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發文不討論坐便與蹲便各自的優缺點。
只討論在一定要裝蹲便器的情況下如何優化安裝出好效果。
那麼愛搗鼓裝修的易哥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衛生間蹲便器的優化設計。
因為很多人考慮到衛生的問題,許多家庭的公共衛生間都喜歡考慮用蹲便器。
絕大多數家庭的蹲便器完工時是像下面這樣安裝的。(沒錯,這是通用安裝方法)
衛生死角
這樣的缺點是有衛生死角,不是小編喜歡的裝法。
當然有錢人可以選入牆式水箱安裝。價格在500-1000元左右,當然高大上。(別擔心漏水的問題)
入牆安裝
個人推薦入牆安裝用下面4種方法裡面中間的兩種方法,不用拆牆破壞防水,安裝方便,又增加了置物空間。(小編瞎嗶嗶,當然要按自家的情況而定哈)
入牆水箱的4種裝法
那小編我是個省錢精,我想了個辦法改進了一下,只花5元錢多買了兩個彎頭。如下圖照片(圖片上當時水電師傅把角閥裝太低了沒有改高點一直後悔,是敗筆)
我家
普通水箱衝水水管件粗細大多是50#的規格,所以用50#PVC管的彎頭與管道來改動剛剛好。在水箱聚乙烯材料與PVC材料接頭處PVC膠水粘不了,要打上好點的玻璃膠防漏水。水箱管路設計圖示如下面圖這樣子(有人會想說拐個彎了衝力會小很多,跟據我個人的使用覺得沒有差別,因為管路最下面的衝水出口會比50#小一點點。再說這種水箱不是主要靠水流快慢衝水,主要是靠水量多少來決定衝水乾淨程度的)
入牆設計
只花幾元錢就可以改變了衝水管路是不是很好。只是施工稍微麻煩點,但是很好做衛生哦。
要改進
再把軟管長度與角閥位置再優化一下,是不是更好哈。角閥裝太低容易溼到水,也容易被男同胞小便濺起的尿液弄到(小編光著腳丫子上過廁所,小便濺起的尿液水分很多,會濺到腳背上。不信的人可以自己去驗證一下哈哈哈)不衛生,尿液含鹽分角閥也易生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