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的殭屍片裡,雞血為什麼能闢邪?

2020-11-20 路上讀書

作為最早被豢養的家禽,雞與人類有多密不可分?

在地球上,生活著超過200億隻雞,數量遠遠超過其他鳥類和家畜。雞肉和雞蛋是我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不過,雞的重要性遠遠不止作為食物而已。從古到今、古今中外,雞不僅是神聖的象徵,萬靈的藥材,還是雄性的標誌,賭博的工具,在科學、文學、宗教、文化當中都有著特殊的地位。

1. 雞被賦予神性,成了佔卜和闢邪的法寶

在遙遠的古代,雞並不是盤中餐,而是人們眼中的聖物。俗話說「雄雞一唱天下白」,在日晷、鐘錶之類的計時器發明之前,人們的作息主要靠「生物鬧鐘」——大公雞。因此,在許多文明中,雞都扮演著光明使者的角色。比如,我國的苗族有著這樣的民間傳說:后羿射日之後,太陽因為害怕不敢出來,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這時候,公雞用一聲聲高亢的啼叫把太陽趕了出來,拯救了蒼生。

在各種宗教中,雞都有特殊的象徵。在基督教傳統中,公雞是黎明的使者、復活的象徵,所以很多教堂頂上都有雞形象的風向標。雞在伊斯蘭教的地位也很崇高,先知穆罕默德告誡教徒:當你聽到雞鳴後,請向安拉尋求幫助,因為這意味著公雞看到了天使。

除此之外,雞還蘊含著重要的文化意義。在漢語裡,「雞」與「吉」發音類似,代表著吉祥如意。咱們現在過春節都貼門神啊、春聯啊之類,但其實有一個傳統歷史更悠久。在古代,每年的正月初一被稱為「雞日」,人們會在窗戶上貼帶有雞的圖案的窗花,寓意雞鴨滿欄,六畜興旺。中國古人還把雞稱為「有德之禽」,認為雞頭戴雞冠,這是文德;腳有搏鬥的尖刺,這是武德;不怕強敵,敢於鬥爭,這是勇德;找到食物,相互告知,這是仁德;清晨打鳴,從不失時,這是信德。你聽聽,能把雞說得這麼有文化的,也只有咱們老祖宗了!

在不少古代文明中,雞是有魔力的東西,因此都用雞來佔卜。就拿古羅馬來說,人們把穀子之類雞愛吃的東西撒到籠子裡,如果雞狼吞虎咽,就說明人們會得到神的庇護;相反,如果雞不吃,甚至拍著翅膀躲開,就是不祥之兆。據說有一次,古羅馬人準備打一場海上大戰,照例用雞佔卜,可是雞就是不吃東西。然而當時的執政官不吃這一套,他下令把雞丟進大海。結果呢,羅馬人在戰役中慘敗。看來,在古羅馬,不聽雞的話可不是鬧著玩的。

由於具有神聖的象徵意義,古人常常用雞來祭祀、驅邪和治病。殺雞祭祖在很多地方依然流行,用雞血闢邪驅鬼更是常見的迷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香港的殭屍片,裡面的老殭屍什麼都不怕就怕雞血,道長用雞血畫個符就能把他給制伏。

一些地方還相信雞的神性具有治癒能力。比如19世紀的威爾斯人認為,雞可以治癲癇。通過舉行一系列宗教儀式,就能把癲癇病轉移到雞身上,而且是男病人轉給公雞,女病人轉給母雞。這聽上去就不怎麼靠譜,不過對於現代醫學來說,雞確實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寶藏。

2. 受藥王爺垂青,雞是人類的百藥箱

公元前399年,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被判死刑。他對前來送別的朋友說:「我們還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隻雞。欠的總得還,可別忘了。」你可能要問,阿斯克勒庇俄斯是誰呀?在希臘神話中,阿斯克勒庇俄斯是至高無上的醫藥之神,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藥王爺。老蘇要給藥王爺送雞,是玩黑色幽默,還是想起死回生?哲學家們也搞不清楚,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這位洋藥王爺對雞情有獨鍾。

