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性美容操作或手術,會帶來各類感染風險,市民切不可因愛美心切,盲目到無資質機構進行創傷性操作。一旦出現術後感染,應儘快前往診療經驗豐富的正規機構就醫。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當美體,很可能為健康帶來極大隱患。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收治一位患者:而立之年的小美,雙側腋下及腹部多發硬結,臍周病灶好似一個鼓出的包塊,右側腋下、下腹壁出現潰破。「本來想追求美麗,沒想到是這個結果。」小美焦急又沮喪,原來這些都是她之前做「埋蛋白線治療」種下的後患。
小美為減肥美體,去年9月在私人診所做了「傳說有神效」的穴位皮下「埋蛋白線治療」。誰知一個月不到,埋線處竟出現紅腫、硬結,明顯疼痛,小美自行服用了一些頭孢菌素,症狀遲遲不見好轉,各處紅腫硬結慢慢增大,左側腋下包塊發生破潰,伴有明顯疼痛。這下她慌了神,趕緊前往醫院就診,可是經過2至3周治療,效果依然不佳。
走投無路的小美最終來到中山醫院,醫生趕緊為小美安排了相關檢查,這一查,發現「埋蛋白線」處的皮下已有多處膿腫形成,其中最深處已侵犯到肌肉層!醫生迅速為她抽取一處病灶內的膿液送微生物檢查,根據初步培養結果,經驗性使用聯合抗生素治療。
整形外科專家同時參與會診,進行多處膿腫的切開引流手術。醫生術中仔細留取各個部位的膿液和組織,利用最先進病原基因測序技術,專家最終找到致病元兇——塞內加爾分枝桿菌。
專家解釋:這是一種快生長分枝桿菌,也是引起牛皮膚鼻疽的主要病原體,在人類病例中非常罕見,屬於創傷或整形術後皮膚軟組織感染的機會性病原體。在非洲以外地區,塞內加爾分枝桿菌在環境中的分布並不明確。專家就此判斷,小美多處皮膚軟組織的感染源,很可能與私人診所穴位「埋線治療」過程中受到汙染有關。
由於是罕見的病原體,針對它的治療方案尚無現成方法。為使小美得到最優化治療,感染科醫生絞盡腦汁,查閱多篇最新國際文獻,聯繫臨床微生物學專家,開展藥敏試驗,因人而宜制定抗感染治療方案。精心治療後,小美的多處病灶範圍逐漸縮小,不再疼痛,手術切口癒合良好。
專家認為,這種病原體感染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治療,用藥時間太短易復發。出院後,小美定期隨訪複查配藥。再次複查,見病灶已基本好轉,不日可停用藥物。
「埋線治療」相關感染防控及診治問題亟待引起重視。醫學專家提醒愛美人士,「埋線治療」或「線雕」作為改善面部等輪廓的微創美容整形手術,近年日漸受到青睞,但臨床也收到越來越多術後感染病例報告,嚴重者可造成手術部位膿腫形成、組織壞死等嚴重後果。侵入性美容操作或手術,會帶來各類感染風險,市民切不可因愛美心切,盲目到無資質機構進行創傷性操作。一旦出現術後感染,應儘快前往診療經驗豐富的正規機構就醫。
【來源:上觀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