的唱功不相符合………
因為這首歌,真正愛上張敬軒。經典中的經典。無論何時都能排進我最愛的粵語top10。情歌唱出史詩的感覺。
每次聽張敬軒都覺得他沒大紅大紫好可惜,又覺得幸好沒有大紅大紫所以聽歌的都是一群聽歌往心裡聽的人。挺好的。聽他的《春秋》《不吐不快》《披星戴月》這些粵語後在去《斷點》和《吻的太逼真》就會覺這兩首國語有種非主流的氣息!所以說,張敬軒分為08年前的張敬軒,與08年後的張敬軒。
張敬軒的聲線很直,用情細膩,高音也不弱。演唱的技巧,什麼氣息控制,什麼共鳴處理都不是決定一個歌手好壞的…對我來說,我聽他的想哭,他就是最好的歌手。高中的時候,開始聽他的粵語,很多歌是林夕填的詞,配合上曲風和他深情的演繹,真的再合適不過。
林夕的詞,就是讓感同身受的人心裡多一根刺,平時過得再好,旋律響起就開始刺痛,插翅難飛。林夕的詞,沒有一句是多餘的,現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所以說聽歌就聽歌,不要看歌詞,更不要琢磨歌詞,更不要類比到自己,不然你會像我一樣睡不著:本來想用來助眠,卻流了一枕頭的淚!
這首歌一定要聽現場版!簡直把一首情歌唱出了悲壯感~
現場版現在有三個版本,各有不同,每個人的評價也不同,但無論哪個live,我覺得都完爆cd版本的。
深情的演唱加上盪氣迴腸的交響樂
Hins和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會算是大膽且有實力底氣地嘗試 交響樂的編曲在副歌和尾奏部分顯得尤為大氣暢爽 最後那句「現在中場休息二十分鐘」是演唱會僅存的古典。
林夕寫的無非是個「相愛卻無法愛」的爛俗題材,但張敬軒的這個版本演繹卻把這歌玩出了新境界。 這個版本,我的評價是: 「慘得盪氣迴腸」
第二個版本
Hins Live in Passion 張敬軒演唱會 2014
每天聽上400遍。
第三個版本2010軒動心弦演唱會Live我的主觀感受,這個版本無論狀態,感情,難度都是最高的。感情飽滿,讓我一度捨棄了原版,聽著非常過癮,充沛程度無人能及,從主歌到副歌的過度完美,開始壓抑的陳述到後面感情的爆發,特別是若自覺這叫痛苦未免過分容易到頂點聽到根本停不下來,然後在至少要見面上萬次前面的一聲嘆息,被拉到谷底。
最後的嘆氣聲太應景了。
港樂之所以覺得特別好是因為伴奏渲染的很棒,但軒動這首情緒最飽滿,同時也算是他巔峰時期的聲音吧。
紅色騷成狗,只有張敬軒駕馭的了。hins和Joey真的是被大部分人以為只會唱斷點和揮女的典型代表。我真的好想讓張敬軒自己來看看第一分五十六秒。
聽完真覺得太變態了,自帶錄音棚效果。
互動:
評論處寫下你最喜歡哪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