公元前7世紀,雞被帶到了希臘,稱為「波斯鳥」。都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外來的雞也享受到了特殊待遇,被希臘人奉為康復的象徵。他們相信,雞的全身上下都是寶,不論是雞肉、雞骨、雞冠、雞蛋,還是雞的內臟、羽毛和垂肉,全都可以入藥。公元2世紀,希臘名醫認為雞胗幹和杜松子汁混在一起可以治療尿床,雞腦可以促進嬰兒牙齒發育,還可以解蛇毒,而公雞糞則可以治療肺部潰爛。11世紀的波斯人曾經用小母雞煮湯來治療麻風病,法國人發燒則會喝雞肉汁。上世紀60年代,中國曾經流行打雞血來強身健體。直到今天,一部分土耳其人還會用生雞蛋清治療燒傷。毫不誇張地說,雞簡直就是行走的藥房!

當然了,這些偏方大都沒什麼用,反而可能有害,大家就別亂去嘗試啦。不過呢,還是有一些療法經受住了科學的檢驗,比如雞湯。現代科學證明,雞湯有溫和的抗炎效果,可以減輕感冒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有疏通鼻塞、緩解胸悶的效果,比喝熱水要好得多。所以,下次女朋友感冒了,別再傻傻地勸人家多喝開水了,不如燉一鍋愛心雞湯試試,說不定會有奇效啊。

在現代醫藥研究中,雞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7世紀,英國醫生威廉·哈維通過研究雞蛋裡的小雞胚胎,明白了血液循環的原理。義大利生物學家馬爾皮基用顯微鏡觀察解剖的雞,發現了毛細血管。1880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雞肉提取液作為病菌的培養基,得到了第一支人造疫苗。五十多年後,科學家們在受精雞蛋中培育病毒,製造出性價比更高的現代疫苗。有意思的是,雖然禽流感常常由雞傳染開來,但預防流感的疫苗卻要用雞蛋來生產,真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啊!

研究人員還發現,雞合成蛋白質的方式與人類非常相似。如果把人的基因植入雞的體內,就可以得到轉基因雞,從而生產出大量價格低廉的特效藥,用來治療關節炎、卵巢癌、愛滋病等等疾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雞會走進越來越多人的藥箱,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福音。

雞作為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動物之一,它們不僅是神聖的象徵,萬靈的藥材,雄性的標誌,賭博的工具,更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相關焦點

