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話深有同感:
江湖傳言,娛樂圈裡有三個男人是怎麼黑都黑不動的——
1.古天樂
2.吳京
3.胡歌
平平無奇古天樂,傳說中只有太陽才黑得動的男人。以勞模般的毅力苦苦支撐搖搖欲墜的香港影壇,低調地承載著無數孩子求學的希望。
吳京,出道時也是小鮮肉形象,憑著一腔熱血成長為今天的純爺們,為走了好幾年下坡路的中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
至於胡歌,中國文藝青年的標杆形象,我搜腸刮肚想了很久用什麼詞句來形容他最貼切,最後發現還是高曉松的那句話放在他身上特別契合: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消失2年,胡歌再次出現在大屏幕上,可謂一鳴驚人。
作為胡歌第一次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的質量不可謂不高,是今年坎城電影節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連昆汀·塔倫蒂諾都給了很高的評價:「這是我近幾年看過最美的電影!」
閃電像一把長刃劃破武漢的夜空,電閃雷鳴中,一輛飛馳的摩託車碾過水窪,向著不知道在何方的未來奔鳴。
這就是《南方車站的聚會》裡所展現的場景。
胡歌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叫周澤農,是當地一個盜車團夥的小頭目。在一次「偷車大賽」中,周澤農的幫派中了敵人的圈套,他的手下全軍覆沒,他自己則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脫身。脫身後的周澤農神智混亂,不小心將一名正在巡邏的警察誤殺了,他也因此成為背負30萬懸賞金額的逃犯。
犯下大錯的周澤農深知自己是不可能逃脫制裁的,只是與其自首,倒不如讓妻子楊淑俊(萬茜 飾)去舉報自己,這樣還能為妻兒留下30萬作為遺產。可自己已經與楊淑俊五年未見,此時她肯定早已被警方監視起來了,該怎麼與她建立聯繫呢?
周澤農找到了曾經的兄弟華華(奇道 飾),讓他幫自己打聽妻子的下落。華華卻也垂涎那筆賞金,他安排妓女劉愛愛(桂綸鎂 飾)與周澤農見面,讓劉愛愛引誘周澤農走進他設計的陷阱中……
電影就是在這樣嚴峻的環境下展開的。
僅看電影介紹我們就不難發現,這是一部很「黑色」的電影,其間充斥著懸疑、暴力、犯罪等元素,這意味著胡歌這一次有三重挑戰需要面對:
1.這是他第一次主演電影,電影對演技的要求遠比電視劇嚴格得多;
2.他已經有兩年沒有拍戲了;
3.以往胡歌留給別人的印象,主要以李逍遙、梅長蘇這類「古裝儒生」、「公子如玉」的形象為主,而這次他要出演一位心狠手辣卻又不失溫情的黑社會老大的角色,他能勝任嗎?
顯然,胡歌交出了一張滿分的答卷。
在影片中,胡歌巧妙地將自身那種文弱書生的氣質轉換成了深謀遠慮、腹黑陰狠的形象。
更多時候,他就像一隻受傷的野獸四處逃竄,瞪著一雙恐懼而警惕的眼睛,不放過身邊每一處風吹草動。
而這每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鏡頭,都是胡歌付出了常人所難以想像的代價換來的。
首先,語言就是第一大難關。導演刁亦男是位「現實主義流派」導演,他之前拍攝的《夜車》、《白日焰火》等電影就因為取材真實而廣受好評。這一次,同樣為了能拍的真實,刁亦男規定,電影中一律採用武漢方言,這對上海人胡歌而言自然是巨大的挑戰。為能學好武漢方言,胡歌要求與方言老師24小時吃喝住行都待在一起。
周澤農那種陰鬱的狀態同樣是陽光樂觀的胡歌所不擅長演繹的,為能拍出這種氣質,胡歌連續幾個月離群索居,不與包括劇組工作人員在內的任何人說一句話。
人體在缺水時會呈現出乾癟的線條,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是胡歌給自己綁繃帶,為了讓觀眾看到更為明顯乾瘦的肌肉線條,突出周澤農常年與人鬥毆的形象,胡歌堅持三天不吃飯,只喝咖啡。為了演出周澤農受傷後虛弱的感覺,他還強迫自己幾天不睡覺。
正是這種用生命去演戲的工作態度,讓胡歌收穫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電影中胡歌的形象無疑是醜陋的,但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卻又讓人覺得是那樣的帥氣。
事實上這還不是胡歌最「醜」的樣子。
2019年9月20日,是胡歌37歲的生日。這一天,陪伴他度過的不僅有《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工作人員們,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綠色江河」的志願者們。他們中的一部分不遠千裡趕赴劇組現場陪胡歌一起吃了蛋糕,另一些沒能去現場的則聯名發了微博。
「綠色江河」是一個民間環保組織,多年來致力於保護江河上遊地區自然生態環境,胡歌便是其中的志願者之一。
從2013年開始,胡歌每年都要專門騰出幾個月時間跑去青海撿垃圾,還充當大廚為志願者們做飯。連續六年,年年如此。
他披著好幾天都沒條件洗一次的長髮,衣領上散落著肉眼可見的頭皮屑,下巴蓄著長長的鬍鬚。他常常在冰天雪地裡一走就是幾小時,臉頰被凍得通紅,嘴唇乾裂,用「醜」這個字來形容他的這一形象絕對不過分。
普通人很難理解這樣一名巨星,如果真的心系環保只要捐錢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親赴現場去吃這個苦呢?
