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個小夥子,就叫他小明吧。
小明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的工作。
他還是個新手,什麼都不懂,什麼都從頭開始學,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去找前輩請教,卻總是因為做的不夠好被領導訓斥。
他說年輕不要緊,沒經驗就要勤快點。
他說被罵兩句也很正常,多辛苦辛苦也是好的。
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升職的一天。
畢竟,日子都是越過越好的。
2
AM 11:30
做完了所有的工作,小明伸了個懶腰,「唉,終於下班了。」
看了看表,已經晚了,公交車下班了吧,地鐵站離這裡還遠,叫個計程車回家吧。
坐在路邊等計程車,他給兄弟發了條微信
「唉,今天忙了一天」
「有點累」
「這才多久就喊累了?」
「年輕人不努力誰能替你努力呢」
「你啊得懂的吃苦」
……
這些,小明也懂,他已經夠努力了。
他只是想聽朋友說幾句,嘿哥們,再堅持一下,今天辛苦了。
你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就不要隨便點評我的人生好嗎?
3
另一個小夥子叫小吳。
小吳也在一家公司上班,已經入職一年了。
這家公司管理嚴格,請假就會扣工資。
這天小吳發燒了,急著上班也沒吃藥,做著工作突然覺得頭疼的厲害。
唉,不知道是不是昨晚吹空調著涼了。
算了,先把工作做完吧,這次的文件可不能出岔子了。
到下午三點,終於做完了。
給女朋友發了條微信
「親愛的,我發燒了頭很疼」
「我先請假回去哈」
「請假幹嘛?這麼嚴重嗎?」
「發燒吃點藥就好了」
「再堅持堅持啊」
「請假回來的話這一天的工資就沒了」
「你怎麼這麼沒有責任心」
你不知道我堅持了多久,就不要說我沒有責任心好嗎?
4
有個姑娘,叫她小美吧。
她和男朋友異地戀兩年了,可是感情依然很好。
她知道,異地戀最重要就是信任對方,關心對方,要相信距離不是問題。
她總是時不時的給男朋友寄點小禮物,或者偷偷跑去看看他。
其實這些細小的在意積累起來,就叫愛情吧。
這天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想起來給男朋友打個電話。
「嗨親愛的」
「我們,分手吧」
嘟——嘟——嘟——
電話被掛了。
小美哭著給姐妹打了電話
「嗚嗚 我,我分手了……」
「哎呀又吵架了,你說你們異地戀還吵架什麼架啊」
「不是……是他……」
「哎呀不是什麼呀」
「異地戀就是要理解對方啊」
「你要多體貼他多關心他啊」
「我知道異地戀不容易,要努力堅持啊」
「你去求個和,說不定他有什麼事呢」
你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不要不由分說地批評我好嗎?
5
廖一梅在《柔軟》中說到:「我們這輩子,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理解。」
為什麼每次加了一個好友,他就會去翻你的空間朋友圈呢?
人們總是對未知的人和事情充滿好奇,卻又「自信」的以為,自己有通過朋友圈看透一個人的本事。
就好像,我看看你的朋友圈,就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朋友圈能看到什麼呢,是窮是富,是美是醜,是善是惡,你也只是看到了表面。
說白了就是,你看到的,只是對方想讓你看到的東西。
真正願意去理解你的人,太少太少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困境,我們的苦難,只能自己扛。
當你辛辛苦苦掙了第一筆錢時,有人會說你一個月才幾千塊有什麼大不了的。
當你十年寒窗考上了理想大學的時候,有人會說這個大學這裡不好那裡不好。
當你終於收穫一份美好愛情的時候,有人卻說你對象看著長的很一般啊。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自信」的人,喜歡隨便評論別人的人生和生活。
總有人會打破你的一切美好,給你澆一盆冷水。
總有人看見你過的好就不樂意。
總有人不理解你。
可是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
我其實挺厭惡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就是這種人,你要離他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一點沒錯。
你不是我,怎知我有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你是這麼棒一個人,可別讓他阻止了你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理解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