  • 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
    雖然林正英的殭屍電影大部分都是以搞笑為主,但真要是細看我們可以發現,他所飾演的殭屍片電影裡面學問很深,不管是罡步還是符籙都讓人們看起來頭頭是道,正是因為給人一種無比真實的感覺,所以林正英的殭屍片在後世會被奉為經典。不過這從而也引起一個問題,因為林正英的殭屍片過於講究,有很多人就表示懷疑,這林正英真的是師出茅山嗎?他真的會茅山術嗎?
  • 林正英的殭屍片為何受歡迎?
    人變成壞人是因為不爭氣,屍變成殭屍是因為不斷氣!這是1985年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裡所講明的殭屍的由來。猴哥是集天地靈氣,經修煉跳出三界免受輪迴。而殭屍則是集天地怨氣於一身,不死不滅,以血為食,被六道眾生所摒棄。由此片也開啟了港片殭屍題材電影盛極一時的黃金時代。其中又以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最受歡迎,真假參半,虛實結合。
  • 林正英:23年過去了,林正英依然是華語殭屍片的泰鬥
    林正英從小就沉默寡言,但做事非常認真,特別要強,這種性格,雖然對他的事業很有幫助,但也為其悲劇的一生埋下了伏筆。沒想到,這部電影不僅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更是成了香港靈幻殭屍片的開山之作,也為多年後的「九叔」和「燕赤霞」埋下伏筆。
  • 《殭屍先生》——為什麼人人都愛林正英?
    上世紀80年代,香港殭屍片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香港大大小小的山頭上從早到晚都是蹦蹦跳跳在拍戲的殭屍大軍。而為殭屍片這一片種打開市場大門的,正是洪金寶主演的《鬼打鬼》與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在上一期我們提到,《鬼打鬼》為殭屍片打下了群眾基礎,而《殭屍先生》則直接開啟了「林正英宇宙」,為殭屍片帶來近10年的繁榮。
  • 殭屍片的一次「迴光返照」,林正英用盡全力,卻只有636萬港幣
    本片中沒有再出現過去殭屍片中的必備:糯米、雞血、符紙、墨斗、金錢劍,不進行符咒鬥法,僅僅通過簡單的動作戲,靠喜劇來吸引觀眾。2、萬年鑽石王老五林正英終於有了感情戲《新殭屍先生》中,再次歸來的林正英的基本設定不變,但九叔第一次用上了真名,演了半世九叔,歸來還是林正英。
  • 論殭屍片,我只服林正英
    該片集動作、靈異、驚悚、喜劇於一爐,讓當時的香港觀眾大開眼界,在當年的香港票房大收三千萬票房。 《鬼打鬼》的巨大成功促成了洪金寶繼續拍攝續集《人嚇人》、《人嚇鬼》,也都收穫了成功。 《人嚇人》當中林正英首次出演道士由洪金寶開創的靈幻功夫喜劇一度成為出品方嘉禾公司的票房大鱷,也讓洪金寶決心在靈異題材上大做文章。
  • 殭屍片巔峰之作《殭屍》,林正英是沒落的時代
    導語近些年,喪屍片市場十分火熱,有《殭屍世界大戰》、《釜山行》等優秀的影片,令人驚嘆的同時,不得不感嘆為何國內沒有此類佳作。實際上,我們國內的喪屍更具特色,他們動作遲鈍,憑藉呼吸找人,一跳一跳的看上去既讓人害怕又讓人覺得笨笨的,他們都在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裡面。
  • 1985年,洪金寶退居幕後,林正英挑大梁,開啟了「殭屍片」大時代
    中國殭屍為什麼都彎不了膝蓋,必須直挺挺地跳著前進?為什麼都穿清朝官服?遇到中國殭屍為什麼要屏住呼吸?1980年代殭屍題材的許多電影設定沒有一貫的世界觀體系。將這些設定搞得頭頭是道,可以作為「殭屍應對手冊」的是1985年的殭屍片豐碑之作《殭屍先生》。
  • 珍藏|香港殭屍電影一代宗師林正英,在殭屍電影裡的徒弟們
    1985年,林正英憑藉一部靈幻恐怖片《殭屍先生》走紅香港和東南亞,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之後主演了多部相同題材電影,成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武功高強,每次對付殭屍都帶齊雞血墨斗糯米靈符八卦鏡金錢劍等幾大法寶,而且他每次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總有幾個不爭氣又淘氣的徒弟跟在身邊,給他添點亂搞點事,讓整個滅殭屍過程增添了恐懼和搞笑氣氛。
  • 林正英的殭屍片為何能成為無法超越的存在:時代落幕但依舊經典