這樣一位明明靠顏值就能躺著把錢賺了的帥哥,這樣一次次地醜化自己、折磨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呢?也許是為了能對得起上天贈予自己的這第二次生命吧。
也許是為了代替他死去的朋友好好活著吧。
2005年是個瘋狂的年代,那時我寄居在姨媽家,我至今還記得,每到晚上,我的表哥、表姐們就會一堆人擠在客廳裡,提前十幾分鐘打開電視調到湖南衛視,然後一邊聊天一邊盯著廣告等那個電視劇的開播。
沒錯,那個電視劇就是《仙劍奇俠傳》。
在此之前,我也看過不少古裝劇了,可從沒有一個男女主能讓我如此印象深刻,胡歌和劉亦菲完全就是《仙劍奇俠傳》遊戲中走出來的李逍遙和趙靈兒。
可想而知,胡歌那時得有多火,我們班女同學就有不下4個說過長大後要嫁給胡歌。當然,說要娶劉亦菲的男同學更多……(小聲嗶嗶)
年少成名給胡歌帶來的不僅是鮮花與掌聲,還有迷茫與迷失。
對於如此龐大的粉絲和名譽他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他恐懼、焦慮,只知道埋頭工作。那兩年的他瘋狂接戲,《天外飛仙》、《射鵰英雄傳》、《少年楊家將》等等,忙的像一隻無頭蒼蠅,根本無暇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直到2006年的一場車禍,像一盆當頭冷水一樣,瞬間讓頭腦發熱的胡歌冷靜下來。
8月29日,當時的胡歌正在拍攝《射鵰英雄傳》,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胡歌與助理張冕疲憊地返回上海。就在滬杭高速嘉興路段,因司機小凱疲勞駕駛,導致嚴重車禍,坐在副駕駛的張冕當場死亡。
胡歌則受了重傷,4天時間,兩次全麻手術,胡歌的臉和脖子一共縫了140針。事後他回憶道:「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活著。」
歷經數日半夢半醒的狀態,胡歌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其他人還好嗎?」
起初身邊的人都瞞著他,但胡歌很快察覺到了真相。他激動地哭著狂吼:「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經紀人只好無奈地說出張冕已經身亡的消息,胡歌頓時崩潰大哭。經紀人哭著阻攔他:「你的眼睛才剛縫好,不能哭,傷口會裂開。」
他把頭放得很低,讓眼淚掉在地上,邊哭邊自責:「以前都是我坐副駕的,這次張冕讓我坐後排可以好好睡覺,她是代替了我啊!」
車禍造成的肉體傷痛是巨大的,造成的精神傷痛更是深遠的。
出院後,他寫了一本書,叫《幸福的拾荒者》。在書中,他寫道:
車禍撞傷了我的容貌,也衝擊了我的內心,每次當我戰戰兢兢拿起鏡子的時候,我都渴望能在鏡子裡尋找到勇氣和力量。鏡子的語言簡潔而充滿了智能,除了我自己,沒有人能夠讓我真正重新站立。
他把這本書的收入都給了張冕的父母,多年來一直把他們當成親生父母一樣照顧。
之後他以張冕的名義在雲南捐獻了一所希望小學,時至今日仍是一有空就會千裡迢迢趕去看這群孩子。
當老闆詢問是否繼續聘用小凱做司機時,胡歌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說:「當然要用,全世界都可以怪他,但我不能。」直到今天,小凱依然是胡歌的司機。
2007年,休整一年後,胡歌宣布再次復出。
《射鵰英雄傳》還沒有拍完,他無論如何也不允許因為自己的個人原因就讓整個劇組的心血付之一炬。
可是身體上的疼痛與心理上的傷疤都還沒癒合,胡歌面對鏡頭時的痛苦是不難想像的。每次看到那些熟悉的拍攝現場和工作人員,張冕的影子總會浮現在他的腦海裡,拍攝的進度因此慢了很多。
胡歌非常自責,他對自己說:「拍完這部戲,就不拍了。」
在導演宣布殺青的那一刻,他就逃跑了。他一邊狂奔一邊痛哭,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後面追他,怕他做傻事。
直到此時,埋藏了一年的無奈、自責與委屈才得以釋放。
也就是在這一瞬間,胡歌實現了重生的蛻變。
接下來的幾年,他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一本接一本的讀書。他在書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尋找內心的沉靜。
「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他說。