    中國的殭屍片令你想起誰?我想一定是林正英。日積月累,造就紮實功底1963年,輟學後的林正英與成龍,洪金寶等7人進入香港春秋戲劇院,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後來被稱為7小福。1985年,洪金寶投拍電影《殭屍先生》,邀請林正英擔任主角茅山道長九叔。這類電影在當時的電影界屬於新類型,對於新事物,觀眾們不一定能接受。也正是出於這種想法,洪金寶並沒有指望能收穫多好的票房。但是林正英沒有絲毫懈怠,他認為這是一次機會!
  • 林正英電影「搞特殊」,憑什麼他的殭屍片就能播?
    那既然林正英的電影也是恐怖片,為什麼他的電影就能正常播出,而之後拍得就不行呢?業內人總結出了3個原因:第一,林正英的殭屍系列是老片,當時的審核制度和現在不同,可以說比現在寬鬆多了。當時林正英的電影不僅能夠順利過審,甚至都不算是限制級電影。所以,從這方面它就是有被認可的。
  • 林正英電影「搞特殊」,憑什麼他的殭屍片可以播?
    那既然林正英的電影也是恐怖片,為什麼他的電影就能正常播出,而之後拍得就不行呢?業內人總結出了3個原因:第一,林正英的殭屍系列是老片,當時的審核制度和現在不同,可以說比現在寬鬆多了。當時林正英的電影不僅能夠順利過審,甚至都不算是限制級電影。所以,從這方面它就是有被認可的。
  • 除了殭屍道長林正英,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還有誰?
    《殭屍先生》 【除了殭屍先生林正英,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還有誰?】 作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可以說是一人撐起了香港殭屍鬼片的大半壁江山,從最初的《人嚇人》、《人嚇鬼》,到封神的《殭屍先生》,及至之後一系列的衍生殭屍電影,林正英早已是殭屍類型片的靈魂代言人。
  • 香港殭屍片巔峰,林正英嘔心瀝血的《一眉道人》
    自從1985年的《殭屍先生》開始,香港殭屍片便迅速邁入「大躍進」時代,在短短5時間內,這個獨特的片種因為跟風之作泛濫,迅速走向沒落,直到1997年林正英的去世後,殭屍片徹底謝幕,再也沒有翻身。《殭屍先生》劇照而在近17年的時間裡,不下百部的殭屍片跟風之作,除了胡編亂造外毫無進步,只有林正英一個人,盡辦法在殭屍片內容上做突破和拓展,可見林正英至今仍讓很多影迷懷念和遺憾,不是沒有理由的。
  • 香港殭屍片巔峰,林正英嘔心瀝血的《一眉道人》
    自從1985年的《殭屍先生》開始,香港殭屍片便迅速邁入「大躍進」時代,在短短5時間內,這個獨特的片種因為跟風之作泛濫,迅速走向沒落,直到1997年林正英的去世後,殭屍片徹底謝幕,再也沒有翻身。而在近17年的時間裡,不下百部的殭屍片跟風之作,除了胡編亂造外毫無進步,只有林正英一個人,盡辦法在殭屍片內容上做突破和拓展,可見林正英至今仍讓很多影迷懷念和遺憾,不是沒有理由的。
  • 香港殭屍電影的開山之作——林正英的《殭屍先生》
    起棺時,九叔發現當年下葬有問題,導致二十年來任老太爺屍體沒有腐化,可能會變殭屍,於是把棺木運到專門放死人的義莊。九叔讓徒弟秋生和文才用雞血墨斗給棺木彈上有法力的線條,以禁錮棺內屍體。但兩個徒弟嘻戲打鬧,漏彈了棺木底部。
  • 殭屍片除了林正英的之外,這11部殭屍片也同樣很好看
    提到殭屍片,我們自然就會想到林正英,其實早在林正英之前,就已經有不少殭屍片出來了,只是製作較差,沒有形成風格,由於市場反饋不好,所以沒有人願意去拍,而林正英正是將殭屍片推向了輝煌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帶動了香港殭屍片風潮。
  • 林正英的《殭屍片》成了經典,錢小豪拍的《殭屍片》為何不被接受
    林正英的《殭屍片》其實並不是完全以恐怖為主,更多的帶有搞笑逗趣的情節在裡面,這樣的情節其實非常的獨特,至少在林正英未正式上映這類《殭屍片》之前,基本上其他的作品是空白的,這種獨特的方式讓很多人在觀看《殭屍片》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害怕,反而是覺得搞笑。
  • 香港殭屍片裡的經典道士法師,除了林正英,還有哪些高手?
    《殭屍先生》作為香港殭屍片的一代宗師,林正英可以說是一人撐起了香港殭屍鬼片的大半壁江山,從最初的《人嚇人》、《人嚇鬼》,到封神的《殭屍先生》,及至之後一系列的衍生殭屍電影,林正英早已是殭屍類型片的靈魂代言人。
  • 一代殭屍道長——林正英
    紅繩糯米今猶在,不見當年林正英。 我們這一代人看過的影視作品裡,談到無釐頭到喜劇就是周星馳,提到武打動作就是李連杰和成龍,而談到殭屍電影可以說,林正英憑一己之力帶火了一個片種。手持桃木劍、用著茅山術、經典一字眉,試問有幾個八零後九零後的童年沒看過九叔鬥殭屍降妖魔呢?