2013年,胡歌不顧經紀人的反對,推掉所有檔期專心出演話劇。
話劇是大多數演員最不願意接觸的,因為酬勞很低,工作辛苦,對演技的要求還非常高。此時胡歌已經31歲,正是而立之年,明明可以繼續上升事業,他卻選擇了另一條更艱辛的道路——像個演藝界的小學生一樣,跟在那群話劇演員的屁股後面孜孜不倦地向他們討教學習。
胡歌出演了賴聲川導演的《如夢之夢》,這是一部長達八小時的話劇,胡歌在裡面飾演一名病人。這部話劇每天早上7點開工,晚上9點收工。近一年時間,他過的幾乎都是這樣的日子。
正是看了胡歌出演的這部話劇,《琅琊榜》的製片人才決定找他出演梅長蘇。導演李雪說:「除了胡歌,我想像不出還有哪位演員適合這個角色。」
隨後,從《琅琊榜》中的病書生形象,再到《偽裝者》中心思縝密的雙面間諜,胡歌真正從一個普通的電視小生成長為一名實力派老戲骨演員。
2016年,他一舉拿下第28屆金鷹節「最具人氣男演員獎」,距離那場車禍剛好過去了十年。
在上臺領獎時,他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雙手合十,躬身握手,附在對方耳邊說了四個字:「受之有愧。」
頒獎現場還來了一位「奶奶粉」,胡歌在收到奶奶親手織的圍巾時,能明顯看見他眼眶裡有淚水在打轉,但他還是強忍住眼淚,對奶奶開玩笑說:「奶奶,梅長蘇身體不好,怕冷,但我身體挺好的。」
典禮結束後,胡歌找到了這位「奶奶粉」,他蹲在她身邊陪她聊了好久,之後主動向她要了電話號碼。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所謂謙謙君子,不過如此。
很多人喜歡張國榮,都是因為張國榮的善良。
1988年,一名骨癌末期患者聯繫到了張國榮,說想和對方見一面。張國榮隨後不僅悄悄到醫院與這名粉絲見了面,還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每天晚上陪他打電話聊天,一直到粉絲去世為止。
胡歌同樣有過這樣一段經歷,一位罹患白血病的女孩想要得到胡歌的鼓勵,試探性地在微博上私信了胡歌,誰知真的得到了本人的答覆。
在回復的內容中,胡歌沒有任何其他明星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他始終就像一位隔壁家的大哥哥一樣,又逗比又可愛,溫柔地陪女孩聊著最尋常的天。
也就是在《如夢之夢》的舞臺後,另一位「奶奶粉」叫住了胡歌,她說自己89歲的母親得了癌症,希望胡歌能寫句話鼓勵他。這位「奶奶粉」的年紀也不小了,無法走上高高的舞臺,胡歌當場就跪在舞臺上為對方籤名,並為奶奶的母親寫下一句話:「人生是一場難得的修行,不要輕易交白卷。」
類似這種平凡而感動的事在胡歌身上還有很多。
有一次有個人指著他的助理問他:「這是你助理嗎?」
胡歌立即答道:「這是我同事。」
都說細節見人品,簡簡單單一個稱謂,足以看出他給予身邊每個人的尊重。
站在2016年金鷹節的領獎臺上,胡歌說:
十年,二十多分鐘就說完了,可說的遠不止這些,說的也不全是十年。至於未來,借用木心先生的一段話:「人之一生必須說清楚的話實在不多,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若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之處,能做的事就只是長途跋涉地返璞歸真。」
十年時間,從李逍遙到梅長蘇,從輕浮少年到成熟穩重。胡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起大落,面對磨難,他從未屈服,沒有說過一句負能量的話。他只是感恩,感恩這世界贈予的一切。
2018年5月,胡歌來到了《朗讀者》的舞臺上。在採訪中,董卿問道:「2006年8月29號發生的那件事情,你還願意去回憶嗎?」
胡歌回答:「我會思考那件事情帶給了我什麼,我一直覺得我能夠留下來,應該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或許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這十二年每次當我想起的時候我都會很自責,因為我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我也是胡歌的忠實粉絲,最後祝胡歌早日找到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